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过去的两年,关于“同时代人的写作与思考”和“百年新诗的讨论”,2018年关于诗歌的争论趋于稍许的平静和沉稳。“同时代”是一个仍在追问的话题,“我们与谁以及什么事物同属一个时代?”对于我们而言,“同时代”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写作,以及不同时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与什么同属一个时代”?百年新诗,放在“新诗”的度量衡上也是一个时代,“时代性”有深远的意义。在时代性这一概念下,仅就2018年而论,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每一个诗人的声音,独具个性和特质的声音,就是大河中的细流,反过来说是细流中的大河也许更能成立——如果这个声音进入“同时代”那种历史的长河。因此,对2018年中国诗歌的观察,从文学期刊到网络和自媒体大的情形看,我们惊讶于在城市化以及多元化语境下所涌现(发表)的诗歌,尤其是诗人的创造力。在这里,我们从50年代诗人到60年代以至90后新锐,来观察诗人的精神取向、诗歌意志和创作风格。
一、词的光芒和持续的创造力
这一年,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多多、于坚、王家新、孙文波、张曙光、欧阳江河、柏桦等,在一些场合登台亮相,《钟山》《十月》《花城》《芳草》《山花》等刊物发表作品,我们看到这一代诗人恒定而坚韧的诗歌意志和葆有的创作激情。
2018年,诗的光芒,或可从老诗人多多谈起,如他的诗“在风声与钟声中我等待那道光”(《我始终欣喜有一道光在黑暗里》《钟山》第1期)再现了多多写作的行动,以及诗人的使命,在多多这里诗就是“结词之灯”。诗是命运,也是《冥想,回想,不想》,“痛处是去处,已是诗篇。”多多发于《十月》(2018年第2期)这一组《近作集》所发出的“词”的光芒,依然是穿过黑暗,用以照彻的力量。对于多多来说,“记忆不是梦,是梦的行动”。这是作为一个诗人的行动。这种行动在于坚那里,是有形与无形彼此幻化的“大象”,“迈过丛林时曾经唤醒潜伏在河流深处的群狮”。于坚发表于《花城》的《大象十章》,以氣势磅礴的恢宏之气,呈现了“大象”的雄姿。但诗人的笔触不是“瞎子摸象”,而是“肢解”,譬如:“再没有可以逃亡的边境面部只剩下耳朵和/看不见的道路的视力随风起义八月之云/用圆柱跳舞……”诗中“根本寻找着道路”的那种焦灼感,通过庞大而斑驳的意象和镜像呈示在眼前。在这一代“老”诗人身上,一种责任感和清醒意识始终体现在语言自身的力量上。王家新发表于《诗刊》的一组《观海》,在审视世界、人性和生存的思考中,依然如他略带抒情的一贯风格,“深隐的痛楚、内溯的/回流和积蓄的力量”(《观海》),这在他的《灰,绿》中,一种生存空间带来的反思里禁不住的痛感,和突然的叹息,“我们的陈超:‘转世的桃花五朵’/我们的洛尔迦:灰又绿/我们的季节,灰、灰/我们的誓言,绿、绿……”,悲叹与呼唤同在。诗即是一种呼应,和内心也和现实。张曙光发于《诗林》的组诗,其中的《诗》有这样的句子:“每当新的灵感出现,他仍然会沉浸其中/像荒野中搜寻猎物的猎犬,被一种紧张的喜悦/和早已被人们忽略了的使命感所驱使”。2018年张曙光出了一本小册子《如你所见》,从中可以看出,他在创作上不但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诗歌还有了新变化——那种打破叙事风格的尝试和探索。如他在《小叙事》中所言:“故事重新被讲述。内容其实并不重要,而是/讲述的方式。”孙文波的《午后画像》发表于《芳草》,这组诗笔触开阔,时时在心、从心、入心,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世界,他在那里不停地言说甚至唠叨、焦虑,但自我始终处于一种自省的状态。2018年8月孙文波以《随手记》《恍惚诗》获第二届“阳明杯·山花文学双年奖”,授奖词这样表述:“诗人无论写当下日常,抑或读古人笔记,均发乎生命真切体验,并引发殊异的见解。诗作多短句并置,言辞铿锵,成激越之势,炼字布局独具匠心,以致文体浑然。诗作体现出对现实的犀利洞察,是从生活的惯性中、日常的缝隙间对新鲜诗性的萃取。”2018年柏桦在《钟山》发表《南京组诗》,所有的南京记忆,包括清凉山、中山陵、玄武湖仿佛都成为往事和回忆。“往事霸图如梦,小桃一树初开”,“柔情南京,1944,扫叶人曾在扫叶楼前”(《荡子心声》);“漂泊何时了,初秋夕凉,南京,一个老妇曾教我吹箫”(《香水是护照》)。他谈写作,说到一个萦绕中心的关键词:逸乐。对于柏桦来说“呐喊”是早期的激情与动因,“逸乐”是经过风雨和山水旅途之后的追寻,这个追寻既是一种向往,又是一种境界。
二、各自的方向针及其诗歌地理
这一年实力诗人依然以非凡的气质和强劲的创作态势行走“江湖”,仿佛各自有着自己的方向针,在时间上独立行走,构成了当代诗的一张诗歌地图。
西川发于《草堂》第1期的《题画(八首)》,一种来自传统的文化气息,透过诗歌弥散而来。西川是那种对语言抱有创造愿望的诗人,是敢于“大河拐大弯”的诗人,他被称为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他的这些诗从随笔的角度看也是一种景致?但这就是他的诗,一种存在不在于分行和形式,而是内在的诗性。这里,有一个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还是借西川的话说:“在今天,真正能够理解感受传统的必是深入当代问题的人们。从历史角度讲如此,从文化,从写作角度讲亦如此。”臧棣依然保持着高产态势,多组诗歌发表于《山花》《诗选刊》《十月》等杂志。2018年2月,在“阅读臧棣入门:2018迎春诗会——臧棣诗歌研讨+朗诵会”的小众书坊活动中,臧棣谈到这一点:“我现在写诗,常常像深入一个战场。一个充满硝烟的语言的场所。写诗的过程中,要应付复杂的情形。写诗时调动的心理能量,其实不亚于一个星系。就速度而言,我写得可能比过去要快,但我从不有丝毫怠慢。我时刻要求对自己、对语言、对汉诗,要有个交代。”蒋浩对大海的表达,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和隐喻体系。2018年《诗林》九月头条发表的《海甸岛》,对海是一个新的诠释,深含经验和睿智。“岛是这大海分泌的一块顽石,/固定着潮汐的进退起伏。/穿过星星的针眼,每一条细浪/都把这倾斜的海面绷紧在一呼一吸间。”蒋浩创造了一种关于海的诗歌话语,或叫海的诗学。这些诗构成了一种独立的存在,属于他的那一个大海的诗歌地理学。大解在《草堂》发表的《山河颂》,其中《沁河素描》这样写:“有些山,大名鼎鼎,看了就失望。/有些河太浅,从未淹死过人。/有些死人又活了,换个名字继续作死。/我真想踹他两脚。”一种大解的“荒诞式”表达。他的诗无论取材山河或别的事物,都在旷远而博大的诗思境界上,建立起了属于他的独特的美学秩序。这是他的独立性所在。组诗中的《汨罗江》,短短七行,但穿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显在的隐喻关系,隐忍到心痛。桑克也是一个高产的诗人,他的组诗《雪夜听费加罗》,透出诗人特有的机智和优雅的语调。在他的诗中,冬天是什么?“琐碎的雪就是其中一个不典型的典型。”“书里的人物,……手里全都是新鲜的洋葱。”“在无枝无叶的杨树之中,/透视精神的骨骼。”这是他《冬天》一诗的句子,细碎如冻裂的地貌。每一个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关键是带来的思考与启示。桑克的揭示就是他词语的指向,既指向未来,也指向现实。 梁晓明在《星星》诗刊发表了《用小号把冬天全身吹亮》,同名诗集也由小众书坊出版。近几年,他除了坚持“日常”写作之外,对生命的深度思考和对世界的冥思,让他有了持续的精神砥砺和创造性。在一首题为《种菜》的诗中,“希望的,一点点都会出来,这时候的青菜,就像你/一直以来的平常生活,它会碰到难题/像我脸上那么多皱纹,它们从来不告诉我/从哪里出来,又要到那里去,它们有它们自己的道路/我的困难就是它的起跑线,我的青菜一碰到石头,/它马上出发、伸长、深入”。朵渔组诗《星空辽阔,让我无言以对》,或清朗或隐忧,或质疑或痛心,始终是以清醒的眼界洞察世界和内心。在这组诗中,“我们讨论着严酷的现实/和不可能的未来”,诗和生活,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呼应的关系,在现实中却是那么虚无、脱节、难以构成我们诗歌想要的一种渴望;我们拥有那“寂静的知识”,但我们看到了什么?“在众人的谈笑中/萌生的那清澈不见底的思想/凭借展开的旗帜,我认出了风暴/……大地的棋盘上正杀伐四起”。古马以另一种景象的诗篇《落日谣》,呈现词语的盛宴,或者说一个西部诗人内心生长的隐秘。对古马来说,这些词就是他的信仰或他倾注的魔法。在《秘密的时辰》中诗人写到:“当一只羊死去时/它会看见:/流星/把一粒青稞/种在来年春天的山冈”。这种思考方式大抵也只有生活在西部那片神秘的土壤之上,生活在一种信仰之中,才有如此原始而富有神性的想象。古马是赋予古老的象征物以灵性的高手,他由此拥有了西部景观中独特的诗学修辞。荣荣的《如初》发表于《诗刊》2018年第8期,这组诗所构造的是一个人的诗学思考。荣荣对女性诗学的建构上,何言宏有过评述:“荣荣曾以自己的一组题为《更年期》写作回应了克里斯蒂娃关于女性时间的主张。她以其略带自嘲和反讽的方式写了一位更年期女性的内心与日常。‘别试图从我诗句里探询秘密/我只是两手空空的絮叨妇人’……这些细节仍然构建了一个形象鲜明的女性主体,并在当代中国女性诗歌的历史脉络和当下格局中,显示出非常重要的独特性。”谷禾的组诗《世界的每一个早晨》发表于《山花》。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正如诗中所写:“在你醒来的每一个早晨/另一个人还不曾睡去,一些人又出生和死亡/时间的加减乘除,并不因此而减慢了速度”。谷禾仿佛是旁观者或记述者,但他已不再寓于某个事件/时间之中,诗像大地之上的“晨光”,在普照世间的同时,带给人一种向往,这是向着光明追寻和奔跑的词语,是一个诗人打量了世界之后所发出的万物含光的声音。娜夜的组诗《西北风就酒》让我们在浩阔的诗意里,感受到了一种深情。风,是娜夜诗歌的隐喻,连她的诗集都叫《起风了》,而更具体的主题如这题目所包含的——大西北,“浮生聚散云相似”。但那种刻骨的眷恋、热爱,以及所有风物给出的记忆和隐秘,都成了诗人的情愫安置在了她的语言中。从这个角度读娜夜的诗歌就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粗犷大野与一个女诗人的细腻柔情,在诗中“演绎”出的情景既是一种仪式,也是属于娜夜的抒情主旨。
三、“头条”詩人的诗歌主题
以“先锋意识,中国精神”标注的《诗歌月刊》,坚持先锋性、前卫性的办刊理念,2018年头条刊发了雷平阳、黄灿然、梁小斌等24位诗人的诗作。这里不妨以此为例,观察2018年中国诗歌纷呈的镜像,事实上这些诗人非凡的创作成就构成诗歌的繁盛景致,值得探究。
雷平阳诗集《送流水》出版后,其中的26首集中刊发《诗歌月刊》,算是一次大展。“流水上写诗,流水/会将诗歌/交给大海或刻进顽石”,这是诗人的意志,倾其一生的事业。诗人何冰灵在主编时说:“作为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源流谱系和独特地域胎记的诗人,雷平阳一生都在书写云南,云南这块复杂土地上的‘山川、物候、民生、世情’转化为其阔大的写作景深,诗人执拗地趴在山水教育和故乡经验的‘针尖’上,直至耗尽他全部的深情、孤绝和悲悯。”子梵梅的诗像是自喻:“世间没有梅花,除了深不见底的九湖/……它比那个俄罗斯女人藏匿更深/它需要的也不是帕斯捷尔纳克短暂的温暖/而是欢天喜地的俗世”,“大雅大俗正从眼中涌泄而出”。这一组诗在她的性情中,又仿佛在光线明灭的时间深处;是出没在山冈的狐狸,也是“江边狂跑的女人”;是奥义书,也是透明的庭院和四周;是“开窗听雨记”,也是梭罗轰鸣的秒针。在她的修辞里,一直在放松,在走向简单、疏朗,在构建一种神性的向往。黄灿然的诗写的清朗、洒脱,有一种自然而然地回到叙说深处的率性和自由。《互相不能给予的爱》在不同时间的同一场景构建了诗人的一个祈愿“璀璨的、超越生死的爱”;《斜阳下》是写给诗人多多的,整个叙述也像“热烈而清醒的长谈”,所有的场景都成了对“倔强而微弯的肩膀”的赞许。沙马的诗关注更多细碎的事物,他在经验中加入了知性和灵性。譬如《给死去的父亲》,那种生与死的对应感和象征的意味,构成了沙马写作的一个特征。一种自身的悲苦和卑微感,突然映现在一首诗或某个句子间,“我想回到那个寂寞的图书馆,用一生的知识,证明一只蚂蚁的存在”。为此,诗人的《还乡》,那一半的存在一半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诗人的一种精神慰藉。龚学敏的《在人间》有十七首之多,都与地理有关,这大概就是他的“行走中国系列”。杨献平论龚学敏诗歌时说:“山水地理诗歌的写作,极容易坠入伤春悲秋、借此映照的窠臼。……龚学敏这一组诗歌所体现的独特与新鲜在于,无论是他乡异地,还是近身景致,不管是独在旅途,还是众人同行,龚学敏都能够于众声喧哗之地读出自我的‘经书’,也总是以恰切的角度,打开自己探寻和发现的视野,并借其中最幽秘的那一部分,传达出自我的经验。”沈苇有两个故乡:江南和西域,是地理上的,更是他精神上的自我诗学。江南的灵性、灵动如同诗歌的“灵犀”,随着诗人的出生与成长早已流动于身体的脉络之中;而西域多重的文化多重奥义,一个诗人在这里独行也是一种虔诚的守护。他在《旷野》中写道:“他怆然独行/因内心的炙热,而恢复了/在天地间的身份。”诗歌是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神话,一个诗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黄礼孩在一首诗中这样表述:“一个兴奋地词/……只留在白鸟与灰鸟的空隙/留在枯水的寂灭里”,我们好奇于黄礼孩“兴奋的动词”,也有感于这些诗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价值取向。他诗歌所传达的,也即他以一种明亮的词语擦拭着在灰暗的街巷、城市行走时的眼睛/心情。他坚信“内心的仪式使他们复活”(《时间之间》),是“光在迅捷地闪过”(《春夜》),是世界的门外“悠长的敲门声递来了一束光”(《生活的门外》)。川木的《残简》,流露出的那种悲凉,以及在抗拒时所给出的词语状态,可以看作川木诗学的一种品质。他在随笔中谈到“诗歌会听到我的哭声”“诗歌会赋予我崭新的世界”“诗歌会帮助我战胜时间”“诗歌会护送我踏上返乡之旅”“诗歌会引领我归于沉寂”。有时候对于诗人来说,诗歌植入生命就已经足够了,其他或不可言说。 梁小斌作为朦胧诗早期的代表人物,如今还有没有一个“现代性”的语境,这是我们担心的。但有一个事实是,诗歌这个并非仅仅是手艺的“精神鸦片”,一旦深入骨髓,就成了终身事业。梁小斌在回答黄玲君的访谈中提到:“一个诗人所召唤的精神啊,有的时候,是在诗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至少,在他的诗中,譬如《列夫·托尔斯泰》《干净还能坚持多久》,一种朴素的诗学观带来的思考和人文精神,仍在真切地持续着。王夫刚的组诗《满脸星辰的人》,在亲情、村庄、山冈的气息中,有沉实的思考。他写自然、农事,那种乡村带来的亲近感:“我和你、和他,亲人们、老乡们,种田的以及写诗的,我们枕着涛声/入眠,允许山梁梦想之旅”;他在亲近乡村时自责:“重返谷雨村庄,一切如昨/只有我,似乎变了/只有异乡死于地图上的旅行”;他在众多的夜晚思虑:“我写下不能朗诵的孤独/拒绝黄昏的示好”。车前子的组诗写《白戏》、写《万物》……主编李云的评介更能切中诗人的创作:“车前子的诗歌语言和意象组合也是独异的,很大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瞬间性,车前子往往刻意阻断理性化、习惯化的语言程式,这无疑会带来‘不懂’这个老问题,但需要明确的诗‘懂’本身是主观性的,也和思维习惯相关,如果打破习惯,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去阅读,我们必然会有所收获。”向以鲜的《短檠:火苗》让人感到好奇或者新鲜的是,短檠是什么?韩愈有《短灯檠歌》说:“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在向一鲜这里还真是有一些象征意味,譬如:石纹猫、蜜罐、螺狮壳……他的诗愿被这短檠的火苗照亮,同时照亮的还有诗中的神秘和孤独。梁平的《行色》是一种日常经验的再现,诗人在平静的述说中带来微微的惊讶。如《和父母亲过年》,一个“好清静啊”,道出了无法言说的隐秘心情;《养蜂人》虽写他人,间接的经验也带来述说的兴奋,“听蜂的私房话,血脉膨胀”;《宽窄巷》容下了天下方言和人间闲情雅致,而诗人说,“这里就是浩瀚的星河。”这种日常经验的轻叙说方式看似平实,波澜不起,而蕴含的东西却让人回味,所谓平实中见功夫。冯娜的一组“短歌”,以一种清澈的思想呈现了语言的亮度,通透、有力,暗含了一种不易觉察的自由心性。冯娜是直接的甚至是率性的,不拘泥于细节和构造,有一种随意中的激荡、撩拨,带来语言意想不到的冲击力。简明的《缝合术》从物中悟出人性和灼见,“我喜欢这样一句/——‘这里的水太硬’/好像是说:核桃心太软”;“闪电只是空间中的时间/在时空中,沙子却是有限中的无限,无限的卑微”。这些感觉以极高的悟性进入并说出事物的寓意,是一种知性的思考。他坚持以智者的思考发现、挖掘并进入事物真理的部分。江雪倡导“后天写作”,坚持他所倡导的这个诗歌理想,他的《词语之夜》也是我们的词语之夜。“他在黑暗中收集瓷光”“原野上奔跑的驼牛,寻找/掉队的诗人。”江雪说,作为诗人,我们的理想就是做一位同时代的诗人,“后天写作”就是一种同时代人的理想——坚持诗人的诗性正义。这也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诗歌意义上的先锋性,诗歌必然也必须有一个精神向度,而“同时代人”必然为这个意志而开启诗歌语言中的神性部分——自由、抗拒,发出诗性的声音。江非的诗有着极其自如的节奏,发乎心而又深入事物的内部,清朗透明中得见语言的本质。《由远而近的日子》,“马蜂在泥潭中奏响正午的乐曲/人们推开窗子,看见世界弯腰的幸福和谦顺的美”,有一种开阔中的自由、满足;《那些并不存在的事物》是事物也是想象,是想象也是真理,那种神秘看似有也看似无地被诗人说了出来。王学芯的组诗《失眠或在旷野走动》,的确是一种经验写作,无论是“失眠”带来的和内心的对话,还是“在旷野走动”遇到平实想象的凛冽,在诗人看来是“静静地/熬着深夜”。王学芯能够做到的“始终从自己的现实感受和生命体验出发,始终听从于心灵的真实召唤。”
四、新锐诗人及其作品锐度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对于诗歌而言,一直以来我们也同样心存对诗歌新人涌现的一个期待。这里说到的“新锐”主要是指80后、90后诗人,当然80后的不少诗人无论从年龄或是诗歌经验上早已显示出他们的成熟,一些人或一开始就获得了语言的“诗性”,带有明显的精神风度和精神向度。他们在一个速度化的时代步入城市空间,对那种文明冲突所带来的思考也有突出的一面,这思考一旦进入诗歌,就会凸显别开生面的个性和独立性。2018年《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各大刊物,发表了80后诗人的大量作品,从中可见这一代人已拥有了自身的经验,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力量。
阅读2018年80后诗人的诗,我们领略到一种活力、活跃而又沉潜于真实世界的音质。唐不遇的诗保持着清醒和独立的特质,语言一直以冷峻的语境进入现实和梦境、死亡与人生,尤其是现代文明进程中那种冲突、迷惘,在他的诗中成为思想与现实激撞的一个镜像。他写乌鸦,“星星嗡鸣着,比人类更珍视你的血:/它们带着鼓胀的腹部、在黑暗的天空,变成萤火虫。”在这里,诗人呼唤和寻找微弱的光明。江汀在倾听中叙述而又沉湎于深思,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语言的处理能力,既是及物的,譬如“悬铃木、商店、医院和工厂”,又有他的精神向度,“明白自己和言辞紧密的联系”。对于江汀来说,诗人从经验到隐喻的诗歌转义过程实际上也是诗人的认知过程。2018年首师大曾研讨张二棍的诗歌创作,对其底层特质、修辞方式、身份塑构、宗教情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的诗歌有着深入底层、朴素的特质,这不仅取决于对世界的认知,更主要有一个辨析的能力。他写到“在乡下,神是朴素的”,这可以看作他诗歌的一个质朴意识。他的《挪用一个词》,“挪用”的其实就是词转向“低处”的力量。2018年3月《海燕》刊登郑小琼的组诗,其中《喑哑》如是写:“喑哑的/嗓音间有沉默的结晶:灼热的词与句/融化了政治的积冰 夜行的火车/又怎能追上月亮 从秋风中抽出/绸质的诗句 柔软的艺术饱含着厄运”。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有了属于她的生成性意义。“历史被抽空,安置上虚构的情节与片段/我们想要的懺悔被月光收藏”(《交谈》),诗人在关照事物/世界的时候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信念。叶丹在诗中写到:“暮春,在暗夜之中练习辨声/成为我新增的一门晚课”,我们可以把这看作诗人辨认事物/世界的方式。事实上,这种辨认让叶丹有了很独特的体悟,他的语言就在他倾听到事物的那个音节上与内心发生共鸣,彼此打开。黎衡在《使命》写道:“在熄灭的中心我成为通道/我愿意走到通道的尽头。”他在行走中叙述着城市、港口、海岸以及午夜和情感。他以一种冷静的方式在不同的场景/境遇中行走与思考。他的叙述有着绵密的质地,日常经验融入其中。80后诗人,他们一开始就把叙述、叙事与诗性的思考恰当地融合,与60年代、甚至70年代诗人相比,他们自开始就站在了“知识”制高点上,这当是这代人的幸事。杨碧薇把她的叙述能力融入诗歌语言的同时,带有敏锐的世事洞察。她的敏锐仿佛是天然的、又有着强烈的诗性自觉——有着触及事物、道破本质,而又锋芒毕现的穿透力,“伟大的事物们,哪一个会怜悯你身后的灰影”。周鱼的诗超越女性意识,有属于她的文学经验,硬朗、敏锐而又表现出思辨的一面,显示了一个诗人的独立品质。她写道:“我所熟知的一种宝贵品格就在/那条蓝白相间的远去的海岸,在/大街上可能突然再现的/生涩的表征里,偷偷地生长。”这首叫《感官世界》的诗,显然已超越了感官,生长出一种纵深感。梁小静的诗在敏感的叙述和沉思中显现纯净的品质。她写一个夜晚的镜像:“窗帘上摆动的浓密的树影被伐走/……一只睫毛脱落的,直视你的眼。/夜晚是没有月光的灰蒙蒙的亮/白内障患者眼中费力的亮。”“我不知道月亮是怎么做到的,它洒下清澈的光,/熟悉并且美丽。”镜像与想象在这诗中同时呈现,月亮的隐喻在现代性的表达中居然有了温婉的批评色彩。张丹的诗,展开的是生命历程和对时间的思考,“一生中……/要在简陋的租屋里,/匆忙制成的台灯和风扇边,/揽看生命无一字可改的书页。”(《秋晚》)诗中沉静的语言显示了诗人低调、纯朴的一面,又让生命意识在一种“简洁”的氛围中悄然生成并带来安慰。王辰龙的诗是将生活空间转化为叙述中的诗空间。这里的诗性,不是诗意,更多是沉思,意味着诗人的主体性判断和认知有了修辞上的意义,他在诗中写道:“再看看河心开化折满冬阳/瞅得久了,便是自由的眩晕。” 关于90后诗人,很多人在关注,他们毕竟代表着诗歌的未来。这一代人,确实有一些已崭露头角,随着《中国首部90后诗选》的出版,人们对青年一代的诗写者之多甚为惊讶。这部集子由90后诗人秦三澍等15个人共同选稿,可谓蔚为大观的一个选本。进入2018年,很多刊物辟出专栏刊发90后的诗作,如《诗歌月刊》“新青年”,《西部》文学“西部头题”,《草堂》“最青年”等,《人民文学》《作品》《十月》都设有90后栏目,其他文学杂志或多或少对90后诗人都有所“青睐”。90后诗人究竟有没有独立而成熟的文本和诗歌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引来不同的看法,甚至争论。诗歌毕竟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业,对每一个诗人来说都需要长期的历练。我们阅读到砂丁、王子瓜、苏晗、陈翔、甜河、马小贵、吴盐、曹僧、刘阳鹤、蔌弦等人的诗,阅读让我们感到《意外》,“一条河从远处漫来,她贴向话筒,/像辨认一件失窃多年的行李。”(苏晗《意外》)作为90后诗人,他们已开始在路上行走并思考着,安吾在诗中写道:“这些年,我往内心装进了太多的/事物:北京西站、街头便利店、一夜情,/如此等等。父亲从远方寄来信件,/叮嘱我早日打入时代的内部、成长为/祖国的青年。哦,祖国啊祖国/给我一架梯子,让我攀在你的顶端打鼾。”我们从中读到了不是作为青年,而是一个沉思的詩人在诗歌中的自觉。木手在看似平静的叙事中,安置了日常经验之外的隐忧、背景和追问,“叫醒我,听对岸几位弱者的独白。”秦三澍的诗在冷静中透视着事物的本质和人性的东西,他写下《光照篇》“词语,是睡前必须服下的药”,在《醒世篇》中写道:“夏天的第一只脚,/在波尔卡的瓶颈中踮起新的曲度。”这些诗读来意味深长。甜河的《寻人启事》找的是“让我在一个夜晚重返月亮”。马小贵面对《魏公村的幽灵》担心的是“新的一天,命运的光线是否会重归于好?”郑纪鹏在词语之间穿插了更多的生活细节,《假装受难记》在诗里体验了一把“苦于劳作,甘于无助”。叶飙在一种简洁中介入复杂的生活,他喜欢的《旅程》是“醒着”,做过去的梦。叶提有属于他的感受力及语言穿透力,“有个声音在劝我生长/……仿佛一个初被推上酒场的少年/呛着了,鲜嫩的喉咙刺开一道口子/生命从中涌入”。这或可看作他诗歌的进入方式,一种生命意识悄然生成。诗歌写作是一种慢跑,90后的诗人有不凡的潜力,但持久性究竟如何,还要看他们的耐力和造化。
(本文节选自《2018年中国诗歌年度报告》)
责任编辑|王可田
一、词的光芒和持续的创造力
这一年,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多多、于坚、王家新、孙文波、张曙光、欧阳江河、柏桦等,在一些场合登台亮相,《钟山》《十月》《花城》《芳草》《山花》等刊物发表作品,我们看到这一代诗人恒定而坚韧的诗歌意志和葆有的创作激情。
2018年,诗的光芒,或可从老诗人多多谈起,如他的诗“在风声与钟声中我等待那道光”(《我始终欣喜有一道光在黑暗里》《钟山》第1期)再现了多多写作的行动,以及诗人的使命,在多多这里诗就是“结词之灯”。诗是命运,也是《冥想,回想,不想》,“痛处是去处,已是诗篇。”多多发于《十月》(2018年第2期)这一组《近作集》所发出的“词”的光芒,依然是穿过黑暗,用以照彻的力量。对于多多来说,“记忆不是梦,是梦的行动”。这是作为一个诗人的行动。这种行动在于坚那里,是有形与无形彼此幻化的“大象”,“迈过丛林时曾经唤醒潜伏在河流深处的群狮”。于坚发表于《花城》的《大象十章》,以氣势磅礴的恢宏之气,呈现了“大象”的雄姿。但诗人的笔触不是“瞎子摸象”,而是“肢解”,譬如:“再没有可以逃亡的边境面部只剩下耳朵和/看不见的道路的视力随风起义八月之云/用圆柱跳舞……”诗中“根本寻找着道路”的那种焦灼感,通过庞大而斑驳的意象和镜像呈示在眼前。在这一代“老”诗人身上,一种责任感和清醒意识始终体现在语言自身的力量上。王家新发表于《诗刊》的一组《观海》,在审视世界、人性和生存的思考中,依然如他略带抒情的一贯风格,“深隐的痛楚、内溯的/回流和积蓄的力量”(《观海》),这在他的《灰,绿》中,一种生存空间带来的反思里禁不住的痛感,和突然的叹息,“我们的陈超:‘转世的桃花五朵’/我们的洛尔迦:灰又绿/我们的季节,灰、灰/我们的誓言,绿、绿……”,悲叹与呼唤同在。诗即是一种呼应,和内心也和现实。张曙光发于《诗林》的组诗,其中的《诗》有这样的句子:“每当新的灵感出现,他仍然会沉浸其中/像荒野中搜寻猎物的猎犬,被一种紧张的喜悦/和早已被人们忽略了的使命感所驱使”。2018年张曙光出了一本小册子《如你所见》,从中可以看出,他在创作上不但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诗歌还有了新变化——那种打破叙事风格的尝试和探索。如他在《小叙事》中所言:“故事重新被讲述。内容其实并不重要,而是/讲述的方式。”孙文波的《午后画像》发表于《芳草》,这组诗笔触开阔,时时在心、从心、入心,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世界,他在那里不停地言说甚至唠叨、焦虑,但自我始终处于一种自省的状态。2018年8月孙文波以《随手记》《恍惚诗》获第二届“阳明杯·山花文学双年奖”,授奖词这样表述:“诗人无论写当下日常,抑或读古人笔记,均发乎生命真切体验,并引发殊异的见解。诗作多短句并置,言辞铿锵,成激越之势,炼字布局独具匠心,以致文体浑然。诗作体现出对现实的犀利洞察,是从生活的惯性中、日常的缝隙间对新鲜诗性的萃取。”2018年柏桦在《钟山》发表《南京组诗》,所有的南京记忆,包括清凉山、中山陵、玄武湖仿佛都成为往事和回忆。“往事霸图如梦,小桃一树初开”,“柔情南京,1944,扫叶人曾在扫叶楼前”(《荡子心声》);“漂泊何时了,初秋夕凉,南京,一个老妇曾教我吹箫”(《香水是护照》)。他谈写作,说到一个萦绕中心的关键词:逸乐。对于柏桦来说“呐喊”是早期的激情与动因,“逸乐”是经过风雨和山水旅途之后的追寻,这个追寻既是一种向往,又是一种境界。
二、各自的方向针及其诗歌地理
这一年实力诗人依然以非凡的气质和强劲的创作态势行走“江湖”,仿佛各自有着自己的方向针,在时间上独立行走,构成了当代诗的一张诗歌地图。
西川发于《草堂》第1期的《题画(八首)》,一种来自传统的文化气息,透过诗歌弥散而来。西川是那种对语言抱有创造愿望的诗人,是敢于“大河拐大弯”的诗人,他被称为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他的这些诗从随笔的角度看也是一种景致?但这就是他的诗,一种存在不在于分行和形式,而是内在的诗性。这里,有一个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还是借西川的话说:“在今天,真正能够理解感受传统的必是深入当代问题的人们。从历史角度讲如此,从文化,从写作角度讲亦如此。”臧棣依然保持着高产态势,多组诗歌发表于《山花》《诗选刊》《十月》等杂志。2018年2月,在“阅读臧棣入门:2018迎春诗会——臧棣诗歌研讨+朗诵会”的小众书坊活动中,臧棣谈到这一点:“我现在写诗,常常像深入一个战场。一个充满硝烟的语言的场所。写诗的过程中,要应付复杂的情形。写诗时调动的心理能量,其实不亚于一个星系。就速度而言,我写得可能比过去要快,但我从不有丝毫怠慢。我时刻要求对自己、对语言、对汉诗,要有个交代。”蒋浩对大海的表达,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和隐喻体系。2018年《诗林》九月头条发表的《海甸岛》,对海是一个新的诠释,深含经验和睿智。“岛是这大海分泌的一块顽石,/固定着潮汐的进退起伏。/穿过星星的针眼,每一条细浪/都把这倾斜的海面绷紧在一呼一吸间。”蒋浩创造了一种关于海的诗歌话语,或叫海的诗学。这些诗构成了一种独立的存在,属于他的那一个大海的诗歌地理学。大解在《草堂》发表的《山河颂》,其中《沁河素描》这样写:“有些山,大名鼎鼎,看了就失望。/有些河太浅,从未淹死过人。/有些死人又活了,换个名字继续作死。/我真想踹他两脚。”一种大解的“荒诞式”表达。他的诗无论取材山河或别的事物,都在旷远而博大的诗思境界上,建立起了属于他的独特的美学秩序。这是他的独立性所在。组诗中的《汨罗江》,短短七行,但穿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显在的隐喻关系,隐忍到心痛。桑克也是一个高产的诗人,他的组诗《雪夜听费加罗》,透出诗人特有的机智和优雅的语调。在他的诗中,冬天是什么?“琐碎的雪就是其中一个不典型的典型。”“书里的人物,……手里全都是新鲜的洋葱。”“在无枝无叶的杨树之中,/透视精神的骨骼。”这是他《冬天》一诗的句子,细碎如冻裂的地貌。每一个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关键是带来的思考与启示。桑克的揭示就是他词语的指向,既指向未来,也指向现实。 梁晓明在《星星》诗刊发表了《用小号把冬天全身吹亮》,同名诗集也由小众书坊出版。近几年,他除了坚持“日常”写作之外,对生命的深度思考和对世界的冥思,让他有了持续的精神砥砺和创造性。在一首题为《种菜》的诗中,“希望的,一点点都会出来,这时候的青菜,就像你/一直以来的平常生活,它会碰到难题/像我脸上那么多皱纹,它们从来不告诉我/从哪里出来,又要到那里去,它们有它们自己的道路/我的困难就是它的起跑线,我的青菜一碰到石头,/它马上出发、伸长、深入”。朵渔组诗《星空辽阔,让我无言以对》,或清朗或隐忧,或质疑或痛心,始终是以清醒的眼界洞察世界和内心。在这组诗中,“我们讨论着严酷的现实/和不可能的未来”,诗和生活,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呼应的关系,在现实中却是那么虚无、脱节、难以构成我们诗歌想要的一种渴望;我们拥有那“寂静的知识”,但我们看到了什么?“在众人的谈笑中/萌生的那清澈不见底的思想/凭借展开的旗帜,我认出了风暴/……大地的棋盘上正杀伐四起”。古马以另一种景象的诗篇《落日谣》,呈现词语的盛宴,或者说一个西部诗人内心生长的隐秘。对古马来说,这些词就是他的信仰或他倾注的魔法。在《秘密的时辰》中诗人写到:“当一只羊死去时/它会看见:/流星/把一粒青稞/种在来年春天的山冈”。这种思考方式大抵也只有生活在西部那片神秘的土壤之上,生活在一种信仰之中,才有如此原始而富有神性的想象。古马是赋予古老的象征物以灵性的高手,他由此拥有了西部景观中独特的诗学修辞。荣荣的《如初》发表于《诗刊》2018年第8期,这组诗所构造的是一个人的诗学思考。荣荣对女性诗学的建构上,何言宏有过评述:“荣荣曾以自己的一组题为《更年期》写作回应了克里斯蒂娃关于女性时间的主张。她以其略带自嘲和反讽的方式写了一位更年期女性的内心与日常。‘别试图从我诗句里探询秘密/我只是两手空空的絮叨妇人’……这些细节仍然构建了一个形象鲜明的女性主体,并在当代中国女性诗歌的历史脉络和当下格局中,显示出非常重要的独特性。”谷禾的组诗《世界的每一个早晨》发表于《山花》。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正如诗中所写:“在你醒来的每一个早晨/另一个人还不曾睡去,一些人又出生和死亡/时间的加减乘除,并不因此而减慢了速度”。谷禾仿佛是旁观者或记述者,但他已不再寓于某个事件/时间之中,诗像大地之上的“晨光”,在普照世间的同时,带给人一种向往,这是向着光明追寻和奔跑的词语,是一个诗人打量了世界之后所发出的万物含光的声音。娜夜的组诗《西北风就酒》让我们在浩阔的诗意里,感受到了一种深情。风,是娜夜诗歌的隐喻,连她的诗集都叫《起风了》,而更具体的主题如这题目所包含的——大西北,“浮生聚散云相似”。但那种刻骨的眷恋、热爱,以及所有风物给出的记忆和隐秘,都成了诗人的情愫安置在了她的语言中。从这个角度读娜夜的诗歌就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粗犷大野与一个女诗人的细腻柔情,在诗中“演绎”出的情景既是一种仪式,也是属于娜夜的抒情主旨。
三、“头条”詩人的诗歌主题
以“先锋意识,中国精神”标注的《诗歌月刊》,坚持先锋性、前卫性的办刊理念,2018年头条刊发了雷平阳、黄灿然、梁小斌等24位诗人的诗作。这里不妨以此为例,观察2018年中国诗歌纷呈的镜像,事实上这些诗人非凡的创作成就构成诗歌的繁盛景致,值得探究。
雷平阳诗集《送流水》出版后,其中的26首集中刊发《诗歌月刊》,算是一次大展。“流水上写诗,流水/会将诗歌/交给大海或刻进顽石”,这是诗人的意志,倾其一生的事业。诗人何冰灵在主编时说:“作为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源流谱系和独特地域胎记的诗人,雷平阳一生都在书写云南,云南这块复杂土地上的‘山川、物候、民生、世情’转化为其阔大的写作景深,诗人执拗地趴在山水教育和故乡经验的‘针尖’上,直至耗尽他全部的深情、孤绝和悲悯。”子梵梅的诗像是自喻:“世间没有梅花,除了深不见底的九湖/……它比那个俄罗斯女人藏匿更深/它需要的也不是帕斯捷尔纳克短暂的温暖/而是欢天喜地的俗世”,“大雅大俗正从眼中涌泄而出”。这一组诗在她的性情中,又仿佛在光线明灭的时间深处;是出没在山冈的狐狸,也是“江边狂跑的女人”;是奥义书,也是透明的庭院和四周;是“开窗听雨记”,也是梭罗轰鸣的秒针。在她的修辞里,一直在放松,在走向简单、疏朗,在构建一种神性的向往。黄灿然的诗写的清朗、洒脱,有一种自然而然地回到叙说深处的率性和自由。《互相不能给予的爱》在不同时间的同一场景构建了诗人的一个祈愿“璀璨的、超越生死的爱”;《斜阳下》是写给诗人多多的,整个叙述也像“热烈而清醒的长谈”,所有的场景都成了对“倔强而微弯的肩膀”的赞许。沙马的诗关注更多细碎的事物,他在经验中加入了知性和灵性。譬如《给死去的父亲》,那种生与死的对应感和象征的意味,构成了沙马写作的一个特征。一种自身的悲苦和卑微感,突然映现在一首诗或某个句子间,“我想回到那个寂寞的图书馆,用一生的知识,证明一只蚂蚁的存在”。为此,诗人的《还乡》,那一半的存在一半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诗人的一种精神慰藉。龚学敏的《在人间》有十七首之多,都与地理有关,这大概就是他的“行走中国系列”。杨献平论龚学敏诗歌时说:“山水地理诗歌的写作,极容易坠入伤春悲秋、借此映照的窠臼。……龚学敏这一组诗歌所体现的独特与新鲜在于,无论是他乡异地,还是近身景致,不管是独在旅途,还是众人同行,龚学敏都能够于众声喧哗之地读出自我的‘经书’,也总是以恰切的角度,打开自己探寻和发现的视野,并借其中最幽秘的那一部分,传达出自我的经验。”沈苇有两个故乡:江南和西域,是地理上的,更是他精神上的自我诗学。江南的灵性、灵动如同诗歌的“灵犀”,随着诗人的出生与成长早已流动于身体的脉络之中;而西域多重的文化多重奥义,一个诗人在这里独行也是一种虔诚的守护。他在《旷野》中写道:“他怆然独行/因内心的炙热,而恢复了/在天地间的身份。”诗歌是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神话,一个诗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黄礼孩在一首诗中这样表述:“一个兴奋地词/……只留在白鸟与灰鸟的空隙/留在枯水的寂灭里”,我们好奇于黄礼孩“兴奋的动词”,也有感于这些诗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价值取向。他诗歌所传达的,也即他以一种明亮的词语擦拭着在灰暗的街巷、城市行走时的眼睛/心情。他坚信“内心的仪式使他们复活”(《时间之间》),是“光在迅捷地闪过”(《春夜》),是世界的门外“悠长的敲门声递来了一束光”(《生活的门外》)。川木的《残简》,流露出的那种悲凉,以及在抗拒时所给出的词语状态,可以看作川木诗学的一种品质。他在随笔中谈到“诗歌会听到我的哭声”“诗歌会赋予我崭新的世界”“诗歌会帮助我战胜时间”“诗歌会护送我踏上返乡之旅”“诗歌会引领我归于沉寂”。有时候对于诗人来说,诗歌植入生命就已经足够了,其他或不可言说。 梁小斌作为朦胧诗早期的代表人物,如今还有没有一个“现代性”的语境,这是我们担心的。但有一个事实是,诗歌这个并非仅仅是手艺的“精神鸦片”,一旦深入骨髓,就成了终身事业。梁小斌在回答黄玲君的访谈中提到:“一个诗人所召唤的精神啊,有的时候,是在诗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至少,在他的诗中,譬如《列夫·托尔斯泰》《干净还能坚持多久》,一种朴素的诗学观带来的思考和人文精神,仍在真切地持续着。王夫刚的组诗《满脸星辰的人》,在亲情、村庄、山冈的气息中,有沉实的思考。他写自然、农事,那种乡村带来的亲近感:“我和你、和他,亲人们、老乡们,种田的以及写诗的,我们枕着涛声/入眠,允许山梁梦想之旅”;他在亲近乡村时自责:“重返谷雨村庄,一切如昨/只有我,似乎变了/只有异乡死于地图上的旅行”;他在众多的夜晚思虑:“我写下不能朗诵的孤独/拒绝黄昏的示好”。车前子的组诗写《白戏》、写《万物》……主编李云的评介更能切中诗人的创作:“车前子的诗歌语言和意象组合也是独异的,很大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瞬间性,车前子往往刻意阻断理性化、习惯化的语言程式,这无疑会带来‘不懂’这个老问题,但需要明确的诗‘懂’本身是主观性的,也和思维习惯相关,如果打破习惯,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去阅读,我们必然会有所收获。”向以鲜的《短檠:火苗》让人感到好奇或者新鲜的是,短檠是什么?韩愈有《短灯檠歌》说:“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在向一鲜这里还真是有一些象征意味,譬如:石纹猫、蜜罐、螺狮壳……他的诗愿被这短檠的火苗照亮,同时照亮的还有诗中的神秘和孤独。梁平的《行色》是一种日常经验的再现,诗人在平静的述说中带来微微的惊讶。如《和父母亲过年》,一个“好清静啊”,道出了无法言说的隐秘心情;《养蜂人》虽写他人,间接的经验也带来述说的兴奋,“听蜂的私房话,血脉膨胀”;《宽窄巷》容下了天下方言和人间闲情雅致,而诗人说,“这里就是浩瀚的星河。”这种日常经验的轻叙说方式看似平实,波澜不起,而蕴含的东西却让人回味,所谓平实中见功夫。冯娜的一组“短歌”,以一种清澈的思想呈现了语言的亮度,通透、有力,暗含了一种不易觉察的自由心性。冯娜是直接的甚至是率性的,不拘泥于细节和构造,有一种随意中的激荡、撩拨,带来语言意想不到的冲击力。简明的《缝合术》从物中悟出人性和灼见,“我喜欢这样一句/——‘这里的水太硬’/好像是说:核桃心太软”;“闪电只是空间中的时间/在时空中,沙子却是有限中的无限,无限的卑微”。这些感觉以极高的悟性进入并说出事物的寓意,是一种知性的思考。他坚持以智者的思考发现、挖掘并进入事物真理的部分。江雪倡导“后天写作”,坚持他所倡导的这个诗歌理想,他的《词语之夜》也是我们的词语之夜。“他在黑暗中收集瓷光”“原野上奔跑的驼牛,寻找/掉队的诗人。”江雪说,作为诗人,我们的理想就是做一位同时代的诗人,“后天写作”就是一种同时代人的理想——坚持诗人的诗性正义。这也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诗歌意义上的先锋性,诗歌必然也必须有一个精神向度,而“同时代人”必然为这个意志而开启诗歌语言中的神性部分——自由、抗拒,发出诗性的声音。江非的诗有着极其自如的节奏,发乎心而又深入事物的内部,清朗透明中得见语言的本质。《由远而近的日子》,“马蜂在泥潭中奏响正午的乐曲/人们推开窗子,看见世界弯腰的幸福和谦顺的美”,有一种开阔中的自由、满足;《那些并不存在的事物》是事物也是想象,是想象也是真理,那种神秘看似有也看似无地被诗人说了出来。王学芯的组诗《失眠或在旷野走动》,的确是一种经验写作,无论是“失眠”带来的和内心的对话,还是“在旷野走动”遇到平实想象的凛冽,在诗人看来是“静静地/熬着深夜”。王学芯能够做到的“始终从自己的现实感受和生命体验出发,始终听从于心灵的真实召唤。”
四、新锐诗人及其作品锐度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对于诗歌而言,一直以来我们也同样心存对诗歌新人涌现的一个期待。这里说到的“新锐”主要是指80后、90后诗人,当然80后的不少诗人无论从年龄或是诗歌经验上早已显示出他们的成熟,一些人或一开始就获得了语言的“诗性”,带有明显的精神风度和精神向度。他们在一个速度化的时代步入城市空间,对那种文明冲突所带来的思考也有突出的一面,这思考一旦进入诗歌,就会凸显别开生面的个性和独立性。2018年《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各大刊物,发表了80后诗人的大量作品,从中可见这一代人已拥有了自身的经验,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力量。
阅读2018年80后诗人的诗,我们领略到一种活力、活跃而又沉潜于真实世界的音质。唐不遇的诗保持着清醒和独立的特质,语言一直以冷峻的语境进入现实和梦境、死亡与人生,尤其是现代文明进程中那种冲突、迷惘,在他的诗中成为思想与现实激撞的一个镜像。他写乌鸦,“星星嗡鸣着,比人类更珍视你的血:/它们带着鼓胀的腹部、在黑暗的天空,变成萤火虫。”在这里,诗人呼唤和寻找微弱的光明。江汀在倾听中叙述而又沉湎于深思,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语言的处理能力,既是及物的,譬如“悬铃木、商店、医院和工厂”,又有他的精神向度,“明白自己和言辞紧密的联系”。对于江汀来说,诗人从经验到隐喻的诗歌转义过程实际上也是诗人的认知过程。2018年首师大曾研讨张二棍的诗歌创作,对其底层特质、修辞方式、身份塑构、宗教情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的诗歌有着深入底层、朴素的特质,这不仅取决于对世界的认知,更主要有一个辨析的能力。他写到“在乡下,神是朴素的”,这可以看作他诗歌的一个质朴意识。他的《挪用一个词》,“挪用”的其实就是词转向“低处”的力量。2018年3月《海燕》刊登郑小琼的组诗,其中《喑哑》如是写:“喑哑的/嗓音间有沉默的结晶:灼热的词与句/融化了政治的积冰 夜行的火车/又怎能追上月亮 从秋风中抽出/绸质的诗句 柔软的艺术饱含着厄运”。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有了属于她的生成性意义。“历史被抽空,安置上虚构的情节与片段/我们想要的懺悔被月光收藏”(《交谈》),诗人在关照事物/世界的时候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信念。叶丹在诗中写到:“暮春,在暗夜之中练习辨声/成为我新增的一门晚课”,我们可以把这看作诗人辨认事物/世界的方式。事实上,这种辨认让叶丹有了很独特的体悟,他的语言就在他倾听到事物的那个音节上与内心发生共鸣,彼此打开。黎衡在《使命》写道:“在熄灭的中心我成为通道/我愿意走到通道的尽头。”他在行走中叙述着城市、港口、海岸以及午夜和情感。他以一种冷静的方式在不同的场景/境遇中行走与思考。他的叙述有着绵密的质地,日常经验融入其中。80后诗人,他们一开始就把叙述、叙事与诗性的思考恰当地融合,与60年代、甚至70年代诗人相比,他们自开始就站在了“知识”制高点上,这当是这代人的幸事。杨碧薇把她的叙述能力融入诗歌语言的同时,带有敏锐的世事洞察。她的敏锐仿佛是天然的、又有着强烈的诗性自觉——有着触及事物、道破本质,而又锋芒毕现的穿透力,“伟大的事物们,哪一个会怜悯你身后的灰影”。周鱼的诗超越女性意识,有属于她的文学经验,硬朗、敏锐而又表现出思辨的一面,显示了一个诗人的独立品质。她写道:“我所熟知的一种宝贵品格就在/那条蓝白相间的远去的海岸,在/大街上可能突然再现的/生涩的表征里,偷偷地生长。”这首叫《感官世界》的诗,显然已超越了感官,生长出一种纵深感。梁小静的诗在敏感的叙述和沉思中显现纯净的品质。她写一个夜晚的镜像:“窗帘上摆动的浓密的树影被伐走/……一只睫毛脱落的,直视你的眼。/夜晚是没有月光的灰蒙蒙的亮/白内障患者眼中费力的亮。”“我不知道月亮是怎么做到的,它洒下清澈的光,/熟悉并且美丽。”镜像与想象在这诗中同时呈现,月亮的隐喻在现代性的表达中居然有了温婉的批评色彩。张丹的诗,展开的是生命历程和对时间的思考,“一生中……/要在简陋的租屋里,/匆忙制成的台灯和风扇边,/揽看生命无一字可改的书页。”(《秋晚》)诗中沉静的语言显示了诗人低调、纯朴的一面,又让生命意识在一种“简洁”的氛围中悄然生成并带来安慰。王辰龙的诗是将生活空间转化为叙述中的诗空间。这里的诗性,不是诗意,更多是沉思,意味着诗人的主体性判断和认知有了修辞上的意义,他在诗中写道:“再看看河心开化折满冬阳/瞅得久了,便是自由的眩晕。” 关于90后诗人,很多人在关注,他们毕竟代表着诗歌的未来。这一代人,确实有一些已崭露头角,随着《中国首部90后诗选》的出版,人们对青年一代的诗写者之多甚为惊讶。这部集子由90后诗人秦三澍等15个人共同选稿,可谓蔚为大观的一个选本。进入2018年,很多刊物辟出专栏刊发90后的诗作,如《诗歌月刊》“新青年”,《西部》文学“西部头题”,《草堂》“最青年”等,《人民文学》《作品》《十月》都设有90后栏目,其他文学杂志或多或少对90后诗人都有所“青睐”。90后诗人究竟有没有独立而成熟的文本和诗歌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引来不同的看法,甚至争论。诗歌毕竟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业,对每一个诗人来说都需要长期的历练。我们阅读到砂丁、王子瓜、苏晗、陈翔、甜河、马小贵、吴盐、曹僧、刘阳鹤、蔌弦等人的诗,阅读让我们感到《意外》,“一条河从远处漫来,她贴向话筒,/像辨认一件失窃多年的行李。”(苏晗《意外》)作为90后诗人,他们已开始在路上行走并思考着,安吾在诗中写道:“这些年,我往内心装进了太多的/事物:北京西站、街头便利店、一夜情,/如此等等。父亲从远方寄来信件,/叮嘱我早日打入时代的内部、成长为/祖国的青年。哦,祖国啊祖国/给我一架梯子,让我攀在你的顶端打鼾。”我们从中读到了不是作为青年,而是一个沉思的詩人在诗歌中的自觉。木手在看似平静的叙事中,安置了日常经验之外的隐忧、背景和追问,“叫醒我,听对岸几位弱者的独白。”秦三澍的诗在冷静中透视着事物的本质和人性的东西,他写下《光照篇》“词语,是睡前必须服下的药”,在《醒世篇》中写道:“夏天的第一只脚,/在波尔卡的瓶颈中踮起新的曲度。”这些诗读来意味深长。甜河的《寻人启事》找的是“让我在一个夜晚重返月亮”。马小贵面对《魏公村的幽灵》担心的是“新的一天,命运的光线是否会重归于好?”郑纪鹏在词语之间穿插了更多的生活细节,《假装受难记》在诗里体验了一把“苦于劳作,甘于无助”。叶飙在一种简洁中介入复杂的生活,他喜欢的《旅程》是“醒着”,做过去的梦。叶提有属于他的感受力及语言穿透力,“有个声音在劝我生长/……仿佛一个初被推上酒场的少年/呛着了,鲜嫩的喉咙刺开一道口子/生命从中涌入”。这或可看作他诗歌的进入方式,一种生命意识悄然生成。诗歌写作是一种慢跑,90后的诗人有不凡的潜力,但持久性究竟如何,还要看他们的耐力和造化。
(本文节选自《2018年中国诗歌年度报告》)
责任编辑|王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