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脊柱骨错缝的原理及推拿证治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中医形体学角度认识和理解脊柱骨错缝,认为脊柱的功能正常是以脾胃为中心,肝、脾、肾三脏功能健旺和筋、肉、骨三者协调统一下共同完成的。提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五体失养,筋缓肉松,约束固护无力是脊柱骨错缝的内因。骨错缝后筋肉脉络损伤,经络、经筋的气血运行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并从临床分期,治疗原则和分期论治方面提出了见解和看法。
  
  近年来,中医推拿界兴起“整脊”热,许多推拿医生都尝试通过调整脊柱来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普遍感到中医理论不能对他们的实践进行足够的指导。作为一名中医推拿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中医的脊柱骨错缝原理进行重新的学习和认识。
  在现代医学解剖学中,脊柱由椎间关节、韧带(椎体前缘的前纵韧带,椎管前壁的后纵韧带,椎弓间的黄韧带,脊突上的脊上韧带,脊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和椎间盘连接起采,由附着于脊柱的肌肉负责相关的运动。临床上脊柱屈度改变、侧弯、椎体旋转等,在X线、CT、MRI上都表现为“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整脊疗法正是从这个环节人手,通过调整“骨”的失衡,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而中医学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呢?
  
  1 形体学对脊柱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的形体是由皮、肉、筋、脉、骨五体构成的,在五体系统里,以骨为干,构成人体的支架:以筋为刚,连接约束骨骼,主持运动;以肉为墙,保护组织器官,支持运动;脉行气血,濡养周身;皮为卫外,抵御外邪。五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五脏外合于五体,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五体系统里,筋、肉、骨三者直接构成运动系统。下面我们从这三者及其相合的肝脾肾三脏的相互关系上来认识脊柱。
  
  1.1 脊柱由椎骨连接而成,为骨属,由肾主之,《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故脊柱的正常功能由肾主之,受脾制约。联系到脊柱,肾主骨,肾精的充足是脊柱运动的基础,脾主肌肉,肌肉的制约是脊柱稳固的保证。
  
  1.2 脊柱由椎骨以筋相连,筋与肝相合。脊柱的稳定和活动正常有赖于宗筋的束骨功能。《素问·痿论》云:“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厥论》亦云:“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太阴阳明共润宗筋,脾胃功能健旺是实现其“主润宗筋”和宗筋“主束骨利机关”功能的有力保证。
  
  1.3 脊柱位居人体的中央,是人体的中轴。《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中央”的疾病,由脾主之,脾气通于脊,脾的病症反应在脊柱上。脾能治理调节这个“中央”,《素问·太阴阳明论》谓:“脾者土也,治中央。”脾的“治中央”机制,保证了脊柱位居“中央”而不偏离。而脾的“治中央”机制在脊柱上是通过“俞在脊”和“脾主肌肉”来完成的。
  综上所述,脊柱为骨属,由肾所主,由脾制约;以筋相连,由宗筋主束骨,利机关,由阳明主润宗筋;以肉为墙,由脾“治中央”。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脊柱的功能正常是在以脾胃为中心,肝、脾、肾三脏功能健旺和筋、肉、骨三者协调统一下共同完成的。
  
  2 经络、经筋与脊柱的关系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涵盖了现代解剖学的肌肉、肌腱、筋膜、腱膜、韧带、乃至关节囊,椎间盘、骨膜等组织。明确脊柱相关的经络经筋的循行,结合“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对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独特的意义。
  督脉贯脊,别下项,督脉之络上项。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人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人循膂;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其支者:从膊内左右下贯胛,挟脊内。足太阳之筋上挟脊上项。足少阴之脉贯脊。足少阴络脉之别者,外贯腰脊。足少阴之筋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手阳明之筋,支者绕肩胛,挟脊。足阳明之筋上循胁属脊。足少阳之筋后者结于尻。足太阴之筋内者著于脊。
  脊柱的“错缝”偏移会直接影响到与之相应的经络、经筋的气血运行,损伤相关的肌肉筋脉,导致相应的病证。
  
  3 脊柱骨错缝的病因病理
  
  外力损伤或用力不当可直接造成骨错缝;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阻滞经络,客于筋脉,筋肉挛急,椎骨失约,而导致骨错缝;长期不良坐卧习惯和职业性质导致五劳过极(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卧伤气),筋肉骨气血损伤,椎骨失约,引起骨错缝;脾胃虚弱,无以养筋,筋弱弛缓,关节不稳,椎骨失约,而致骨错缝。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宗筋的束骨功能失常无疑是造成“骨错缝”的关键。而骨错缝后,经络经筋系统及周围的筋、肉等组织的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气滞血瘀结聚有形而形成结节、条索等病理产物。
  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在脏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五体失养,筋缓肉松,约束固护无力;标实为骨错缝,以及由此产生的筋肉脉络损伤,经络、经筋气血运行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4 脊柱骨错缝的临床分期
  
  根据骨错缝的发生发展过程的临床表现,我们将其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
  
  4.1 急性期 以骨错缝处为中心的广泛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不能屈伸俯仰,或不可左右视,或肩臂不举,或胭挛跟肿,或踝厥、足趾不用。
  
  4.2 缓解期 疼痛局限于骨错缝局部附近,疼痛减轻,活动时疼痛加重,经络经筋走行之处出现结节,条索。
  
  4.3 恢复期 局部酸困不适、倦怠乏力,疲劳则重,结节条索小而坚紧。
  
  5 脊柱骨错缝的治疗原则
  
  推拿治疗脊柱骨错缝以放松肌肉,舒筋活络,调理气血为先,整复错位为次。选用督脉、膀胱经之腧穴,以足太阳之经筋所过之后枕部、脊部、下肢部为重点,根据上述三期选用不同的方法,并且对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病理反应物施以不同的技法。对经常性、习惯性和单纯的脊柱骨错缝,临床表现以功能障碍为主,痛点比较局限,肿胀不甚明显,周围组织的损伤比较轻微者。治疗方法不必拘泥于三期论治,可在放松局部肌肉后直接选用整复手法进行复位。
  
  6 脊柱骨错缝的分期论治
  
  6.1 急性期主要是一个气滞血瘀的表现,治疗以行气活血为主,治疗时不要先直接纠正骨错缝,及点按痛点,而要给瘀血以出路,以放松周围的筋、肉损伤为重点,从健侧到患侧,由轻到重,由周围到中心用攘法、揉法、拿法操作;用一指禅推法,点法、按法取经络远端穴位操作;沿经络、经筋走行方向用推法操作;再用掌振法作用于肿胀局部,促进瘀血消散。最后以远端摇法松解关节。
  
  6.2 缓解期主要是以经气郁滞,瘀血未尽、错缝未合为主,治疗以行气活血,理筋整复为法。用攘法、揉法沿经络、经筋走行方向操作;用一指禅推法,弹拨法,点按法,捋法。重点在经络、经筋所过之处的腧穴、结节、条索。从周围到中心,由轻到重操作;再以攘法、按揉法放松局部;选用扳法、背法、牵抖、拔伸等方法整复骨错缝,最后用推法促进气血运行。
  
  6.3 恢复期主要是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的表现。治疗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法,揉法沿经络、经筋走行方向操作,用点按法,一指禅推法,弹拨法,捋法重点在经络、经筋走行之处的结节,条索上操作,以酸胀为度。点按膈俞、肝俞、脾俞、肾俞以酸胀为度;点按气海、关元以指下搏动为度;足三里以酸胀感传至足为佳;横擦肾俞、命门、腰骶以透热为度,用推法促进气血运行。在恢复期,我们建议患者加强身体煅练,比如进行“燕飞”“五点支撑”等专项功能锻炼以保证后续治疗效果。
  讨论:肌肉是椎体运动的原始动力,是维持脊柱屈度的基础。虽然临床上脊柱“骨错缝”表现在“骨”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但除了外力损伤或用力不当导致的单纯性椎体紊乱外,大部分都与肌肉韧带的拉力失衡有关。临床上治疗椎体错位时,除了单纯性椎体紊乱我们可以通过整复手法纠正错位外,其它类型治疗应以调整肌肉拉力平衡,纠正椎体失稳为主,纠正错位为辅。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说纠正错位不重要,而是解除肌肉痉挛,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软化修复瘢痕组织,放松代偿肌肉,增强相关肌肉力量,加强复位后关节的稳定性是保证整个手法治疗效果的关键,临床上我们观察到某些脊柱曲度改变或脊椎轻度旋转的病人,通过休息、功能锻练和改变不良习惯而自行恢复正常。我们虽然依照骨科三期论治做了三期分型,但并不能概括中医推拿对脊柱骨错缝认识的全貌,我们希望尝试用中医理论建立一个大的原则,借助现代医学的X线、CT,MRI等手段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利用现代医学解剖学来做疾病的细化定位并指导治疗,利用病因病理学知识作为辨证的有益补充。在怎样利用中医思想指导推拿临床,中西医怎样结合这条路上,我们和各位同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腰扭伤,急性 推拿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种常见病,多因行动欠慎而闪挫,单例扭伤较多本人在临床上推拿为主的治疗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观察,得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损伤部位在左侧18例,右侧12例,双侧8例,正中2例。    2 治疗方法    2.1指压点穴
期刊
关键词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推拿治疗    梨状肌损伤所出现的临床症状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即坐骨神经痛,其临床特点是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发生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动则尤甚,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有关本病的记载《灵枢,周痹》中说:“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其痛“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并称此为周痹,故梨状肌综合征当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    1 临床表现    因其损伤后常波及坐骨
期刊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膝 推拿治疗 肘压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改变的常见原因。在骨性关节病中,仅次于颈椎、腰椎病变,居第三位,在四肢骨关节病中居首位。目前,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本所采用推拿、拔罐等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疗效满意。    1 病因病理学认识    骨性关节炎特点:①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②是关节的原发性增生性改变和由以上原因引起的关节功能改变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推拿治疗小儿急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了解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效果。方法:将123例咳嗽患儿按咳嗽时间分成急性咳嗽组(44例)、亚急性咳嗽组(39例)、慢性咳嗽组(40例),对不同组患儿通过最多15次传统小儿推拿手法辩证施推后,对比各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各组经两两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辨证施推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对常见的急慢性咳嗽均有较
期刊
摘要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以眼部、面部、四肢、躯干等肌肉不自主抽动或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群,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期,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病情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和加重。如能及早发现,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预后较好。本人运用中药健脾平肝汤结合电疗、耳穴、捏脊治疗抽动症80例,其中68例,女1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平均7,5岁,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儿童
期刊
摘要 探讨临床治疗郁病的有效方法。将100例符合郁病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嘘气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纯针刺治疗,每天1次,20天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之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针刺结合嘘气法治疗郁病快捷有效。疗效巩固,值得推广。  关键词 郁病 针刺治疗 嘘气法治疗    郁病是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
期刊
指导老师:李江山  摘要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逐渐上升。国内便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龄化是便秘的高发因素,女性亦是高危人群,其发病还与地区、职业、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联系。由于便秘对健康的危害容易被忽视,不少便秘患者会因长期便秘而诱发肛裂、痔疮、直肠癌,还可能因为用力排便使血压升高、诱发中风等。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可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慢传输型便秘是功能性便秘中
期刊
关键词 子宫复旧不良 按摩干预 时效性研究    分娩后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作用,使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一般产后1周子宫底可位于脐耻之间,半月以后子宫逐渐缩入盆腔,5~6周可恢复到非孕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当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即引起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是产科临床常见的异常现象,是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常表现为阴道流血淋漓不尽,偶数月不止,甚则会发生突然性大量出血,可并发休
期刊
关键词 痛经,原发性 按摩治疗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临床上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多发生在月经来潮期间或行经前后数日内。主要症状见小腹及腰部疼痛。重者痛而难忍,可伴有乳房胀痛,胸肋不适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面部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亦称经行腹痛。原发陸痛经是女性的常见病。笔者自1991年至2006年收治原发性痛经48例,采用中医按摩手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期刊
关键词 头痛 推拿治疗    头痛是一种常发生于青少年、中老年的常见病。中医认为多因风寒湿邪之的入侵,或因为长期忧郁、失眠、情志不舒、血虚、血瘀等引起。患者常因头痛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笔者近20年来对280例头痛患者通过分型论治,进行推拿按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80例,男性110例。女性170例3年龄最大者74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