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及对策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德育现实的指导性问题;二是德育历史的连贯性问题;三是德育影响的整体性问题。
  关键词:教育专业学生;困境;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项改革向纵深领域推进,由此带来的利益调整也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标准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德育困境的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前提下又表现出一些新的形式和新的趋势。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的困境
  (一)德育现实的指导性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学习和教育的最后指向应该是学以致用。如果所学非所用或所学不能用是调动不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的。但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却听到很多学生抱怨他们所受的德育华而不实,发挥不了对现实生活的引导性作用。
  如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崇高性教育时,我们通常以一些经典性的比喻去说明:如教师是人梯、教师是渡船及教师是蜡烛等。我们在用这些比喻时,学生就会对这些比喻进行思考。其中,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教师的崇高境界就是要成人梯、成渡船、成蜡烛,那对教师本身来说未免太悲哀了吧,难道学生的成长非要建立在教师单向度消耗的基础之上吗?这些比喻是不是意味着学生的成长与教师自身的消耗之间有某种必然性的關联?结果是这样的德育也只能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不能贯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丧失德育的现实指导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现实指导性不强的又一表现是德育的目标过于精英化。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性善论”是中国社会普遍的文化心理取向。中国人认为人人都有仁爱之心,倾向于善良。如果以人性之先天善端作为道德目标的出发点,那么所构建起来的道德势必走向精英道德和圣人伦理。问题在于,道德一旦走向“高大上”的路子,就会成为没有缺点的圣人、精英的专利,也就是说普通人根本无法享受道德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对常人或普通人来讲,道德就会变得虚无缥缈,变得可望而不可即,难以践行,无法做到。
  (二)德育历史的连贯性问题
  如前所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之前形成的价值体系不断消解与重构,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成形。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过程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非但如此,有时还会出现优秀的道德传统得不到认可,继而与当前的德育内容脱节甚至产生冲突的现象。这些问题我们可称之为德育过程中历史断裂性与冲突性问题。
  关于德育的历史连贯性问题,我们的观点并非赞成将我国以前的德育观念全盘接收,而是有选择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观点的逻辑语境应是:谁也不会否认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德育精华,这些作为精华部分的德育传统历久弥新,具有恒常性价值。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挥传统德育的教育价值。
  (三)德育影响的整体性问题
  1.校内层面
  在涉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时,一种潜默性的观点认为:德育是班主任、辅导员或德育教师的事,与其他科任教师或工作人员无关。同时,学校的很多德育工作是通过班级的形式开展,其他教师或工作人员很少介入纯粹性的德育工作,更是强化了上述的那种潜默性观点。这种观点的进一步泛化,导致个别教师甚至将其他科任老师或工作人员所参与的德育工作视为“狗拿耗子”。正因如此,学前教育专业各个班级在德育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单打独斗”的局面。各个班级由于班主任或辅导员重视程度不同、能力水平各异,造成班级之间德育成效差距很大,形成了所谓的“马太效应”,给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增加了很大难度。
  2.社会层面
  教育从广义上讲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才获得了它的完整意义。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有这三者配合,尽量朝一个方向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否则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内耗或浪费,这在教育理论上可以说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同样无法逃避这一规律。但实际情况却是:要么社会的德育或家庭的德育与学校的德育各自为政,不能协调配合;要么学校德育工作人员不能主动调动和发挥社会、家庭的德育工作积极性,从而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因得不到其他两方面配合而日趋乏力的处境。长此以往,必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的对策
  1.德育应走进学生生活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摆脱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困境具有较大理论价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既来源于学生生活又指向学生生活。德育来源于学生生活是指德育的内容、价值取向、发展规律都是对此前学生所有崇高生活集合体的反映与加工;德育指向学生生活是指德育应为学生现有的和未来的生活服务,不断指引学生超越现有的生活状态而达到崇高的生活状态。正因如此,德育既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又是一个无限上升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作为当前德育困境之一的德育现实指导性不强的问题,其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现有的德育脱离了学生生活,这种脱离分为三种情况:要么是德育的来源上,要么是德育的指向上,要么是德育的来源和指向都脱离了学生生活。因此,当前德育的当务之急是回归和走进学生生活。
  2.再现传统德育的价值魅力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毛主席曾说过要“古为今用”。同样,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德育时,也可以遵循这种提法来看待我国的德育传统。那么如何做到“古为今用”呢?首先,应该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倡导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深入地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德育。其次,要对我国的传统德育做出符合时代性特征的理论解释,唯有如此,传统德育才不会因历史的局限性而难登当代德育的大雅之堂。最后,传统德育要实现与学生现有生活的对接,这也是对前一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传统德育的再加工,使传统德育既能融入学生现实生活,又能反映学生现实生活,更能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发挥传统德育的现代价值。
  三、结束语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教育的基础,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今后研究、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0-54.
  [2]祁海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辽宁教育研究,2003,(11):18-2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学分制的逐步实施,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学分制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实施所带来的新问题,从分析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一些难点入手,提出适合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思考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
期刊
摘要:《论语》中蕴含着孔子的写作观对今人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价值取向和写作动机上,孔子要求为文思想纯正,实现“文为世用”;在写作方法上,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在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则以文质兼备为最佳。这些写作观对当下的语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写作首先应继承以道德为本位的思想取向;其次应提倡多“读”多“悟”,促进写作教学;最后对学生的写作提出文质兼备的要求。  关键词:论语;孔子;写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背景下,英语语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英语翻译的需求也极具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对于英语翻译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度不够,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也没有解决,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较差,制约了翻译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在大学英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来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翻译;问题对策;英语教学  一、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翻译能力是衡量学生外语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在征兵入伍方面,针对高校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就有了高校退役复学学生或退伍士兵通过高考考入高等学校的这样一个学生群体。 参军大学生受之军队管理后思想觉悟有大幅提高,因此发挥退伍学生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退伍学生  当今,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有高校退役复学学生或退伍士兵通过高考考入高等学校的这样
期刊
摘要: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搜索引擎迅速获取所查找的信息。面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认知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易受其影响。因此,强化网络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更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教育方式和创新教育方式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是指利用多媒体传播技术手段,结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就业指导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已经显得更为重要,个性化就业指导顺应时势的发展要求,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和谐统一。本文通过对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理解,分析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高校如何开展好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途径  作为国家将来的重要建设者,大学
期刊
摘要:高校是未来社会精英的输出地,未来英才不只需要拥有学识,拥有健康结实的身体将会成为,今后工作强有力的后盾。因此《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施行,为高效体育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体育应当将自身的優势充分展现出来,以便于可以在全面健身计划施行的过程中,妥善完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促使高校体育教学效率及效果得到保证,培养出来身体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全民健身计划;高校体育教学;影响  1.问题
期刊
摘要:通过结合辽宁省民办高校及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对移动互联网在民办高校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移动互联网在民办高校中使用的发展前景及目标,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辽宁省;民办高校;管理  根据教育部2017年5月31日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辽宁省分布着115所高等院校。其中民办高校34所,范围涵盖了经贸、工程、医药、财经、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速度飞跃。在各行各业都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成为了其他行业以及学科发展的关键一环。对于高等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本文重在于探讨在应用创新能力模式下,对高校数学改革教学途径的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校数学;教学改革途径  引言:  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的演绎方法,并且奠定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科学,也促进了其他行业学科以一种更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方法与手段方面,还是在教育理念方面均发生较大的变化。网络思政教育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元化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渠道与载体。学生干部作为学校中的优秀群体,发挥着榜样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但是对于网络思政体系下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人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就网络思政体系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进行了研究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