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创设鲜活,设问巧妙灵活,测量目标明确”的特点愈发突出。很多试题会要求解题者在分析时抛弃传统的固有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逆向思维,更好地检测答题者的地理必备知识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地理学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打破常规;逆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39
逆向思维,就是从问题的反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实践证明,活化与锤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锻炼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学生在逆向思维的过程中会发现或需要解决自己未曾发现或解决的新事物、新问题,从而激发创新思维的萌生。因此,挖掘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并用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逆向思维的应用现状
当下学生受正向思维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惯性思维很多时候影响了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掌握和应用,限制了学生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探索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惯性思维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
二、地理逆向思维应用实例
对于地理试题的综合题,其已知条件的出现形式很多,如:文字图像或者表格等。部分信息是有用的,部分属于干扰条件。从这一角度看,学生解题的思维起点也就不是唯一的,但其终点(答案)却是唯一的。所以,只是根据正向思维解题,学生易受多思维的起点影响得到多个结果,因而导致失分。综观学生在地理考试的综合题作答时存在的问题,无非是答非所问、漏答、少答、多答等。如果学生能很好地利用逆向思维,从答题的终点出发,可以得到唯一的解题思路,对其减少综合题的失分率是非常有利的。下面就通过几个高考试题为列,剖析怎样运用地理逆向思维来解题。
例1.【2008,全国卷I 36.(3)】结合下图,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学生的固有思维定式是三角洲的形成,但高考却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以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来考查解题者的地理知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以逆向思维从三角洲形成的原因反推这里为何没有三角洲存在,也就是说形成三角洲的因素在此区域不能够满足。
首先,先回顾一下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缓,河流所携带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泥沙形成三角洲需要过程: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逆向思考:河流三角洲其实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地貌中的一种。它的形成自然与河流泥沙堆积有关,如果学生对知识能达到深度的理解,就可以再推进一步想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与泥沙来源的多少以及泥沙是否容易堆积这两方面有关,对这两条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解释,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例2.【2016新课标全国II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上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一般来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河流的弯曲河道是要进行取直的,这样便于减少由于流水不畅而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影响。可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此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维触发点。
逆向思考:截弯取直是为了增加河水的流速,加快河水的通过时间,而本题中恢复弯道明显是延长了河流的长度,导致此时河水通过此段的时间变长了,有利于减少洪水到达下一个地点的时间;同时因为有更长的河道容纳水,可以减少河水的峰值;由于河道变长了,湿地面积增加了;河流面积增加,河水中的生物增加,河流的自然生产力也会提升,当然这也恢复了河流的自然状态。
由此不难得出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地理试题的两种范例。
1.正逆互用,先立后破,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
在例1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顾形成河口三角洲所需要的条件(正向思维,得出相关信息),再根据矛盾问题(没有形成三角洲)和已得条件去一一获取满足题干的不成立的条件,用逆向思维去解答,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
2.打破思维定式,开拓思考维度
在例2中,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河流的弯曲河道是要进行截弯取直的,可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根据人们活动要求的不同,对弯曲河道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两种方式鲜明对比,提示教师在例题讲解过程中,要克服学生思维定式在答题中的消极影响。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注意点
1.地理逆向思维是建立在地理正向思维的基础上,我们所学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进行逆向思维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只有这样的思维才是有据可依的,不是虚无飘渺的。2.逆向思维常以设问形式出現,这是一种试探性的表现。所以,逆向假设以后不一定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这样逆向假设以后可以开拓思路,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索地理现象和事物内在的奥秘。3.思维并非直线式的假设。在地理教学中,进行逆向思维切忌钻“死胡同”。
四、总结
教师不仅要在新授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在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获取,对学生抓住作答方向,提升综合题的作答效率,防止或降低多种作答问题的产生十分有利。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第四中学315000)
关键词:地理教学;打破常规;逆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39
逆向思维,就是从问题的反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实践证明,活化与锤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锻炼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学生在逆向思维的过程中会发现或需要解决自己未曾发现或解决的新事物、新问题,从而激发创新思维的萌生。因此,挖掘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并用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逆向思维的应用现状
当下学生受正向思维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惯性思维很多时候影响了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掌握和应用,限制了学生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探索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惯性思维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
二、地理逆向思维应用实例
对于地理试题的综合题,其已知条件的出现形式很多,如:文字图像或者表格等。部分信息是有用的,部分属于干扰条件。从这一角度看,学生解题的思维起点也就不是唯一的,但其终点(答案)却是唯一的。所以,只是根据正向思维解题,学生易受多思维的起点影响得到多个结果,因而导致失分。综观学生在地理考试的综合题作答时存在的问题,无非是答非所问、漏答、少答、多答等。如果学生能很好地利用逆向思维,从答题的终点出发,可以得到唯一的解题思路,对其减少综合题的失分率是非常有利的。下面就通过几个高考试题为列,剖析怎样运用地理逆向思维来解题。
例1.【2008,全国卷I 36.(3)】结合下图,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学生的固有思维定式是三角洲的形成,但高考却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以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来考查解题者的地理知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以逆向思维从三角洲形成的原因反推这里为何没有三角洲存在,也就是说形成三角洲的因素在此区域不能够满足。
首先,先回顾一下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缓,河流所携带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泥沙形成三角洲需要过程: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逆向思考:河流三角洲其实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地貌中的一种。它的形成自然与河流泥沙堆积有关,如果学生对知识能达到深度的理解,就可以再推进一步想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与泥沙来源的多少以及泥沙是否容易堆积这两方面有关,对这两条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解释,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例2.【2016新课标全国II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上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一般来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河流的弯曲河道是要进行取直的,这样便于减少由于流水不畅而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影响。可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此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维触发点。
逆向思考:截弯取直是为了增加河水的流速,加快河水的通过时间,而本题中恢复弯道明显是延长了河流的长度,导致此时河水通过此段的时间变长了,有利于减少洪水到达下一个地点的时间;同时因为有更长的河道容纳水,可以减少河水的峰值;由于河道变长了,湿地面积增加了;河流面积增加,河水中的生物增加,河流的自然生产力也会提升,当然这也恢复了河流的自然状态。
由此不难得出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地理试题的两种范例。
1.正逆互用,先立后破,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
在例1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顾形成河口三角洲所需要的条件(正向思维,得出相关信息),再根据矛盾问题(没有形成三角洲)和已得条件去一一获取满足题干的不成立的条件,用逆向思维去解答,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
2.打破思维定式,开拓思考维度
在例2中,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河流的弯曲河道是要进行截弯取直的,可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根据人们活动要求的不同,对弯曲河道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两种方式鲜明对比,提示教师在例题讲解过程中,要克服学生思维定式在答题中的消极影响。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注意点
1.地理逆向思维是建立在地理正向思维的基础上,我们所学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进行逆向思维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只有这样的思维才是有据可依的,不是虚无飘渺的。2.逆向思维常以设问形式出現,这是一种试探性的表现。所以,逆向假设以后不一定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这样逆向假设以后可以开拓思路,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索地理现象和事物内在的奥秘。3.思维并非直线式的假设。在地理教学中,进行逆向思维切忌钻“死胡同”。
四、总结
教师不仅要在新授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在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获取,对学生抓住作答方向,提升综合题的作答效率,防止或降低多种作答问题的产生十分有利。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第四中学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