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自由是需要教育的,自由教育对人的自由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对人在活动中自觉、自为、自主的引导与发展。具体的来讲包括三个方面:自由教育以其理性精神促进人的自觉、实践精神促进人的自为、民主精神促进人的自主。
关键词:自由 自由发展 自由教育
自由与教育的关系一直是中外教育家所关注的议题,在历史上对自由与教育的讨论还曾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思潮——“自由教育”。关于人的自由发展与教育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课题,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对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自由教育对人的自由发展所起的作用加以集中分析。
一、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
人的自由发展从字面上看,既关乎“人的自由”又关乎“人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概念开始分析。“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含义:它既指人类种系的发展,又指个体的发展。当作人类种系发展来讲时,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达尔文最先从生物学角度科学的论证了人起源于动物,但是却未就动物如何进化为人做出回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精辟的指出人类的活动(劳动)在人的进化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正是劳动使得猿进化为完全的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活动也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个体只有积极投身于各种活动才能使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个体如果不存在活动了,则将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消亡。
如果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那么人的自由就是人的活动的自由。离开人的活动讲自由,这种自由是虚幻无意义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自由是活动主体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追求和表现的一种状态,概括起来讲,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1]因而人的自由发展即可理解为人的这种自觉、自为、自主状态水平的提升。自觉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是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区别于一般动物无目的的盲目本能行为。自为是指人通过对必然性的认识,从而更加充分的利用周圍环境促进自我的发展。自为是一个人能力的表现,它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自由以及自由的程度;自主是指活动者个人在活动中是自己真正的主人,而不是随意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束缚。所以自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权利,是人在活动中的各种合理要求得到满足而不被随意侵犯。
二、自由教育是发展人的自由的教育
(一)自由教育的概念
自由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古希腊时期,自由教育多被理解为培养自由之民的教育,它排斥任何功利性与职业性的训练,对生活而言是“既非必需亦无实用”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逐渐从宗教神学的笼罩中走出,人性得以彰显,自由教育的内涵因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自由”被理解为遵循人的自然天性的教育,之后随着人的“自然本性”假设让位于人的“理智本性”,自由教育又凸显为“理智的教育”。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社会的激荡变革,自由教育较之以前各个时期表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总的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由教育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二是自由教育更加的人性化,三是自由教育不再局限于人的理性人文修养培育,同时也关注人的专业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自由教育对人的自由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由是需要教育的。人人有生而自由的权利,却未必有生而自由的能力。自由教育对人的自由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自由教育以其理性精神促进人的自觉。一方面,表现为自由教育通过理性倡导学生对个人价值等问题的思考,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方向更加清晰明确并自觉地为此而努力。另一方面,还表现为自由教育通过理性的培育,使人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自由,使学生不仅为了个人的价值自觉奋斗,更让学生自觉地遵守相关合理规范,从而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
其次,自由教育以实践精神促进人的自为。自由教育对人的自为的促进主要表现在:自由教育从理论上指出了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为人的自由实现提供了现实途径和理论依据。从历史上看,自由教育关于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几乎是没有得到重视的。直到近代,随着工业的发展,自由教育才开始关注到人的实践领域层面。特别是马克思精辟的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为人们树立一个崭新的自由观。自由教育也开始从理论上将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人的自由的发展。
第三,自由教育以其民主精神促进人自主。首先表现为自由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校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中自由表达自己观点,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就成为自主个体;其次,自由教育通过传播民主思想培养自主公民。主要就是指自由教育通过民主思想与精神传播塑造良好的社会民主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在走入社会后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自主就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的一种权利。因而,自由教育对人的自主的促进还表现为自由教育通过民主精神的呼唤,使得教育对象范围不断扩大以及为教育对象提供其所需的自由教育。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关键词:自由 自由发展 自由教育
自由与教育的关系一直是中外教育家所关注的议题,在历史上对自由与教育的讨论还曾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思潮——“自由教育”。关于人的自由发展与教育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课题,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对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自由教育对人的自由发展所起的作用加以集中分析。
一、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
人的自由发展从字面上看,既关乎“人的自由”又关乎“人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概念开始分析。“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含义:它既指人类种系的发展,又指个体的发展。当作人类种系发展来讲时,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达尔文最先从生物学角度科学的论证了人起源于动物,但是却未就动物如何进化为人做出回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精辟的指出人类的活动(劳动)在人的进化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正是劳动使得猿进化为完全的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活动也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个体只有积极投身于各种活动才能使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个体如果不存在活动了,则将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消亡。
如果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那么人的自由就是人的活动的自由。离开人的活动讲自由,这种自由是虚幻无意义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自由是活动主体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追求和表现的一种状态,概括起来讲,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1]因而人的自由发展即可理解为人的这种自觉、自为、自主状态水平的提升。自觉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是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区别于一般动物无目的的盲目本能行为。自为是指人通过对必然性的认识,从而更加充分的利用周圍环境促进自我的发展。自为是一个人能力的表现,它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自由以及自由的程度;自主是指活动者个人在活动中是自己真正的主人,而不是随意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束缚。所以自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权利,是人在活动中的各种合理要求得到满足而不被随意侵犯。
二、自由教育是发展人的自由的教育
(一)自由教育的概念
自由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古希腊时期,自由教育多被理解为培养自由之民的教育,它排斥任何功利性与职业性的训练,对生活而言是“既非必需亦无实用”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逐渐从宗教神学的笼罩中走出,人性得以彰显,自由教育的内涵因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自由”被理解为遵循人的自然天性的教育,之后随着人的“自然本性”假设让位于人的“理智本性”,自由教育又凸显为“理智的教育”。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社会的激荡变革,自由教育较之以前各个时期表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总的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由教育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二是自由教育更加的人性化,三是自由教育不再局限于人的理性人文修养培育,同时也关注人的专业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自由教育对人的自由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由是需要教育的。人人有生而自由的权利,却未必有生而自由的能力。自由教育对人的自由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自由教育以其理性精神促进人的自觉。一方面,表现为自由教育通过理性倡导学生对个人价值等问题的思考,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方向更加清晰明确并自觉地为此而努力。另一方面,还表现为自由教育通过理性的培育,使人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自由,使学生不仅为了个人的价值自觉奋斗,更让学生自觉地遵守相关合理规范,从而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
其次,自由教育以实践精神促进人的自为。自由教育对人的自为的促进主要表现在:自由教育从理论上指出了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为人的自由实现提供了现实途径和理论依据。从历史上看,自由教育关于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几乎是没有得到重视的。直到近代,随着工业的发展,自由教育才开始关注到人的实践领域层面。特别是马克思精辟的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为人们树立一个崭新的自由观。自由教育也开始从理论上将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人的自由的发展。
第三,自由教育以其民主精神促进人自主。首先表现为自由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校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中自由表达自己观点,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就成为自主个体;其次,自由教育通过传播民主思想培养自主公民。主要就是指自由教育通过民主思想与精神传播塑造良好的社会民主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在走入社会后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自主就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的一种权利。因而,自由教育对人的自主的促进还表现为自由教育通过民主精神的呼唤,使得教育对象范围不断扩大以及为教育对象提供其所需的自由教育。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