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是班级,班级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由此可见,班主任的管理能够直接对于学生接受到的学校教育产生影响。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得当,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若班主任教师的管理方法欠妥,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很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为教育的深入落实带来了诸多困扰。那么,作为班主任,应当采用怎样的管理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管理经验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性格等诸多重要方面的关键奠定与发展时期,因此,班主任教师管理的有效性需要被格外的重视。与此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产生叛逆心理,作为班主任,若是不对学生的叛逆心理产生足够的重视而任其发展,定当使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走入歧途,班主任教师管理的必要性更加由此凸显。为了有效的管理,班主任教师要以严格为管理基调;以勤奋为管理保障;以细节为管理基础,并此三方面入手。
一、以严格为管理基调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也就是说,唯有教师“治班从严”,并以此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基调,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想要更加行之有效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严格的纪律是必需品,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纪律是集体的面貌、声音、动作、表情、信念”。因此,教师在着手落实班级管理工作之前,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纪律。去约束学生的在校行为。在制定班级管理规定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需求已经相应的成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并更好的发挥约束学生,约束教师自身的功能。
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严”为出发点,抓学生犯错误的典型。比如,有一名学生在课堂当中看与课堂、与学习无关的书,作为班主任教师,要及时的站出来予以制止,并给这名学生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要适当的“松”,对于学生所犯的部分错误,要深入的与学生交谈,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造成的后果,并对学生犯错时的心理状态产生更加明晰的了解。这样一来,作为班主任,便能够酌情处理。于此同时,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出现一些偶然性的错误,并在学生造成错误后果之后,与学生共同探讨弥补过错的方式,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二、以勤奋为管理保障
作为班主任教师,想要开展更加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勤奋。“勤”就要求了教师能够做到“勤于跑腿”、“勤于动嘴”、“勤于动脑”、“勤于动手”。能够真真正正的弯下腰,想学生所想,了解学生想要做什么,希望班主任教师做什么。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致力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心理需求以及在学习、现实生活当中的合理诉求,进而能够对班级管理规定中显得不太合理的条款进行修改。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帮助学生,且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以勤奋为管理保障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校的良好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能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到日常生活当中,上文已经提到,“勤”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勤于跑腿”、“勤于动嘴”、“勤于动脑”、“勤于动手”,这正是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好监督与促进方法。“勤于跑腿”便是要求教师能够亲力亲为,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出现问题的场合;“勤于动嘴”即是要求教师在学生犯错之后能够做到教育在先,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处罚;“勤于动脑”则要求教师能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并寻求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法;“勤于动手”,更是要求教师能够主动的落实与实施班级管理规定。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并保持下去。
三、以细节为管理基础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腻、非常缜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班主任教师在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以班级当中的各种细节为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工作的细化能够体现在班级当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生之间的关系上,教师要清晰全面的了解本班级出现的学生“小集体”,以及“小集体”中的核心人物,并对“小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评价,以及对“小集体”行为要有清晰的掌握,若“小集体”的日常行为影响到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教师则要予以制止。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冷静下来,理智的分析班级当中出现的舆论,以理性的逻辑以及对“被造谣”学生的了解,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找到当事学生进行谈话,若该生确如谣言所说,有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则要给予制止;反之,则要对造谣者进行惩处。只有如此,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到方方面面,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开展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首先,要以严格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调,并在恰当的机会适当的放松,主动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并允许学生出现一些情理之内,以及具有偶然性的错误;其次,要以勤奋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讓学生能够随时受到班级管理规定的制约;最后,要以细节为班级管理的基础,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并落实到实处。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收到更加全面、细致的管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性格等诸多重要方面的关键奠定与发展时期,因此,班主任教师管理的有效性需要被格外的重视。与此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产生叛逆心理,作为班主任,若是不对学生的叛逆心理产生足够的重视而任其发展,定当使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走入歧途,班主任教师管理的必要性更加由此凸显。为了有效的管理,班主任教师要以严格为管理基调;以勤奋为管理保障;以细节为管理基础,并此三方面入手。
一、以严格为管理基调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也就是说,唯有教师“治班从严”,并以此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基调,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想要更加行之有效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严格的纪律是必需品,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纪律是集体的面貌、声音、动作、表情、信念”。因此,教师在着手落实班级管理工作之前,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纪律。去约束学生的在校行为。在制定班级管理规定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需求已经相应的成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并更好的发挥约束学生,约束教师自身的功能。
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严”为出发点,抓学生犯错误的典型。比如,有一名学生在课堂当中看与课堂、与学习无关的书,作为班主任教师,要及时的站出来予以制止,并给这名学生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要适当的“松”,对于学生所犯的部分错误,要深入的与学生交谈,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造成的后果,并对学生犯错时的心理状态产生更加明晰的了解。这样一来,作为班主任,便能够酌情处理。于此同时,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出现一些偶然性的错误,并在学生造成错误后果之后,与学生共同探讨弥补过错的方式,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二、以勤奋为管理保障
作为班主任教师,想要开展更加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勤奋。“勤”就要求了教师能够做到“勤于跑腿”、“勤于动嘴”、“勤于动脑”、“勤于动手”。能够真真正正的弯下腰,想学生所想,了解学生想要做什么,希望班主任教师做什么。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致力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心理需求以及在学习、现实生活当中的合理诉求,进而能够对班级管理规定中显得不太合理的条款进行修改。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帮助学生,且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以勤奋为管理保障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校的良好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能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到日常生活当中,上文已经提到,“勤”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勤于跑腿”、“勤于动嘴”、“勤于动脑”、“勤于动手”,这正是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好监督与促进方法。“勤于跑腿”便是要求教师能够亲力亲为,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出现问题的场合;“勤于动嘴”即是要求教师在学生犯错之后能够做到教育在先,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处罚;“勤于动脑”则要求教师能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并寻求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法;“勤于动手”,更是要求教师能够主动的落实与实施班级管理规定。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并保持下去。
三、以细节为管理基础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腻、非常缜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班主任教师在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以班级当中的各种细节为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工作的细化能够体现在班级当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生之间的关系上,教师要清晰全面的了解本班级出现的学生“小集体”,以及“小集体”中的核心人物,并对“小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评价,以及对“小集体”行为要有清晰的掌握,若“小集体”的日常行为影响到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教师则要予以制止。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冷静下来,理智的分析班级当中出现的舆论,以理性的逻辑以及对“被造谣”学生的了解,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找到当事学生进行谈话,若该生确如谣言所说,有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则要给予制止;反之,则要对造谣者进行惩处。只有如此,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到方方面面,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开展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首先,要以严格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调,并在恰当的机会适当的放松,主动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并允许学生出现一些情理之内,以及具有偶然性的错误;其次,要以勤奋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讓学生能够随时受到班级管理规定的制约;最后,要以细节为班级管理的基础,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并落实到实处。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收到更加全面、细致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