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体育加试分值的增加对引导学生多花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改变社会、学生家长、学生对体育态度是非常好的途径,是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很有效的方法。当然还需要有更加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 体育;中考;学生体质
如何有效地进行体育中考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呢?现结合我多年任教初三毕业班的经验谈谈如何备战体育中考。
一、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初三教学进行分层教学
为了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初三阶段教学一般应采用分层教学,将学生根据运动项目、身体素质、运动兴趣、学习基础、性别等分成培优组、平行组、补差组(肥胖、瘦弱、特异体质的)、男女生组以及各个项目组等,根据各组的实际运动水平和技能,制定每阶段的教学和训练计划、目标,逐步提高成绩。
在课堂上采用先集体教学后分组教学的方法。可利用集体教学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考核项目的考试方法和规则,把每个项目的特点和相关素质要求介绍给学生,同时系统地进行必考项目200米的技术和技能训练;在学生练习选项时采用分组教学法,指定小组长负责,教师在几个项目中巡回指导,发现错误立即纠正;体育科组还应加强集体备课,备场地、内容、学生,避免因场地、器材不够影响教学效果;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形式可更加灵活多样,当安排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能保证拿满分了,就不必要还是一刀切,浪费时间了,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自我补差。
二、要指导学生选好专项,采用学生自选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办法
现在体育中考多采用“1+1”模式,即一个必考项目和一个选项。因此,学生有权对所有选项都了解,但学生一般对报考项目的选择是定性的,仅根据中考体育项目的评分数据,对照自己测试的原始数据,哪个初测成绩好就选择那个项目,往往忽视了可发展性。教师应在学生确定报考项目前,做个全面摸底,进行一次全面测试,最根据多次统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哪些项目哪些学生是因为技术不够熟练,造成成绩暂时落后,但他在这个项目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再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抓好考前的强化训练
考前安排1到2个月的时间,利用课间操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考和选项的强化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显著地效果。
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中山市的体育中考一般都安排在5月中旬,因此在此时间段前,可安排一至二个月的训练周期,将训练分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对200米必考项目和各自选项进行科学的训练,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每个层次学生的训练目标与计划,并把计划发给学生,师生一起执行。
2、在训练的过程中合理的安排强度和量,科学地制定训练内容和措施。例如必考项目200米跑,它是一种无氧供能跑完全程的极限强度项目,既要求学生的绝对速度,又要考验学生的速度耐力,因此,在训练中要合理地安排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抓好学生的专项力量训练和发展速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无氧耐力等;训练学生选项时,着重强化细节,纠正学生易犯错误,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有效性。
3、注意学生的营养和恢复,防止运动损伤发生。没有恢复就没有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训练后的恢复性练习,每次训练课结束要及时,全面地恢复,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放松练习动作。
另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合理设计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量,既保证运动量能起到最佳的锻炼效果,要不能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可通过观察法、测脉搏等把握合理的运动量,防止学生因过度疲劳而造成学生运动损伤,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和训练。
四、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强化考前的心理辅导和场地适应
1、抓好平日的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学生一般心理素质不稳定,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因此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要多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运动会,增加比赛经验;要增强学生临场兴奋性,消除心理的紧张情绪;在摸拟考试中虚拟考试的场景.气氛,如邀请父母.同学到场观看,播放观众噪音进行心理干扰,由陌生的体育老师做裁判等,培养良好的迎考状态和心理素质。
2、抓好考前的心理疏导:教师要把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要有应急预案,要教会学生,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临场考试前,教练员应向考生进行心理战术布置,使其采用自我暗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
3、抓好考前的模拟考试,实地练习:体育模拟考试要与初三级的文化模拟考试同步,认真组织好每次模拟考试。因为以往很多考生只习惯于在本学校熟悉的场地上进行训练或比赛,外出机会很少,到新的环境下对空间、场地、器械等总是感到极度不适,导致竞技状态差,考试不能正常发挥水平。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带考生到不同的场地最好是比赛场地进行模拟测验,从检录、入场、测验到成绩的当场公布等整个过程严格按中考要求设计,使考生似在真实气氛下进行测验,提高考生的适应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如综合测验时,我们时常和兄弟学校联系,分别在不同体育场进行模拟考试训练,以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及在新环境下同陌生选手竞争而发挥正常水平的能力。
中考体育,给学生带来的发展是无限的,虽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要用欣慰的眼光去看待中考体育给学生带来的发展,一旦没有了中考体育,谁能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不被文化课所替代。也许明天我们会有更好的解决体育中考存在问题的方法,但我们今天能做的是改革考试内容,使体育中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不是让体育中考停下来让学校体育的发展倒退。
【关键词】 体育;中考;学生体质
如何有效地进行体育中考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呢?现结合我多年任教初三毕业班的经验谈谈如何备战体育中考。
一、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初三教学进行分层教学
为了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初三阶段教学一般应采用分层教学,将学生根据运动项目、身体素质、运动兴趣、学习基础、性别等分成培优组、平行组、补差组(肥胖、瘦弱、特异体质的)、男女生组以及各个项目组等,根据各组的实际运动水平和技能,制定每阶段的教学和训练计划、目标,逐步提高成绩。
在课堂上采用先集体教学后分组教学的方法。可利用集体教学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考核项目的考试方法和规则,把每个项目的特点和相关素质要求介绍给学生,同时系统地进行必考项目200米的技术和技能训练;在学生练习选项时采用分组教学法,指定小组长负责,教师在几个项目中巡回指导,发现错误立即纠正;体育科组还应加强集体备课,备场地、内容、学生,避免因场地、器材不够影响教学效果;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形式可更加灵活多样,当安排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能保证拿满分了,就不必要还是一刀切,浪费时间了,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自我补差。
二、要指导学生选好专项,采用学生自选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办法
现在体育中考多采用“1+1”模式,即一个必考项目和一个选项。因此,学生有权对所有选项都了解,但学生一般对报考项目的选择是定性的,仅根据中考体育项目的评分数据,对照自己测试的原始数据,哪个初测成绩好就选择那个项目,往往忽视了可发展性。教师应在学生确定报考项目前,做个全面摸底,进行一次全面测试,最根据多次统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哪些项目哪些学生是因为技术不够熟练,造成成绩暂时落后,但他在这个项目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再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抓好考前的强化训练
考前安排1到2个月的时间,利用课间操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考和选项的强化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显著地效果。
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中山市的体育中考一般都安排在5月中旬,因此在此时间段前,可安排一至二个月的训练周期,将训练分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对200米必考项目和各自选项进行科学的训练,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每个层次学生的训练目标与计划,并把计划发给学生,师生一起执行。
2、在训练的过程中合理的安排强度和量,科学地制定训练内容和措施。例如必考项目200米跑,它是一种无氧供能跑完全程的极限强度项目,既要求学生的绝对速度,又要考验学生的速度耐力,因此,在训练中要合理地安排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抓好学生的专项力量训练和发展速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无氧耐力等;训练学生选项时,着重强化细节,纠正学生易犯错误,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有效性。
3、注意学生的营养和恢复,防止运动损伤发生。没有恢复就没有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训练后的恢复性练习,每次训练课结束要及时,全面地恢复,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放松练习动作。
另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合理设计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量,既保证运动量能起到最佳的锻炼效果,要不能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可通过观察法、测脉搏等把握合理的运动量,防止学生因过度疲劳而造成学生运动损伤,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和训练。
四、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强化考前的心理辅导和场地适应
1、抓好平日的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学生一般心理素质不稳定,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因此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要多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运动会,增加比赛经验;要增强学生临场兴奋性,消除心理的紧张情绪;在摸拟考试中虚拟考试的场景.气氛,如邀请父母.同学到场观看,播放观众噪音进行心理干扰,由陌生的体育老师做裁判等,培养良好的迎考状态和心理素质。
2、抓好考前的心理疏导:教师要把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要有应急预案,要教会学生,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临场考试前,教练员应向考生进行心理战术布置,使其采用自我暗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
3、抓好考前的模拟考试,实地练习:体育模拟考试要与初三级的文化模拟考试同步,认真组织好每次模拟考试。因为以往很多考生只习惯于在本学校熟悉的场地上进行训练或比赛,外出机会很少,到新的环境下对空间、场地、器械等总是感到极度不适,导致竞技状态差,考试不能正常发挥水平。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带考生到不同的场地最好是比赛场地进行模拟测验,从检录、入场、测验到成绩的当场公布等整个过程严格按中考要求设计,使考生似在真实气氛下进行测验,提高考生的适应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如综合测验时,我们时常和兄弟学校联系,分别在不同体育场进行模拟考试训练,以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及在新环境下同陌生选手竞争而发挥正常水平的能力。
中考体育,给学生带来的发展是无限的,虽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要用欣慰的眼光去看待中考体育给学生带来的发展,一旦没有了中考体育,谁能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不被文化课所替代。也许明天我们会有更好的解决体育中考存在问题的方法,但我们今天能做的是改革考试内容,使体育中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不是让体育中考停下来让学校体育的发展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