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生动的体验和探究内容,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抽象的概念,定律的表达科学严谨,对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发展尚不健全的初中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可视化呈现的工具,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结构化、简单化,而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促进了广大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初中物理;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
一、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指出“物理学科的结构化研究,主要立足针对教学的结构性、整体性问题,旨在通过指导教师开展单元设计,使教师建立起对物理学科的整体认识,并促进教师理清教学目标、把握学段的整体要求”。单元设计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对知识树立起框架意识,牵连思考,而且要有站在单元角度,设计好课时教学。如果将这样的思考从新授课延伸到复习课,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必将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复习课也必将卓有成效,精彩纷呈。进入初三学习,复习课占据了总课时量的接近五分之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课教学也成为我在几年来初三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列举几个课堂实例(仅供参考)。
1.思维导图促进单元复习结构化
二、巧用思维导图,促进新授课堂简洁性
1.思维导图助力概念学习
概念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难点,深入领会并掌握概念的实质,不仅能奠定学生探究的基础,让其能针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还能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在坚持不懈的思考中培养探究意识,收获成功。要学好物理,思维方式十分重要。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参与概念教学,把握住学好物理的关键。对于概念,可运用思维导图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图示化,以呈现物理现象和条件,促进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2.思维导图助力知识点学习
物理学习过程中,对于一条规律的探究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涉及的诸多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相关的概念,之后才能有效地对物理规律进行进一步探究。比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这节课,首先要认识平衡状态的定义,其次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思维导图助力实验学习
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就可以很好地让课堂设计规划完整,不需要更多精力去梳理思路,也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让教师认真体悟整堂课的得失,重点难点,有效把握实验课教学。比如:探究《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实验》,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引起各电表变化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变阻,重点我放在复习巩固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上;二是定性分析滑片移动导致各电表变化的原因,必须熟悉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三是利用动态思想分析并联电路和故障电路。
三、巧用思维导图,增强分析解题条理性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在物理解题中,学生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调出和问题相匹配的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很多同学在解物理题时,思路不清晰,头脑中没有具体问题的思维导图,也就无从根据问题提供的解题条件进行解答。鉴于此,教师就要多做这方面的训练,在物理解题中提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熟练度和准确度。以如下习题为例。
【2019松江二模】
小明同学要测定导体Rx的电阻,小华同学要测定标有“0.3A”字样小灯L的额定功率。他们选取了电压均为6伏的电源、均标有“10Ω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及开关和导线等。但在选取电表时,发现可选择的器材中只有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经讨论后两位同学各选取了一个电表。接着,他们分别将所选电表接入电路,并按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选取电压表的同学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示数为2.8伏;移动变阻器滑片至中点位置时(即它接入电路的电阻为5欧),电压表示数为1.8伏。選取电流表的同学闭合电键时,电流表示数为0.26安;将滑片移至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
综合上述信息,请计算求出小明同学两次测定的Rx的阻值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小华同学测得小灯L的额定功率P额 。
总之,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抽象性、创新性以及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为学生构建知识的结构化,概念的逻辑性,抽象问题的形象化,思维方式的发散性等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同时,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博赞,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刘濯源.思维可视化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5-7.
[3]汤清修.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
[4]徐东风.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4):94-95.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初中物理;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
一、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指出“物理学科的结构化研究,主要立足针对教学的结构性、整体性问题,旨在通过指导教师开展单元设计,使教师建立起对物理学科的整体认识,并促进教师理清教学目标、把握学段的整体要求”。单元设计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对知识树立起框架意识,牵连思考,而且要有站在单元角度,设计好课时教学。如果将这样的思考从新授课延伸到复习课,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必将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复习课也必将卓有成效,精彩纷呈。进入初三学习,复习课占据了总课时量的接近五分之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课教学也成为我在几年来初三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列举几个课堂实例(仅供参考)。
1.思维导图促进单元复习结构化
二、巧用思维导图,促进新授课堂简洁性
1.思维导图助力概念学习
概念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难点,深入领会并掌握概念的实质,不仅能奠定学生探究的基础,让其能针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还能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在坚持不懈的思考中培养探究意识,收获成功。要学好物理,思维方式十分重要。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参与概念教学,把握住学好物理的关键。对于概念,可运用思维导图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图示化,以呈现物理现象和条件,促进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2.思维导图助力知识点学习
物理学习过程中,对于一条规律的探究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涉及的诸多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相关的概念,之后才能有效地对物理规律进行进一步探究。比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这节课,首先要认识平衡状态的定义,其次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思维导图助力实验学习
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就可以很好地让课堂设计规划完整,不需要更多精力去梳理思路,也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让教师认真体悟整堂课的得失,重点难点,有效把握实验课教学。比如:探究《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实验》,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引起各电表变化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变阻,重点我放在复习巩固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上;二是定性分析滑片移动导致各电表变化的原因,必须熟悉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三是利用动态思想分析并联电路和故障电路。
三、巧用思维导图,增强分析解题条理性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在物理解题中,学生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调出和问题相匹配的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很多同学在解物理题时,思路不清晰,头脑中没有具体问题的思维导图,也就无从根据问题提供的解题条件进行解答。鉴于此,教师就要多做这方面的训练,在物理解题中提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熟练度和准确度。以如下习题为例。
【2019松江二模】
小明同学要测定导体Rx的电阻,小华同学要测定标有“0.3A”字样小灯L的额定功率。他们选取了电压均为6伏的电源、均标有“10Ω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及开关和导线等。但在选取电表时,发现可选择的器材中只有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经讨论后两位同学各选取了一个电表。接着,他们分别将所选电表接入电路,并按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选取电压表的同学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示数为2.8伏;移动变阻器滑片至中点位置时(即它接入电路的电阻为5欧),电压表示数为1.8伏。選取电流表的同学闭合电键时,电流表示数为0.26安;将滑片移至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
综合上述信息,请计算求出小明同学两次测定的Rx的阻值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小华同学测得小灯L的额定功率P额 。
总之,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抽象性、创新性以及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为学生构建知识的结构化,概念的逻辑性,抽象问题的形象化,思维方式的发散性等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同时,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博赞,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刘濯源.思维可视化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5-7.
[3]汤清修.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
[4]徐东风.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