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设计对语文课程的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不确定性、未竟性等课程设计原则应该且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以《青蛙与蛇》为例具体阐释这些新课程设计原则。
[关键词]新课程设计 不确定性 未竟性
语文课堂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课堂被看作是“先生”们传授知识和思想的地方。但当前语文教学作为培养人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应不再停留在传授学生字、词、句等语言知识的层次上,而应参与到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探究思维方法的建构中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新课程的设计应重视课程的不确定性和未竟性等原则。
一、语文课程的不确定性
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是指可以选择一部分模糊的、粗略的知识,设计目标隐蔽的活动,是为了激起学生探究动机,给他们留下探究空间。不确定性的课程内容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能够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们以《青蛙与蛇》为例具体探讨这一问题。《青蛙与蛇》是现行美国小学四年级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后被我国引进作为语文教材。
中美版本的《青蛙与蛇》内容上在课文的结尾和课后问题设置不同。美国版《青蛙与蛇》的结尾被设置成了开放式的问题:“晚上,小青蛙和小蛇各自睡在床上,它们望着窗外的月光,都回想着今天的快乐时光……可是,明天,明天到底去不去呢?”
课文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却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学生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第一种,青蛙和蛇明天会去,为什么?它们去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蛇会去吃青蛙吗?它们最后能成为朋友吗?第二种,青蛙和蛇明天不会去,那又为什么呢?它们以后还能作朋友吗?……诸如此類,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到对作品的重新构思和解读中去。在学生对作品的重新构思中,教师再通过课后题给以适当的指导,促进学生思维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语文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即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突发奇想,鼓励发散性思维。
反观中国教材中的《青蛙与蛇》,我们就会发现差距所在。鄂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中《青蛙与蛇》结尾是这样设置的:“第二天早上,小蛇早早地起了床。他来到灌木丛,可是小青蛙一直都没有来。小青蛙和小蛇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作为朋友度过的那一天……都在想:要是我们能一直在一块玩就好了。”
课文的答案是固定的,即小青蛙和小蛇明天不会再去了,它们之间也不可能再成为朋友了。这就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因为教材里已经暗示了标准答案:它们的友谊不能存在。再看课后问题设置:“小蛇和青蛙为什么不能一块玩?还有哪些动物不能一块玩?”
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认识,直接给出了标准答案,排斥了学生其他想法的话语空间。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发散性思考的可能性很小。这样,教材只起到了一个传递知识的工具作用,没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材文本的局限也使教师的授课形成局限。笔者曾在某小学听过一堂《青蛙与蛇》的语文课,教师在授课结束时以PPT给学生展示了蛇吃青蛙的录象,这无疑是告诉学生青蛙与蛇是永远不能成为朋友的,录象又使学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这种确定无疑的内容怎么还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丝毫没给他们留下探究的空间。学生只能全盘接受和机械背诵“自然法则”这个结论,他们无从探究,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在学生们齐声高呼“青蛙与蛇不能成为朋友,这是自然法则”时,课堂仿佛取得了成功,达到了教参上的教学目标,老师也已尽到了传递知识的职责。但事实决不是这样。殊不知,知识的学习有层次之分:知识分为表层符号、逻辑形式和意义几层。反观这堂课的学习现状,显然只停留在了表层符号教学的层面。学生只是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以及自然法则的科学知识,并没有进行探索,更谈不上思维的“冒险”。教学应超越表层符号教学,走向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的形式教学,进而迈向意义教学,正如费尼克斯所言,“教育的正当目的就是要促进意义的生长”。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进行“思维冒险”。任何冒险都是有风险的,但教育者要敢于承担风险。《青蛙与蛇》的编者可能由于担心开放式的结局会对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如认为学生将故事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与坏人交朋友等,所以设置了固定的结局,还在课后思考题中强化了这一印象。这样其实是不相信学生,把原本富有教育蕴涵的“文本”降低成了学习字词、了解科学知识的“材料”。
不确定的教育内容就是一种丰富的、具有一定模糊性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这种内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大胆寻求开放答案。如果鄂教版教材进行修改,把课后有强烈暗示性思考题和确定性结尾去掉,设置成与美国教材相似的开放式结尾,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具有模糊性的内容,学生可以大胆进行五花八门的设想。教师可不作结论,让学生自由讨论。学生意见不同可能争论不休,但寻求答案的过程就是探究、交流和创造的过程。学生对这种开放的课文和问题很感兴趣,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语文课程的未竟性
以上如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青蛙与蛇明天到底会不会去呢?它们能不能成为朋友?请大家回去按自己的想法写一篇作文继续思考”。这样,就使学生的兴趣不是随着课堂的结束而结束,使课堂成为课外探索的开端,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这就形成了课程内容的未竟性。
课程内容的未竞性是指课程内容的未完成性,内容之间出现了“断层”,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继续探究,把学生的视野由课本引向课外无边的世界。[3]
学生学习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如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从以诗经、离骚、左传、诸子散文等为代表的先秦文学直到今天的80后、90后文学,文学的发展一直生生不息。
如果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这样没有办法满足知识快速增长的需要。我们不能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学习等同于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认为可通过课堂把知识学完。我们应使学生明白教材上的内容与教师传授的知识都只是知识体系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外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我们更应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本身需要发展也在发展, 所有知识都是知识发展长链中的一个环节,由此环节伸展开去就可创造出新的知识。课程内容的未竟性引申出知识的发展性,这也正是当前创新教育急切盼望的结果。
这一特征要求教师通过一些追根溯源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并不完美。这种问题与答案不是一对一的关系,结论是多元的,这种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去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即使他们暂时不能解决这种问题也没有关系,留到学生课下继续探讨。例如教师在上红楼梦中节选片段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近亲,作者却赞美他们之间的爱情?教师要引导他们初步了解“红学”的概况,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当前百家讲坛如刘心武的解读红楼梦之谜系列,让他们自己去继续探索。
对于《青蛙与蛇》,教师可以在四年级给学生上完后,在五六年级或着更高年级重上,那时学生们有了新的生活经验一定会形成对课文新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课文,比如廖哲勋教授提出的生态平衡的视角等,进一步挖掘文本深层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课文的未竟性得到更好地体现。
不确定性和未竟性虽然不是课程内容的主流特性,但它们在弥补传统课堂过于严肃呆板、激发课堂活力与生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促进知识掌握、发展创造力和弘扬个性等多个方面成效显著,是新课程设计的重要原则,我们在进行新课程内容设计时应好好把握。
参考文献
[1]但武刚. 教育学案例教程[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6-37.
[2]庄文中. 外国母语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68.
[3]郑国民.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 北京: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
[关键词]新课程设计 不确定性 未竟性
语文课堂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课堂被看作是“先生”们传授知识和思想的地方。但当前语文教学作为培养人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应不再停留在传授学生字、词、句等语言知识的层次上,而应参与到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探究思维方法的建构中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新课程的设计应重视课程的不确定性和未竟性等原则。
一、语文课程的不确定性
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是指可以选择一部分模糊的、粗略的知识,设计目标隐蔽的活动,是为了激起学生探究动机,给他们留下探究空间。不确定性的课程内容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能够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们以《青蛙与蛇》为例具体探讨这一问题。《青蛙与蛇》是现行美国小学四年级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后被我国引进作为语文教材。
中美版本的《青蛙与蛇》内容上在课文的结尾和课后问题设置不同。美国版《青蛙与蛇》的结尾被设置成了开放式的问题:“晚上,小青蛙和小蛇各自睡在床上,它们望着窗外的月光,都回想着今天的快乐时光……可是,明天,明天到底去不去呢?”
课文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却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学生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第一种,青蛙和蛇明天会去,为什么?它们去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蛇会去吃青蛙吗?它们最后能成为朋友吗?第二种,青蛙和蛇明天不会去,那又为什么呢?它们以后还能作朋友吗?……诸如此類,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到对作品的重新构思和解读中去。在学生对作品的重新构思中,教师再通过课后题给以适当的指导,促进学生思维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语文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即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突发奇想,鼓励发散性思维。
反观中国教材中的《青蛙与蛇》,我们就会发现差距所在。鄂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中《青蛙与蛇》结尾是这样设置的:“第二天早上,小蛇早早地起了床。他来到灌木丛,可是小青蛙一直都没有来。小青蛙和小蛇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作为朋友度过的那一天……都在想:要是我们能一直在一块玩就好了。”
课文的答案是固定的,即小青蛙和小蛇明天不会再去了,它们之间也不可能再成为朋友了。这就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因为教材里已经暗示了标准答案:它们的友谊不能存在。再看课后问题设置:“小蛇和青蛙为什么不能一块玩?还有哪些动物不能一块玩?”
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认识,直接给出了标准答案,排斥了学生其他想法的话语空间。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发散性思考的可能性很小。这样,教材只起到了一个传递知识的工具作用,没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材文本的局限也使教师的授课形成局限。笔者曾在某小学听过一堂《青蛙与蛇》的语文课,教师在授课结束时以PPT给学生展示了蛇吃青蛙的录象,这无疑是告诉学生青蛙与蛇是永远不能成为朋友的,录象又使学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这种确定无疑的内容怎么还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丝毫没给他们留下探究的空间。学生只能全盘接受和机械背诵“自然法则”这个结论,他们无从探究,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在学生们齐声高呼“青蛙与蛇不能成为朋友,这是自然法则”时,课堂仿佛取得了成功,达到了教参上的教学目标,老师也已尽到了传递知识的职责。但事实决不是这样。殊不知,知识的学习有层次之分:知识分为表层符号、逻辑形式和意义几层。反观这堂课的学习现状,显然只停留在了表层符号教学的层面。学生只是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以及自然法则的科学知识,并没有进行探索,更谈不上思维的“冒险”。教学应超越表层符号教学,走向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的形式教学,进而迈向意义教学,正如费尼克斯所言,“教育的正当目的就是要促进意义的生长”。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进行“思维冒险”。任何冒险都是有风险的,但教育者要敢于承担风险。《青蛙与蛇》的编者可能由于担心开放式的结局会对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如认为学生将故事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与坏人交朋友等,所以设置了固定的结局,还在课后思考题中强化了这一印象。这样其实是不相信学生,把原本富有教育蕴涵的“文本”降低成了学习字词、了解科学知识的“材料”。
不确定的教育内容就是一种丰富的、具有一定模糊性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这种内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大胆寻求开放答案。如果鄂教版教材进行修改,把课后有强烈暗示性思考题和确定性结尾去掉,设置成与美国教材相似的开放式结尾,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具有模糊性的内容,学生可以大胆进行五花八门的设想。教师可不作结论,让学生自由讨论。学生意见不同可能争论不休,但寻求答案的过程就是探究、交流和创造的过程。学生对这种开放的课文和问题很感兴趣,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语文课程的未竟性
以上如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青蛙与蛇明天到底会不会去呢?它们能不能成为朋友?请大家回去按自己的想法写一篇作文继续思考”。这样,就使学生的兴趣不是随着课堂的结束而结束,使课堂成为课外探索的开端,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这就形成了课程内容的未竟性。
课程内容的未竞性是指课程内容的未完成性,内容之间出现了“断层”,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继续探究,把学生的视野由课本引向课外无边的世界。[3]
学生学习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如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从以诗经、离骚、左传、诸子散文等为代表的先秦文学直到今天的80后、90后文学,文学的发展一直生生不息。
如果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这样没有办法满足知识快速增长的需要。我们不能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学习等同于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认为可通过课堂把知识学完。我们应使学生明白教材上的内容与教师传授的知识都只是知识体系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外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我们更应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本身需要发展也在发展, 所有知识都是知识发展长链中的一个环节,由此环节伸展开去就可创造出新的知识。课程内容的未竟性引申出知识的发展性,这也正是当前创新教育急切盼望的结果。
这一特征要求教师通过一些追根溯源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并不完美。这种问题与答案不是一对一的关系,结论是多元的,这种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去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即使他们暂时不能解决这种问题也没有关系,留到学生课下继续探讨。例如教师在上红楼梦中节选片段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近亲,作者却赞美他们之间的爱情?教师要引导他们初步了解“红学”的概况,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当前百家讲坛如刘心武的解读红楼梦之谜系列,让他们自己去继续探索。
对于《青蛙与蛇》,教师可以在四年级给学生上完后,在五六年级或着更高年级重上,那时学生们有了新的生活经验一定会形成对课文新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课文,比如廖哲勋教授提出的生态平衡的视角等,进一步挖掘文本深层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课文的未竟性得到更好地体现。
不确定性和未竟性虽然不是课程内容的主流特性,但它们在弥补传统课堂过于严肃呆板、激发课堂活力与生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促进知识掌握、发展创造力和弘扬个性等多个方面成效显著,是新课程设计的重要原则,我们在进行新课程内容设计时应好好把握。
参考文献
[1]但武刚. 教育学案例教程[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6-37.
[2]庄文中. 外国母语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68.
[3]郑国民.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 北京: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