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乾坤大,碑中日月长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ish_z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喧闹,欲求一心清静,我有良朋:音乐与书籍。音乐能令人忘记本我,书却能令人忘记身处何方。
  阅读,因不同书物生不同天地。常叹吾生也晚,无缘与古人同游,也因此而挚爱碑帖。一册在手,纸香墨飞间恍见大汉天风、盛唐华光,一字一乾坤。一直以来,欠这个“好友”太多,今天来为他略作述一二。
  我们通常所说的“碑帖”,其实多是对古代书法作品的泛称,是取其广义的概念。碑与帖有时被混同,如碑帖的鉴定只称“校碑”,碑帖的欣赏则称“读帖”;而更多的时候它们体现着差异性,碑较为正式且历史更久,宋代以前碑以直接书丹为主,因此碑具有与书写更直接的关系,书体上以正书占大多数;帖在宋代后大为兴盛,有直接摹自墨迹和转摹自拓本的,以日常书体居多,兼有各体。它们的不同之用使后世分别产生了碑学与帖学,各领时代风骚。
  何为佳拓?这个标准人人心中皆有不同。一般我们评断拓本的水平,以早拓为上,同时代的以精拓为上。如果惯读碑帖题跋,会发现“精神”这个词出现频率极高,具体含义却有多重指向:拓工精细、字脚爽利、存字多、墨色醇古、保存完善、装裱得宜等等,而最常被人误解的就是:“精神”的拓本一定要黑白分明,尤其很多看惯印本的朋友更易持此观点。还记得讨论《四欧宝笈》中化度寺一册时,很多人质疑王壮弘先生文章中所言的“精光四射”为什么印本没有体现出来,其实王先生的原意只是说墨色醇古(旧)有韵味而已。《集王圣教序》西泠所印的墨皇第一本也遭到过同样的批评,很多人问为何不如老印本“精神”,可叹美人以真面目示人却难得知音。实际宋拓至今近千年,哪可能如新拓一般如白染皂?看多了经过滤光处理的印本,千万勿错以为古拓原该如此,要知道“精神”是可以投其所好而伪装的。我曾揭露过不少扬名已久的名拓作伪,包括传王存善旧藏《卫景武公碑》“宋拓本”,眼睛很易被这些假象而蒙蔽。建议看到特别“精神”的古拓时,宜再思再审。
  与所谓佳拓比较,时代“标准件”对校碑更有价值。所谓标准,其构成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求信息量大、细节丰富、拓工好,包括有效与无效信息(其实这些与碑字不直接相关的“无效”信息反倒在校碑中常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皇甫君碑》中的裂纹、《集王圣教序》五行“慈”字的枷状石花),令其最能反映该时代碑面真实状况;二是要求拓本后天的修改与改变相对少,填、描、破、损、改总体水平控制在最低。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拓本,将可以成为比对中的基础点,其他各本所反映的信息均是在其上做减法。尽管碑帖拓本常被人畏称为“黑老虎”,但鉴定本身并非什么形而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其中部分方法与书画和古籍鉴定有交集,同时又具备自身以实践为导向的可操作性。
  碑帖印本各家争鸣
  碑帖印本,又称碑帖影本或碑帖出版物,更通俗更被广泛认知的名称是“字帖”,对我们70后的一代来说,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小学时书法是必修课,那时没有什么硬笔一说,都是用毛笔,因为起手多是描红写中大楷,所以书法课又叫大字课。后来开始在少年宫、美术馆拜先生学字学画,学生们都要自备字帖,无非颜柳欧赵、多宝玄秘九成寿春,但也因此跟印本结了一辈子的缘。随年岁渐长,更加深刻体认到读帖之重要。习碑不能只是低头临字,掌握笔画结构中的法则固然需要,作为碑之整体的理解与体会更是不可或缺。自此越来越多的时间只用来读碑,一有空便四出造访碑石原迹,深入文里行间,探历史因缘,看行气布局,悠游忘返。
  因着对碑帖与书物的爱,多年来一直在业余时间有意无意做些印本的收集和整理,正当自己以为书肆、博物馆、拍卖公司就是我的全部“游乐场”时,互联网上的一次偶遇竟翻开了我“碑帖生涯”的第二章。大约是2006年,搜索引擎将我带入书法江湖论坛,起初只是标准的“潜水客”,偶尔读读帖子、看看书法评论,ID也没有注册。江湖上有一个“书友爱书”版,常分享些书林消息,令我这种“书迷”兼“书迷”的双重爱书人颇感亲切。在朋友的鼓励下,2009年1月曾发誓再不写日记的我开了新浪博客,同月在江湖注册成了“不跳舞”。印本读多了,总有种“有话要说”的冲动,“闲谈碑帖出版物”系列的第一帖就这样登场了,主角是有着浓浓情结的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丛书。未想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回头看看书法印本的出版史,古人没有影印的条件,习字范本只能择拓本、摹本与临本,清末照相术传入中国,方被有识之士用于碑帖的影印复制,诞生了最早的碑帖印本。起初是藏馆和藏家自印,目的多是广而传之或者广而告之,如旧北平国立故宫博物院将多年秘藏深宫的帝王之宝公之于世,其中几本更任性地应用乾隆时期所蓄高丽纸,至今影响不坠。由于当时出版的内容与形式均较为随机,很多早期私印本现已成了难得一见的珍物。在此过程中,专业出版机构开始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神州国光社(黄宾虹与邓秋枚创立)和延光室(佟济煦创立)给人印象深刻,即使百年之后,神州社的珂罗版碑帖、延光室的照片仍是藏家孜孜以求的目标。继续其后的大牌有正书局、艺苑真赏社(半是藏家半是出版人)、文明书局等逐渐崭露头角,出版人成为了行业中坚,统一的规格、流水化的编辑制作发行使印本能够以批量面世,满足市场需要。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这期间印出的原拓如今已湮没星散,印本遂成为保存时代藏本信息的重要资料。新中国成立后,接力棒传到新一代艺术出版机构手中,随着建国后、文革后与二十一世纪三波碑帖出版高潮而屡有佳作呈现。文物社六十年代的线装珂罗是一个高峰;八十年代文物社“历代碑帖法书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法书萃英”两强并立,同时间各社遍地开花;新世纪原色浪潮席卷碑帖印本业,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翰墨瑰宝”、上海书画社的“中国碑帖名品”、西泠印社的“碑帖善本精华”你方唱罢我登场,开创了新的格局。
  由于历史原因,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大量藏品东移,中国碑帖的出版在日本也陆续展开。早期诸家中最享名的博文堂委小林写真制作的一系列精装珂罗版碑帖一直是资深藏家心头之好,之后同朋舍、清雅堂、便利堂等佳印频出。对国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二玄社,尤其是他们的三大经典系列:收作最广的“书迹名品丛刊”、摄影精湛的“中国法书选”、开原色先河的“原色法帖选”都对国内出版界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与拉动效应。   荣景之下亦有挑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这十数年,至少有三个趋势扭转了我们看待印本的价值体系:
  一者:收藏级市场涨疯了。我们不谈物价的累进式上涨,单说过去作为标杆的老珂罗印本,十年前高点不过百元,现在所谓精品已经奔万去了。除去民间交易外,价值的跳跃式升级促成各大拍卖公司大拍体系中纷纷开办了“古籍碑帖”或“古美术文献”专场,老印本的古籍文物价值甚至超过了其书法价值。
  二者:原色印刷的需求冲击。百年来,一代代学书人基本是看着黑白印本长起来的,尽管海外已有原色印本出现,国内也偶有高端原色复制品,但直到二十世纪末,市场中原色碑帖印本依然是凤毛麟角。再看看现在这第四次繁荣的碑帖印本市场,满架皆原色!新出印本中原色已经是彻彻底底的主流。有了新需求,新印本开始具有与旧本分庭抗礼的不可替代性。
  三者:技术进步了。胶版印刷应用在印本中代替传统凹、凸版始自上世纪,但网点的问题相当长时间内一直阻碍胶印技术登堂入室,现在的科技却已可通过多种网点调谐解决这一问题,比如采用调频网,即使用放大镜去看,也只见微噪而无成形的“网”或“点”,反观传统的珂罗、凹凸印其实同样存在技术瑕疵,对印刷条件的限制则更多。再加上一个关键的摄影因素,现在的毛细级数码摄影与高清扫描是当初人们根本无法企及的,论效果连旧时二玄社著名的专业吨位式定制相机也要靠边站。只要肯认真做,超越老印本完全不是梦想。
  繁荣之下,我们亦不得不面对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出版者急功近利,市场所见碑帖印本选本高度重叠且翻印极多,一手材料制作的原创印本反难以获得应有重视;对碑帖这种特殊艺术品的再现经验不足,尺寸的把握、纸墨的组合、色彩的调节等未能尽善;出版者对读者需求不够了解,出版形式较少考虑到读帖与研习的方便性;一些印本“政绩工程”痕迹过重,过度包装,过高定价,与市场实际脱离;考证与校对失之马虎,易造成误会等。出版人一方面需提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应放下身段,与读者间架设更多沟通渠道,真正学会倾听市场的声音。
  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书法印本?
  评判碑帖印本的优劣,需要与其特点相对应的标准。2009年9月,我写了一篇小文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印本?》,论及表现力、完整度、还原度、注释与评论四方面,算是头一次对印本的质量进行反思,获得很多书友响应。之后随着新印本的评述需要,逐渐扩展为六个主要评判维度:选题策划、原材特色(包含拓本时代、拓本独特性、拓本知名度、拓本历史出版情况)、拓本质量(包含拓纸、拓墨、拓工、拓本保存状况、拓本完整度)、摄影表现(包含清晰度、稳定程度、拓本立体感、细节力、跋文等墨迹部分墨色表现力)、制版印刷与装帧工艺。
  除去硬性指标外,评判碑帖印本,更要看读帖的目的,一般可分为欣赏收藏、习学临摹、校碑研究三类。随目的不同,评判尺度亦可大不相同,比如欣赏者更注重出版形式与附加值、习学者注重性价比与使用的方便性、研究者则更注重细节信息力与还原度。
  拓本的校碑研究是一种版本学,它揭示的是同一碑石不同时代的面貌;而印本的研究亦是一种版本学,它揭示的是同一拓本不同时代的递传面貌。通过印本研究拓本,再通过拓本研究碑帖,这种独特的迭代式研究体系在其他领域并不多见。
  碑帖研究往往会因着时代变迁、旧本湮灭而处于停滞或倒退之状态,然也有随着新本的惊天出世而向前迈进的例子,如九成宫李祺本、化度寺敦煌本、四欧堂本的披露,皆彻底颠覆了既有体系。
  前辈碑帖专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机遇下过目了大量的碑帖,并以著述、题跋、笔记等方式留下宝贵资料,使我们可以窥知历史某个时间点上碑帖的存在状况。但不管经眼多丰,受地理和渠道等限制,任谁也无法尽览世间佳拓。一个多世纪以来,印本的出现和极大丰富将研究格局大大推进。以名碑名拓来说,通过高还原度、高细节力的印本我们完全有条件获得比前辈名家更丰富、更精确的对比样本,使同一碑志的数十本佳拓并几对观成为可能,王虚舟、翁覃溪、罗叔言当羡吾辈之眼福。第一个将碑帖印本研究纳入学术范畴的是王壮弘先生和他的《增补校碑随笔》,可惜其中著录之本多是清末至民国时。我在整理过程中则偏重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印本,陆续写了唐碑、汉碑、魏志等三十余篇“小谈名碑佳拓的印本”,并结合校碑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发现,对欧阳四碑《集王圣教序》《多宝塔碑》《道因法师碑》《玄秘塔碑》《麓山寺碑》《礼器碑》《孔宙碑》《张猛龙碑》《玉版十三行》《石门铭》《董美人墓志》《刁遵墓志》《始平公造像》《龙藏寺碑》等做了有针对性的校碑补论。
  出于时代的限制,传统校碑方法可以被总体归纳为“加1法”,通俗地说即是以A与B比高下,然后以B与C比高下……以此类推。不论多大的名家,也难拥有多种佳本同时并观的机会,最多不过三四本而已,其它全靠笔记与记忆。然而,在缺乏稳定图像的时代,靠笔记与记忆得出的结论往往既不精确,也不准确,像击鼓传花,队头至队尾消息可以全传到走样,“加1法”校碑也是如此。A某处比B佳,B某处比C佳,能说明A一定比C佳吗?这其实是不完全成立的。新时代的印刷术与版权开放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精印佳本,允许我们以真正多本并观的“几率研究法”取代“加1法”,向信息时代的科学化研究迈进一步。名碑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怀仁集王书圣教序》,世存宋拓的最佳印本基本都诞生于当代,近年更是有井喷之势,一个考据点要能经受住数十本宋拓的检验方可采信。
  我自幼钟爱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历年来不仅留意各种时期的拓本与印本,并与同道就校碑考据等多有探究。2013年夏日,为了一解心结,更前后耗时数月,全碑重新逐字对校,终将多年心得整理为八篇笔记,论及翻刻鉴定、断代考据、名本公案等事,并做印本综述,收录所见确凿之宋时拓本共二十三种,一一列注出版情况,向自己的挚爱致敬。完工时之酣畅心情,至今犹记。
  几年以来,通过印本评述,不仅见证了一个个新经典系列从襁褓到茁壮成长的过程,更有幸看到了许多出版方向的创新性开拓,如原大整拓、微距摄影放大、拓本与原石对照、近拓本与罕见拓本的出版等等,未来印本还将走向电子化与网络化。印本在变,对评述的需求也在变。早期书评是回忆式的追述,后来写新本快评,再后写校碑补论与印本综述,也是一个看过去、看现在到看未来的过程。我的梦想是以印本结合对博物馆原拓、碑帖原石的寻访勘研,以碑帖品类为经、印本系列为纬,使各种评述与记录成为择帖与研究的“工具书”,备查备考,保持新鲜的温度。
  即使贵为复制品,无论采用木版水印、胶版,还是微喷、珂罗,皆各有其技术的上下优劣,世上实无完美之印本。书法江湖的书友年龄跨度大、职业跨度大,业余爱好者与专家学者共融一炉,众口难调。写书评难,起笔、立意、定调都难,写《四欧宝笈》的评论前,整整在枕边翻了两个月才能动笔。要对得起读者、出版人和自己这三重良心,把过去写散文、说评书的十八般兵刃全搬上场,好在文字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写着写着不需我再去劳神方向,方得坦然。
  在江湖上写了六年书评,长长短短加起来大约也有几十万字,点击超过了千万次,“书友爱书”版成为一众爱书人与出版人必游之园地,发帖排名列江湖前三位,这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有不少朋友建议把这些文字集结出书,我觉得它们还很稚嫩与随意,而著作等身不可轻与。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偏爱它们以网络存在的状态,可以随时更新、增补、正误、添润,甚至推翻重头来过,这种网络所赋予的常青生命力督促我不断追寻真相与真知,永不停步。从一辈子的爱书人,莫名其妙地成了书评人,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对碑帖、对印本,为后来者积累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厚度。
其他文献
人们常常感到奇怪,为何湘西凤凰这样一座小城,居然能在20世纪产生沈从文、黄永玉这样一对叔侄、两代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文坛,他们各自以自己的睿智文才和丹青妙手弹奏出华美的艺术乐章。  沈从文先生已经悄然作古,赫然十二卷《沈从文文集》早已问世。而年近九十的黄永玉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佳作迭出,令人屡新耳目。作为黄永玉家乡的出版人,深感有责任为先生记录下他一生艺术创造的历程与履迹。  早在上个世纪八
期刊
如果要问近年来对香港文学最影响的一件事情,也许就是也斯的离世。目前香港文坛对他的离世充满悲恸,但还未评价这件事对香港文坛的影响。终其一生,也斯在他的诗歌、散文甚至小说里,描划出香港的不同地方景致,还有对香港文学的点滴记录。透过也斯,香港文学渐渐浮现出今日我们所熟知的城市面貌。在也斯的最后岁月中,有出版社将他写香港的诗和散文辑成《也斯的香港》一书,作家舒非在序言中说也斯真的“爱香港”,也说得很贴切。
期刊
“中国梦——刘香成30年摄影展”冒着申城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在由曾经的世博会中国馆改造而来的中华艺术宫展出。或许是考虑到许多观众可能会因为酷热而错过展览,同名的《中国梦》影集也几乎于同时由后浪出版公司整理上市,这便给了我们一个更近的观察和欣赏刘香成的机会。相对于展览,影集中的作品稍多,累计共有111幅。刘香成的这些“中国梦”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可分为两段:拍摄于1976-1983年的这部分作品,选自1
期刊
我曾以为自己是个候鸟式的人,与美国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有些相仿。然而当我意识到时代毕竟改变了这个事实后,也就安然地不再做梦。有关背包客的几个关键词已被彻底毁了:搭车是不成的,油价已经涨到养不起车的地步;流浪是不行的,收容所、暂住证、地域歧视、人心隔膜,都是各种有形无形的阻碍。回想大学时频繁地外出,惟独庆幸那时着装还算正式,而每次出行前身上的盘缠也带得足够。  然后就到了安稳读书写字的现在,我读到
期刊
中国古代书法的传播除口传心授外,临摹鉴赏则主要依靠书法碑帖的传拓。进入清末,伴随照相技术的引进与发展,书法的传播发生了本质的改变,碑帖出版取代拓片成为了绝对主流。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在当前国内碑帖出版物汗牛充栋之时,有关碑帖出版现状的研究却较少。此次《书香两岸》杂志将碑帖出版作为一个专题介绍、研究,正是顺应形势、紧跟市场之举。在此,我谨以一位碑帖出版编辑的身份,以我所熟悉的上海碑帖出版情况为切入
期刊
吾人今日生活的全球化世界,毋宁是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以来,靠着思想、器物与文明之优势,逐步打造的西方理性(现代主义)文明的成果。被归类为泛亚洲的地区,在西方以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强行“开化”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被纳入这个世界体系。无论当初是乐意还是被迫,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个以西方文明为基准的世界,不能否认的是,我们都已经置身其中,且世界因此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向来由西方帝国主义之眼记录这个变化
期刊
把头抬起来,放眼望去,同样的产业,两岸在吵的事情完全不同。  比如电影业,大陆热火朝天的议题,除了本地电影屡创票房纪录,连好莱坞也不能不注意这块大饼,积极叩关。谁要所谓不同出身的电影,适用不同竞争规则,外商当然卯起劲争取合拍,期望能有更好的发行优势与分帐条件。  如哈麦《解读中外合拍五大新趋势》文中指出:“合拍公司总经理张恂在中美合拍影展上告诉外媒,合拍需要转变思路了。‘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年,
期刊
常言道:狂傲不羁,离经叛道,此乃真性情也!  诚如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以其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主角人物的对白声称:“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从他作品里往往令你第一眼就能看出,这位作者热衷描写纵情声色的疯魔程度,毋宁极为狂妄放纵、糜烂下流,却又如此简单真实、趣味横生。观诸他笔下那些混吃混喝的主
期刊
邵琦近年来关于艺术的思考结集成为《书屋小记》出版了,体例类似于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书画圈的朋友往往拿其与《石涛话语录》相比,所谓当局者迷,专业往往成为障目之叶,善意的赞美却大大低估了它的当代价值,这也是我更倾向于将该书推荐给普罗大众的原因所在。  全书三百多篇“微言”,用一种谈及文学、史学、哲学的思辨来讲艺术,尤其是艺术的本质。内容简介冒着千夫所指的危险——“对当代艺术标准的根本性批判”——却并
期刊
除了终身茹素的修练缘分,多数我们是计不清这一生何餐何饭终究与鱼相见几次?对于嗜食此味的人来说,说不定只怕终其一生与之相见饭桌比好友知己还更多呢。  那日见一道鱼料理菜谱用杏仁茶煮桂鱼,这对我来说可太新鲜有趣了,顺道查了一下这桂鱼与鳜鱼除了同是鱼还有何牵连,查起鳜鱼竟是诗意连篇,更体会料理杏仁鳜鱼的浓情蜜意了。  杏仁鳜鱼果然肉细汤浓,意寓绵长,特意邀来的一位每餐无海鲜不欢的饭友,他说自己留学前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