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老人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蒋星煜这样96岁高龄,又出了九大部文集的老人,无论如何是足以使人羡慕的。算起来我比蒋先生要小二十多岁,年轻的时候,我就曾以有蒋星煜这样的老师而自豪。
  当年上海就有一家专门关注戏剧的刊物,叫《上海戏剧》。这家编辑部有个群体,都是戏剧人。当时我在儿艺学馆学习表演,但喜欢戏剧评论,给《文汇报》写了篇关于日本音乐剧的剧评,后来又写了篇评《杜鹃山》的稿子,《上海戏剧》编辑周牧先生就来找我,见到我就说你那么年轻,日后应该多写些文章。当时儿艺已经成立剧目室。一次,蒋星煜来了解剧院的情况,他谈了十多分钟就起身告辞,说还要跑几个单位,怕时间来不及,就匆匆走了。
  事后,我稍有疑惑,一些平常的事情,一般的工作人员尽可以解决,何必要惊动蒋先生呢?后来,一位老先生稍稍告诉我: 他曾是“中央社”的名记者。但是,也许是我不懂“名记者”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仍是三天二头往编辑部跑。
  儿艺离开剧协很近,从戏剧学院穿过去,五分钟即可到达。那时何慢与龚义江两位青年评论家合写了盖叫天的《粉墨春秋》,在文艺界有影响,当然后来也难逃厄运。蒋先生自然也在工作,不过他不大说话。有一次他对我说,你可以找一位叫夏写时的,向他借书看。我到阅览室,没发现有人,这里堆满了书,听见有动静,立刻有个青年出来,他戴了副眼镜,一顶压发帽,几乎压住了大半个脸庞,很客气,很快将书交到我手里。过了许多年,这位“右派”成了研究文史的教授,也写得一手好文章。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对蒋先生的作品有了一点了解,虽然不能完全看懂,至少是积累了知识,也知道他23岁就写出《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我曾跟他说起这部书,但他一声不响。
  上世纪6 0年代,有些人大概有些狂热,儿童剧就有过一天演出三场甚至四场的纪录,人们似乎始终生活在兴奋当中,但是,有时候也会隐隐约约感觉到某种莫名的不安。最要命的是没什么好吃的,只有那些有相当级别的人,才能吃到一顿比较像样的饭菜。蒋星煜有位朋友叫蓝瑛,他比蒋先生小几岁,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是浙江人,同蒋先生一样也操一口方言官话。他们早年认识,似乎友谊很深。蓝瑛有一张卡,凭卡可以到文艺会堂吃顿有肉的饭。有时蒋先生就应蓝瑛之邀一同前往。吃饭时,蓝瑛常对这位老友说:“你吃呀,多吃一点。”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我听说之后,总有点异感,一位专家连肉也吃不上,还要搞戏,要写剧本,而且还是拼了命地在搞。
  表面上的平静终于被持续的灾祸打破。曾经说过武训“为人民服务”,又因“海瑞”问题遭到无休止迫害的老人,其恶劣的处境可想而知。
  然而,蒋先生没有沉沦。黑色的“旋风”固然使这样的文人难以招架,但对于学术的执著使他的生命迸发出特殊的光华。尤其是,蒋先生固有的风趣,经由岁月的发酵,更成了难得的幽默和冷嘲。幽默不容易,我最怕别人讲“来个幽默”,结果大半是失望。
  我认识一位老资格的编辑家叫江俊绪,有一次他对我说,他曾与蒋星煜同过事,这位老先生极其幽默,听他发言,实在是一种享受。有一次文化局召开一个戏曲讨论,会上有人提到农民起义的问题,并有些争论,蒋先生认为,中国的农民起义很像一只转盘,会重复地旋转,今天转过来,明天又转过去。蒋先生说:“这当然是我的看法,我不能代表人民,因为我不是人民代表。”当即引发起笑声,现场的丁是娥是全国人大代表,她说蒋先生说的“不能代表”显得风趣,当时她大笑不止。
  蒋先生引别人发笑,自已却常常不笑,回忆蒋星煜的嬉笑怒骂,我实在记不起他在什么时候自己笑过,只有一次,同张瑞芳一起吃饭,老张客气,给蒋先生夹菜,他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同时脸上浮出一丝笑容。席间,大家闲聊,说几年前,一位编剧去世,而在前一天,这位编剧做了一个梦,梦中委托某演员好好工作,不要辜负了他的期望,这位演员好像有点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旋即,蒋语速放慢,一字一顿地说:“我们都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这位演员。”顿时大家发出一阵哄笑,连张瑞芳也乐了起来。
  蒋星煜的机智,大约是天生的。他反应快,条理清楚,一般来说稍作思考,就能将脉络理清。他注重学术研究,也不时写些随笔、杂文、散文,可以说上海各种类型的剧种,他都涉猎过。
  十多年前,写过《马兰花》的仼德耀和儿童剧导演孟远相继去世,蒋先生感到很伤心,一直想着这件事情,有一天打电话给我,说了不少往事,还问了我一些情况,说是准备写篇纪念文章。我曾在洛杉矶呆过一段时间,除了戏剧以外,间或也写些散文。蒋先生对我说,其实多种文体,有机会都可以偿试。在朱以中兄的帮助下,我在十年前出了《双城随笔》,蒋星煜为我作了序。蒋先生如今已仙去。我想老人家一生艰难但做人清白;他将是永远快乐的。
其他文献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来沪演出他们新打造的《北国佳人》, 这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首次来沪献演,但一鸣惊人,受到了观众的热情追捧。  河北梆子早就流传申城,与上海的舞台还有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因缘。清同治年间,京戏传入上海,上海的京班戏园就不断邀请山陕梆子和直隶梆子(河北梆子的前称)的名角前来搭班演出。光绪中叶,不少梆子艺人来沪后还搭入京班戏园,与京、徽艺人同台演出,甚至有皮黄、梆子合演(称为双下锅),而有
期刊
主要人物:  女 人 年轻的银行女职员(24岁)  男 人 中年的江湖男盗贼(48岁)  另有会说话的“光柱”、歌队……  [这是一个四周完全开放的圆形舞台,观众围绕舞台观摩。舞台上的主要布景由一支二十余人的载歌载舞的歌队不断变换造型来完成。  [漆黑的舞台,传来一只老猫一连串惊恐的叫声,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猫的惨叫声久久回响……  [光亮,蓝天白云下的教堂外一角,一只老黑猫(由戴着黑猫面具的演员
期刊
新编沪剧《邓世昌》以甲午海战为背景,演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作为沪剧一部难得的宏大壮美的史诗戏,青年演员朱俭饰演了主角邓世昌,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而又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很庆幸,这一次了解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他叫邓世昌。”朱俭这样说道。  希望每一个细节都能符合“邓大人”  上海沪剧院曾在上世纪60年代排过一部《甲午海战》,但是这次的《邓世昌》完全是另起炉灶,新写新编。剧本策划了三年,经历
期刊
上海文化广场每年举办的 “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到2016年,已走入第五个年头,今年首次有中国台湾的音乐剧参与展演中。相对于大陆的创作,台湾对于华语音乐剧又有哪些创意之道呢?音乐剧《天天想你》以流行音乐史上的传奇音乐人张雨生为题,23首张雨生经典歌曲为串联。而音乐剧《向左走 向右走》由画家几米的绘本《向左走 向右走》改编而来。从整体上来看,《天天想你》和《向左走 向右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一个来
期刊
幻想——更高的真实  幻想,在《玻璃动物园》中占有极大的重要性。作为叙事者的汤姆一上场便说,“他(魔术师)给你们的是伪装成真实的幻想。我给你们的是伪装成美丽幻想的真实。”这里,汤姆是在代替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说话。  对威廉斯来说,幻想是远比现实中的细枝末节更为重要的东西。它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更高的真实。  他在《上演笔记》一文中写道,“真实、生活或现实是一样活的东西。在根本上,只有通过变形,通过
期刊
在观众接受“女王召见”之前,王室管家郑重地向观众解释女王自即位起在每周二接受首相的觐见,与首相有20分钟交流的不成文惯例。同时,他隆重推出这一惯例的见证者——两把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为召见首相定制的古董椅子,椅子在宫中的特定角落迎送了几代帝王,它们的来源、质地、换软装的时间都被精确记载——似乎白金汉宫有关的一切人事物都如同博物馆中的文物事记一样缺乏温度,其中包括女王本人,她的生活就是工作,是传统制
期刊
三十年前,一部妙趣横生的前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吸引了中国几代观众。2016新年伊始,当我在朋友圈里发了同名话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的信息,朋友们纷纷表示对这部作品记忆犹新,许多细节至今想起来都会发笑,那是我们曾经也有过的经历。这部具有俄罗斯气质的喜剧作品因为这次话剧版的在华演出,一下子打开了中国观众记忆中的闸门,令人倍感亲切。  口是心非皆有戏  话剧《办公室的故事》的主演是当年为影片中女主
期刊
弗朗索瓦丝·萨冈在18岁的时候以《你好,忧愁》一跃成为法国文学界的新星,因为就像世人对她本人的描述一样,在作品中她直接描绘了一个天真又危险、脆弱且叛逆的少女塞茜尔的故事。塞茜尔青春反叛,理想是“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跟大众对萨冈的印象“一个迷人的小魔鬼,一双藏匿着天真的眼眸,与世界保持距离的冷漠,对人与人间关系的洞察,一丝微笑伴随着羞怯,如同我们眼中永远天真的孩子”不谋而合,塞茜尔和爸爸、西
期刊
从北京返沪已经多日,长宁沪剧团在首都长安大戏院演出沪剧《赵一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依旧回响在耳边。开座谈会那天,街头漫天大雪,会上却热气腾腾。一些专家把这台演出说成是缅怀先烈的良心戏,一句“小剧团有大担当”的评语更如电光石火。我把这句话当作对我们剧团、对自己的鞭策和诫勉。新年来临,就讲讲我对剧团剧目创作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吧!  紧贴时代脉搏和两条腿走路  我们是一家区属剧团,各
期刊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推出了儿童剧《泰坦尼克号》,曾经看着电影《泰坦尼克号》谈恋爱的年轻家长们,带着对经典膜拜的心理,带着对该剧的好奇,牵着宝宝走进剧场,走进《泰坦尼克号》的世界。  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提出了疑问,这是根据爱情电影改编的吗?这是给孩子看的儿童剧吗?那么,让我们用一种学龄孩子必修的逻辑思维来解构一下“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经典的电影,电影中的爱情桥段和主题歌像藤蔓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