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堂趣味盎然的语文课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门宴》节选于《项羽本纪》,也是《史记》中最为出彩的篇章之一,原因在于司马迁的心灵和智慧之“活”,由此而显现的的笔法之“活”、人物性格之“活”、一言一行等细节表现之“活”。此“活”恰恰显现了司马迁文风的一种别于史实记录的“真趣”。笔者试从以下几点去打造一堂趣味之课。
  一、抓住细节发挥想象,激发情趣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的细节刻化可以具体到一言一行、一神一态,在细节之中作者已用饱满的深情在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形象了,细节就是透视人物的“眼”,而这需要我们加入一点想象深入地思考、揭示,人物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鲜活起来,因为想象是一种创造力,能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再挖掘、再加工、再创造,形成属于自己的感知世界。这种形成的过程类似于学生在用自己的砖头设计和建造自己的浪漫小屋的过程。在付出积极思考的汗水后,快乐、趣味就诞生了,因为每一个人都看到了他通过自力更生而收获的劳动成果。
  刘邦从张良口中得知项项羽明日攻打自己之事,他和张良之间的对话有很经典的四个疑问,这个细节我让学生找出来分析、探究。一是“为之奈何?”二是“且为之奈何?”三是“君安与项伯有故?”四是“孰与君少长?”“观其言、知其人,你认为邦仔是何许人也?”对于第一问大家存在分歧:有认为反映了刘邦的无能,遇事惊慌失措没有主见。有认为恰是表现了刘邦的“善于虚心以纳下”。其实第一种答案看到了刘邦的表象,第二种答案是实质的。我引导学生思考“张良是一个普通人吗?”“不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很好,这说明了刘邦对张良是何态度?”“信任”,“对!信任有加”。“君安与项伯有故?”说明其诧异的同时更多的是惊疑、警觉,可看出他富有心机。“孰与君少长?”“这一问是胡乱一问吗?”学生们根据后文发现这一问的目的在于拉拢项伯,如“我得兄事之”和“约为婚姻”,同时也表现了对张良的亲近、尊重,可谓一箭双雕。刘邦又是如此镇静在危机关头之时还能静下心来思考良策,又是何等机智、灵活应变啊!沿着这个思路我让学生们找出项伯把沛公之言说给项羽听时关于他的反应的细节,司马迁只用了两字“许诺”。“请发挥你的想象,他为何如此做?‘许诺’二字能一窥项羽的性格和为人吗?”以此想让学生在对比中把握两人的人物形象。接下来激烈的争辩开始了,王云主动站了起来“项羽一开始不仅是怒,司马迁还用了‘大怒’,似乎很有非杀刘邦不可的决心,但听项伯的一番话后就点头许诺,说明他耳根子软,比较天真,而且还是属于情感型的男人,情绪变化大不够理智。”接着李欣和宋瑜同时站起,让我很是兴奋。“女士优先,李欣来!”“项伯劝说时讲了这样一句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打动项羽的是一个‘义’字,可见项羽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有请宋瑜!”“我认为他的确很单纯、胸无城府。如果是刘邦也许会杀了项伯,因为两军交战前夕,泄露军事机密理应当诛,刘邦逃离鸿门宴后第一件事立诛杀曹无伤就是明证。就算是亲戚不杀,项羽最起码也有这样一问吧,‘君安与张良有故?’或‘君安能泄密于刘季?’可见他单纯的有点幼稚。”随着气氛的升级,李雪突地站起“前面三位同学的答案都很合理,但我认为项羽根本就不把泄密当回事!刘邦即使知道明天杀他又如何?他有还手之力吗?他能跑得掉吗?刘邦已是瓮中之鳖,‘许诺’二字反映了他压根儿就没把刘邦放在眼里,称他为自己的对手和威胁就更谈不上。他的自大、自傲、自负显露无遗。”
  我太惊讶了,这“许诺”二字的内涵在学生的眼中、脑中、心中却是如此丰富,我不能说他们的答案是完全正确的,但却能说他们的答案是美的、富有个性和智慧的。司马迁用寥寥几笔把人物写活了,之所以“活”,更在于学生的想象思维之“活”,故在品味细节化的言行时,让细节的微小空间无限扩大化、人物立体化、涵义丰富化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启示我们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和知识不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使心灵和思维发起热来,释放能量,去发现知识、构建知识。这激起其求知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趣味,因为学生在进行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劳动,其“趣”是内在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则在教学中把握细节,充分发挥想象很重要且易激发学生之趣,因为细节不细、不小、反而无限之大、之广、之深、之重。当学生带着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遨游到细节的洞口时,定为他们发现眼前的别有洞天而惊叹、欣喜、激动,这个发现的世界并没有教师的色彩,有的只是他自己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色彩。
  二、反向设疑,点燃好奇心,引发争辩
  反向设疑在于教师在仔细、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不能有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和常规教态的束缚,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使问题带有趣味性、新颖性和探究性。亚里士多德言“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惊奇,便激发了其阅读和讨论的兴趣,也促进其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对话、融入情境来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
  在鸿门宴席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认为项庄舞剑此计妙否?”问题一经抛出,班里立刻骚动起来,我知道学生有了探究、讨论的欲望、分析和回答的兴趣。接下来场面甚是热闹、刺激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第一位主动站起来的是刘媛媛,“我认为此计好,当时宴席里不给闲杂人等进入,进去的人兵器都被卸下且刘邦武功不高(班里大笑),项庄‘因击沛公于坐’时机和场合甚好,”“我反驳她的观点!(又是一阵大笑)舞剑的动作幅度太大,意图太明显易引起刘邦的警觉和警惕,成功的机会不大。再说刘邦的脑子灵活、反应快,剑刺去肯定会躲过。还有项伯亦舞剑‘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可见项庄的剑术不精,难以一剑致命。”“我同意刘媛媛的意见,反对李明的!(班里呵呵)喝酒助兴要么跳舞、要么舞剑,在当时的场合项庄已说是舞剑助兴的文艺活动(班级哈哈)符合双方同为将领的身份,也符合两个大男人的性格,不会引起刘邦的注意。”(王昆)“我认为好,项庄舞剑如果真的杀了刘邦,可以说是喝酒喝多了一时失手误伤,如真的追究起来,项羽可以为自己开脱让项庄做替死鬼。”“赵恒的观点较肤浅!(此语一出、班里大笑)不好,在项羽的地盘杀人会有损他的威名,会造成其他诸侯对他有离心、异心,这也不是英雄所为啊!项羽杀人能暗杀吗?只能在战场上明杀。再说如果一不小心项庄把项伯刺死了,项羽对项庄和范增也会有意见造成内部不和。”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想要结束讨论时,宋瑜也突地站起“计好!计好!因为刘邦是项羽的最大威胁,范增曾说‘其志不在小,急击勿失!’一山容不得二虎,俗语‘无毒不丈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能妇人之仁,不过我认为用剑舞倒不如用毒酒毒死他,动静会小一点,让其在回去的路上毒发身亡。(笑声满堂)”   学生们的答案真是精彩纷呈,我看到了课堂内在生命的活力,思想和智慧的流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和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即课堂的“趣”更多的表现在学生有自己的自主的智力劳动和独立的脑力劳动,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如流水般在一直涌动着,学生本人在体验着积极思考的快乐。在这一个问题的争辩中没有统一的定论和答案,只有每一位同学的不同思考和理解,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和创造的趣味即是收获。因为他们的情绪一直在高涨,他们的智慧灵光一直在闪现,他们的思维火花一直在燃烧。他们成了运用知识、生成知识、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主人。这种权力感来自于他们独特的思维创造活动,这种权力感也让他们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敢于发表、争论,乐于发表、争论,善于发表、争论自己的意见。教学里师生的互动就在于教师点燃学生的思维导火线,学生使之充分燃烧,爆发能量,课堂的趣味就显现在这种过程中。对于樊哙闯帐的精彩场面,我同样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刘邦是宋公明哥哥,樊哙是李逵,你认为李逵从闯帐到进入宴席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属于他自己的富有个性的言行?”二是“你认为樊哙在不具备或缺少哪些条件下,会让此事火上浇油起来?”对于这两个设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辩的效果,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但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兴趣品读、思考、想象,一扫学生无精打采的精神状态,使其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进行独立、自主和富有个性的探究。最终让参与的每一个学生思考的成果得以呈现并与大家交流、分享,这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和自豪,“趣”尽在其中。
  三、打磨教师生趣的课堂语言
  教师生趣的课堂语言要有三个回归:回归文本、回归生活、回归个性。
  回归文本即课堂语言不能太偏离实际,以文本语言为基础包括文本中人物的个性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等,这是课堂语言设计的起点,风筝可以放的很高但与文本的这条线不能断,从品味文本语言入手深得精髓才能转化为师生自己内在的语言,或可深入浅出或可通俗易懂等。
  回归生活即课堂语言要与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心理和体验的生活相联系,同时也要富有时代气息感,与时俱进。化古人之言为今人之语,古为今用便于接受、理解、消化,特别是一些网络用语和流行用语可与古文教学有机地结合。
  回归个性即创造和表达属于自己的语言,此个性语言凝结着师生的智慧,有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视角,此语言自然会“活”起来、“趣”起来。同时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语言,这种差异性的个性体现其自我语言的真实性,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我真实的语言,真实的想法,尊重他的原创性和独创性。
  在此三个回归的前提下,教师的课堂语言之“趣”不一定就是指狭隘的幽默、风趣之义,而是一种符合实际情形的特定语言,它与文本的题材、体裁、文风等相联系。总之,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能引起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的语言都是有“趣”的。如本文鸿门宴席的前后都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特别是宴席上的那一幕更是惊心动魄、气壮山河,故此篇的课堂语言除了幽默风趣外,其“趣”还体现在有一种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性、火药味、刺激性、挑战性等。只有做到语言的张弛有力才能让人心潮澎湃,感受到一种迫在眉睫、身临其境的危机感和化险为夷后的惊魂甫定感。在语言的一紧一松、一张一弛、一喜一笑、一怒一愤中尽现人物的风采和文本内在的节奏感,惟如此方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并让学生恍如回到楚汉之争的情境中。当然此课堂教学语言之“趣”应贯穿于教师的提问性、叙述性、总结性、过渡性、评价性等语言中,以“趣”的语言为突破口打开学生的思维之口、兴趣之口。
  在开篇的导入中我设计的问题是“项羽能够举办鸿门宴这场所谓的生日patty,最主要凭借的是什么?”“生日patty”一词让语言回归到学生已知的认识和经验世界,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喜爱感。“凭借”二字力显项羽之强即实力,一切靠实力说话,让学生明了一个大的形势:即项强刘弱,项为刀俎有主动权,邦为鱼肉任人宰割。紧接的一问是“鸿门宴的导火线是什么?”教师的提问性语言具有战争的爆发意味会刺激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同样“在鸿门宴上刘邦能顺利离席逃归,最主要靠的又是什么?”很多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是智、勇,其实还有刘邦本人的屈、忍,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而项羽只能伸不能屈,也注定其以后的“刚强易折”的悲剧结局。
  在一段过渡性的总结中,我如此说道:“鸿门宴前夕的形势严峻已被刘邦巧妙地化解了,然而并不意味着威胁和危险彻底解除了,刘邦还是要亲自赴宴。无论是喜宴还是丧宴,一定是一场惊心动魄之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此种语言的表述方式是民间艺人说书的结尾方式,学生耳熟能详且充满期待。到第二天上课时趣味的问题又来了“在宴席上项羽集团对刘邦实行的斩首行动有哪些?”这些语言皆具生活化、生动性能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触动他们的神经并使之兴奋起来。
  同样对学生有着自己积极思考的观点,总要给其富有独特性、个性性、赏识性、鼓励性的评价,也以此来让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一种自信感和满足感,也让欲要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一种期待感和兴奋感。在赏析刘邦初至鸿门时其说辞的妙处时,一位女同学答道:“刘邦说‘不自意’表明自己能入关破秦靠的只是运气而不是实力,项大将军靠的才是真正的实力,是真正的英雄。这种溜须拍马满足了项羽的自尊、自大、自傲和虚荣的心理。接着他说出‘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一方面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又是在试探。他以前和项羽共处过,按照刘邦的脑子对其性格应有所了解,此问是想探寻一下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在此番说辞中刘邦以退为进、卑躬屈膝、善言巧辩并反守为攻甚至达到了让项羽感到心中有愧的效果,致使曹无伤被项羽给无情地卖了。”“very good!分析透辟,你的缜密思维不输子房啊!如果鸿门宴上没有了张良,我相信只要有你在,刘邦定能化险为夷,巾帼不让须眉!让我大饱耳福啊!谢谢!请坐!”这是我的个性化语言,也是我灵机而动的智慧性语言。对于分析问题的学生来说也是对她进行赏识的独特化语言,不落俗套,同时我相信这种“趣”的语言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故教师的生趣的课堂语言因时而生、因人而成、因境而有,定会时刻牵引着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并使之活跃起来。
  在笔者看来,司马迁不仅是一个真真正在的史学家,更是一个伟大的语言大师。他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在他的细节化、个性化的言、语、行、态的刻画中,能让师生放飞思想遨游其中,从司马迁活的思想和心灵中流淌出的语言是真情、真性的智慧之水,师生若取一瓢饮,则情趣盎然的一堂课便如芙蓉出水,自然生成。
  王超,教师,现居江苏睢宁县。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综观我们的教学实践,普遍存在以下两种现状:忽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丰富的教材资源对于写作的例子作用,把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割裂开来进行训练。这一方面造成了语文教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读写训练的重复、低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以读带写,促进初中生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相互转化”的课题研究为依托,对此进行尝试,摸索出了“
陈兴才,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教师基金会重点课题“批判性思维与语文思辨读写”研究组重要成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目的观照下的写作教学内容构建”主持人。致力于批判性思维培养、思辨读写教学研究,近三年发表此类主题论文四十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8篇,出版《语文话题的微观解析》(东北师大)、《方舟集》(中国文联)、
笔者近年来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将课堂的重点放在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深挖。而往往忽视语言形式在表达效果与思想内容上的作用。这样“偏离失衡”的课堂,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课给掏空。近日,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俗世奇人 泥人张》一课的授课中,笔者尝试于通过言语形式的变形,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来亲近语言,在感受文字魅力、感知人物形象以及体会作者情感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增”
刘 勇,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教师。  随着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初稿)》的颁布,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赵福楼老师认为它是“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1]。“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加快推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推进语文学科建设,完善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
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章首云:“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意思是作者表达头脑中的思想感情,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而形象又需要通过语言来描述——作者的创作要经历由意到象,由象到言的过程。读者要想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意,需要与作者的创作过程反方向而行,即由言明象、由象得意。  王弼的观点对文学文本教学有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语文“生活化”就是要帮助学生沟通语文思维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要突破语文课堂教学空间,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延伸,与活动互补,让学生不断地丰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善于品味生活,让学生真正地走向语文,在生活的大课堂中用语文,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枯
《端午的鸭蛋》选自汪曾祺代表作《故乡的食物》。作者运笔畅达自然,行云流水般为我们展现一幅江南水乡的风俗画。民俗文化之魅力和极富特色的语言之美,在汪老的诸多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笔者采撷其中一枚,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风行水上引鸭蛋,巧设铺陈话民俗  《端午的鸭蛋》文章脉络清晰:“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作者如同随意聊天,自然成文,悠然恬淡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
丁卫军,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初中)副主任。全国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秘书长。南京师大、江苏师大特聘硕导。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学术先锋人物、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全国文学教育名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先进教育工作者;通州首届名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丁卫军工作室领衔人。“苏语五人行”成员。主编《二十位中学语文名师经
一篇文章,摆在学生面前,如何进入文章,分析文章,进而理解文章,找准切入口是关键。抓住了他,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指导学生顺藤摸瓜,凭借这个切入口去探究整篇文章的奥秘。  支架,即起支撑作用的构架。它能为学生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通过支架的构建,让学生一步一步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如果说文章的切入口是教师
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训练,主要围绕记叙文写作展开。因为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初中生在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表述时间的语句,使文章变得有条理,有顺序。教师常常能够在学生所写的记叙文中找到很多相类似的表示时间的语句。当学生写秋游时,都会提到“秋天来了”;而更宽泛的一些表述时间的语句,例如“某天的早上”“从一点到三点的时候”的出现更是让老师们目不暇接。那么,如何改变这些一成不变的词句应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