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芥菜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e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面山坡金黄的时候,秋天来了!
  母亲开始忙碌起来。白天自不消说,晚上,如水的清辉洒满四合庭院,秋虫唧唧,树影婆娑,母亲坐在蒲团上,一边麻利地掰扯着玉米棒子,一边讲些忠孝节义的故事,年幼懵懂的我依偎在母亲身边,呆呆地看着月亮偷偷在云彩里穿行。
  只是初小毕业的母亲,却有满肚子故事,多得如同天上数也数不清的繁星,如同魔术师帽子里五彩的绸带,每天不重样,却总也讲不完。故事总是以“从前”来开头,而我经常是听不到一半便酣然入梦。
  门前屋后的九月菊,一大片一大片开得黄灿灿晃人眼的时候,母亲终于要动手腌渍芥菜了。那时,每家每户都要腌渍芥菜,前前后后大概要持续半月有余。那几日,家家晾晒芥菜条,户户传来切菜声,整个小山村都沉浸在一种年节的愉悦氛围中,山村角角落落弥散着丝丝缕缕的甜香。
  刚从地里挖回来的芥疙瘩,新鲜无比,带着泥土的芬芳,但不能马上腌渍,水分太大,须先晾放些时日。大约半月之后,用手去捏,稍稍发软,方可。粗皮,粗筋,须根,以及表皮上的烂点、虫眼之类,要先用刀一一剔除,然后放到大盆里用谷草搓洗干净,沥水待用。这是先期的准备工作,些许粗笨活一般早由沉默寡言的父亲完成。
  昏黄暗淡的灯影里,母亲忙着把芥疙瘩切成筷子粗细、手指长短的长条。
  月至中天,我睡眼惺忪。
  炉火熊熊,红彤彤的火苗倏忽乱蹿,水汽腾腾,如丝如缕,绕梁不绝,切成薄片的红薯在铁火口上“吱吱”欢叫,满屋子飘荡着烤红薯的诱人香味,空气中氤氲着温暖的烟火气息。
  母亲把芥菜条和盐、糖多种作料在白净的瓷盆里翻搅均匀,每一根芥菜条表面都均匀沾满各种作料。
  接下来,是整个腌渍过程的压轴大戏!
  在搅拌好的芥菜条中间拨拉出个大小适中的坑,姜、蒜,还有辣椒,或切片或切丝,再取些八角和花椒,一并放在挖好的坑里。然后取出一只铁锅,放在火上,倒入些许大麻油。炉火熊熊,大麻油旋即开始冒青烟。母亲用抹布垫手,提起沉重的铁锅,把滚沸的大麻油淋淋漓漓浇在姜片、蒜片,还有辣椒丝和八角、花椒之上。热的大麻油邂逅了冷的芥菜条,“嗞嗞”作响,白汽腾腾,直冲屋顶。冷与热的相逢相激,使得調料的香和芥菜的辣,最大限度释放出来。浇过热油之后,再次搅拌,把种种调料同芥菜搅匀,装入坛中,然后静置在阴凉之处。
  母亲辛苦劳作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白墙上,也深深印刻在我幼小而单薄的记忆中。大概半月有余,风味独特的芥菜就大功告成。开坛之时,芥香扑鼻。腌好的芥菜,是父亲最爱的下酒菜。一碟芥菜,二两浊酒,几句上党梆子,老树下的父亲优哉游哉……
  这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家乡人说,去“挑”苦菜——“挑”字读阴平,感觉那么气定神闲,优游有余。仿佛大地是一个集市,早已准备了万千风物,等你来挑。  一些树荫转折处,便藏了一个村庄,繁茂而宁谧。有来去的车,运送泥土的气息和生机。一处旧门楼的左右门墩,各坐一个不辨年龄的老人,衣衫整洁,面目慈祥。在村子最庄严的地方必然茂盛着一株老树,北方最常见的杨,蓬勃肃然,意蕴无限。风来时,便摇摇满身的葉子,风停了就举目遥望。我与雨后的清风
期刊
20多年前,媽妈乘着八月十四凌晨的月光,不舍地离开了那个令她魂牵梦绕的家,一个人孤独地迈向那银色的宇宙苍穹。  一抹惨淡的月光,照着堂屋里冷铺上妈妈惨白的脸庞。望着她穿着肥大的寿衣,如木偶般倒下的身躯,我的心像被撕裂的碎片在秋风中飘零。我泣不成声地呼喊着:“妈妈!妈妈!妈妈……”  妈妈没有应声,她斜朝着我的方向,眼睛已呆滞,目光已散神。她双手不停地在半空中抓着,似乎想抓到能挽救她生命的神器,把纠
期刊
外孙女洋洋是将近晌午出生的,体重7斤。12点10分,护士把洋洋推进了妇产科,婴儿车里洋洋在扯大嗓门啼哭。这是饿了,我站在婴儿车旁探着头仔细地端详着她那毛茸茸的宽宽的额头,两只大眼睛来回转动,高高的小鼻梁下,樱桃似的小嘴哭成了圆圆的O型。洋洋一出生就这么招人喜欢,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春鸟去秋雁来,眨眼间,与洋洋已分开150天了。与她们母女俩分开后,我就去做每年例行体检,想不到噩运突然降临,从发
期刊
那天,戰友爱东请客,一见面,他就对我说:“杨哥,你知不知道,曹团长走了。”我一听,太突然了!  就在两个月之前,爱东、周健等一帮南京战友相约到云南马关、河口一线,巡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团奉命从陕西洋县开赴云南边境,配合参战部队执行边防施工任务。老团长是安徽淮北人,老家与江苏为“邻居”,又算“老乡”。所以,他对我们来自江苏南京、宿迁这两批兵,有着本乡本土的感情。  201
期刊
我的家鄉在乌裕尔河东岸,河岸两侧有大面积湿地,湿地里芦苇丛生。芦苇资源是国有的,附近的村屯每年入冬,冰上能托住人了,就开始抢收芦苇。60年代收割芦苇是要交给国家的,用于造纸,国家收购价大约是每市斤2分,一个村一年可收割1000多吨,能收入4万多元。  村里为了调动社员们收割芦苇的积极性,全村社员谁收割的芦苇多,就奖励谁一辆大国防自行车,价值150元。那个年代,社员们在生产队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赶上年
期刊
苏北故里的荡滩里,小鱼结队,而且多蟹。螃蟹主食水草、麦芽、稻谷、鱼虾螺蚌、水生昆虫。螃蟹的另一特性,是永远摆出一副搏击的架势,一经大螯钳住,死命不放,绝不松手。  螃蟹为什么会横行?原来,螃蟹的祖先并不横行,后代的横行也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受地球磁场变化影响所致。因为螃蟹的第一对触角有几颗用于定向的小磁粒,就像是几只小指南针。亿万年前,螃蟹的祖先靠这种“指南针”堂堂正正地前进后退,行走自如,颇有“君
期刊
小巷在雪天變得安静,只有各家各户的烟囱忙碌着,偶尔一两声狗吠,惊醒了屋檐下的麻雀,那些小精灵便喳喳叫着飞向另一处屋檐。散养的几只鸡卧在麦秸集里也没了声息,唯有下了蛋才咯咯哒地叫着,那叫声划破沉寂的雪天,孩子们定会第一时间跳下炕,去收那热乎乎的鸡蛋,全然不顾那急红了脸的母鸡。  有雪的冬天,对庄稼人来说,就是礼拜天。男人不用干活,女人可以撒懒,早饭可以晌午端,午饭可以爷压山。女人一大早定会把炕烧得滚
期刊
这次美好的旅行,是从一个姑娘开始的。  上了动车,我刚一落座,就听见耳畔有声:您好!扭头,抬眼,一个漂亮的姑娘,白肤大眼,笑盈盈地看着我。她应该是靠窗的邻座。我赶紧站起来,侧身让位。她却又开口说:大姐,您靠窗坐吧,可以看风景。  我颇感欣喜,暗忖,这姑娘真善解人意!近些年出行较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邻座,却鲜有印象!中年人多半谨慎,对陌生人充满戒心,顶多聊聊天气和楼市。年轻人懒得言语,他们忙着刷微博
期刊
我小的时候,生活在一个小镇上。  我们班有一位姓蓝的同学,就住在俄罗斯大宅院里。蓝同学常常把班里要好的同学带回家里去,无疑是为了炫耀他家的“毛子房”的光荣。蓝同学的姐姐叫蓝妮,比我们高两个年级,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孩。高挑的身材,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只是头发有些发黄,与我们小镇女孩子的黑头发形成很大的反差。夏天的时候,蓝妮常常穿一件白底蓝花的布拉吉,在尖屋顶的“毛子房”前晃来晃去,从远处看去很像一位俄罗
期刊
老屋大天井,黛瓦鳞鳞。日头从天井口照下来,先上后墙,再跨天井,最后挂在天花板上,一天便算过去。日复一日,日影就是老屋的钟。  老屋几十口人,都看奶奶的脸色。奶奶看天的脸色,奶奶看天是从天井看的。每天清晨,奶奶放了鸡笼,便站在天井中間,抬头看天。在她心中,天井之外的天不是天。从天井四角的明暗,她能判断风雨阴晴,交代人们该干什么。当日影从后墙慢慢下来,有人怠倦,还未出门,奶奶就高声提示:日头都快下墙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