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参加全国“成长课堂”第二届小学数学课堂展示活动中执教“折线统计图”一课。在这次磨课过程中,笔者从本与末、材与序、无与有这三组关键词对知识本原、教学设计和教学艺术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体悟到自我审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成长喜悦,磨出了成长的新高度!
【关键词】磨课 磨人 成长
上过公开课的教师往往会把执教公开课的体验称作“痛并快乐着”。这种“痛”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之迷茫,是因江郎才尽时之懊悔……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快乐:柳暗花明又一村时之惊喜、醍醐灌顶后之顿悟……课就是在不断地放下和上升中走向丰盈,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的确如此,自参加金华市教坛新秀、浙江省教改之星评比后,十年未参与省级以上公开课的笔者有幸参加全国“成长课堂”第二届小学数学展示活动。这次“折线统计图”磨课之旅,让笔者体悟到自我审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成长喜悦,磨出成长的新高度!
一、本与末——对知识本原的思索
当确定上课内容为浙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后,笔者便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中关于统计的定位;查找同一内容的各家教案;搜寻适用的评价语言;寻思哪些环节得用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紧锣密鼓之后,满心期待地开始了第一次试讲。
试讲结束后,导师俞正强的一席话:“本立而道生!这个内容的‘本’是什么,你要想明白……”让笔者找到症结所在。作为教师先要明白折线统计图的本质: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属于哪种知识类型,其他诸如教学方式、提问技巧、评价用语都是末。找到症结之后,笔者开始静下心来,摆正自我,潜心研读教材、分析学情,修改教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笔者对折线统计图的“本”渐渐清晰: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数量增减变化的一种趋势,而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这个增减变化的趋势是折线统计图的“神”,图是它的“形”。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师应让学生“神”“形”兼备。其次,“折线统计图”是一节概念课。概念课要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怎么来,有什么用。这节课要解决:⑴什么是折线统计图?⑵怎么得到折线统计图?⑶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用?想明白课的本质,才能把课上好!第二次试讲有了质的飞跃。
二、材与序——对教学设计的把握
想明白知识的本原后,接着就是选材和立序。在这次磨课过程中,笔者对选材和立序有了新的体悟。在备课初期,序的确立和材的选择如表1。
试教时,环节一用时比较多,学生一方面对空气质量指数的意义不太理解,需要花时间讲解,另一方面两份材料的不同从读懂到对比需要一个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高,课堂氛围比较沉闷。试教的不理想,让笔者陷入迷茫、焦虑之中。问题在哪里?原来是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选择的素材也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多次的讨论和思索后,笔者渐渐明晰了改进方向:其一,当教师明确知识的结构后,应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方式,合理立“序”,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神”与“形”。对于折线统计图的“形”,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见到过。对于“怎么得到折线统计图?”学生在画条形统计图时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二,选择合适的“材”,即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突出知识本质。试教中所选的素材从空气质量指数到学生身高,由远及近,不便于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本质。
为此,笔者对不同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前小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在生活中,你见过折线统计图吗?若见过,在哪里见到过?”调查结果如表2。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新课还没开始,但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此,我们将序和材进行了调整,见表3。
教学中,学生很多样,方法也很多样。但不管如何多样,知识的结构、人的认知方式是有定式的,这个定式就是我们所说的“序”。要循序渐进,首先要明确“序”,并将“序”立起来;至于“材”的选择,一定要简单、朴素,由近及远找素材,有利于呈现数学的本义,便于学生的理解,千万不要给材料附加太多的“行头”,从而将数学湮没在修饰之中。
三、无与有——对教学艺术的探寻
老子说:“有无相生。” “有”涵“无”,“无”涵“有”;“有”“无”既是相对,又是相成。这让笔者想起多年前在浙江省教改之星培训会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当时教学四个环节比较丰满,而每个环节相对完整,都有材料阅读、信息讨论、重点突出、形成结论等步骤。因此上课要赶时间,但要减去一些又舍不得,因为都是教师花精力想出来的。现在回头看,是笔者没有想明白,有无相生,教师的“有”可能意味着学生的“无”,教师的“无”才能激发学生的“有”。
這次执教“折线统计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演绎,让笔者深刻体悟到“有无相生”的妙处。例如折线统计图“形”的引入,磨课时先后有两种不同的方案。方案一:复习条形统计图后,教师直接呈现折线统计图,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和教师讲解,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特点。方案二:基于已有经验,学生自主建构,尝试画图,通过自己描点、连线,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特点。正当笔者困惑时,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这两种方式,哪一种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验会更加深刻?”答案显然是后者,这一点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在自主画图中,学生不同经验的激活,不同层次的展示,在讨论、分享中相互启发、彼此完善,画图技巧、知识本质自然而然就掌握、理解了,学习走向共生共融。教师的“无为”才会有学生的“有为”。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给人便利,“无” 发挥了它的作用。教师写出的教案是“有”,它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的走向,教师实际用的是教案字里行间的“无”。
一路成长,真诚感恩关爱、指导我的专家、师长和同行。我将不忘初心,继续成长,因为人世间最美好的事就是以自己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磨课 磨人 成长
上过公开课的教师往往会把执教公开课的体验称作“痛并快乐着”。这种“痛”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之迷茫,是因江郎才尽时之懊悔……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快乐:柳暗花明又一村时之惊喜、醍醐灌顶后之顿悟……课就是在不断地放下和上升中走向丰盈,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的确如此,自参加金华市教坛新秀、浙江省教改之星评比后,十年未参与省级以上公开课的笔者有幸参加全国“成长课堂”第二届小学数学展示活动。这次“折线统计图”磨课之旅,让笔者体悟到自我审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成长喜悦,磨出成长的新高度!
一、本与末——对知识本原的思索
当确定上课内容为浙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后,笔者便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中关于统计的定位;查找同一内容的各家教案;搜寻适用的评价语言;寻思哪些环节得用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紧锣密鼓之后,满心期待地开始了第一次试讲。
试讲结束后,导师俞正强的一席话:“本立而道生!这个内容的‘本’是什么,你要想明白……”让笔者找到症结所在。作为教师先要明白折线统计图的本质: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属于哪种知识类型,其他诸如教学方式、提问技巧、评价用语都是末。找到症结之后,笔者开始静下心来,摆正自我,潜心研读教材、分析学情,修改教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笔者对折线统计图的“本”渐渐清晰: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数量增减变化的一种趋势,而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这个增减变化的趋势是折线统计图的“神”,图是它的“形”。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师应让学生“神”“形”兼备。其次,“折线统计图”是一节概念课。概念课要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怎么来,有什么用。这节课要解决:⑴什么是折线统计图?⑵怎么得到折线统计图?⑶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用?想明白课的本质,才能把课上好!第二次试讲有了质的飞跃。
二、材与序——对教学设计的把握
想明白知识的本原后,接着就是选材和立序。在这次磨课过程中,笔者对选材和立序有了新的体悟。在备课初期,序的确立和材的选择如表1。
试教时,环节一用时比较多,学生一方面对空气质量指数的意义不太理解,需要花时间讲解,另一方面两份材料的不同从读懂到对比需要一个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高,课堂氛围比较沉闷。试教的不理想,让笔者陷入迷茫、焦虑之中。问题在哪里?原来是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选择的素材也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多次的讨论和思索后,笔者渐渐明晰了改进方向:其一,当教师明确知识的结构后,应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方式,合理立“序”,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神”与“形”。对于折线统计图的“形”,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见到过。对于“怎么得到折线统计图?”学生在画条形统计图时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二,选择合适的“材”,即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突出知识本质。试教中所选的素材从空气质量指数到学生身高,由远及近,不便于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本质。
为此,笔者对不同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前小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在生活中,你见过折线统计图吗?若见过,在哪里见到过?”调查结果如表2。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新课还没开始,但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此,我们将序和材进行了调整,见表3。
教学中,学生很多样,方法也很多样。但不管如何多样,知识的结构、人的认知方式是有定式的,这个定式就是我们所说的“序”。要循序渐进,首先要明确“序”,并将“序”立起来;至于“材”的选择,一定要简单、朴素,由近及远找素材,有利于呈现数学的本义,便于学生的理解,千万不要给材料附加太多的“行头”,从而将数学湮没在修饰之中。
三、无与有——对教学艺术的探寻
老子说:“有无相生。” “有”涵“无”,“无”涵“有”;“有”“无”既是相对,又是相成。这让笔者想起多年前在浙江省教改之星培训会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当时教学四个环节比较丰满,而每个环节相对完整,都有材料阅读、信息讨论、重点突出、形成结论等步骤。因此上课要赶时间,但要减去一些又舍不得,因为都是教师花精力想出来的。现在回头看,是笔者没有想明白,有无相生,教师的“有”可能意味着学生的“无”,教师的“无”才能激发学生的“有”。
這次执教“折线统计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演绎,让笔者深刻体悟到“有无相生”的妙处。例如折线统计图“形”的引入,磨课时先后有两种不同的方案。方案一:复习条形统计图后,教师直接呈现折线统计图,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和教师讲解,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特点。方案二:基于已有经验,学生自主建构,尝试画图,通过自己描点、连线,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特点。正当笔者困惑时,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这两种方式,哪一种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验会更加深刻?”答案显然是后者,这一点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在自主画图中,学生不同经验的激活,不同层次的展示,在讨论、分享中相互启发、彼此完善,画图技巧、知识本质自然而然就掌握、理解了,学习走向共生共融。教师的“无为”才会有学生的“有为”。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给人便利,“无” 发挥了它的作用。教师写出的教案是“有”,它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的走向,教师实际用的是教案字里行间的“无”。
一路成长,真诚感恩关爱、指导我的专家、师长和同行。我将不忘初心,继续成长,因为人世间最美好的事就是以自己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