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问题会分很多类型,许多教师会慢慢地自己解决,有些会向老教师请教,当然,有时候各类培训也是解决困惑的有效途径。这次的培训,我除了学习简单的法律法规,了解到一些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技术外,关注的侧重点在于课堂评价的语言,语言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参照。如果正确认识和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是我的学习重点。通过听课,在上课过程中的实践,听教授的讲解,我将自己的困惑和结果呈现如下。
关键词:问题类型;教育目的;总结课堂实践
一、困惑
初次站上讲台,关注的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注意力,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效果,后来是课堂的趣味性,如何提升课堂的语文氛围,如今才开始注意课堂评价语言:因为在授课过程中有几次因为自己的评价语言,有学生明确表达了不满意甚至失落。
仔细思考,发现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确实存在问题:
1.语言太贫乏:“好”“非常好”“蛮有新意”“语言表达不够清晰”等等。
2.就回答点评,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思考能力:有些学生思考的长远,有些思考简单。
3.没有太注重课堂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学习情趣和热情的影响:导致有些学生对评价结果很失落,影响上课的心情。
4.总是试图鼓励,但有时候收效甚微,甚至自己也觉得鼓励地很牵强。甚至陷入困惑:只能鼓励吗?批评不可以吗?
总体来说,我的课堂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帮助不大,反馈不够有效等。
那么,是不是课堂评价语言丰富点就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到底如何表扬?能不能批评?同时几个人回答之后,一定要有不同的语言吗?
二、高中语文教育评价的目的
学习是教师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评价中,教师需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既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与探索,同时也要立足教材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
课堂是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实现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开展语文课程评价,能够集中反应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此次学习中,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语文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其首要关键便是高中语文教师,其次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成就的联系。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征建立“专属”的评价体系,既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专业教学能力。
三、课堂发现
这次的学习中,有一个教授专门讲解了课堂评价的语言和理论。我认真聆听,甚至做了标记,拍照,打算好好琢磨。后来发现还可以继续学习,就决定以后还可以好好回顾。
(一)思考总结
1.课堂评价的前提是对学生回答的期待:不同学生能力不同,要求不同期待不同,课堂评价语言自然也会有差异。有些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的问题回答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可以不吝惜赞美,让ta保持发言的热情和自信;如果回答的低于预期,适当地给予敲打“这个问题回答地跟你的水平不符”。如果本身学生的基础薄弱,回答问题不够理想,可以直接坐下或者简单评价“回答得比较保守/中规中矩”。
2.课堂评价不仅仅是表扬,适当地反驳、质疑、甚至批评应该也属于课堂评价的范围:有时候不评价,不予置否也是一个信号,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警示或者批评了。表扬当然可以,但是如果离题万里甚至错误回答,批评和质疑也是应该的。有表扬有批评才是多样性的。
3.如果是夸奖,表扬的话一定要勇于说出口:中国人总是含蓄总是内敛的,表扬的话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有些太过新的表扬似乎也不善于表达。表扬一定要勇敢说出来,这样学生会有自信,比如我如今会经常说“这种思考的角度还是蛮新颖的”“这个结果让我很意外,我都没想到,太好了”“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中思考角度,非常好”……
4.问题类型与课堂评价相关:对于提问的问题难易程度,教师心里要有把握:思考性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因人而异;常识性问题的回答可以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这个时候,课堂评价语言就会有差异。背诵,文化常识,旧知识回顾等类型的问题,所有学生的回答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这时候无论什么学生的评价都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如果是个思考性的问题,有同学的回答出人意料地好,一定要点名表扬,说不定由此打开了其他学生的思路。如果这类问题有同学没有头绪,不妨直接让ta落座,再思考一会,不评价也可。
(二)、课堂实施
1.形成性评价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我不断地落实所总结的教育经验,采用形成性评价,立足教学目标,对学生展开评价,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方式等信息,及时纠正自身的教学评价方式与内容。由于教学评价语中包含了学习目标内容,因此学生在接收我的评价语后也能够获得自己学习成果现状,从而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的成长。
例如,我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通过课后练习了解到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作者思想情感发展的脉络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需要学生掌握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作手法,并感受爱国精神,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融入到教学评价中,如:“学生们在阅读之后,能够感受到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吗?作者是怎样描述的?”通过具有引导性的评价语,让学生朝着学习目标探索,最后教师设置一个综合测试,考验学生是否掌握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形成性评价。
2.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困生”所做出的评价,需要立足学生个体,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原因进行诊断与分析,从而设计出教学评价。与上述的思考不谋而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评价。按照时间顺序,诊断性评价位于形成性评价之后,当学生在教师的初步引导下所形成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造成学习困难问题时,教师需要根据学困生的特征开展个别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离骚》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需要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字、词进行解释与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表达含蓄的句子含义,同时也要向学生传递比兴艺术手法,“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等。而我在教学之后发现,个别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在面对阅读理解、解析诗词等题型中并不能顺利地完成作答,因此我在此病因上,针对学困生开展诊断性教学评价,让学生介绍课文的历史背景,详细翻译文章内容,通过情境教学、故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3.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在结束教学工作后对学生展开的水平测试,如我们经常会举行的期末考试,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一学期中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以及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反馈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效果,并将结果记入档案。由此可知,如何编订一份测试题是终结性评价的关键步骤。
教师在开展总结性教学评价时,所出试题应与教学目的相一致,并且根据知识的难以程度,进行有层次的排序,让学生能够在做题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答题状态。此外,高中语文试题应该以语言为重点,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型,从而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反馈。但是,终结性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的综合实力,需要教育研究人员不断地改进,从而确保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综上所述,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和多样性,其实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需要在教学中慢慢摸索慢慢积累和观察,并付诸实践,不断地改善。这样,語文课堂就会慢慢变得有趣和丰富吧。
关键词:问题类型;教育目的;总结课堂实践
一、困惑
初次站上讲台,关注的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注意力,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效果,后来是课堂的趣味性,如何提升课堂的语文氛围,如今才开始注意课堂评价语言:因为在授课过程中有几次因为自己的评价语言,有学生明确表达了不满意甚至失落。
仔细思考,发现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确实存在问题:
1.语言太贫乏:“好”“非常好”“蛮有新意”“语言表达不够清晰”等等。
2.就回答点评,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思考能力:有些学生思考的长远,有些思考简单。
3.没有太注重课堂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学习情趣和热情的影响:导致有些学生对评价结果很失落,影响上课的心情。
4.总是试图鼓励,但有时候收效甚微,甚至自己也觉得鼓励地很牵强。甚至陷入困惑:只能鼓励吗?批评不可以吗?
总体来说,我的课堂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帮助不大,反馈不够有效等。
那么,是不是课堂评价语言丰富点就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到底如何表扬?能不能批评?同时几个人回答之后,一定要有不同的语言吗?
二、高中语文教育评价的目的
学习是教师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评价中,教师需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既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与探索,同时也要立足教材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
课堂是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实现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开展语文课程评价,能够集中反应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此次学习中,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语文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其首要关键便是高中语文教师,其次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成就的联系。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征建立“专属”的评价体系,既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专业教学能力。
三、课堂发现
这次的学习中,有一个教授专门讲解了课堂评价的语言和理论。我认真聆听,甚至做了标记,拍照,打算好好琢磨。后来发现还可以继续学习,就决定以后还可以好好回顾。
(一)思考总结
1.课堂评价的前提是对学生回答的期待:不同学生能力不同,要求不同期待不同,课堂评价语言自然也会有差异。有些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的问题回答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可以不吝惜赞美,让ta保持发言的热情和自信;如果回答的低于预期,适当地给予敲打“这个问题回答地跟你的水平不符”。如果本身学生的基础薄弱,回答问题不够理想,可以直接坐下或者简单评价“回答得比较保守/中规中矩”。
2.课堂评价不仅仅是表扬,适当地反驳、质疑、甚至批评应该也属于课堂评价的范围:有时候不评价,不予置否也是一个信号,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警示或者批评了。表扬当然可以,但是如果离题万里甚至错误回答,批评和质疑也是应该的。有表扬有批评才是多样性的。
3.如果是夸奖,表扬的话一定要勇于说出口:中国人总是含蓄总是内敛的,表扬的话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有些太过新的表扬似乎也不善于表达。表扬一定要勇敢说出来,这样学生会有自信,比如我如今会经常说“这种思考的角度还是蛮新颖的”“这个结果让我很意外,我都没想到,太好了”“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中思考角度,非常好”……
4.问题类型与课堂评价相关:对于提问的问题难易程度,教师心里要有把握:思考性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因人而异;常识性问题的回答可以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这个时候,课堂评价语言就会有差异。背诵,文化常识,旧知识回顾等类型的问题,所有学生的回答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这时候无论什么学生的评价都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如果是个思考性的问题,有同学的回答出人意料地好,一定要点名表扬,说不定由此打开了其他学生的思路。如果这类问题有同学没有头绪,不妨直接让ta落座,再思考一会,不评价也可。
(二)、课堂实施
1.形成性评价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我不断地落实所总结的教育经验,采用形成性评价,立足教学目标,对学生展开评价,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方式等信息,及时纠正自身的教学评价方式与内容。由于教学评价语中包含了学习目标内容,因此学生在接收我的评价语后也能够获得自己学习成果现状,从而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的成长。
例如,我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通过课后练习了解到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作者思想情感发展的脉络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需要学生掌握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作手法,并感受爱国精神,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融入到教学评价中,如:“学生们在阅读之后,能够感受到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吗?作者是怎样描述的?”通过具有引导性的评价语,让学生朝着学习目标探索,最后教师设置一个综合测试,考验学生是否掌握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形成性评价。
2.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困生”所做出的评价,需要立足学生个体,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原因进行诊断与分析,从而设计出教学评价。与上述的思考不谋而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评价。按照时间顺序,诊断性评价位于形成性评价之后,当学生在教师的初步引导下所形成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造成学习困难问题时,教师需要根据学困生的特征开展个别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离骚》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需要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字、词进行解释与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表达含蓄的句子含义,同时也要向学生传递比兴艺术手法,“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等。而我在教学之后发现,个别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在面对阅读理解、解析诗词等题型中并不能顺利地完成作答,因此我在此病因上,针对学困生开展诊断性教学评价,让学生介绍课文的历史背景,详细翻译文章内容,通过情境教学、故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3.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在结束教学工作后对学生展开的水平测试,如我们经常会举行的期末考试,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一学期中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以及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反馈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效果,并将结果记入档案。由此可知,如何编订一份测试题是终结性评价的关键步骤。
教师在开展总结性教学评价时,所出试题应与教学目的相一致,并且根据知识的难以程度,进行有层次的排序,让学生能够在做题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答题状态。此外,高中语文试题应该以语言为重点,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型,从而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反馈。但是,终结性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的综合实力,需要教育研究人员不断地改进,从而确保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综上所述,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和多样性,其实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需要在教学中慢慢摸索慢慢积累和观察,并付诸实践,不断地改善。这样,語文课堂就会慢慢变得有趣和丰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