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过程情感表达的自然绽放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作为云南六条大河之一的红河,在中国境内全长692千米,发源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云南的四个州市十二个县,从河口县进入越南,在云南称之为元江,进入越南称为红河。红河(元江)流域生息繁衍着上百万各族儿女,最主要的有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等。在历史长河和生命进程中,孕育、创造了与自然相适应的物质文明和与山川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的文化、民俗,产生于这片土地的民族音乐真切自然、特色鲜明。他们获天地之灵性,迎山而歌;得万物之哺育,临水即咏。歌声时时处处在生活中涌出,因物生歌,因境生情,因情生咏,随性而变,随心所欲;唱之为歌,动之为舞,性情自然绽放。歌唱可说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歌声已经深深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透过他们的音乐,我们仿佛听到人类早期那种“人之初”的质朴和纯真,迸发着生命的原动力。红河流域各民族的音乐,正是这样展现给了我们。走进产生这种音乐的土地和山川吧!在与“院墙文化”的对照中,从心灵感悟、审美形态、文化情态中认识红河流域各民族的音乐,倾听具有生命过程、情感表达自然绽放的“山川文化”。
  
  二
  
  “山川文化”有显见的气候地理的特征,带有野性和原始感,让生命过程、情感表达自然绽放。
  “院墙文化”注重条理、经验,讲求等级、规范,即是圈子化、行业化。
  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分析和研究,通常的是读出它的特殊性,寻求它的共同性。如:以地理区划方式、民族族属方式归纳;以体系、体裁分类;从技术层面研究调式、旋律、节奏、和声及多声部等……地理区划、民族族属易于理解,体系、体裁分类比较牵强,而从技术层面研究更容易走入简单机械的误区。我们知道,云南的土著居民就是以氐羌、百濮、百越三大族群构成。生活在红河流域的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也包括该流域的汉族)就属于不同的族群。当我们以上述的方式认识、分析和研究,得到的还有多少生命过程、情感表达自然绽放的鲜活、蕴含内在生命本质的状态呢?
  云南常被誉为“歌舞之乡”、“民族歌舞的海洋”,“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等等。专业艺术工作者又将云南当作“采风”绝佳之处,汲取灵感的“富矿”。近年“原生态”风生水起,甚至在2008年奥运会闭幕式也出现了“云南元素”。一时间这“极边之地”、“蛮夷之邦”也成了旅游热土、小资们的心仪之地。地点未变,时代变了。忽左忽右、林林总总的认识视点,遮蔽了这片美丽山川最本质的生命情态、文化情态。
  
  三
  
  “院墙文化”原点是人与人;
  “山川文化”原点是自然与人。
  对文化、对艺术,尤其是对来自山川田野、植根于大自然的文化和艺术的认识和研究要从原点出发,这就是:自然与人的关系,生命的原本状态。从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处处显见生命的原本状态在自然绽放,带着体温的血脉仿佛仍在今天流淌。红河流域如是,云南的遍布于山川田野的各民族音乐文化亦如是,在倾听中找到和声,寻得共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夭》)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名喈喈。”(《葛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鹿鸣》)
  当我深入热带雨林的西双版纳再到三江并流的香格里拉;无论是在“走泥丸”之乌蒙还是临“水拍”之金沙江边,听着山野传来的歌声,看着火塘咝咝的火苗,闻着煮出的茶香,再将一碗同心酒饮尽。那土地的神奇,山民的敦厚,色彩的瑰丽和多娇的山川、多姿的风采一次次深深地打动着我,这一切是那么淳朴自然且浑然天成。云南的山脉由北向南走势横断天下,山的走势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和流势,立体的气候容纳了除海洋、沙漠以外的几乎所有地理环境,云南多民族在这样的一片神奇、独特土地上繁衍生息,和谐共生、共存、共荣,与中原文明的交流碰撞中接纳、吸收、融合里仍然具有自己鲜明的本质特色。处处山川孕育、奉献出了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人之初”的质朴和纯真,像山花自然绽放的情感表达,透着生命的原动力和多样性。虽有山之阻、水之隔,却无栏之挡、亦无墙之围。可向天地而歌,可对万物来唱。在天地日月里尽情遨游,从山川万物中获得滋养并汲取无尽的灵感。听听吧!
  把自然融入歌声:“蜜蜂和野花相爱,春风就是媒人;青年和姑娘相爱,山歌就是媒人。”(藏族)
  “上寨的姑娘啊,像岩上的松树;下寨的姑娘啊,像河边的杨柳。岩上的松树啊,哪一棵向我点头?河边的杨柳啊,哪一棵向我招手?”(布朗族)
  把歌声融入生活:“独一只鞋子不能穿,有米无水煮不成饭;妹是米,哥是水,煮成饭——香喷喷的饭。”(傣族)
  “追鹿子,扑鹿子,敲石子,烧鹿子,围拢来,啄,啄,啄。”(彝族)
  让生活充满歌唱:“你是锋利的长刀,我是漂亮的刀鞘。你是挺拔的金竹,我是翠绿的竹梢。相好的心只有一颗,相好的人只有一个。”(佤族)
  “芝麻开花一合合,心中有话讲出来;有心摘花莫怕刺,有心谈情把口开,哎哟哟,鲜花只为蜜蜂开。”(拉祜族)
  让歌唱愉悦、滋养心灵:“真想作你眼睛珠,真想作你小心肝,真想作你内衣襟,贴你心窝上。”(白族)
  “姑娘住在坝上,小伙住在高山,虽然家在两处,歌声却一个样。既然是这样,应该合拢来,做一千年夫妻。如果办不到,做一百年情人,总可以办得到。”(彝族)
  “我们永远相爱,如果你是柴,我便是火;燃烧——我们热烈而欢乐;熄灭——我们使大地肥沃。”(佤族)
  那一句句、一声声入心入肺尽情绽放,把自然融入歌声,把歌声融入生活;让生活充满歌唱,让歌唱愉悦、滋养心灵。
  走进云南的山山水水,神游于其间我们感受到:山——赋予人雄浑、坚毅和力量;水——则给予人灵秀、优美且充满柔情;云——使人浪漫而神采飞扬。那种带有野性和原始感,让生命过程、情感表达自然绽放的“山川文化”,从山水田野中走来,又融化在山水田野中。“山川文化”是生命的原本状态,是真正原点;也是我们认识、理解和研究红河流域多民族音乐文化以至云南民族文化一个有趣的切入点。
  
  四
  
  让生命过程、情感表达自然绽放,而自然绽放就是最显著的特征。节奏是音乐的本质属性,人类对节奏的感知是本能的,节奏实在是艺术的命脉所在。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也离不开节奏。急徐、迟速、长短、高低、浓淡、阴阳、刚柔……等等节奏的特征在对比中显现,在运动中完成。在生命过程、情感表达自然绽放的红河流域各民族音乐文化中展现得自然多姿,形态各异的节奏把“艺术命脉”做了很好的注解。让我们来听彝族支系撒尼人在火把节弹着大三弦唱起、跳起的歌舞,与根据大三弦歌舞改编、创作的歌曲《在一起》,把二者的节奏形态放在一起做个比较。前者是复拍子节奏形态,而后者却变成了单拍子节奏形态。两者均是重复循环节奏形态,但前者生动自然,活力自现;而后者的内在动力已减弱,特性难觅,演唱的难度也增加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它又告诉我们这后面又潜藏着哪些原因呢?生长于那片红土地的撒尼人未接受过专门的音乐教育,他们节奏本能就是这样自然绽放,这般代代相传的唱跳习俗就是他们的“音乐训练。”歌来舞起是那样的热烈、奔放、激情、畅快,他们也不必知道单拍子、复合节奏什么的,唱来跳起怎么舒服、怎么痛快、怎么契合他们的节奏心态就怎么来。接受过专门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把节奏划分、节拍种类纳入到规范的节奏体系中,遗忘了自己的、也忽视了他人的节奏心态,以规范化了的节奏体系遮盖了内心原点产生的节奏,认为理当如此。当收集到喜欢的民族音乐素材,并以此开始创作时,对动机、素材的分析和取舍,他的知识体系就起到根本作用了。那个三拍子加二拍子复合节拍写起歌来与词不好融合,演唱时复拍子又恐不便,故而习惯性地用单一节奏的三拍子将歌曲写完,也就成了此时最好的选择。得到中失去了什么?得到结果,却失去了对生命过程中产生这种节奏形态的感悟、体验,失去了智慧的认识、取舍、把握并重新创造的过程。只能按自己已形成的认知模式运行,落入了纳入规范、削足适履的窠臼。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哪山唱哪山的歌”。如果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民俗、气候与地理环境,不知道那里的生存状态和生产方式,不走进产生那些歌舞音乐的环境当中,不倾听那里人的言谈,在他们的语言状态里捕捉音调,不理解音乐如何像山野之花般自然绽放地抒发情感,不用心灵去感悟那份音乐、甚至整个声音空间的美妙,我们得到的只怕是比失去的多得多了。这里再谈谈另一要素:调式。笔者在田野调查时,初次听到以“4”、“7”特色构成彝族民歌时,颇感新鲜、惊异和激动。它打破了我对红河流域民族音乐的固有之见,亦使我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在辨别演唱的音高时,以十二平均律界定较难。一种可能是表演者的表达不符合我们认定的律制,另一种可能是表演者的表达就是其已形成的另外的律制(也是一种习惯),而由于我们的浅见未能识得。在划定节奏节拍时,表演者的随性使然和即兴发挥让我们掌握的那些节拍方式不堪应对,抑或他的节奏心态以现有的节奏系统难于有效把握。要想准确地记录民歌和民间音乐是件难度极大的工作。以目前的记谱方式和十二平均律界定的音高,记成的乐谱很难表达出记录对象的真实,加之有的记录者囿于自身局限,我们看到(不是听到)的那些集子或是集成几乎多是难以还原真实面貌、只能理论分析的“纸面音乐”了。我们需要重新走进产生这些音乐的山川,对红河流域的民族音乐,包括其他的民歌和民族音乐解读、研究,一定要从倾听到感悟、再读出这些音乐的生命状态,找到音乐精髓与文化本质的必然联系,重塑新的音乐观。
  
  五
  
  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角度、方法以及达到的目的各异,切入的角度亦是不同,但对于民族民间音乐中生命原本状态、情感自然绽放的艺术情态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多是以概念先入,用理论界定,再硬纳入某些规律。还有的干脆从“纸面音乐”进入,失却了原点的深入会导致封闭,封闭就会萎缩。通常人们已习惯于从背景、创作动机、意义、表现手法等等方面去“研究”音乐、“理解”音乐,有意无意地将其划入什么“体系”、“流派”、“风格”、“类型”。容易忽略听者自身最本质的感受,紧缩了想象的空间,亦未能真正聆听到创作者心灵的声音。脱开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丢去那些概念和成见,把音乐当作生命状态来听,才有可能于熟视无睹之中探寻、感悟并发见生命原本状态、情感自然绽放的闻所未闻。
  在当代的都市文明里,我们是否缺失了那片可以亲吻的土地,那份可以寄情的山水和肆意遐想的蔚蓝天空呢?诚然,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以旅游的方式走进山水。可只是去了“景点”,忘了深厚的大地;带回了纪念照片,未能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天地日月,山川万物蕴含着无穷的灵感,惠及我们无限的创造力。那山、那水、那石、那树千年甚至亿万年的默默存在于地球上,对于艺术而言再不是“纯客观”之物,而是其永恒的源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深怀对山川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曾在自己的唱片《山水为韵》中写过这么一段话:生活中的热闹纷繁,网络上的流行火爆,总会让人们产生或多或少的焦灼以及不经意的浮躁。看看青山绿水吧!它可是从来就没有“火爆”过,但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参考文献
  [1]杜亚雄编著《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2]缪天瑞《律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3]杨义《读书的启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4]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欧鹍渤《滇云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杨知勇《在文化深层结构中探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7]吴学源编著《滇音荟谈》,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耿占坤《爱与歌唱之谜》,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方兵 中央电视台音频部电子音乐工作室主任、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引 言  晚清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1)提倡“尊史”,认为一切学术皆为史。{1}读研一中音史专业时导师就要求我们多读文献,写读后感、综述作业,尤其应该从学术史角度关注一部新著作的特色。自拜读《嘤鸣集》{2}以来,从朴素淡雅的装帧设计,到犹如作者学术轨迹和人际交往的26帧珍贵图片,再到吸引眼球的“目录”(上编为作者四大板块的评论文章51篇;下编为“被评论”的27篇文章),使笔者置于案头、爱不
钢琴演奏、室内乐演奏、钢琴教学于一身的俄罗斯全能型女钢琴家艾莉索·维萨拉兹(Eliso Virsaladze)生于1942年,从小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浸泡成长,幼时师从祖母安娜斯塔西亚·维萨拉兹(Anastasia Virsaladze钢琴教育家)学习钢琴,“20世纪俄国钢琴学派三大巨头,戈登维瑟、伊贡诺夫和纽豪斯都是其祖母府上的常客”①。艾莉索“幸运地在最初就立下追求音乐内涵和完整技巧,尤其是音色
五声七音三十韵,六律九歌而立馨。  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0周年庆典来临的时候,最集中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就是:继往开来、代有薪传。  30年前,当我作为建系之后第一批入学学生进校的时候,钱仁康、谭冰若、夏野等前辈老师那和蔼的目光与亲切的话语依然留在我的记忆中难以忘怀。30年过去了,看着现在多世同堂、学科共建的局面,惟有以不断更新自策。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专业历史久、传统好、起点高
陆机(261—303)是西晋著名的作家、文艺理论家,也是一位提出了不少新见的美学思想家。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重要文章,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该文有一段指陈文章之病的论述,全以音乐为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陆机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便于讨论,现将这段文字引录如下:    或托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理解后调性音乐》(Understanding Post-Tonal Music,以下简称《后调性》),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罗伊格-弗朗科利(Miguel A. Roig-Francolí)著,于2008年由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出版。杜晓十教授与檀革胜合作完成的中文译本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外国高校精品音乐教材”之一已于2012年1月出版发行。作者罗伊格-弗朗科利,祖籍
心说:“我是一个人身上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这个音乐家杀了。”  其实,木心并未死心,私底下一直尝试作曲,身后留下了多达五十六页的遗谱乐稿。  木心遗乐,用简谱记录。简谱、五线谱、工尺谱、减字谱等等,是记录音乐的不同符号工具。“简谱”,全称“数字简谱”,1665年,法国天主教“芳济各”修士苏埃蒂最先发明,七十年后,卢梭再度提倡,经法国乐家、文士
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堂上,有这样一位教授:他不是一个音乐家,却受到众多音乐学子的尊敬和爱戴;他既是一位诗文书画俱佳的学者,又对传统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他评点百家,融贯中西,三十余载,孜孜不倦地向他的学生们传授着知识和思想,把他们从音乐的象牙塔引向更为广阔的艺术星空,徜徉于人类历史文化的浩瀚海洋之中……这位教授的名字叫李起敏。  初识李起敏先生,还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那时候,我是个学生,他
为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2008年11—12月期间,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随州市委市政府、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一系列相关活动在湖北武汉和随州两地相继拉开帷幕。活动以编钟知识讲座、编钟音乐会、编钟学术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系统回顾了自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以来至今,30年间学界学人对曾侯乙编钟所蕴涵的音乐、文化等各方面知识的求索和研究,以及通过研究所
当我们关注中国音乐在国际上的传播时,努力弘扬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我们是否清楚,当中国音乐在19世纪欧洲万国博览会的舞台上亮相时,欧洲音乐文化正在经历着什么?在那些看上去褒贬不一、互相矛盾的高论背后,有着怎样的具体语境?不认清这一点,也就很难对外国人笔下的中国音乐进行公允的评价,遑论进一步考察中国音乐在域外的传播及其影响。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既懂中文又知晓欧洲音乐发展情况的往往是不同领域的专
创音乐剧《莎翁的情书》由香港资深戏剧教育工作者叶逊谦导演及其创办的Theatre Noir剧团于2010年共同打造,其中,方俊杰编剧、张贝琳和林子扬共同作曲、2013香港电影金像奖原创歌曲奖获得者岑伟宗填词、林子扬编曲,讲述了当代都市男女爱情。2012年4月18日,该剧中文版在北京繁星戏剧村首演并获得成功,同年相继上演两轮。2013年初,创作团队将该剧进行改编升级①,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