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然而大多数的课堂依然是老师讲,学生记,知识点的掌握主要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在新课标下,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效率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的魅力。最终实现自主学习,提高效率。我认为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着手:
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活动中学习
新课程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乐与探究?这就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落实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向又好又快发展。真正把学生推到课堂的前台,就要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角,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力,进而让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置身其中的乐趣,使情商获得不断的开发。
让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把要学习的内容预习一遍,在参与探究时就不会出现“丈二和尚上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在新课前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为新课做好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勇敢的“退”出讲台, 把展示的舞台留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学生的一切,包括出错的学生,因为现在教室里出错将来教室外就会少出错,甚至不出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新课教学时,教师必须善于设疑,以拨动学生思维之弦。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达到问题的解决,获取新知识和能力。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不懂方法,盲目学习,自主发展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在学生自学前,要进行自学指导。首先,自学内容要清楚,即自学什么内容;其次,自学目标要准确,为检测自学效果提供依据;再次,自学时间要适当,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早早收场;最后,自学方法要指导,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问。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观察、操作、比较、迁移、解题、思维等方法进行重点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或操作实践活动,去“发现”知识规律。进而学会运用。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认真巡视指导,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探求数学问题,顺着学生学路教,教学方式才真正由“引导式”向“自主探求式”转变。
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今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课改纲要》中指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学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载体。时代要求我们学生必须具备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因而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培养。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的发挥集体互助力量。
例如,在学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时,让学生合作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作为我们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和帮助,尤其为“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的机会,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学理念。在讨论中,因为学生的共同参与,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经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大大降低了教材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不断学习,在交流中不断提高。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新课程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的經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即学习生活中数学,学习数学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学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去发现问题的数学意识。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观察、描述和分析。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从学生熟知的情境教室中学生的位置进行练习,进一步拓展确定位置的不同表述方法。从学生课堂的反映来看,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知识点掌握较好,思维反思灵活,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生学而不厌,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不断感受到亲自参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同时也教育了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认识社会、理解世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这样做,教学内容不用死记硬背也很容易就掌握。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现了从“课本知识”走向“生活知识”的转变。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更能培养他们观察世界、思考与发现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目的。
四、让学生在总结中学习
数学课堂小结,可把新知识的本质特征总结归纳出来,使学生形成规性的认识,也可梳理所学知识的逻辑层次,并有机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也可促使学生独立思索,使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萌生出向更深层次思考的欲望,及时的小结对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至关重要。如对《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知识的小结可以放在《测量旗杆的高度》时进行。因为只有探索出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测量旗杆的高度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需要归纳总结的地方,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的;课堂的反馈一般是做几道练习或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与新课程要求学生“会学”数学的要求相差甚远。总是在本课时结束时以“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等提问。因而在新课程教学中,需要归纳总结的地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或探究学习来完成。
数学课堂小结受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课堂教学小结应灵活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出现的问题为契机进行小结;(2)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进行小结;(3)在课堂教学最后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小结。通过让学生一个、两个或多个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板演,然后,让学生根据本章的内容提问、质疑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或让学生谈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等,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反馈效果,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通过总结,学习了一个内容,使相关的或相连的问题也能解决,知此知彼,举一反三,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活动中学习
新课程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乐与探究?这就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落实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向又好又快发展。真正把学生推到课堂的前台,就要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角,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力,进而让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置身其中的乐趣,使情商获得不断的开发。
让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把要学习的内容预习一遍,在参与探究时就不会出现“丈二和尚上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在新课前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为新课做好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勇敢的“退”出讲台, 把展示的舞台留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学生的一切,包括出错的学生,因为现在教室里出错将来教室外就会少出错,甚至不出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新课教学时,教师必须善于设疑,以拨动学生思维之弦。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达到问题的解决,获取新知识和能力。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不懂方法,盲目学习,自主发展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在学生自学前,要进行自学指导。首先,自学内容要清楚,即自学什么内容;其次,自学目标要准确,为检测自学效果提供依据;再次,自学时间要适当,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早早收场;最后,自学方法要指导,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问。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观察、操作、比较、迁移、解题、思维等方法进行重点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或操作实践活动,去“发现”知识规律。进而学会运用。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认真巡视指导,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探求数学问题,顺着学生学路教,教学方式才真正由“引导式”向“自主探求式”转变。
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今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课改纲要》中指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学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载体。时代要求我们学生必须具备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因而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培养。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的发挥集体互助力量。
例如,在学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时,让学生合作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作为我们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和帮助,尤其为“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的机会,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学理念。在讨论中,因为学生的共同参与,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经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大大降低了教材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不断学习,在交流中不断提高。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新课程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的經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即学习生活中数学,学习数学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学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去发现问题的数学意识。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观察、描述和分析。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从学生熟知的情境教室中学生的位置进行练习,进一步拓展确定位置的不同表述方法。从学生课堂的反映来看,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知识点掌握较好,思维反思灵活,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生学而不厌,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不断感受到亲自参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同时也教育了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认识社会、理解世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这样做,教学内容不用死记硬背也很容易就掌握。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现了从“课本知识”走向“生活知识”的转变。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更能培养他们观察世界、思考与发现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目的。
四、让学生在总结中学习
数学课堂小结,可把新知识的本质特征总结归纳出来,使学生形成规性的认识,也可梳理所学知识的逻辑层次,并有机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也可促使学生独立思索,使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萌生出向更深层次思考的欲望,及时的小结对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至关重要。如对《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知识的小结可以放在《测量旗杆的高度》时进行。因为只有探索出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测量旗杆的高度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需要归纳总结的地方,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的;课堂的反馈一般是做几道练习或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与新课程要求学生“会学”数学的要求相差甚远。总是在本课时结束时以“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等提问。因而在新课程教学中,需要归纳总结的地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或探究学习来完成。
数学课堂小结受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课堂教学小结应灵活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出现的问题为契机进行小结;(2)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进行小结;(3)在课堂教学最后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小结。通过让学生一个、两个或多个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板演,然后,让学生根据本章的内容提问、质疑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或让学生谈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等,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反馈效果,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通过总结,学习了一个内容,使相关的或相连的问题也能解决,知此知彼,举一反三,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