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利用肢体语言是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心理实验也证实: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我们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处于模仿能力极强时期的小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小学生,他们通过眼睛获得的信息占73%,通过耳朵获得的信息占20%,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信息占7%。这一时期,他们主要是通过视觉上的感官来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从而获得教师通过语言讲授所传播的思想和知识,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3、笋芽儿》,这篇童话散文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但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而且识字量和理解能力也比较有限,所以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来感受这篇课文的美,在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情境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体会“低声呼唤、揉了揉、伸了伸、撒娇、敲、扭动、钻、唠叨、摇、爱抚、脱、自豪”等词语。通过肢体语言的情境表演学生就能一目了然的体会这些比较难懂得词语,也给课文增添了不少童趣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说明,一个人通过眼睛获得的信息,比通过耳朵获得的信息多,教师的肢体语言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工作在小学低段的一线教师,要如何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呢?
  一、手势的运用
  手势是一种重要的肢体语言,我们应当熟练、巧妙地使用这一有力的表达工具。例如,老师正在上课时,一个学生正在做小动作,老师发现后并未停止授课,而是边讲边走到这个同学身边,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从而制止了这个同学的小动作,促使他集中精力听讲。教师的动作代替的了口头的批评,这样做既避免了有声的批评及对其他学生的干扰,又不损害做小动作同学的自尊心。又如,课堂上当有学生坐姿不正确时,教师可以边讲边做前臂重叠放在桌上、抬头挺胸的动作,学生一见就立即坐端正了;当一个问题提出,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表现自我,这时,教师可以做举手的动作示意学生举手发言。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用以下手势来传递信息:手心向上抬,示意站起来;手心向下按,示意做下去;伸出左手掌,掌心向下,右手食指顶着左手掌心,表示“停止”;拳头紧握表示下定决心;摇头表示不对;鼓掌表示“太好了”以示鼓励;掌心向上并屈指表示“继续”;把食指竖放在唇上表示“安静”;以手掌击出声音表示“注意”;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当学生做错事被批评之后,还可以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表示对他的关心和对他的期待。手势表达的含义非常丰富,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达意,会为教师形象的魅力增添不少光辉。
  二、面部表情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部是学生视线的集中点,教师表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能被学生捕捉到。表情中传递的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有一次,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发现教室又脏又乱,我脸色一变,大声质问,学生看到我的表情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还是卫生委员怯生生的说明情况,才避免了一场“暴风骤雨”。下课后,学习委员和我说,我凶的样子很可怕,他们上课时都不敢回答问题了。没想到,我的面部表情被学生捕捉到了,还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理。还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波”和“泼”的书写时,特别强调了两者的区别,我突然发现有一位同学在玩根本沒有听,我就请他起来说说两者在书写过程中的区别,他看到我的面部表情,把头压得低低的,我想了想,此时必须冷静,否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还会挫伤他的自信心,同时还会影响课堂效果,于是我只好强压怒火面带笑容的说:“谁来帮一帮他”,这时其他同学踊跃举手,我也舒展了笑容,鼓励他再复述一遍,并提醒他以后要专心。坐下以后,他把腰板挺得很直,听得很认真。
  另外,教师还可以用微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少数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变得好学,使失去自信心的学生又充满自信,使胆小的学生不在胆小。由此可见,教师积极、良好的面部表情能表达对学生的关心、重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之,教师带有厌烦、威严、愤怒、无可奈何地面部表情,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严重禁锢学生的思维,必然出现厌学情绪。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低段教师,必须学会掌握自己的面部表情,适时地、恰当的运用好自己的面部表情。
  三、眼神的运用
  在肢体语言中,教师的眼神是富有表现力,最引人注目的。教师一个赞赏鼓励的眼神可以让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树立信心;教师一个轻含责备的眼神可以让调皮的学生行为收敛;教师一个真诚关怀的眼神可以打开一扇封闭的心门;教师一个平和友好的眼神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可见,眼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如上课铃响了,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高声讲话,教师站在教室门口,不说一句话,用眼睛盯着他们,孩子在这种目光下会立即安静下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又如,有的孩子胆子小,回答问题时声音不够洪亮,这时,只要老师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他的声音也会洪亮起来。
  可见,一个充满尊重的手势,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犹如催发感情的高效酵母,胜似千言万语。当然,我们更要挖掘和丰富教师的肢体语言,积极、充分、合理的发挥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那么孩子们在学习中一定会开心、快乐,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一定是轻松愉快的。
其他文献
一说到阅读,那绝对是高考的重点,学生的难点。学生看到大篇大篇的阅读材料心中总是忐忑不安,如何才能教学生读懂或者说找到正确的答案一直是我们英语老师心中的难疑。一般来说,出题者出题时不外乎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以及能推断文章意图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一、代词指代题  代词指代题要求考生根据一定的语境推测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解这类题时。可根据语境在代词所
期刊
一、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能让英语学习者沉浸在英语中,产生“如鱼得水”之感,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能为英语学习者搭建展示自己英语风采的平台,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在农村,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呢?首先,学校布置英语化,正如一些专家的提议那样,在校园里努力做到让学生在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英语,包括教室、办
期刊
一、用情,感受美  (一)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情感  在音乐活动《落叶》中,我首先利用散步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发现树叶的变化:树叶变黄了、变红了。一阵风吹来,有的树叶飘到地上,孩子们兴奋地拣起树叶,把这些树叶带回了活动室。我先让孩子们观看秋天树叶飘落的视频,用《落叶》的音乐作背景音乐,在看完视频后,让幼儿说说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设想假如你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怎样想,让幼儿
期刊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增长创新才干、开展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教学生去掌握已知、探索未知;要教学生去开拓进取、除旧创新。下面,我谈一下对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抛砖引玉,以大家供批判。  一、创新教育的目
期刊
一、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前提  1.作文指导,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毋庸讳言,部分学生写不好作文,一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二是缺乏写作的自信和兴趣,因此,就写作的重要性开导、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引起重视和培养兴趣的前提。同时也必须要消除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里障碍,这就要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具有写好作文的条件。事实上,在生活中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根本,是本中之本。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便成为一项由战略意义的课题。纵观当今教育,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正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领域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要求,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基础呢?我认为,对幼儿教育是现代社会提倡终身教育的基础,是人一生中性格及各方面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多能力的新世纪儿童,幼儿园
期刊
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如何在语文训练中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的课题。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种方法。  一、情感熏陶法  情感熏陶法是根据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情感熏陶法在具体操作上注重感染诱发,大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从介绍全文
期刊
一、坚持人本与科学的相融,建设人本民主、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第一,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慧心、耐心、真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集体,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  第二,将传统的“以事为核心”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实施互动管理。我们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制定相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其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哪?那就是赞赏。所谓赞赏即表扬。老师通过语言、眼神、体态语等对学生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在课堂教育中的表扬,其目地是让孩子感觉到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激起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总之,赞赏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欣赏别人是一种气度,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认
期刊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新能力、创造力,求知欲望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产生爱好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通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讨厌学习数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好多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必须采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状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了解学生心理,激起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