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倒流的时光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美好的旅行,是从一个姑娘开始的。
  上了动车,我刚一落座,就听见耳畔有声:您好!扭头,抬眼,一个漂亮的姑娘,白肤大眼,笑盈盈地看着我。她应该是靠窗的邻座。我赶紧站起来,侧身让位。她却又开口说:大姐,您靠窗坐吧,可以看风景。
  我颇感欣喜,暗忖,这姑娘真善解人意!近些年出行较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邻座,却鲜有印象!中年人多半谨慎,对陌生人充满戒心,顶多聊聊天气和楼市。年轻人懒得言语,他们忙着刷微博,玩游戏,看影视剧。我习惯看看书,发发呆,打打瞌睡,彼此互不打扰。这位姑娘给我的感觉还算不错,可是,多年的经验,让我对陌生的热情总有一种莫名的抗拒。我翻开书,打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车开动了,她忽然大呼道:这车怎么倒行?我一看,还真是的。窗外的景物滑向前方,我们的身体退向后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不知怎的,想起了苏轼的诗句。
  大姐,这样不会晕车吧?姑娘惊诧地问。
  不会的,过去坐绿皮火车,面对面坐,总有一方是倒行。我想了想又不安地说,你应该叫我阿姨吧!
  您又不老,叫阿姨感觉有距离,那样我们就没话说了,多闷啊!姑娘侧脸,一笑,玫瑰色的唇像两片盛开的花瓣。她得知我去江西弋阳,开心地说自己家在上饶市,外婆家在弋阳。小时候,在那儿生活过很长时间,熟悉得很。
  我对弋阳不太了解,索性合上书,泡了杯绿茶,听姑娘娓娓而谈弋阳过去的风土人情和童年趣事。枯瘦的茶叶在玻璃杯里渐渐舒张开来,饱满而青润。窗外动车倒行,窗内茶香袅袅,姑娘细语绵绵,讲述她外婆在夏夜的树下,边摇扇边哼唱当地一种古老的弋阳腔。刹那间,我仿佛回到旧色的光景里。
  不知不觉,已到上饶。道别时,姑娘热情相约,这几天若有空,她到弋阳去看外婆,请我一起去那个地方看看!
  我打趣道,你这么相信我啊?
  从您看的书和气质里,我觉得值得信任!姑娘的动作和语言一样利索,背上包,挥挥手,转身告别。我愣了一下,不禁为自己的谨慎与狭隘而羞惭。人与人之间原本应该如此,这位江西姑娘,让这个世界突然变得单纯可爱起来!
  我很快到了弋阳,一出车站,就看到有人举着一个大大的牌子,上书“全国作家笔会接站点”。大红色的牌子,很暖!看我走过去,几个人赶紧迎过来,问好,握手,接包。我的心亦是暖的!无论身处何地,一个有人等候的站台,你就不再是个孤独的漂泊者。
  我在工作人员细心的安排下,驱车,入住,如归家中。稍事休息,就联系浙江安吉的作家汪群老师。他和夫人先一日到达,此时正要去乡村看古戏台。果真兴趣相投,喜好同一风味。一个地方最具风味的莫过于传统文化,那些历史缝隙里遗留下来的老宅深院、古陶旧罐、断石残玉、奇风异俗,连同传统的陈年佳酿、风味小吃……细细品来,都有浓浓的时间的味道。
  车子驶入一个村庄,四周绿田环绕,视野开阔。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做向导,我们来到一个古朴庄严的大门前。只见门楣由青石砌成,最上方有三排镂空瓦檐,呈阶梯状,一高两低,错落有致。每个瓦檐上左右各一鱼形石雕,扭腰摆尾,跳跃之态。 正中的瓦檐下嵌有“童氏宗祠”四个大字,字迹模糊,须细看,怕是有些年头了。门右下方挂一木牌,上书“西童村村史馆”“弋阳腔传承与保护教育基地”等字样。
  弋阳腔?我的心为之一动,不由想起那位江西姑娘。我们疾步走进,门口四根圆柱,深黄色,应该是后来替换的新木。上面就是古戏台,鼎形,纯木质结构。木色浅淡,木身纹裂,木雕精细,一看便是老物。这个古戏台是组合式结构,中间是阔大的方形明堂,台下两边建有楼座,戏台对面为中堂正厅,是旧时同族人供奉、祭奠祖先的处所。弋阳腔古戏台,多数建于明清时期。据说,全县古戏台总数达到50座以上,历经风雨依然能相对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小伙子是县弋阳剧团的一员,他为我们悉心地解说,我们初步了解到,弋阳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源于浙江的南戏,产生于弋阳。清李调元《剧话》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简称弋腔,又称高腔。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一起,并称我国四大声腔。2006年, 被国家文化部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站在明堂,畅想当年这里热闹非凡的盛况。一个古戏台不但滋养过一代代人的精神,还承载了一段段久远而生动的记忆。这种曾经遍布各地的独特的文化符号,以特有的形式使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如今,古戏台撑着空空的骨架,茫然而落寞。我和汪群老师感慨万千,向导笑着说:“还好,我们剧团每年都会到这些古戏台为群众演几场弋阳腔。明天要为你们演一出好戏,要不去剧团看看他们排练。”这正合我们的心思,几人迫不及待地上了车,直奔剧团。入内,只见台上一对青年男女身着便装,正在排练。台下有两位白发老人,一男一女,来自上饶市,弋阳腔专业指导老师。他们边看边听,不时地指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唱腔都力求到位。望着台上台下,我心生敬意!无论世间如何变迁,正是一代代弋阳腔的传承者,才让这古老的树丫上依然能萌发出新绿。我们听了一会儿,决定离开,想把最好的感觉留给明天。
  第二天中午,几十位全国各地的作家来到方志敏纪念馆。方志敏,这个熟悉的名字,多年不曾提及,也不曾忘記,此时一下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他的那篇情感炽热的《可爱的中国》,在我们少时的心野里曾熊熊地燃烧过。“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读到墙壁上张贴的方志敏的手迹,我依然心潮起伏!一个圆脸姑娘,为我们讲解,动情处竟泪盈眼眶,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著名作家高洪波老师,信手写下《弋阳杂咏》,其一为:“首走弋阳访志敏,到此方知主义真。怀玉山下青松挺,清贫二字响雷音。”
  其后,我们参观了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等地,寻找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留下的遗迹。我们这一代人是有红色情结的,在返回的车上,来自江苏的女作家低声地唱起了革命歌曲,越来越多的人跟唱起来,情绪热烈!   傍晚,大雨,大家却依然意兴不减。舞台上,已是灯光明亮。今晚上演的《珍珠记》是弋阳腔经典传统剧目之一。该剧上世纪50年代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潘凤霞、童庆礽首演,后被拍成电影,60年代弋阳腔剧团首次排演了此剧。时隔多年,现在已经是新生代演员为观众演绎这部老戏了。
  剧情很传统,儒雅的才子赴京赶考,贤淑的佳人翘首以盼。历经波折,最终公堂团圆。大家静心而坐,慢慢看,慢慢听,慢慢品味弋阳腔的唱、念、做、打等特色。台上唱腔多变,铙鼓喧天,扣人心弦;台下座无虚席,大家凝神静听,渐渐入戏,时而欢喜大笑,时而惆怅叹息,时而悲伤掬泪……
  有多久没有这样坐下来看一场老戏了,我仿佛回到久违的时光里,为一个易而难守的承诺,担心,揪心,痛心,开心!名利和爱情,是否能够两全,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拷问人性的难题。
  两个小时过去了,曲终人散。走出剧场,外面雨已停歇,灯光从树隙间漏下来,地面上光影斑驳。返回的路上,车里一片静默,大家似乎还沉浸在这场老戏里。回到宾馆,在楼道上,诗人蔡启发老师紧走几步,跟上来对我说:一心,弋阳腔很有感染力,我刚才都落泪了!中年的他一脸真诚,像个简单而率真的少年。
  第三天是龟峰之行。想必是我孤陋寡闻,之前去过江西的庐山、三清山,却并未耳闻过龟峰。文广局的陪同人员只是笑笑,淡淡地说,很正常,我们从来没有宣传过。得知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區时,我颇感惊讶!在这个热衷于包装的时代,还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景,幸哉!
  果然,龟峰美得让人意外!远远望去,山形奇特,皆形似龟。当地人说无山不龟,无石不龟,的确如此!龟峰并不峭拔,却自有一份秀丽。妙的是,层层叠叠的丹霞地貌,或赤或橙,色彩明丽。我见过甘肃张掖的丹霞,整座山像燃烧的火焰,红得热烈而张扬。龟峰的丹霞隐于碧绿的植被、淡白的云雾、幽蓝的湖水之间,红得内敛而沉静!
  龟峰曾被徐霞客赞为“峦嶂之奇,雁宕所无”,雁宕,即雁荡山,我20年间去过三次,次次都是人满为患。难得的是,龟峰景区游客不多,让人身心舒展!作家们从繁杂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行走于青山绿水之中,个个身轻如燕。年近七旬的巴根老师,大口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笑言:“多吸点,到北京花钱也没地儿买啊!”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忘了年龄,忘了时间,忘了红尘。在纯净的大自然里,我们都成了自由简单的孩子。
  晚上,收到了那位江西姑娘的信息,她明天回弋阳。我不得不抱歉地告知她,因假期有限,明天一早就要赶回去。姑娘很快回了信息:好吧,如果喜欢弋阳,明年夏天再来吧,我在外婆家等您!
  非常喜欢,一定会来的!
  我打开窗向外望,清朗的月色里,小城很安静!我轻轻地闭上眼,恍然间,仿佛听到时间深处传来缥缈而古老的声腔……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在我们乡村老家,不论谁家男婚女嫁的宴席上,都少不了那个领班主厨的厨爷。厨爷是个人物,在村庄里的地位仅次于生产队长。按辈分,我该喊他叔。可村里人从不按辈分喊他,都叫他“老厨爷”。  常听母亲讲,厨爷小时候是个“小没娘”,还没断奶就死了娘,全靠又当爹又当妈的父亲拉扯大。人大自巧,狗大自咬。还没有灶台高的厨爷就能自己烧火、做菜、煮饭,还会学着缝补衣服,做针线活。在那个饥不择食的年代,身为孩子的厨爷常把人
期刊
是谁将一支笔,遗失在码头的石墩?  白露的河流,送大雁北去,三步一回头。山仍旧站成一副铮铮骨架,血液沿着年轮完美了一次次旅途。  没有遗憾,没有后悔。僅仅一丝的惆怅,在干竭了的断碑上刻满水的伤痕。  爷爷的腰杆,需要三个季节的回忆扶持。躲在群山中的一只眼睛,盯着清悠悠的河面。他还在寻觅,寻觅失落的脚印。此刻,河流正在清理多余的叉道,像岸上的路,带着江南走过记忆。  山与村庄凝固了,雪花也凝固了,像
期刊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它正式的名字。谓之“静湖”,是因为它静静地藏在南山上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之中,羞答答地露出一湾秀水,宁静得如同一块绿宝石一般。  在五月一个雨后的下午,我们不知穿过了多少片树林、竹荫、山峦、沟谷之后,透过一片密密匝匝的浓荫缺口,一眼便望见了它灵动的影子。我们迫不及待地攀壁扶藤、连滚带爬来到了它身边。当它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像一位新婚出阁的少女,轻轻掀开朦胧的面纱,在倚门回首的那
期刊
家乡人说,去“挑”苦菜——“挑”字读阴平,感觉那么气定神闲,优游有余。仿佛大地是一个集市,早已准备了万千风物,等你来挑。  一些树荫转折处,便藏了一个村庄,繁茂而宁谧。有来去的车,运送泥土的气息和生机。一处旧门楼的左右门墩,各坐一个不辨年龄的老人,衣衫整洁,面目慈祥。在村子最庄严的地方必然茂盛着一株老树,北方最常见的杨,蓬勃肃然,意蕴无限。风来时,便摇摇满身的葉子,风停了就举目遥望。我与雨后的清风
期刊
20多年前,媽妈乘着八月十四凌晨的月光,不舍地离开了那个令她魂牵梦绕的家,一个人孤独地迈向那银色的宇宙苍穹。  一抹惨淡的月光,照着堂屋里冷铺上妈妈惨白的脸庞。望着她穿着肥大的寿衣,如木偶般倒下的身躯,我的心像被撕裂的碎片在秋风中飘零。我泣不成声地呼喊着:“妈妈!妈妈!妈妈……”  妈妈没有应声,她斜朝着我的方向,眼睛已呆滞,目光已散神。她双手不停地在半空中抓着,似乎想抓到能挽救她生命的神器,把纠
期刊
外孙女洋洋是将近晌午出生的,体重7斤。12点10分,护士把洋洋推进了妇产科,婴儿车里洋洋在扯大嗓门啼哭。这是饿了,我站在婴儿车旁探着头仔细地端详着她那毛茸茸的宽宽的额头,两只大眼睛来回转动,高高的小鼻梁下,樱桃似的小嘴哭成了圆圆的O型。洋洋一出生就这么招人喜欢,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春鸟去秋雁来,眨眼间,与洋洋已分开150天了。与她们母女俩分开后,我就去做每年例行体检,想不到噩运突然降临,从发
期刊
那天,戰友爱东请客,一见面,他就对我说:“杨哥,你知不知道,曹团长走了。”我一听,太突然了!  就在两个月之前,爱东、周健等一帮南京战友相约到云南马关、河口一线,巡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团奉命从陕西洋县开赴云南边境,配合参战部队执行边防施工任务。老团长是安徽淮北人,老家与江苏为“邻居”,又算“老乡”。所以,他对我们来自江苏南京、宿迁这两批兵,有着本乡本土的感情。  201
期刊
我的家鄉在乌裕尔河东岸,河岸两侧有大面积湿地,湿地里芦苇丛生。芦苇资源是国有的,附近的村屯每年入冬,冰上能托住人了,就开始抢收芦苇。60年代收割芦苇是要交给国家的,用于造纸,国家收购价大约是每市斤2分,一个村一年可收割1000多吨,能收入4万多元。  村里为了调动社员们收割芦苇的积极性,全村社员谁收割的芦苇多,就奖励谁一辆大国防自行车,价值150元。那个年代,社员们在生产队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赶上年
期刊
苏北故里的荡滩里,小鱼结队,而且多蟹。螃蟹主食水草、麦芽、稻谷、鱼虾螺蚌、水生昆虫。螃蟹的另一特性,是永远摆出一副搏击的架势,一经大螯钳住,死命不放,绝不松手。  螃蟹为什么会横行?原来,螃蟹的祖先并不横行,后代的横行也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受地球磁场变化影响所致。因为螃蟹的第一对触角有几颗用于定向的小磁粒,就像是几只小指南针。亿万年前,螃蟹的祖先靠这种“指南针”堂堂正正地前进后退,行走自如,颇有“君
期刊
小巷在雪天變得安静,只有各家各户的烟囱忙碌着,偶尔一两声狗吠,惊醒了屋檐下的麻雀,那些小精灵便喳喳叫着飞向另一处屋檐。散养的几只鸡卧在麦秸集里也没了声息,唯有下了蛋才咯咯哒地叫着,那叫声划破沉寂的雪天,孩子们定会第一时间跳下炕,去收那热乎乎的鸡蛋,全然不顾那急红了脸的母鸡。  有雪的冬天,对庄稼人来说,就是礼拜天。男人不用干活,女人可以撒懒,早饭可以晌午端,午饭可以爷压山。女人一大早定会把炕烧得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