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增强扫描中优质护理流程的应用观察

来源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放射科增强扫描中采取优质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护的100例行放射科增强扫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护理方案为基础应用优质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满意度、SAS评分、依从率以及检查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SAS评分、依从率以及检查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实施放射科增强扫描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流程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升诊疗的依从率,还可缩减检查时间,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放射科增强扫描;优质护理流程;满意度;SAS;依从率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1-0022-02
  放射科增强扫描主要是指当平扫未能对可疑病变进行确诊时,可以通过静脉造影的方式再行扫描,从而可在患者血管比较丰富的病变组织中、器官中以及供血较少的组织之中形成造影成像【1】,进而有效对患者进行诊断,但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过程中,从而对患者进行有效检查和诊断。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护的100例行放射科增强扫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对优质护理流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护的100例行放射科增强扫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8.64±2.47)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7.97±2.42)岁。所有患者已对此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经对比一般资料,未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对比。
  1.2主要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根据临床操作规程对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及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流程,具体护理流程为:
  1.2.1实施前期护理
  护理人员应通过询问的方式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评估,并确定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异常表现进行严密观察,尤其是对穿刺部位进行实时监察,在观察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应该立即告知医生予以处理。
  1.2.2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应该指导并帮助患者将检查部位进行暴露,且护理人员还应该以患者耐受力为依据,适当调整压力。
  1.2.3观察患者碘过敏反应
  在进行碘试敏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经观察窗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如果存在外渗现象及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止药物注射,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
  1.2.4增强静脉穿刺效果
  在对患者实施静脉穿刺前,应该询问患者穿刺史,并对患者血管情况加以了解,从而增强穿刺效果。此外,在拔针时,应该使用无菌消毒面前对针眼进行按压,以免出现血液外渗。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为总体满意率、焦虑自评量表(SAS)【2】评分、依从率以及检查时间。
  1.4統计学方法
  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将(x±s)代表计量资料,经t检验,将%代表计数资料,经X2检验,差异明显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SAS评分及检查时间对比
  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SAS评分及检查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依从率对比
  如表3所示,观察组的依从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是当前临床护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提升护理效果。更有效的护理【3】,优质护理流程在放射科增强扫描之中应用还能够促使检查的整体过程中实现各护理操作的无缝对接,并且能够突出人文关怀【4】,将患者置于中心地位,并通过心理护理、保证了检查的安全性【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流程,其总体满意率、SAS评分、依从率以及检查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护理更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患者实施放射科增强扫描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流程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升诊疗的依从率,还可缩减检查时间,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长萍. 优质护理流程在放射科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 2015(23):138-139.
  [2] 张来芳. 优质护理在减少CT增强扫描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85-87.
  [3] 苏晓颖. 优质护理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5):252-253.
  [4] 汪巧玲. 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在放射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观察[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1(10):195-197.
  [5] 彭小容. 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1(8):170-1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心功能评价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计100例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评定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结果:该10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心功能2级、3级、4级患者的左心室、心房增大构成比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4级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标(LVEF、E/F、FS)
期刊
【摘要】膀胱癌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生殖肿瘤中占第一位。对于疾病早期临床手术治疗的方式非常多样化,且患者术后大多都要留置尿管,而如何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家属的参与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是针对更换尿造口的相关技能和方法,对其课堂设计的流程和合理性进行论述,提升患者家属的自我护理和术后尿造口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更换尿造口,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73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俯卧位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将80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对引发患者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压力受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压力受损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手术时间、皮肤软化、年龄因素和护理因素等是导致俯卧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术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与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组和地高辛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对应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再住院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地高辛组,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组的再住院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情景模拟带教方法对提升血液透析室低年资护士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和10例低年资护士,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情景模拟带教方法)和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方法方法),每组血液透析患者均为32例、每组护士均为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以及护士的护理质量(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等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共有70名实习护生在本院进行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根据计算机数字法将护生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结果。结果:观察组35例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有创护理操作成绩、急救配合操作成绩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5例护生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BL教学法在新生儿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共110名学生作为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疾病理论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病例分析成绩及考试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教学态度、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为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使用生化免疫检验这一手段所能够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二零一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到二零二零年一月三十一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患有肾脏类疾病的患者当中,采用电脑小程序随机抽取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再在此基础上,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这一方法,将其中50%的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免疫检验的手段加以检查。再将剩下50%的患者分配到研究组当中
期刊
【摘要】谢娟副主任医师是国家名老中医传承人,从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管理临床工作十余载,潜心专研中医药在血管通路中的应用,对中医药干预动静脉内瘘功能有一定基础研究,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谢娟副主任医师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桂龙护瘘方;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  【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1-0084-01  血管
期刊
【摘要】在以往,早期肺癌或微小肺癌的治疗方式一直为肺叶切除术与淋巴结清扫相结合使用,亚肺叶切除术则一般应用在老年患者或是严重肺部疾病患者或伴发其他严重性疾病患者的妥协性治疗上。但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加重,老年的肺癌患者与多种原发性疾病的肺癌患者数量慢慢增加,各类肺癌早期疾病患者也开始慢慢增加,这都让亚肺叶切除术重新跃入大众眼中并受到一定关注,但其是否具备足够的治疗疗效还需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此况谈论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