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培养儿童的心理耐受力,指的就是当儿童遇到挫折时,能够根据自身的调节将困境摆脱,其中儿童的主要心理耐受力来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以及对待挫折与困境的方式。而心理韧性指的就是对待一个目标,长期的坚持,把这个目标当作自己发展的动力。儿童的心理耐应力,主要是在挫折中形成,合理的对儿童进行磨练,能够创造儿童坚强的性格。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运用挫折教育培养儿童的心理耐受力。
【关键词】心理耐受力 挫折教育 儿童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195-01
一、转变观念,注重挫折教育的价值
众所周知,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时候挫折未必总是坏的,最主要的是受挫者对待挫折的态度。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讲,同样的挫折面临到儿童头上,有可能让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严重的会在心里产生一道障碍,进而使其难以健康的成长。由于儿童在发展生长的过程中,处于道德认知的状态。其并不能自行判断挫折的严重程度,而是根据成人的判断与理解,其主要原因就是取决于儿童的父母与教师。因此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对挫折有害怕的心理,勇于让儿童面对多样性的挫折,使其能够变得越来越坚强,并给予鼓励,使儿童在挫折中成长,提高其心理耐力。
二、合理的让儿童参与挫折训练
家长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过早的让儿童学会面对挫折。例如让孩子尝试一下动手干活,使其能够明确家庭生活的忧愁,以及生活上的烦恼。需要重视的事,一定要尽早的让孩子知道,生活是坎坷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与此同时,应该让儿童知道,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只要自己学习相应的能力,进而能够攻破他们,品尝到胜利的快乐与成就感。
当儿童亲身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应该适当的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并时时观察儿童的进步,即便是略微的进步。经过相关学家,研究表明,一般充满自信的人往往会赢得胜利。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该通过对儿童的鼓励,使其充满自信,才能够有效的面对挫折,进而使儿童的心理耐受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当儿童遇到困难退缩时,家长与教师应该给予鼓励
在锻炼儿童心理耐受力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儿童遇到困难退缩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使其能够勇往直前,做到不退缩,勇于克服困难,将挫折战胜。与此同时,如果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做出很大的努力或取得相应的成绩,家长与教师应给予鼓励,并给予相应的肯定,使孩子能够获得自信的心理,进而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面对更多的挫折与困难。
四、当儿童遇到重大挫折时,家长与教师应该进行疏导
当儿童在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相对严重的挫折时,家长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疏导,帮儿童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找出儿童失败的原因。在必要的时期可以对孩子进行帮助,并教导儿童,应该勇于面对挫折,即便是比较严重的挫折,也要敢于面对,敢于尝试,只有在尝试中才能战胜挫折。若孩子在与挫折对峙的过程中,几经遭遇失败,那么,家长与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意见,使孩子能够明确,战胜挫折的方式,进而充满自信。
五、善于把握挫折的适度性
在对儿童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其主要就是为了能够让儿童把握挫折的适度性。挫折教育对于儿童来讲,并不是越难越是好,而是需要适当,并且儿童能够承受这种挫折不要过于严重,使儿童对生活失去信心,那样反倒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家长与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训练项目,进而能够适用儿童的心理耐受力,然而严谨超过儿童的心理承受度。与此同时,还应该设置一个由低到高的难度,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适应力,去进行超越。
六、以身作则,为儿童提供经验
儿童的心理耐受力会随著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提高,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与项目,对儿童进行多次考验。进而使儿童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家长与教师所传达的经验。与此同时,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家长与教师在培养儿童心理耐受力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身作则,由于儿童的年纪较小,喜欢模仿家长或教师的行为,其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所记住,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该重视自己的行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儿童的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有效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开展,培养儿童心理耐受力,而应对造成挫折的结果,进而能够加以调节儿童的心理韧性。而这种能力,只有在儿童较小的年纪才能够发挥作用,进而能够抑制挫折为儿童带来的影响,使其在挫折中不断成长,避免存在悲观或不可控制的心理现象。
参考文献:
[1]赵旭曼,侯艳.“挫折教育”与儿童抗挫折能力刍议[J].少年儿童研究,2011(14):8-11.
[2]张红梅.加强挫折教育 促进儿童健康发展[J].成功(教育),2007(07):122-123.
【关键词】心理耐受力 挫折教育 儿童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195-01
一、转变观念,注重挫折教育的价值
众所周知,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时候挫折未必总是坏的,最主要的是受挫者对待挫折的态度。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讲,同样的挫折面临到儿童头上,有可能让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严重的会在心里产生一道障碍,进而使其难以健康的成长。由于儿童在发展生长的过程中,处于道德认知的状态。其并不能自行判断挫折的严重程度,而是根据成人的判断与理解,其主要原因就是取决于儿童的父母与教师。因此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对挫折有害怕的心理,勇于让儿童面对多样性的挫折,使其能够变得越来越坚强,并给予鼓励,使儿童在挫折中成长,提高其心理耐力。
二、合理的让儿童参与挫折训练
家长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过早的让儿童学会面对挫折。例如让孩子尝试一下动手干活,使其能够明确家庭生活的忧愁,以及生活上的烦恼。需要重视的事,一定要尽早的让孩子知道,生活是坎坷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与此同时,应该让儿童知道,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只要自己学习相应的能力,进而能够攻破他们,品尝到胜利的快乐与成就感。
当儿童亲身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应该适当的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并时时观察儿童的进步,即便是略微的进步。经过相关学家,研究表明,一般充满自信的人往往会赢得胜利。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该通过对儿童的鼓励,使其充满自信,才能够有效的面对挫折,进而使儿童的心理耐受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当儿童遇到困难退缩时,家长与教师应该给予鼓励
在锻炼儿童心理耐受力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儿童遇到困难退缩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使其能够勇往直前,做到不退缩,勇于克服困难,将挫折战胜。与此同时,如果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做出很大的努力或取得相应的成绩,家长与教师应给予鼓励,并给予相应的肯定,使孩子能够获得自信的心理,进而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面对更多的挫折与困难。
四、当儿童遇到重大挫折时,家长与教师应该进行疏导
当儿童在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相对严重的挫折时,家长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疏导,帮儿童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找出儿童失败的原因。在必要的时期可以对孩子进行帮助,并教导儿童,应该勇于面对挫折,即便是比较严重的挫折,也要敢于面对,敢于尝试,只有在尝试中才能战胜挫折。若孩子在与挫折对峙的过程中,几经遭遇失败,那么,家长与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意见,使孩子能够明确,战胜挫折的方式,进而充满自信。
五、善于把握挫折的适度性
在对儿童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其主要就是为了能够让儿童把握挫折的适度性。挫折教育对于儿童来讲,并不是越难越是好,而是需要适当,并且儿童能够承受这种挫折不要过于严重,使儿童对生活失去信心,那样反倒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家长与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训练项目,进而能够适用儿童的心理耐受力,然而严谨超过儿童的心理承受度。与此同时,还应该设置一个由低到高的难度,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适应力,去进行超越。
六、以身作则,为儿童提供经验
儿童的心理耐受力会随著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提高,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与项目,对儿童进行多次考验。进而使儿童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家长与教师所传达的经验。与此同时,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家长与教师在培养儿童心理耐受力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身作则,由于儿童的年纪较小,喜欢模仿家长或教师的行为,其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所记住,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该重视自己的行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儿童的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有效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开展,培养儿童心理耐受力,而应对造成挫折的结果,进而能够加以调节儿童的心理韧性。而这种能力,只有在儿童较小的年纪才能够发挥作用,进而能够抑制挫折为儿童带来的影响,使其在挫折中不断成长,避免存在悲观或不可控制的心理现象。
参考文献:
[1]赵旭曼,侯艳.“挫折教育”与儿童抗挫折能力刍议[J].少年儿童研究,2011(14):8-11.
[2]张红梅.加强挫折教育 促进儿童健康发展[J].成功(教育),2007(0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