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剧学体系的新起点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1987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中国现当代编剧学史料长编》首发式暨修订版启动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作为本书主编,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学科带头人陆军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他介绍了编撰本书的缘由:编剧作为专业,有2500年的历史,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论断。现存的古希腊戏剧,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本也有2400来年了。编剧的相关研究,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算起,也有2300余年。中国戏剧晚出,现存最早的戏曲剧本是南宋的《张协状元》;至于编剧的研究,一直到明末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才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对戏曲编剧的理论与技巧有全面的概括与精当的阐述。与中国古代编剧理论研究相比,中国现当代编剧的研究十分薄弱,这一方面是因为理论界素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另一方面是因为编剧始终未能作为一个学科受到重视,所以,编撰本书的初衷便是对中国现当代编剧史料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看看前人到底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在编撰本书的过程中,编者需以学术的眼光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甄选,其依据是这些论著、论文、编剧教科书、剧评、剧作家创作谈等能否代表当时的戏剧创作观念,经过三年的编撰工作,《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学史料长编》这部近200万字的书得以完成,其意义早已不止是通过搜集文献来描绘中国百余年来戏剧创作观念的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它是编剧学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并列入上海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后的第一颗学术果实。本书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它将成为广大戏剧人创作、教学与研究的文献参考,而参与本书的诸多编者正是第一批受益者。
  研讨会中,专家学者和学生畅所欲言,对本书和修订版的编撰以及编剧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姚扣根教授从学科的角度对编剧学的定位和价值提出了独到见解,他提出,编剧在整个艺术创作中不是技艺性的而是形而上的,是一种创造力,它可以成为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整个艺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编剧学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思维的创造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它不仅只存在于戏剧之中,它真正的存在是和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联合在一起的。编剧的真正任务是创作,是创造性的劳动,编剧学可以将今天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容纳到我们的研究中来,所以编剧要走在学科和知识的前面,而创造中国的编剧学体系、制定新的教学模式,包括实践模式,都需要类似这样的学术研究来支撑。
  有专家认为,从九年前上戏教授们提出创建编剧学的想法,到现在第一套厚重的书的问世,对编剧和戏剧学院的教学来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不仅意味着编剧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编剧学作为一门学科有了更加成熟的研究基础,或许在十年二十年后,将有适合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编剧学科体系,完整呈现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中,而这个体系的构建和教育的实现,不仅需要老一辈戏剧理论研究者,更寄望于年轻一代的硕士、博士以及更多的戏剧研究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编剧实践已经超越了戏剧与影视等艺术领域,进入了多个社会实践层面,诚如多位资深教授所说,编剧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顺应了目前建设创新型文化的潮流与趋势。但作为一门学科,尚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对编剧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范畴的界定,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汇。事实上,在编剧不断拓展实践领域和不同学科交叉发展的今天,编剧学也应当从理论上做出回应,这不仅涉及编剧学能否在整个学术体系中确立自身的特性,还影响到我们的文化创新、艺术创新是否有充分的理论支撑。
  再者,编剧人才的培养一向是戏剧院校的工作重心,但我们的编剧教育和编剧教学一直存有诸多弊端,其根本原因是在于缺乏学科引领意识,重视编剧技法的传授而忽视编剧观念的引导,导致了戏剧创作人才素质不高和观念落后。事实上,西方编剧理论和中国古典编剧理论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我们不必妄自菲薄,更不必在学术研究上崇洋媚外和厚古薄今,因为现当代的戏剧编剧理论也是一座宝藏,并且,它不只是对前二者的延续和更新,而是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学史料长编》最宝贵的地方,是它开掘了这座宝藏,将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理论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来看待,并作为一个体系来构建,这是此前未有人做的一项工作,所以,它是填补了戏剧学科的一项空白。它的存在,将影响到今后戏剧人对编剧和编剧学的认识,也势必会为今后编剧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3卷本的《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学史料长编》,是对百年来戏剧先辈走过道路的一次回顾,它清晰地呈现出中国戏剧百余年来的创作观念、创作方法,也为今日戏剧人研究这段戏剧史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辙印,能够发现并重建中国现代戏剧的方向标。当然,本书的出版,既是中国编剧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阶段性成果,也是编剧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新起点,在编剧学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编剧学的建设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陆军教授透露,编剧学师生团队将在此书基础之上开展修订版的工作,修订版的《中国现当代戏剧编剧学史料长编》将调整与扩充至8至10卷,在编剧观念的引领下,以编剧理论、编剧史论、编剧技论、编剧评论等为核心板块,预计在2016年底前完成。
其他文献
主要人物:  女 人 年轻的银行女职员(24岁)  男 人 中年的江湖男盗贼(48岁)  另有会说话的“光柱”、歌队……  [这是一个四周完全开放的圆形舞台,观众围绕舞台观摩。舞台上的主要布景由一支二十余人的载歌载舞的歌队不断变换造型来完成。  [漆黑的舞台,传来一只老猫一连串惊恐的叫声,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猫的惨叫声久久回响……  [光亮,蓝天白云下的教堂外一角,一只老黑猫(由戴着黑猫面具的演员
期刊
新编沪剧《邓世昌》以甲午海战为背景,演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作为沪剧一部难得的宏大壮美的史诗戏,青年演员朱俭饰演了主角邓世昌,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而又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很庆幸,这一次了解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他叫邓世昌。”朱俭这样说道。  希望每一个细节都能符合“邓大人”  上海沪剧院曾在上世纪60年代排过一部《甲午海战》,但是这次的《邓世昌》完全是另起炉灶,新写新编。剧本策划了三年,经历
期刊
上海文化广场每年举办的 “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到2016年,已走入第五个年头,今年首次有中国台湾的音乐剧参与展演中。相对于大陆的创作,台湾对于华语音乐剧又有哪些创意之道呢?音乐剧《天天想你》以流行音乐史上的传奇音乐人张雨生为题,23首张雨生经典歌曲为串联。而音乐剧《向左走 向右走》由画家几米的绘本《向左走 向右走》改编而来。从整体上来看,《天天想你》和《向左走 向右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一个来
期刊
幻想——更高的真实  幻想,在《玻璃动物园》中占有极大的重要性。作为叙事者的汤姆一上场便说,“他(魔术师)给你们的是伪装成真实的幻想。我给你们的是伪装成美丽幻想的真实。”这里,汤姆是在代替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说话。  对威廉斯来说,幻想是远比现实中的细枝末节更为重要的东西。它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更高的真实。  他在《上演笔记》一文中写道,“真实、生活或现实是一样活的东西。在根本上,只有通过变形,通过
期刊
在观众接受“女王召见”之前,王室管家郑重地向观众解释女王自即位起在每周二接受首相的觐见,与首相有20分钟交流的不成文惯例。同时,他隆重推出这一惯例的见证者——两把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为召见首相定制的古董椅子,椅子在宫中的特定角落迎送了几代帝王,它们的来源、质地、换软装的时间都被精确记载——似乎白金汉宫有关的一切人事物都如同博物馆中的文物事记一样缺乏温度,其中包括女王本人,她的生活就是工作,是传统制
期刊
三十年前,一部妙趣横生的前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吸引了中国几代观众。2016新年伊始,当我在朋友圈里发了同名话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的信息,朋友们纷纷表示对这部作品记忆犹新,许多细节至今想起来都会发笑,那是我们曾经也有过的经历。这部具有俄罗斯气质的喜剧作品因为这次话剧版的在华演出,一下子打开了中国观众记忆中的闸门,令人倍感亲切。  口是心非皆有戏  话剧《办公室的故事》的主演是当年为影片中女主
期刊
弗朗索瓦丝·萨冈在18岁的时候以《你好,忧愁》一跃成为法国文学界的新星,因为就像世人对她本人的描述一样,在作品中她直接描绘了一个天真又危险、脆弱且叛逆的少女塞茜尔的故事。塞茜尔青春反叛,理想是“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跟大众对萨冈的印象“一个迷人的小魔鬼,一双藏匿着天真的眼眸,与世界保持距离的冷漠,对人与人间关系的洞察,一丝微笑伴随着羞怯,如同我们眼中永远天真的孩子”不谋而合,塞茜尔和爸爸、西
期刊
从北京返沪已经多日,长宁沪剧团在首都长安大戏院演出沪剧《赵一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依旧回响在耳边。开座谈会那天,街头漫天大雪,会上却热气腾腾。一些专家把这台演出说成是缅怀先烈的良心戏,一句“小剧团有大担当”的评语更如电光石火。我把这句话当作对我们剧团、对自己的鞭策和诫勉。新年来临,就讲讲我对剧团剧目创作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吧!  紧贴时代脉搏和两条腿走路  我们是一家区属剧团,各
期刊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推出了儿童剧《泰坦尼克号》,曾经看着电影《泰坦尼克号》谈恋爱的年轻家长们,带着对经典膜拜的心理,带着对该剧的好奇,牵着宝宝走进剧场,走进《泰坦尼克号》的世界。  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提出了疑问,这是根据爱情电影改编的吗?这是给孩子看的儿童剧吗?那么,让我们用一种学龄孩子必修的逻辑思维来解构一下“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经典的电影,电影中的爱情桥段和主题歌像藤蔓一样
期刊
像蒋星煜这样96岁高龄,又出了九大部文集的老人,无论如何是足以使人羡慕的。算起来我比蒋先生要小二十多岁,年轻的时候,我就曾以有蒋星煜这样的老师而自豪。  当年上海就有一家专门关注戏剧的刊物,叫《上海戏剧》。这家编辑部有个群体,都是戏剧人。当时我在儿艺学馆学习表演,但喜欢戏剧评论,给《文汇报》写了篇关于日本音乐剧的剧评,后来又写了篇评《杜鹃山》的稿子,《上海戏剧》编辑周牧先生就来找我,见到我就说你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