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两次鸦片战争》授课解读
课程标准: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性质及其意义;认识林则徐、魏源等向西方学习的努力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三解”课标:
了解:了解鸦片战争相关史实。
理解: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性质及其意。
见解:认识林则徐、魏源等为挽救危局向西方学习的努力及局限性,由此发表对民族英雄的认识以及启示。
U型学习第一个环节:是什么?what?
1.概念:根据教材结合同学们已学的知识,尝试写出鸦片战争的概念:鸦片战争即1840年英国发动的旨在鸦片贸易合法化的侵华战争。
2.经过:依托学案来进行完成。包括时间、地点、线路、事件等。
3.结果:结合课本91页“学习聚焦”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U型学习第二个环节:为什么?Why?
结合91页教材的地图即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地图,中国和英国两个陆地并不直接相连的国家,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通过表格设计,两国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失败必然性,通过视频《鸦片战争爆发背景》欣赏,让学生了解中英两国,随后限时完成完成表格。
學生总结,根本原因为英国急需要广袤的海外市场及原材料产地,根据唯物史观可以得知,战争爆发在所难免的,中国失败是必然。
U型学习第3个环节:怎么样?How?
根据课本92页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来进行逐一分析:
活动探究:根据条约材料分析,多角度的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参照《南京条约》的解读,通过分组讨论,得出鸦片战争影响消极方面(破坏性):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节选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片资料:配图为外交总理衙门的图片、京师大学堂图片、机器工厂的图片、海上军舰的图片。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鸦片战争影响客观方面(建设性):
通过同学们分组讨论,能够正反两方面地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多方面影响,使学生能够既站在民族的角度,又能够站在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过渡语:“对于一个有希望的民族而言,是从来不缺英雄的,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大英雄呢?”过渡到活动探究二:新书发布会。分别请三位同学扮演林则徐、魏源、徐继畬,介绍包括个人简历、著作主要内容、突出特点,结合课标探究全面认识“开眼看世界”。面对列强的侵略,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领导中国认识世界,走向世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通过引导学生总结:
人类正义的呼声未曾缺席,一场维护正义、和平的人民战争愈演愈烈。
U型学习第四个环节:读史明智,Wisdom ?
进入新时代,中国踏上新的建设征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中国以大国担当的责任,对外开放不止步,反而加大了开放的力度。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新时代,以各国互利共赢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符合全人类的持久发展。
课堂总结,为了持久的和平,为了不再被侵略和蹂躏,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场场血腥的战争,我们要铭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铁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要从点滴做起,学好统编教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地努力学习。
自我反思
纵观授课过程和专家老师的点评,对本节课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资源,特别是插图和边角的小字内容,正如张海鹏在解读统编教材时说,统编教材的内容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都是少得不能再少,所以充分利用该内容,会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统编教材。
第二,基本的史料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真的能够符合统编教材、具有传权威说法的史料,少之又少。所以,在选择史料时要慎之又慎,一定是正版出版,一定是权威名家,因为统编教材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学界的共识。
第三,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所以在材料当中应该更多寻找鸦片战争当中积极的因素,有利于民族的发展,有利于适应潮流,有利于体现中国人民力量的知识点。
第四,紧扣民族复兴的步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提下,回想鸦片战争,反思鸦片战争,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内容,可以推出和平必胜、正义必胜。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要依靠人民才能凝结强大的民族力量,助力伟大的民族复兴。
第五,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独立,从独立走向复兴。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在学习中把握统编教材的意义,在实践中,敢于担当,主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从曾经的辉煌到沉沦,启示中国人要积极汲取历史教训,积极开拓眼界,主动和世界接轨,才能使中华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族引领世界潮流,立于不败之地。
第七,珍惜当下的和平,珍惜美好的时代,从自己做起,脚踏实地学习知识,做一个有利于民族复兴,有利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第八,认真学习统编教材,领悟统编立意,让学生为走向社会奉献祖国做好准备,从而为2035年再出发铺一块砖,为2050年建设更好的中国添一块瓦。
第九,统编教材不应分“文理”科,这是所有未来优秀中国人的基本积淀,要求每位同学能够正确地认识,积极地深入课堂、深入历史学习,才能成就出不一样的自己和创造不一样的未来。
课程标准: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性质及其意义;认识林则徐、魏源等向西方学习的努力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三解”课标:
了解:了解鸦片战争相关史实。
理解: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性质及其意。
见解:认识林则徐、魏源等为挽救危局向西方学习的努力及局限性,由此发表对民族英雄的认识以及启示。
U型学习第一个环节:是什么?what?
1.概念:根据教材结合同学们已学的知识,尝试写出鸦片战争的概念:鸦片战争即1840年英国发动的旨在鸦片贸易合法化的侵华战争。
2.经过:依托学案来进行完成。包括时间、地点、线路、事件等。
3.结果:结合课本91页“学习聚焦”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U型学习第二个环节:为什么?Why?
结合91页教材的地图即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地图,中国和英国两个陆地并不直接相连的国家,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通过表格设计,两国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失败必然性,通过视频《鸦片战争爆发背景》欣赏,让学生了解中英两国,随后限时完成完成表格。
學生总结,根本原因为英国急需要广袤的海外市场及原材料产地,根据唯物史观可以得知,战争爆发在所难免的,中国失败是必然。
U型学习第3个环节:怎么样?How?
根据课本92页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来进行逐一分析:
活动探究:根据条约材料分析,多角度的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参照《南京条约》的解读,通过分组讨论,得出鸦片战争影响消极方面(破坏性):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节选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片资料:配图为外交总理衙门的图片、京师大学堂图片、机器工厂的图片、海上军舰的图片。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鸦片战争影响客观方面(建设性):
通过同学们分组讨论,能够正反两方面地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多方面影响,使学生能够既站在民族的角度,又能够站在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过渡语:“对于一个有希望的民族而言,是从来不缺英雄的,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大英雄呢?”过渡到活动探究二:新书发布会。分别请三位同学扮演林则徐、魏源、徐继畬,介绍包括个人简历、著作主要内容、突出特点,结合课标探究全面认识“开眼看世界”。面对列强的侵略,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领导中国认识世界,走向世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通过引导学生总结:
人类正义的呼声未曾缺席,一场维护正义、和平的人民战争愈演愈烈。
U型学习第四个环节:读史明智,Wisdom ?
进入新时代,中国踏上新的建设征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中国以大国担当的责任,对外开放不止步,反而加大了开放的力度。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新时代,以各国互利共赢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符合全人类的持久发展。
课堂总结,为了持久的和平,为了不再被侵略和蹂躏,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场场血腥的战争,我们要铭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铁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要从点滴做起,学好统编教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地努力学习。
自我反思
纵观授课过程和专家老师的点评,对本节课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资源,特别是插图和边角的小字内容,正如张海鹏在解读统编教材时说,统编教材的内容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都是少得不能再少,所以充分利用该内容,会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统编教材。
第二,基本的史料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真的能够符合统编教材、具有传权威说法的史料,少之又少。所以,在选择史料时要慎之又慎,一定是正版出版,一定是权威名家,因为统编教材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学界的共识。
第三,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所以在材料当中应该更多寻找鸦片战争当中积极的因素,有利于民族的发展,有利于适应潮流,有利于体现中国人民力量的知识点。
第四,紧扣民族复兴的步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提下,回想鸦片战争,反思鸦片战争,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内容,可以推出和平必胜、正义必胜。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要依靠人民才能凝结强大的民族力量,助力伟大的民族复兴。
第五,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独立,从独立走向复兴。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在学习中把握统编教材的意义,在实践中,敢于担当,主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从曾经的辉煌到沉沦,启示中国人要积极汲取历史教训,积极开拓眼界,主动和世界接轨,才能使中华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族引领世界潮流,立于不败之地。
第七,珍惜当下的和平,珍惜美好的时代,从自己做起,脚踏实地学习知识,做一个有利于民族复兴,有利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第八,认真学习统编教材,领悟统编立意,让学生为走向社会奉献祖国做好准备,从而为2035年再出发铺一块砖,为2050年建设更好的中国添一块瓦。
第九,统编教材不应分“文理”科,这是所有未来优秀中国人的基本积淀,要求每位同学能够正确地认识,积极地深入课堂、深入历史学习,才能成就出不一样的自己和创造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