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艺术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行在从前是行乐之一,但现在已变成一种实业。旅行在现代,确已比在一百年前便利了不少。政府和所设的旅行机关,已尽力下了一番工夫以提倡旅行;结果是现代的人大概都比前几代的人多旅行了一些。不过旅行到了现代,似乎已是一种没落的艺术。
  我主张真正的旅行动机:
  第一,旅行以求忘却一切。
  凡是一个人,不论阶级比他高者對他的感想怎样,但在自己的家中,总是唯我独尊的。同时他须受种种俗尚、规则、习惯和责任的束缚。一个银行家总不能做到叫别人当他是一个寻常人看待,而忘却自己是一个银行家。因此在我看来,旅行的真正理由实是在于变换所处的社会,使他人拿他当一个寻常人看待。介绍信于一个人作商业旅行时,是一件有用之物,但商业旅行是在本质上不能置于旅行之列的。一个人倘若在旅行时带着介绍信,他便难于期望恢复他的自由人类的本来面目,也难于期望显出他于人造的地位之外的人类天然地位。我们应知道一个人到了一处陌生地方时,除了受朋友的招待,和介绍到同等阶级的社会去周旋的舒适外,还有比这更好的,由一个童子领着到深山丛林里去自由游览的享受。他有机会去享受在餐馆里做手势点一道熏鸡,或向一个东京警察做手势问道的乐趣。得过这种旅行经验的人,至少在回到家里后,可以不必如平时地一味依赖他的车夫和贴身侍者了。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
  旅行必须是流浪式的,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绝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屠隆曾在他所著的《冥廖子游》中很透彻地阐明这一点——这游记我译引在下文里边。他在某处陌生的地方并无一个朋友,但恰如某女尼所说:“无所特善视者,尽善视普世人也。”没有特别的朋友,就是人尽可友,他普爱世人,所以就处身于其中,领略他们的可爱处和他们的习俗。这种好处是坐着游览汽车看古迹的旅行家所无从领略的。因为他们只有在旅馆里边和从本国同来的游伴谈谈天的机会。
  最可笑的是有许多美国旅行家,他们到巴黎之后,必认定到同游者都去吃的餐馆中去吃饭,好似借此可以一见同船来的人,并可以吃到和在家时所吃一样的烘饼。英国人到了上海之后必住到英国人所开设的旅馆里边去,在早餐时照常吃着火腿煎蛋和涂着橘皮酱的面包,闲时在小饮室里坐坐,遇到有人邀他坐一次人力车时,必很羞涩地拒绝。他们当然是极讲究卫生的,但又何必到上海去呢?如此的旅行家,绝没有和当地的人士在精神上融合的机会。因此也就丧失了一种旅行中最大的益处。
  流浪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所以这一类旅行家每喜欢到阒无人迹的山中去,以便可以幽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乐。所以这些旅行家在预备出行时,绝不会到百货公司去费许多时刻选购一套红色或蓝色的游泳衣,买唇膏尚可容许,因为旅行家大概都是崇奉唇骚者,喜欢色色自然,而一个女人如若没有了好唇膏,便会不自然的。但这是终究为了他们乃是到人所共赴的避暑地方或海滨去的缘故,而在这种地方是完全得不到和大自然发生更深的关系的益处的。往往有人到了一处名泉欣然自语说:“这可真是悠然独处了。”但是在旅馆吃过晚饭在起居室内拿起一张报纸随便看看时,即看见上面载着某甲夫人曾在星期一到过这地方。次日早晨他去“独”步时,又遇到隔夜方到的某乙全家。星期四的晚上,他又很快乐地知道某丙夫妇也将要到这幽静的山谷中来度夏。接着就是某甲夫人请某乙全家吃茶点,某乙请某丙夫妇打牌。你并能听见某丙夫人喊着说:“奇啊,这不是好像依旧在纽约吗?”
  第二,不为看什么事物,也不为看什么人的旅行。
  我有一位美国女友曾告诉我,有一次,她怎样被几个中国朋友邀到附近杭州的某山去看“虚无一物”。据说,那一天早晨雾气很浓。当她们上山时,雾气愈加浓厚,甚至可以听得见露珠滴在草上的声音。这时除了浓雾之外,不见一物。她很失望。“但你必须上去,因为顶上有奇景可见呢。”她的中国朋友劝她说。于是她再跟着向上走去。不久,只看见远处一块被云所包围的怪石,别人都视作好景。“那里是什么?”她问。“这就是倒植莲花。”她的朋友回答。她很为懊恼,就想回身。“但是顶上还有更奇的景致哩。”她的朋友又劝说。这时她的衣服已半潮,但她已放弃反抗,所以依旧跟着别人上去。最后,她们已达山顶,四围只见一片云雾和天边隐约可见的山峰。“但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可看啊。”她责问说。“对了,我们特为上来看虚无一物的。”她的中国朋友回答她说。
  观看景物和观看虚无,有极大的区别。有许多特去观看景物的,其实并没有看到什么景物,但有许多去观看虚无的倒反而能看到许多事物。我每听到一位作家到外国去“搜集新著作的资料”时,总在暗暗地好笑,难道他的本乡本国中,其人情和风俗上已没有了可供他采集的资料吗?难道他的论文资料竟已穷尽吗?纺织区难道是太缺乏浪漫性吗?格恩赛岛太沉寂,不足以为一部杰出小说的背景吗?所以我们须回到“旅行在于看得见物事的能力之哲学问题”,这就可使到远处去旅行和下午在田间闲步之间,失去它们的区别。
  依金圣叹之说,两者是相同的。旅行者所必须的行具就是如他在著名的剧曲《西厢记》的评语中所说:“胸中的一副别才,眉下的一副别眼。”其要点在于此人是否有易觉的心和能见之眼。倘若他没有这两种能力,即使跑到山里去,也是白费时间和金钱。在另一方面,倘若他有这两种能力,则不必到山里去,即坐在家里远望,或步行田间去观察一片行云、一只狗、一道竹篱或一棵树,也能同样享受到旅行的快乐的。(选自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有删减。)
  编辑/独渚
其他文献
程子论及《论语》道: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对于纵横天上人间,驰骋古今东西的论著,每用心读一次,你的境界和格局就提升了一次。读《中庸》也便如此。  早年读《中庸》时,朦朦胧胧,然“和而不流”却深植我的内心,成为我的人生信条。迩今,在孔老师的引领下,和240多名学友在“文儒微课堂”学习《中庸》整4个月后,我的格局和境界便又提升了一层。  作为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庸》为我们指
期刊
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确定我从爱知医学专门学校转职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末的事。在那之后两年或三年,周树人君作为第一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进入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因为是留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周树人君和一百人左右的新人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级生一起听课。  周君身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
期刊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  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母女双钗  王熙凤唯一一次没有进行锱铢必较、不留余地的算计,就表现在对刘姥姥的仁至义尽上。虽然她善待刘姥姥,也有做给贾母和王夫人看的意味,但无论如
期刊
一本书诞生之后,会出现在网络电商平台和自媒体,但能让我们直接触摸到的,是分布于全国的书店。  一些书店赢得了无数名誉,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世界最美书店等等。关于书店的讨论很多,有很多关于书店的组织、活动和论坛。而人们却忘记了站在书店背后,他们是书店形成不同风格的灵魂人物,那是一个人或是那一个团队,但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图书采购,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像样的名字,更不会出现在全国的读者、公众讨论的视野范围
期刊
在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景区有个钱王祠,“钱祠表忠”也是2007年的“西湖十景”之一。今天说到杭州古代名人,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有苏小小、白居易、苏轼、岳飞、于谦等等,但要说对杭州与西湖开发功绩最大的,还要数五代十国的吴越开国国王钱镠。  杭州古称余杭。相传大禹乘船往会稽山大会诸侯,至杭州则弃船,所以叫余杭,“杭”即是木舟之意。“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相比北边的苏州、南边的绍兴,当杭州已经亭亭玉立
期刊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上任伊始,他就决心要对北大进行改革,并打算首先从文科人手,因为当时的北大文科,顽固守旧的人物特别多;因此,对于文科学长这一职务的人选,蔡元培极为重视,他打算聘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来主持文科,并请时任国立北京医专学校校长的汤尔和推荐人才。  那个时候,陈独秀正在上海办《新青年》杂志,为了筹集股份,他与汪孟邹一起来到了北京,住进了前门附近的一家中西旅馆。有一天
期刊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诚然,书籍承载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净化心靈的不二法门。故而,各色书店也成了现代人进行心灵沉淀的最佳去处。与大陆地区新华书店占据记忆中的绝大部分不同,偏居一隅的小岛台湾上,无数以“艺文”为使命的书店层出不穷,他们以“独立书店”的理想,为浮躁的现代社会守护一方精神的净土。  书生报国的文艺情怀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生活没有阳光”。的确,
期刊
10月下旬,东京神保町举行一年一度的“旧书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体验淘书樂。  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书店街和出版中心,神保町以汇聚数百家各类书店而闻名。著名的内山书店,就坐落在神保町中心的铃兰街上。2017年,它迎来了创建百年的纪念日。  作为在日本、乃至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专业中文书店之一,内山书店在中日交流的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创始人内山完造与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鲁迅先生交情
期刊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一个最无为和最自足的系统,我们如果偏离了它,是必然要生病的。所以,一定要因循身体本性的原则,这样身体和情绪才可能达到和谐的状态。养生学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23:00-1:00)深睡养元  子时为深夜,是人体胆经值班的时候。十二生肖以鼠打头,用鼠来比喻胆经,鼠在这个时间段最活跃。人在这个时候也开
期刊
世间诸味以苦味最不讨人喜欢,哪有自找苦吃的。苦瓜是一种很独特的果蔬,因其味苦得名,有“苦味之冠”称谓。夹一片苦瓜人口,慢慢咀嚼,肉质脆嫩,其素淡的芳香和苦尽甘来的滋味让人有渐入佳境之感,带来一种独特的人生感悟。  記得以前看过作家林清玄的一篇短文,说的是关于苦瓜的故事: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