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促进师生互动、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不过,现阶段很多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变成了单向提问模式,忽视了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整体的课堂提问不能发挥作用。基于此,做好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文章从笔者个人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问题;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重要的阶段——青春期,无论心智方面或是身体方面都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比较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质,借助问题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不过,現阶段的语文课堂提问依然有问题存在,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的分析如下所示。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依然有一些不足存在,课堂提问的单向性突出,提问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多个问题之间没有衔接关系,导致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失去思考和发表个人想法的积极性。
1.课堂提问并非双向性的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包含了两个部分:学生提问老师和老师提问学生,有效的课堂提问必然是双向的。然而,现阶段依然有一些语文课堂将教师向学生的提问当成重点来进行,设计好问题之后在课堂上提问,没有形成双向的沟通交流,这样一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和提问很容易引起初中生的厌倦心理。青春期的初中生在被动学习的模式下,很容易对课堂提问失去兴趣,导致“老师一提问,学生就低头“的局面。
2.提问的针对性不足
提问的针对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老师的问题并不适用于全体同学,层次性不强,课堂提问只能够让一部分同学提升,另外一部分同学面对老师提的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显得心不在焉,难以发挥课堂提问环节的作用。其次,很多语文老师的提问忽视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脱节。例如,学习九年级下册的《山水画的意境》一文时,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而在课堂上却一直提问学生对文章中优美句子的理解和感知,难以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也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3.课堂提问的逻辑性不足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通常具有一定的篇幅,初中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存在。为让学生读懂文章,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提问多个问题以引导学们解读课文。就拿《智取生辰纲》一课为例,老师会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生辰纲”,在学生回答之后又会提问“生辰纲是谁取的,是怎样取走的”“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明线,那么暗线又是什么呢”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问题提问思路,才能使得学生理解文章,但现阶段很多老师的提问却缺乏思路,逻辑性不强,常常“东一下西一下”,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中往往陷入了思绪的混乱,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措施分析
鉴于上述问题,语文老师应该不断探究和思考,学会科学地设问以提升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观察班级内学生的情况以提升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1.注重提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课堂提问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状况,发挥学们的主体地位而存在的环节,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其中提问的针对性包含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进行提问时要和教学目标相关联,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而存在。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时,要注重提问的技巧性。老师一开始可以向学生提问“孔乙己是谁”,通过这一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孔乙己这一名字的深刻含义,感受文章的主旨内容。
2.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要综合学生的实际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要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乐趣之余有所提升。面对太简单的问题,学生惰于思考,一些“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的问题设计难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面对太难的问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难以适应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堂开始阶段就提问学生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学生对课文缺乏理性的认知,怎样才能回答这一问题呢?基于此,在设计问题时不能过于空洞或宽泛,有阶梯式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在教师的节奏中向上攀登,最后回答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了。例如,在学习《我爱这土地》一课时,可以先针对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种怎样的形象,然后提问学生:这只用生命歌唱的鸟到底歌唱的是什么?最后,再讨论鸟的歌唱有什么象征意义。通过这种台阶式的提问,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感受“我”对这土地浓厚的爱,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
3.课堂提问要把握合理的“度”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同教师对课堂提问环节的设计不同,但是相同的是,老师的提问应该把握合适的“度”,这个“度”包含了角度、难度、效度、密度,这样的提问才能保证有趣又不是内涵,简单又不失深度。不过,这样才能把握好这些“度”呢?
第一,角度。课堂提问是随主体差异性而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前提就是角度。教师们要能够“慧眼识度”,能够发现新颖的角度以设置疑问和解决疑问,设计问题的花样有很多,角度也有很多,掌握好最适合班级内学生的角度才是老师们的智慧所在。第二,难度。难度和前文中所论述的相似,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设问,缩短现有发展水平与达到目标之间的距离。第三,效度。效度也就是所谓的有效性,检验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学生思考积极性的激励,看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是否能够精准。第四,密度。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要考虑年级的不同,随年级的提升密度应该合理的调整,逐渐减少低思维度的提问而增加一些有思维深度的提问,而学生提问的密度应随着年级的提升而增加。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初中语文老师在提问时要注重和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而非站在自己就是正确的角度上进行提问。设计问题是一个需要付出精力的重要工程,广大语文老师应该为这一环节投入足够的精力,学会提问,科学提问,让全体学生在提问中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敖思芬,金木根.试论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7).
[2]周桂玲.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
[3]吴振华.为有效而精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0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问题;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重要的阶段——青春期,无论心智方面或是身体方面都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比较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质,借助问题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不过,現阶段的语文课堂提问依然有问题存在,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的分析如下所示。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依然有一些不足存在,课堂提问的单向性突出,提问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多个问题之间没有衔接关系,导致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失去思考和发表个人想法的积极性。
1.课堂提问并非双向性的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包含了两个部分:学生提问老师和老师提问学生,有效的课堂提问必然是双向的。然而,现阶段依然有一些语文课堂将教师向学生的提问当成重点来进行,设计好问题之后在课堂上提问,没有形成双向的沟通交流,这样一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和提问很容易引起初中生的厌倦心理。青春期的初中生在被动学习的模式下,很容易对课堂提问失去兴趣,导致“老师一提问,学生就低头“的局面。
2.提问的针对性不足
提问的针对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老师的问题并不适用于全体同学,层次性不强,课堂提问只能够让一部分同学提升,另外一部分同学面对老师提的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显得心不在焉,难以发挥课堂提问环节的作用。其次,很多语文老师的提问忽视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脱节。例如,学习九年级下册的《山水画的意境》一文时,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而在课堂上却一直提问学生对文章中优美句子的理解和感知,难以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也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3.课堂提问的逻辑性不足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通常具有一定的篇幅,初中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存在。为让学生读懂文章,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提问多个问题以引导学们解读课文。就拿《智取生辰纲》一课为例,老师会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生辰纲”,在学生回答之后又会提问“生辰纲是谁取的,是怎样取走的”“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明线,那么暗线又是什么呢”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问题提问思路,才能使得学生理解文章,但现阶段很多老师的提问却缺乏思路,逻辑性不强,常常“东一下西一下”,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中往往陷入了思绪的混乱,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措施分析
鉴于上述问题,语文老师应该不断探究和思考,学会科学地设问以提升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观察班级内学生的情况以提升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1.注重提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课堂提问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状况,发挥学们的主体地位而存在的环节,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其中提问的针对性包含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进行提问时要和教学目标相关联,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而存在。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时,要注重提问的技巧性。老师一开始可以向学生提问“孔乙己是谁”,通过这一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孔乙己这一名字的深刻含义,感受文章的主旨内容。
2.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要综合学生的实际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要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乐趣之余有所提升。面对太简单的问题,学生惰于思考,一些“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的问题设计难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面对太难的问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难以适应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堂开始阶段就提问学生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学生对课文缺乏理性的认知,怎样才能回答这一问题呢?基于此,在设计问题时不能过于空洞或宽泛,有阶梯式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在教师的节奏中向上攀登,最后回答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了。例如,在学习《我爱这土地》一课时,可以先针对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种怎样的形象,然后提问学生:这只用生命歌唱的鸟到底歌唱的是什么?最后,再讨论鸟的歌唱有什么象征意义。通过这种台阶式的提问,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感受“我”对这土地浓厚的爱,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
3.课堂提问要把握合理的“度”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同教师对课堂提问环节的设计不同,但是相同的是,老师的提问应该把握合适的“度”,这个“度”包含了角度、难度、效度、密度,这样的提问才能保证有趣又不是内涵,简单又不失深度。不过,这样才能把握好这些“度”呢?
第一,角度。课堂提问是随主体差异性而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前提就是角度。教师们要能够“慧眼识度”,能够发现新颖的角度以设置疑问和解决疑问,设计问题的花样有很多,角度也有很多,掌握好最适合班级内学生的角度才是老师们的智慧所在。第二,难度。难度和前文中所论述的相似,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设问,缩短现有发展水平与达到目标之间的距离。第三,效度。效度也就是所谓的有效性,检验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学生思考积极性的激励,看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是否能够精准。第四,密度。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要考虑年级的不同,随年级的提升密度应该合理的调整,逐渐减少低思维度的提问而增加一些有思维深度的提问,而学生提问的密度应随着年级的提升而增加。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初中语文老师在提问时要注重和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而非站在自己就是正确的角度上进行提问。设计问题是一个需要付出精力的重要工程,广大语文老师应该为这一环节投入足够的精力,学会提问,科学提问,让全体学生在提问中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敖思芬,金木根.试论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7).
[2]周桂玲.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
[3]吴振华.为有效而精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