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评价应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课堂评价需要把握恰当的评价时机,采用静观其变的策略。口语评价和实物评价是课堂有效评价的重要方式。评价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自己和其它同学参与这一活动,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关键词】课堂;评价;策略
数学课堂传统评价往往以“知识为本”,重点是评价数学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态度缺乏关注。如何较好地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呢?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谈几点拙见。
一、把握恰当的评价时机
科学研究表明,新颖、别出心裁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阶段,应灵活运用智力激励法中的“延迟评价”原则,把评价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灵感。
下面是特级教师吴正宪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二分之一。这句话对吗?
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意见分歧很大,对此,吴老师没有即时评价,而是让学生按不同的意见站成两队。
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可以开个辩论会嘛!认为正确的同学为正方,认为错误的同学为反方。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理由。
正方派出两位同学,吴老师给他们提供一张圆纸片。一名同学从中间对折,撕开,拿出一片向反方振振有辞:“我们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这其中一份难道不占二分之一吗?”反方同学见状沉不住气,急于要反驳表达,吴老师也给反方两个代表一张圆纸片,反方同学把圆纸片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拿出一小片,向正方同学示意:“像这样把圆纸片分成两份,这一小片难道也占二分之一吗?”就这样,两队还是僵持不下。
师:认为对方正确的同学,可以站到对方的队伍中去。
正方一些同学陆续站到反方那边,最后还剩2名正方代表坚持自己的意见。
师:你们不服,说明理由啊!
生(正):这题是说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我们把圆纸片平均分成两份,难道不占二分之一吗?
生(反):你们是平均分成两份,可题目中并没有说平均分啊,难到像我们这样随便分成两份,也能说二分之一吗?
师:正方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正方代表无言以对)好,看来是否占二分之一关键要看是否把圆纸片“平均分”了!
吴老师对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没有简单评判孰对孰错,没有轻易揭示正确答案,而是巧妙地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引导学生在立观点、摆事实、说理由、评思路的富有竞争意味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意见的统一。我认为吴老师采用“静观其变”的教学策略比直接评价要有效得多。当教师延迟评价从而延长了思考的时间后,使学生有了独立自主进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有了思考的真正自由,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的习惯。
二、机智多变的口语评价
口语评价是课堂上最常用最经济的评价方式,但是如果经常以“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等这样的口头禅进行评价,学生就会感到厌倦。重复评价愈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愈强。久而久之,学生反应冷淡,自然感觉无趣。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
1.幽默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果。因此,幽默的语言是评价语言的首选。
例如:上课时一位学生在打瞌睡,教师可面带笑容说:“你太勤奋了,连睡觉还要坚持上课,精神可嘉啊!”或者说:“你太辛苦了,我都不忍心打扰了,刚才梦见什么啦?”学生觉得老师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2.多变
评价用语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更换、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评价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真不简单!”这是让学生懂得读书的方法;“你已经完全进入这种境界了,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这是对学生全身心地溶入课堂、溶入文本的学习态度给予充分的赞扬。“今天你又有了新发现,真为你高兴!”;“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些丰富的个性化的评价语言,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学生的热情高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大很高。
3.适宜
评价因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异,也要根据同一班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层次而异。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应有较高的要求。如“我想你如果考虑更全面更深刻些,那就更出色了”,“希望你在语言方面再简练一些”等;对于中等生和差生应采取鼓励性的评价,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如“你考虑的思路正确,只不过马虎了一点。”“回答问题声音清楚、响亮,今天你又进步了!”“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进步”等。这样的评价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弊端,避免口头评价语言的单调和重复,又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一举多得。
三、形象生动的实物评价
实物评价如果运用得好,能起到比口语评价更好的激励作用。
一次到一年级听课,一位老师上课时,带着一只小箱进课堂,箱子里放著红星、彩旗等各种各样的奖品。由于低年级同学比较好动,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教师像魔术师一样,拿出小红花奖励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这办法很奏效,小朋友们坐得规规矩矩,小脸绷得红红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由于低年级的同学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性不长,一会儿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了,这时又开始做练习了,为了使刚才的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师从小箱里拿出几片枫叶贴在黑板上,说:“小朋友,这些枫叶的背面都藏着一道题目,谁能把这些题答对,这片枫叶就送给谁了!”小朋友一看,黑板上的小枫叶红红的,多漂亮呀!学生的注意力又迅速集中了。
除了赠送这些形象的小物品之外,还可以赠送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如一支书签、一颗种子、一样教具,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但是实物评价一定要把握好度,奖品如果过多过滥,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也变得无所谓、不稀罕,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四、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多元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中,课堂评价主体就是教师,这是与对评价本质的理解密切相关的。如果把评价当作一种控制、约束甚至压服被评价者的手段,那么评价主体自然只能是权威、领导或师长;如果把评价当作被评价者提供反馈、建议,促进其发展的途径,那么多元的评价主体将更有利于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进步。在新课标下评价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自己和其它同学参与这一活动,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自信。
【关键词】课堂;评价;策略
数学课堂传统评价往往以“知识为本”,重点是评价数学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态度缺乏关注。如何较好地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呢?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谈几点拙见。
一、把握恰当的评价时机
科学研究表明,新颖、别出心裁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阶段,应灵活运用智力激励法中的“延迟评价”原则,把评价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灵感。
下面是特级教师吴正宪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二分之一。这句话对吗?
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意见分歧很大,对此,吴老师没有即时评价,而是让学生按不同的意见站成两队。
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可以开个辩论会嘛!认为正确的同学为正方,认为错误的同学为反方。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理由。
正方派出两位同学,吴老师给他们提供一张圆纸片。一名同学从中间对折,撕开,拿出一片向反方振振有辞:“我们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这其中一份难道不占二分之一吗?”反方同学见状沉不住气,急于要反驳表达,吴老师也给反方两个代表一张圆纸片,反方同学把圆纸片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拿出一小片,向正方同学示意:“像这样把圆纸片分成两份,这一小片难道也占二分之一吗?”就这样,两队还是僵持不下。
师:认为对方正确的同学,可以站到对方的队伍中去。
正方一些同学陆续站到反方那边,最后还剩2名正方代表坚持自己的意见。
师:你们不服,说明理由啊!
生(正):这题是说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我们把圆纸片平均分成两份,难道不占二分之一吗?
生(反):你们是平均分成两份,可题目中并没有说平均分啊,难到像我们这样随便分成两份,也能说二分之一吗?
师:正方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正方代表无言以对)好,看来是否占二分之一关键要看是否把圆纸片“平均分”了!
吴老师对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没有简单评判孰对孰错,没有轻易揭示正确答案,而是巧妙地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引导学生在立观点、摆事实、说理由、评思路的富有竞争意味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意见的统一。我认为吴老师采用“静观其变”的教学策略比直接评价要有效得多。当教师延迟评价从而延长了思考的时间后,使学生有了独立自主进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有了思考的真正自由,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的习惯。
二、机智多变的口语评价
口语评价是课堂上最常用最经济的评价方式,但是如果经常以“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等这样的口头禅进行评价,学生就会感到厌倦。重复评价愈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愈强。久而久之,学生反应冷淡,自然感觉无趣。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
1.幽默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果。因此,幽默的语言是评价语言的首选。
例如:上课时一位学生在打瞌睡,教师可面带笑容说:“你太勤奋了,连睡觉还要坚持上课,精神可嘉啊!”或者说:“你太辛苦了,我都不忍心打扰了,刚才梦见什么啦?”学生觉得老师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2.多变
评价用语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更换、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评价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真不简单!”这是让学生懂得读书的方法;“你已经完全进入这种境界了,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这是对学生全身心地溶入课堂、溶入文本的学习态度给予充分的赞扬。“今天你又有了新发现,真为你高兴!”;“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些丰富的个性化的评价语言,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学生的热情高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大很高。
3.适宜
评价因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异,也要根据同一班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层次而异。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应有较高的要求。如“我想你如果考虑更全面更深刻些,那就更出色了”,“希望你在语言方面再简练一些”等;对于中等生和差生应采取鼓励性的评价,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如“你考虑的思路正确,只不过马虎了一点。”“回答问题声音清楚、响亮,今天你又进步了!”“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进步”等。这样的评价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弊端,避免口头评价语言的单调和重复,又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一举多得。
三、形象生动的实物评价
实物评价如果运用得好,能起到比口语评价更好的激励作用。
一次到一年级听课,一位老师上课时,带着一只小箱进课堂,箱子里放著红星、彩旗等各种各样的奖品。由于低年级同学比较好动,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教师像魔术师一样,拿出小红花奖励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这办法很奏效,小朋友们坐得规规矩矩,小脸绷得红红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由于低年级的同学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性不长,一会儿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了,这时又开始做练习了,为了使刚才的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师从小箱里拿出几片枫叶贴在黑板上,说:“小朋友,这些枫叶的背面都藏着一道题目,谁能把这些题答对,这片枫叶就送给谁了!”小朋友一看,黑板上的小枫叶红红的,多漂亮呀!学生的注意力又迅速集中了。
除了赠送这些形象的小物品之外,还可以赠送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如一支书签、一颗种子、一样教具,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但是实物评价一定要把握好度,奖品如果过多过滥,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也变得无所谓、不稀罕,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四、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多元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中,课堂评价主体就是教师,这是与对评价本质的理解密切相关的。如果把评价当作一种控制、约束甚至压服被评价者的手段,那么评价主体自然只能是权威、领导或师长;如果把评价当作被评价者提供反馈、建议,促进其发展的途径,那么多元的评价主体将更有利于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进步。在新课标下评价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自己和其它同学参与这一活动,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