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心,漂泊的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天使望故乡》是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代表作,小说的情感主基调是漂泊与流浪。书中人物从主人公尤金的祖父到父亲、哥哥及尤金本人,对浪迹天涯都有种难以遏制的渴望。本文拟通过剖析尤金及其父兄的流浪情结,来解读其中对人生归属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关键词:托马斯·沃尔夫 流浪情结 精神流浪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天使望故乡》(Look homeward,Angel)是美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的成名作。小说出版后,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路易斯称它“堪与我们最佳的文学产品相媲美,这一鸿篇巨制中充满了勃勃生机”。此后,这部小说在评论界备受推崇,沃尔夫本人也声名鹊起、享誉文坛。虽然《天使望故乡》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尤金·甘特的成长烦恼,但通读小说我们会发现,流浪与漂泊是小说的情感主基调。小说人物从尤金祖父开始到尤金本人及其父兄都怀有沉重难解的漂泊心结,对浪迹天涯都有种“透入骨髓的”热望。有学者认为,流浪主题是世界文学中常见的一个母题,可作为“特定的认知方式”来诠释人类“自身生命的困惑,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据此,本文拟通过剖析令尤金及其父兄饱受煎熬的流浪情结,来解读小说对人生归属及生命价值的思索和追求。
  一 失败的远游者——奥利弗·甘特
  尤金的父亲奥利弗·甘特在小说中被称作“远游者”。甘特是早期英国移民的儿子,其父在美国一路流浪闯天下,总算过上安稳日子,却不幸中风猝死,丢下孤儿寡母。但他“瞠而未合”的眼中依然透出“对浪迹天涯抱有强烈又不易察觉的渴望”。甘特十五岁时见过一尊“手持刻有百合花叶柄手杖的大天使雕像”,于是,这个眼里同样闪动着“隐秘而强烈渴望”的男孩抱着“想刻一尊天使头像”的愿望,在家乡巴尔的摩做了石匠的徒弟。五年后,为了心中“没有找到的那个归宿”,他“继续艰难地漂泊下去,横穿整个国土来到重建中的南方”,开了一家小酒店,“勤奋而又谨慎地过着日子”,并娶了“一位老处女”。然而好景不长,“不到十八个月,他旧习复发,脾气暴躁”,终日酗酒,生意很快垮掉。不久,妻子死了。“于是,一切又都失去了——”,他“继续沿着这块大地茫然地流浪。这次他转向西边,朝绵延的山区深处走去”。甘特先乘火车,再换马车,最终到了一个叫阿尔塔蒙特的小镇定居下来。他盖房建屋,再次娶妻,然后生子,过了一段安定的日子。但是“甘特有着标准的流浪汉所有的情感,这种人总是要依托一个落脚点再去浪荡”。这就是说,甘特并不打算从此安居乐业、在家尽享天伦,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一直让他那颗不羁的心驿动不已。对于人类的流浪情结,作家曹文轩有过精辟论述:流浪是一种人类史前记忆,一种固有的本能、欲望和“集体无意识”。由于智慧增长、物质丰富,人们渐有“家”的概念。稳定、舒适与温馨的家成了人们的依恋与追求。人类开始害怕流浪,将无家可归看成一种不幸。但史前的迁徙记忆与迁徙欲望,使人类在害怕流浪的同时,又压抑不住地喜欢着流浪与距离。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渴望家也渴望路。这段话用在甘特身上很恰当。而碰巧的是,甘特后娶的妻子伊丽莎同样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尤金四岁那年,恰逢圣路易斯城正在筹备世界博览会。伊丽莎“为这个既可出游又可赚钱的机会感到激动”:她想去那里开旅店。尽管甘特嘴上反对这一计划,但“陌生之地的诱惑使甘特动心了”,“这意味着把已定型的生活完全舍弃并走向新的地方去重新开创家业,而这正是甘特所向往的”。他们拖儿带女举家迁往圣路易斯。然而,这次远途迁徙后来证明是场悲剧,儿子格罗夫染上了伤寒,客死异乡,开旅店也不成功。远行的失败对甘特夫妇打击很大。“他们想起远方山区那幢爬满葡萄藤的房子、那熊熊的炉火”。甘特想到自己活过的“五十四个年头”,想到那“逝去的青春、日渐枯竭的体力”感到“内心有说不出的心灰意冷”,甘特一家又迁回了阿尔塔蒙特。如果说流浪负载着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追寻和思考,那么漂泊则是为了寻找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理想。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天使”和“门”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奥利弗·甘特漂泊半生也没有找到“门”,没有学会雕刻天使。“鸽子、小羊、光滑的大理石块拼成的死亡之手以及精美的字体他都会刻,但刻不出那个天使。”出于对心中天使的渴望,自己就是雕刻匠的奥利弗竟然花大价钱从意大利的卡拉拉买来一尊“握着石雕百合花”的天使雕像。他心情不佳时把它骂作“累赘白象”、“地狱的恶魔”,而喝醉时又“哭着跪在石像前……乞求它的关爱和宽恕”,结果引得人们“不禁失声大笑”。其实“没人了解他有多么喜爱这尊天使像”,童年所见的天使雕像是他理想的象征,精神的寄托,他漂泊四海的原动力正源于此。可出乎意料的是,甘特最终却把雕像卖给了妓院。尽管他清楚没有了天使像竖立的店前空地,“拿不出别的东西来填补或遮盖”,“这在他心中留下一个荒芜的深坑”,可他还是把它卖了,任它立在妓女的坟头。对于“一扇门”他也放弃了寻找,并“强迫自己承认那扇门根本就不存在”。卖掉天使像,否定门的存在意味着甘特已失去了对流浪的激情和渴望,不愿再四处漂泊,宁愿终老家中;同时也意味着他对心中理想的放弃、对命运的最终妥协。
  然而,渴望流浪的不羁热血继续在两个儿子本和尤金的血管中流淌。
  二 孤独的精神流浪者——本
  尤金的二哥本虽然有过两次外出打工的短暂经历,但大部分時间是在家乡卖报为业。但这个孤独、消瘦的年轻人在内心深处却时刻有种精神流浪的感觉。刘广涛教授认为,“渴望流浪就是渴望新奇、冒险,挑战平庸;渴望流浪就是渴望理想,在远处寻找自己的梦”。而精神层面的流浪“意味着对生命意义的执著追寻,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具有深刻的哲学文化意蕴”。本的身上就富有哲学家的气质,他常常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生在世是怎么回事啊?你能不能告诉我?”他对人的归属感到迷茫困惑而追问不休:“咱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咱们来到这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他的医生朋友柯克这样回答:“为的是每天上九小时班,睡九小时觉,……偶尔请‘风流寡妇’去看看电影”。还可以“开着车东游游,西兜兜”,“讨一房善良贤惠的媳妇,生一大帮规规矩矩的儿女”。总之,“人生在世可做的事情多着呢,本,足够让你忙得没有一分闲可偷”。本对柯克的答案不以为然,这不是他所要的生活,本像个“阴郁、沉默又孤独的”天使,没人能理解他心中的苦闷煎熬,他因无法找到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而在精神上倍受折磨。从定义上看,精神流浪不是指为生计所迫而背井离乡,也不是为衣食无着而颠沛流离,而是矢志不渝地要寻找一处心灵寓所、一方精神乐土。在这种流浪中,“内在的焦虑不安、心烦意乱的情感状态”使小说人物呈现出“心理、精神意义上的流浪”。本曾打算应征入伍去海外,到外面去寻找自我。遗憾的是,因为体检不合格被拒。在几位哥哥姐姐中,尤金只与本情投意合、心灵相通。在尤金的记忆中,本一直在寻找一扇门。“每当他在家里四下寻觅着什么时,那一定是想发现某处通向生命的进口、某扇未被发现的神秘之门——一块石头、一片叶子——可以引他进入光明和友情之中。”这个孤傲无助而又寂寞无奈的年轻人一生都在迷茫中寻找着生命的出口。“本像幽灵……在千百条人生的街道上上下求索,却始终找不到门。”父亲甘特一辈子没有找到那扇门,晚年只能在失落与沉沦中度过余生;儿子本对门的辛苦寻找也至死未果。而找不到门就意味着找不到生命的价值,本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心情苦闷,拼命抽烟,二十几岁便郁郁而终,他承认自己是“失败者”,他把未酬的志向寄托在弟弟身上,鼓励尤金离家出走、追求自由:“……要是呆在家里,你永远也甭想有出头的机会。……有机会就远走高飞吧”。   三 永远在路上的漂泊者——尤金
  尤金的初次出行是四岁那年全家远迁圣路易斯城。当时他还被抱在母亲怀中,“尤金对这次迅速成行造成的混乱茫然不知所措,但新奇和忙碌使他感到激奋”。也许从那一刻起,尤金体内不安分的流浪基因由此被激活。由于父母的疏忽,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尤金并没有得到亲情的关爱。他曾在一次与家人吵架时愤怒地呼喊:“打我离开摇篮,我的第一举动就是朝门口爬……”这个在亲情缺失中长大的男孩,养成了敏感、孤独、内向的性格,甚至在幼年就萌发了出外闯荡的念头。
  中学毕业那年他第一次独自去南方旅行。在“沉闷而催人入眠的车轮声中”,他回想着自己的经历,“终于,他找到了通向他那迷失了的世界的大门”。尽管他尚不清楚“这扇门是在他的前面还是后面?他是在走出还是走进这扇门?”但听着咔嗒、咔嗒的车轮声,感受着一震一颤的颠簸节奏,他猛然顿悟:他的世界应该是在路上。早有学者说过,“人在本质上是‘在路上’,人生的一切内容、努力都是过程,过程就是目的”。人的一生就“处在一种漂泊的云游般的探索中”。对尤金来说,他那颗流浪的心总在路上,不在家中。大学一年级时,尤金有过一次真正流浪的经历,即那次因失恋而离家的弗吉尼亚之行。尽管在边流浪边打工的几个月里,尤金经常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差点儿饿死、累死。但在回乡的车上,他“对云游四海的饥渴如今又在心底里燃起。……他要去漫游,就像在他为自己编织的传奇故事中一样,去走遍天涯海角”。
  大学毕业后,尤金选择了继续去哈佛读书深造。他终于可以奔向外面的自由世界了。然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旅途已然开始,往何处去?”
  “我吃尽了大地的粮,喝干了大地的水,现在我迷失了方向,……”“你这个笨蛋,”本说,“你想寻找什么?”“寻找我自己,寻找能够让我不再饥渴的东西,寻找一片乐土,……”他还在寻思,本却开口了:“世上没有乐土。没有可以解决饥渴的东西。”“……到何处去,本?到何处去找我的世界?”“无处可找,”本说,“你就是你自己的世界。”
  本在生前鼓励尤金到外面寻找自由和自我,而本的灵魂却为何又断言世上没有乐土、而且无处可寻呢?其实,尤金与本一直灵犀相通,同本灵魂的对话实际上是尤金自己对流浪漂泊、生命归属等问题的思考独白。流浪的意义在于寻找心灵的依托。他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流浪只是简单地逃离家庭,他将始终迷茫前行,一生都无法找到心灵的乐土,而尤金选择四海为家并非无缘由地自我放逐、茫然上路。哥哥本说得对:“你就是你自己的世界”。尽管漂泊之路前途未卜、吉凶难料,但毕竟人可以把握自己,走自己的路。这种执着的流浪情结暗示着长路漫漫,上下求索的无畏精神,也反映出作者对人类寻找生命意义和人生归属的坚定信心。总之,人的流浪天性让“我们即使身在家乡也仍为逐客,无论走到何处也仍是陌路”。流浪是人类精神需求的隐喻,流浪既令人痛苦也令人激動,而人们正是希望在这趟身心疲惫的旅途中达到灵肉契合,找到“自我”,实现“真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傅少武:《论索尔·贝娄小说的流浪汉形象》,《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 曹文轩:《论近二十年来文学中的“流浪情结”》,《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3] 买琳燕:《〈天使望故乡〉中的意象呈现》,《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
  [4] 刘广涛:《文学世界中的“青春流浪”主题初探》,《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 托马斯·沃尔夫,王建开、陈庆勋译:《天使望故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6] 刘俐俐:《流浪汉小说:由浪漫到深沉——立足于西部流浪汉小说的历史回顾》,《小说评论》,1996年第2期。
  [7] 郑军:《迷茫的亲情——评成长小说〈天使望故乡〉》,《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作者简介:郑军,男,1969—,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自《霜叶红似二月花》问世以来,关于此小说的故事时间一直众说纷纭,并因此影响到了对作品主题的概括判定。笔者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钩稽史料与文史互证,对其文本背景进行新的解读。  关键词:《霜叶红似二月花》 陈独秀 北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自《霜叶红似二月花》(以下简称《霜叶》)问世以来,关于此小说的故事时间就一直众说纷纭,各有不同。就笔者目前所
期刊
摘要 贾平凹的故乡隶属于商州,其故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是贾平凹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基石以及文学创作的根源所在。贾平凹以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对商州故里的钟情,在其创作的散文中把商州的社会风貌、人文景观等与作者对商州那份独有的“情”和“爱”进行心灵的交融,向人们展现了商州独特的人文地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贾平凹内心深处对商州故里的眷恋及他对自己心灵精神家园的向往。  关键词:贾平凹
期刊
摘要 老舍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话剧剧本《茶馆》更是极具北京口语风格的剧本典范。本文从《茶馆》中不同的词汇入手,通过分析老舍先生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运用来分析这部剧本中特有的语言词汇风格。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语言和词汇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老舍 《茶馆》 语言词汇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老舍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
期刊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著名作家杨显惠“定西三部曲”中反映出来的作家责任感,探索良知与作家世界观的关系,分析作家真实再现历史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当代 责任感 中国文学 定西 杨显惠 良知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良知概念与杨显惠其人的其文  作家的良知是作家作为一个书写者所体现出来的良性价值观,是通过他的作品来反映的,包括选
期刊
摘要 在索尔·贝娄的创作中,“物的无所不在”导致了大量背弃家庭伦理道德现象的出现,要理解贝娄为此找到的破解之道:以爱为前提,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因此在灵性层面上再造人之“精神家园”,对其父亲形象的理解是关键。本文将贝娄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了长时段的综合的分析,得出结论:贝娄通过塑造不同的父亲形象来表现社会道德的失范,引发人类对所面临的生存危机的思考。  关键词:索尔·贝娄 解构
期刊
摘要 格律诗是一种有节奏韵律的文体,而因其节奏韵律的变化,它以四声(平、上、去、入)写诗,同时对字数、句数、平仄、对仗、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诗的格律形成之后,诗人们无意识的从事格律诗理论建筑,本文将以吴宓为例着重介绍其格律诗理论的探索成就和创作的实践。  关键词:格律诗 理论现代化 创作实践 吴宓 吴宓诗集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吴宓先生以西洋文学
期刊
摘要:安吉拉·卡特以一个乱伦泛滥的原始村落为载体,通过采用非聚焦型叙事视角,将具象摹写和喻象营构相结合,在审视人类本质和社会机制的同时,表达了她对文明、理性和颠覆行动的期盼。  关键词:安吉拉·卡特 乱伦 意象 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安吉拉·卡特在《刽子手的美丽女儿》中跨越了现象世界与想象世界、真实世界与梦幻世界、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疆域,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
期刊
摘要 金庸小说中塑造的疯癫人物很多,但专题研究的却很少。东方不败、岳不群和林平之皆因不同欲望诉求而自宫。包括三人在内的金庸小说疯癫人物,传承了“五四”以来文学史上的疯人谱系,抵减了武侠小说惯有的巨大虚拟性,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金庸 疯癫 自宫者 欲望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曾说:“全世界有华人处就有金庸小说的流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博尔赫斯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在学界引起的争论,认为博尔赫斯笔下的中国虽然貌似充满“异国情调”,但他笔下的中国人却与西方人有相“同”的思想感情结构,这种“同”是博尔赫斯赋予的,是为了实现他的创作意图:展现与现实相“异”的可能性。因此,本文认为博尔赫斯的“他者”实际上是现实人类世界,他创造了一种“异世情调”。博尔赫斯在形象学研究中的特殊性值得学界关注。  关键词:他者 中
期刊
摘要 《烧马棚》中的阿伯纳·斯诺普斯对有钱的白人地主充满仇恨,一旦他觉得受到侮辱和不公正待遇,就采取纵火烧毁对方马棚的方式进行报复。这种报复行为疯狂而极端,连他10岁的小儿子萨蒂都因无法忍受而最终背叛了他。阿伯纳的报复行为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经历了残酷的南北战争,并在遭到枪击后侥幸活了下来,却落得终生残疾,战后他生活在社会底层,靠租种地主家的田地勉强谋生,生存的压力、强烈的不平感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