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00年前的5月4日,以青年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诞生了以爱国、进步、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五四精神,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五四运动;时代精神;爱国主义
一、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一)爱国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从学生组织游行示威,散发请愿书和进行街头讲演,到学生总罢课和大规模严厉抵制日货活动成了反对北京政府和日本的主要武器,显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先锋作用。爱国学生的游行示威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多名青年学生或者由于疲劳过度而病故,或者由于忧国积愤而自尽,他们以“舍个人生命,争国民利权”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五四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激励着广大青年学生和民众为争取“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彻底胜利而更加英勇地进行斗争。正是因为爱国人士在国家危难之际将自己的一腔热血付诸行动,决不妥协的态度和决不放弃的精神,最终使得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二)进步精神
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逐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当时社会上一群追求理想、追求进步的青年们所掀起的一场革命运动,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为了改变旧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他们中的许多人不辞辛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祖国的振兴,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切新的思想和知识,他们积极向西方学习,积极研究探索着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最终他们在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辨析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探索中国出路的一方良药,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青年学生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主动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和指导中國革命的基本问题,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三)民主精神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具有向往共产主义思想的人们继承了这种民主精神,同时让他们对民主有了新的认知,也使得它在当时社会中得到进一步发扬。民主与社会主义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对民主有了更新的认知,便是将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相区分,将少数人的民主与多数人的民主相区分。因此,无产阶级民主是打破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而不是否定了民主,实际上是真正地发扬了民主精神。
(四)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实质上就是“五四”先驱们大力倡导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引导国人破除封建迷信和蒙昧主义,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五四”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注入了民主和科学新质后的发扬光大,摈弃了“忠君报国”的旧伦理,理性地选择了启蒙开新、强国智民的救亡图存之道。总之,科学精神是民主精神,也是爱国精神的根蒂,是整个“五四”精神的精髓。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
(一)五四精神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大学生所处的时期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够形成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不仅取决于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成熟与否,也取决于他们接受到的环境和外在事物是否有利于正确的观念的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得以健康的发展,需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不断的引导,促使大学生获得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精神”和五四精神是内在统一的,坚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就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的大德至善。大学要立德树人,帮助青年达到明德至善的境界,就要在青年中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知识涵养和道德情操,使其成为具有高尚修养的大国公民和社会栋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二)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的必要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近百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许多更艰巨、更伟大的任务等待优秀青年肩负起来,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就必须从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把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青年一代诠释爱国、理想、责任、奋进,重在行动。“爱国”要求当代青年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肩负祖国重任,扎根中国大地,在人生的黄金时代为祖国发展、民族复兴贡献才智和汗水。“理想”要求当代青年树立远大志向,胸怀国家民族发展,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党和人民的需要,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实现个人理想。“责任”要求当代青年崇德修身,既要从大处着眼,明确历史和时代责任,鞭策自己积累知识、提升修养,承担起更加艰巨的时代任务,又要从身边入手,修好私德,学会宽容谦让、自省自律、感恩互助。“奋进”要求当代青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既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又开拓创新、迎接挑战,在点滴积累中提升本领,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在长期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牛大勇,欧阳哲生.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习近平.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 [N].人民日报,2013-05-05.
[3]“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 刘奇. 教育与职业. 2016(13)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 韩旭.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5)
关键词:五四运动;时代精神;爱国主义
一、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一)爱国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从学生组织游行示威,散发请愿书和进行街头讲演,到学生总罢课和大规模严厉抵制日货活动成了反对北京政府和日本的主要武器,显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先锋作用。爱国学生的游行示威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多名青年学生或者由于疲劳过度而病故,或者由于忧国积愤而自尽,他们以“舍个人生命,争国民利权”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五四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激励着广大青年学生和民众为争取“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彻底胜利而更加英勇地进行斗争。正是因为爱国人士在国家危难之际将自己的一腔热血付诸行动,决不妥协的态度和决不放弃的精神,最终使得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二)进步精神
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逐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当时社会上一群追求理想、追求进步的青年们所掀起的一场革命运动,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为了改变旧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他们中的许多人不辞辛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祖国的振兴,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切新的思想和知识,他们积极向西方学习,积极研究探索着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最终他们在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辨析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探索中国出路的一方良药,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青年学生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主动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和指导中國革命的基本问题,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三)民主精神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具有向往共产主义思想的人们继承了这种民主精神,同时让他们对民主有了新的认知,也使得它在当时社会中得到进一步发扬。民主与社会主义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对民主有了更新的认知,便是将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相区分,将少数人的民主与多数人的民主相区分。因此,无产阶级民主是打破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而不是否定了民主,实际上是真正地发扬了民主精神。
(四)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实质上就是“五四”先驱们大力倡导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引导国人破除封建迷信和蒙昧主义,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五四”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注入了民主和科学新质后的发扬光大,摈弃了“忠君报国”的旧伦理,理性地选择了启蒙开新、强国智民的救亡图存之道。总之,科学精神是民主精神,也是爱国精神的根蒂,是整个“五四”精神的精髓。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
(一)五四精神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大学生所处的时期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够形成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不仅取决于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成熟与否,也取决于他们接受到的环境和外在事物是否有利于正确的观念的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得以健康的发展,需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不断的引导,促使大学生获得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精神”和五四精神是内在统一的,坚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就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的大德至善。大学要立德树人,帮助青年达到明德至善的境界,就要在青年中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知识涵养和道德情操,使其成为具有高尚修养的大国公民和社会栋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二)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的必要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近百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许多更艰巨、更伟大的任务等待优秀青年肩负起来,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就必须从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把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青年一代诠释爱国、理想、责任、奋进,重在行动。“爱国”要求当代青年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肩负祖国重任,扎根中国大地,在人生的黄金时代为祖国发展、民族复兴贡献才智和汗水。“理想”要求当代青年树立远大志向,胸怀国家民族发展,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党和人民的需要,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实现个人理想。“责任”要求当代青年崇德修身,既要从大处着眼,明确历史和时代责任,鞭策自己积累知识、提升修养,承担起更加艰巨的时代任务,又要从身边入手,修好私德,学会宽容谦让、自省自律、感恩互助。“奋进”要求当代青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既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又开拓创新、迎接挑战,在点滴积累中提升本领,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在长期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牛大勇,欧阳哲生.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习近平.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 [N].人民日报,2013-05-05.
[3]“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 刘奇. 教育与职业. 2016(13)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 韩旭.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