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新型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完善教师教育类课程、实现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课程化、实现4年不间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等方法,有效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  课程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70324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020-0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以专门培养地方基础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其主要特色在于培养实践性应用型的基础教育师资,为地方中小学教育输送基础教育人才,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随着教师培养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如何构建新型师范生课程体系,紧跟基础教育发展改革的步伐,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放在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首要位置,实现培养高素质中小学师资力量的目标,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来说,调整和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重在训练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保证经过其培养的师范生可以成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合格教师,这也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课程体系直接反映培养目标,是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核心。但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普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国一直采用采取 4+0 的模式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即利用4年的时间同时完成学历教育和教师教育,属于封闭模式培养,在4年的时间内要完成双重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实践环节弱化,培养出来的学生教师专业职业技能薄弱。教师在职业技能方面的缺失,使其自身的学识不能在教师职业技能的支持下高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教育部师范司司长马立曾说过:师范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创新意识和能力及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新师资。在这种形式下,很多学校尝试改革师范教育培养方案,努力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尤其是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目前师范类本科院校教改的主流。
  一、完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在我国的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通常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三大板块构成。教育模块课程一般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语言、汉字书写、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等,属于对接行业模块。课程内容涵盖使学生具备一名教师所应具有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但目前各高校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通病,没有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存在脱离中小学实际情况,与新课改联系也不紧密。很多教师缺乏中小学实践锻炼的经历,闭门造车,因此课程教学空洞,理论陈旧,跟不上新时期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变化形式,脱离了教育实际,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急需完善教育模块课程设置,注入新的理念和改革思想,使课程内容设置和中小学教育现状吻合,体现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增加小型化、专题化、即时性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把基础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反映到教学中来;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国内、国际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吸纳到教学中来。在每门课程中设置适当的实践学时,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中小学教育实践经历,或者聘请有经验的中学教师或教育工作者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只有达到“双师型”要求的教师才允许上岗,实现教育模块课程的最优化。
  二、实现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课程化,改变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割裂的现状
  合格的专业教师应具备综合运用教育学知识和学科知识来进行组织教学,呈现给学生知识。但长期以来教育类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一直处于分离与对立的状态,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往往顾此失彼,缺少互动、融通与整合。各专业学生应该通过教育类课程的学习,能够把本专业学科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并能学会反思教学经验、学习他人的教学,提高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能力。还应该在专业实验课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实现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课程化。将课程教学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将专业化与实践性有机融合。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教学过程应贯穿专业操作技能和专业研究方法的培养,促进学生利用所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的养成,将教师教育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将课堂教学与师范生的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设计研究性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通过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上台讲解学科知识点;鼓励学生制作微课视频,以这种方式完成课后章节作业题,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训练了学生教师基本技能。在多门课程中实施,由点到面,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完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实施4年不间断
  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它是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素养和从教能力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对师范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它应全面系统贯穿在师范生学习生涯中,将职业技能训练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但在大部分学校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中,前2个学期要进行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一般从第3学期开始进行学习,第6或7学期进行教学实习,所以留给专门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课程时间很少而且滞后,造成理论和实践分离。建议借修改培养方案的契机,重新规划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整体实施 4 年职业技能训练素质提升计划,做到教师技能培养 4 年“不断线”。1、2学期可以从最简单的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开始,训练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能力,学习信息技术运用等课程;3、4学期主要进行教育技能的训练,学习教育理论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到了三年级,学生已有足够的学科专业知识储备,着重开始教学技能训练,包括课件制作、讲课、教案书写、板书设计等技能,并通过说课、评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这段时间应该加大学科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有经验的学科专业教师组建试讲小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以6至8人为宜。同时开展微课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见习、观摩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第7学期一般要进行教育实习,教育实习的时间要求满足16周,学生在中小学实地锻炼,将是教师职业技能得到大幅提高的关键时期。第7、8学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技能训练的时期,包括调查研究技能、论文撰写技能。这四个板块的训练内容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环环相扣、层层提升的,每个年级都有训练的主体内容,但各项技能的培养又全部贯穿在四年的学习中。
  《教育规划纲要》向我们提出了培养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师的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先进教学理念,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要积极构建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体系,培养“实践性应用型”的基础教育师资。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包括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等院校、教师、学生、地方中小学等共同努力,才能加快科学合理的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就业入岗的競争力和入岗后的适应力,全面提升师范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葛金辉.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3(7):59-62.
  [2]姜瑛俐,李祖超.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结构[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6):48- 51.
  作者简介:
  时丽冉(1970-),女,汉族,河北深县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生物科学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对理论应用于实践要求比较高,项目教学法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契合,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文章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葡萄贮藏加工学》中的应用概况,总结了应用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葡萄贮藏加工 应用效果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226-01  教育部在地
期刊
【摘要】阐述和评价基于微信的临床技能教学信息平台的应用情况。通过选取一部分临床医生为信息平台组和常规实习对照组。建立微信教学信息平台,试验组学生由研究人员和学生本身在平台上实时发布实践教学信息,通过调阅记录,收集2组实习医生的年龄、性别、学业成绩、外科学基础课成绩、出勤率、技能考核成绩等情况,整理数据并分析。  【关键词】微信 临床技能 教学  【基金项目】温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YBJG201
期刊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文本细读”为核心理念设计有效的课程方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借助“讲、评、问、考”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评判标准和价值立场。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文本细读 探究式教学 文学鉴赏能力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改
期刊
【摘要】酒店管理形体教学课程设计必须突出职业特色,以满足学生对形体塑造、职业发展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形体课程教学设计应体现形体课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从内容、方法、形式和考核体系四个方面创新和完善形体训练课程设计思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课程设计 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高职表演艺术专业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学演结合”的艺术实践教学。本文从构建表演艺术专业“学演结合”教学的意义、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索研究具有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教育路子,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表演艺术专业人才,以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  【关键词】表演艺术专业 实践教学 学演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25
期刊
【摘要】结合课程发展和教育发展,借助CDIO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实际工程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的教改思路,为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等过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和活力,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CDIO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应用型人才   【课题项目】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JG201724),项目名称:项目教学环节设计与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期刊
【摘要】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不断融入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课程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改革。本文针对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的“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课程教学,展开了一定的探索研究。根据课程的特点,从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输变电工程 电磁环境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2017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职业规范的输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本科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中外园林史作为园林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一直以来都不受学生的重视,也存在着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因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自己多年来在园林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发现问题,尤其是古典园林与近现代园林所占内容比例以及内容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希望通过对教学
期刊
【摘要】虽然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层较小,但是他们在毕业之后却需要快速进入社会工作与实践之中,所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中职学校教育实现教育改革突破的一个重要入手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便是为了向旅行社、旅游景区、展览馆等行业企业输送合格的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为基础的,所以教师便要重点培养与提升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教学作为本专业的基本教学理念。本文将从根据教材内容
期刊
【摘要】废品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将生活中可进行利用的废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可以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阐述了近期班级所收集的废旧物品并对其进行归类,记录了可使用的区域及设计的游戏活动。  【关键词】废旧材料 班级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014-02  一、论题解读  1.论题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