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里德的小说既根植于黑人与亚文化传统,又有典型的后现代派特征,最为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戏仿艺术,即对传统小说文类的戏仿,而戏仿艺术的政治性,则是后现代小说理论争议的焦点。本文以《逃往加拿大》为研究重点,探讨伊什梅尔·里德的戏仿改写技巧。
【关键词】外国文学 英语教学 戏仿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04-01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大量文学评论将注意力转向了奴隶叙事作品。里德的《逃往加拿大》是公认的该文学体裁的第一部小说,被朱迪·纽曼称誉“一个种族的文艺复兴”。
《逃往加拿大》讲述的是关于雷文的故事。雷文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奴隶诗人,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种植园里逃了出来,穿越美国的北部边境去往加拿大寻求自由。出于对经典奴隶叙事的兴趣,里德描述了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的文化,主人、家庭奴隶和田间奴隶,文中采用了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人物戏仿技巧。“家庭奴隶”罗宾叔叔和梭鱼姆妈仍保留着服从勤劳的特征,相反的是,在主人阶级里,里德偏爱亚瑟·斯外,一个比斯托夫人的西莫·里格雷更卑鄙可耻的人物。
与一般奴隶叙事的程式化开头“我出生……”不同的是,《逃往加拿大》用雷文宣告逃跑的诗为开头——
“亲爱的梅沙·斯维尔,发生了什么?我纵身一跳,平安的在加拿大的臂膀里,所以别费心让你的奴隶捕手在车站等我,我是不会在那儿的。”
加拿大是远离冷酷的奴隶制枷锁的希望之地。正是这个原因,雷文和其他的奴隶们都计划逃往加拿大,而罗宾叔叔更愿意在主人的种植园中找到自己的加拿大。作者讲述这些故事的方式是后现代主义的: 以诗歌开头后,叙事跟随着雷文的第一人称讲述着神秘的历史事件,窃用他人故事的危险和他自己的“巫术写作”。但是这种模仿奴隶叙事的姿态在第一章中部突然变成第三人称叙事,这种人称的转变“本身就是对巫术原则和时间最基本的应用——灵魂附身的行为”。
在期待中,《逃》会完全归入布莱恩·麦克海尔的后现代主义的“时代错误文本”的范式。所以《逃》里的不合时宜就出现了:雷文乘坐大型喷气式飞机出行,林肯出面才用电话联系上罗伯特·E·李将军,内战后奴隶们都迷上了奢华的现代电子技术。
里德放大了林肯对种族平等的矛盾态度,将他展现为一个拙笨的政治玩家,《废奴宣言》的签订也不过只是一次政治权宜。亚瑟·斯外是一个卑鄙的政客,借助其种植园而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操纵着政治游戏,给战争两方提供黄金,威胁南方的李将军,控制利率来制造能源危机。实际上,当林肯向他来借战争贷款时,他难以置信地嘲讽羞辱了林肯,并建议林肯应该“学点文化”。
里德在虚构世界里破坏了林肯的正直。在他的文章里,林肯的《废奴宣言》不过是从 “奴隶制是不合时宜的”理论中得到的灵光一现,是林肯糊涂大脑中随意的想法。“不要再把北方民权和南方演讲的小事上比来比去,我们倒不如让它变成不支持奴隶制就不能支持南方”。
如果林肯集中体现了政治家们的腐败堕落和他们操纵国家政策的方式,那么对斯托夫人的讽刺就是对白人扭曲黑人文化的直接控诉。尽管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之后的奴隶叙事的出版定下了标准”,但她的小说却在非裔美国人社区引起了轩然大波。今天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就好像扫描一个温和的种族理论家的路径。但在里德看来,黑人是脆弱的,易受到宗教感召,富有同情心,喜欢家庭美德,感情丰富,是可以教育的。他们没有撒克逊人的血统,只有依附于白人;他们的“热带热情”和道德敏感性可以对世界做出贡献,但是只有加入基督教会并接受了健全的西方教育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里德戏仿的主要目标是斯托夫人对约塞亚·汉森及其自传《约塞亚·汉森的一生》的挪用。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以约塞亚·汉森为原型,从汉森的奴隶叙事里借用材料和叙事结构,里德似乎认为剥夺了汉森的文学和文化双重身份就等同于文化盗窃。《逃往加拿大》从一开始,雷文的思考就暗示《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个“偷”来的,受到“老哈丽雅特”想要买一条裙子的启发。从约塞亚·汉森身上吸取素材意味着实际上要了他的“生命”,这是一种致命的文化侵略,因为一个人的故事就是他的护身符。
事实上,哈丽雅特的《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里》归功于约塞亚,但斯托夫人故事的来源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为相较于黑人作家的身份问题,读者对她传递的信息更感兴趣。斯托夫人“用别人的故事赚得钵满盆平,足够买成千上万条丝绸裙子和一幢漂亮的房子”,但是她的文化盗窃行为导致了严重后果,雷文若有所思说:“哈丽雅特付钱了。是的,她付钱了。当你夺走一个人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不属于你,那么这个故事迟早会让你吃点苦头”。她发表了颇有争议的《拜伦夫人》之后,通过一个原始的巫毒咒语和对斯托夫人命运的暗示,里德展示了汉森的故事是如何“捉弄”她的。
《逃往加拿大》是里德的“以汉森名义的艺术性再加工,将斯托夫人置于升级版的汤姆叔叔的故事里,揭露她,防止她再次盗用别人的故事”。在故事结尾,斯托夫人打电话给罗宾叔叔,告诉他,自己打算写罗宾叔叔的自传的计划要把他写成“世上最富有最气派的人之一”。罗宾婉拒了,他对自己的故事很谨慎:他委托雷文去讲述他的故事。
《逃离加拿大》作为一种文化改写的文本,它一反《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伤感主义情调。如果说斯托夫人的小说是要说服读者奴隶制是罪恶而不是社会恶疾、犯罪或政治侵略,那么里德的小说表现的则是奴隶制不仅是社会恶疾同样也折射出一个被利欲熏心的社会文化和颓废落后的过去。
总之,伊什梅尔·里德是一位特别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后现代主义戏仿艺术既质疑文学再现形式,又高度关注与边缘文化、特别是非裔群体密切相关的历史、政治、文化等问题,丰富了小说创作的内涵。
【关键词】外国文学 英语教学 戏仿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04-01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大量文学评论将注意力转向了奴隶叙事作品。里德的《逃往加拿大》是公认的该文学体裁的第一部小说,被朱迪·纽曼称誉“一个种族的文艺复兴”。
《逃往加拿大》讲述的是关于雷文的故事。雷文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奴隶诗人,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种植园里逃了出来,穿越美国的北部边境去往加拿大寻求自由。出于对经典奴隶叙事的兴趣,里德描述了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的文化,主人、家庭奴隶和田间奴隶,文中采用了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人物戏仿技巧。“家庭奴隶”罗宾叔叔和梭鱼姆妈仍保留着服从勤劳的特征,相反的是,在主人阶级里,里德偏爱亚瑟·斯外,一个比斯托夫人的西莫·里格雷更卑鄙可耻的人物。
与一般奴隶叙事的程式化开头“我出生……”不同的是,《逃往加拿大》用雷文宣告逃跑的诗为开头——
“亲爱的梅沙·斯维尔,发生了什么?我纵身一跳,平安的在加拿大的臂膀里,所以别费心让你的奴隶捕手在车站等我,我是不会在那儿的。”
加拿大是远离冷酷的奴隶制枷锁的希望之地。正是这个原因,雷文和其他的奴隶们都计划逃往加拿大,而罗宾叔叔更愿意在主人的种植园中找到自己的加拿大。作者讲述这些故事的方式是后现代主义的: 以诗歌开头后,叙事跟随着雷文的第一人称讲述着神秘的历史事件,窃用他人故事的危险和他自己的“巫术写作”。但是这种模仿奴隶叙事的姿态在第一章中部突然变成第三人称叙事,这种人称的转变“本身就是对巫术原则和时间最基本的应用——灵魂附身的行为”。
在期待中,《逃》会完全归入布莱恩·麦克海尔的后现代主义的“时代错误文本”的范式。所以《逃》里的不合时宜就出现了:雷文乘坐大型喷气式飞机出行,林肯出面才用电话联系上罗伯特·E·李将军,内战后奴隶们都迷上了奢华的现代电子技术。
里德放大了林肯对种族平等的矛盾态度,将他展现为一个拙笨的政治玩家,《废奴宣言》的签订也不过只是一次政治权宜。亚瑟·斯外是一个卑鄙的政客,借助其种植园而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操纵着政治游戏,给战争两方提供黄金,威胁南方的李将军,控制利率来制造能源危机。实际上,当林肯向他来借战争贷款时,他难以置信地嘲讽羞辱了林肯,并建议林肯应该“学点文化”。
里德在虚构世界里破坏了林肯的正直。在他的文章里,林肯的《废奴宣言》不过是从 “奴隶制是不合时宜的”理论中得到的灵光一现,是林肯糊涂大脑中随意的想法。“不要再把北方民权和南方演讲的小事上比来比去,我们倒不如让它变成不支持奴隶制就不能支持南方”。
如果林肯集中体现了政治家们的腐败堕落和他们操纵国家政策的方式,那么对斯托夫人的讽刺就是对白人扭曲黑人文化的直接控诉。尽管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之后的奴隶叙事的出版定下了标准”,但她的小说却在非裔美国人社区引起了轩然大波。今天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就好像扫描一个温和的种族理论家的路径。但在里德看来,黑人是脆弱的,易受到宗教感召,富有同情心,喜欢家庭美德,感情丰富,是可以教育的。他们没有撒克逊人的血统,只有依附于白人;他们的“热带热情”和道德敏感性可以对世界做出贡献,但是只有加入基督教会并接受了健全的西方教育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里德戏仿的主要目标是斯托夫人对约塞亚·汉森及其自传《约塞亚·汉森的一生》的挪用。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以约塞亚·汉森为原型,从汉森的奴隶叙事里借用材料和叙事结构,里德似乎认为剥夺了汉森的文学和文化双重身份就等同于文化盗窃。《逃往加拿大》从一开始,雷文的思考就暗示《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个“偷”来的,受到“老哈丽雅特”想要买一条裙子的启发。从约塞亚·汉森身上吸取素材意味着实际上要了他的“生命”,这是一种致命的文化侵略,因为一个人的故事就是他的护身符。
事实上,哈丽雅特的《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里》归功于约塞亚,但斯托夫人故事的来源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为相较于黑人作家的身份问题,读者对她传递的信息更感兴趣。斯托夫人“用别人的故事赚得钵满盆平,足够买成千上万条丝绸裙子和一幢漂亮的房子”,但是她的文化盗窃行为导致了严重后果,雷文若有所思说:“哈丽雅特付钱了。是的,她付钱了。当你夺走一个人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不属于你,那么这个故事迟早会让你吃点苦头”。她发表了颇有争议的《拜伦夫人》之后,通过一个原始的巫毒咒语和对斯托夫人命运的暗示,里德展示了汉森的故事是如何“捉弄”她的。
《逃往加拿大》是里德的“以汉森名义的艺术性再加工,将斯托夫人置于升级版的汤姆叔叔的故事里,揭露她,防止她再次盗用别人的故事”。在故事结尾,斯托夫人打电话给罗宾叔叔,告诉他,自己打算写罗宾叔叔的自传的计划要把他写成“世上最富有最气派的人之一”。罗宾婉拒了,他对自己的故事很谨慎:他委托雷文去讲述他的故事。
《逃离加拿大》作为一种文化改写的文本,它一反《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伤感主义情调。如果说斯托夫人的小说是要说服读者奴隶制是罪恶而不是社会恶疾、犯罪或政治侵略,那么里德的小说表现的则是奴隶制不仅是社会恶疾同样也折射出一个被利欲熏心的社会文化和颓废落后的过去。
总之,伊什梅尔·里德是一位特别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后现代主义戏仿艺术既质疑文学再现形式,又高度关注与边缘文化、特别是非裔群体密切相关的历史、政治、文化等问题,丰富了小说创作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