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化归转化思想,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5201314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化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本文对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化归转化的基本形式进行分析,得出一些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化归与转化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化归;方法;转化思想。
  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我们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化归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解题思想,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培养,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灵活地运用数学,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化归与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第二,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众所周知,复杂与简单是相对而言的,以二次方程为例,相对于一次方程来说,它是复杂形式;而相对于高次方程来说,它又是简单形式了。
  第三,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第四,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第五,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
  二、化归转化的方法
  化归转化方法有分割法、换元法 、映射法、恒等变形法、函数法、数形结合法等。
  第一,分割法。在几何教学中,常常对复杂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进行分割,使之成为简单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的组合。这是几何中实现化归转化的常用方法。
  第二,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换元变形法用处很多,化简代数式如使用换元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分解因式时使用换元法可以减少项数,便于发现关系,解方程时有些分式方程,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通过换元可以变成整式方程。有些高次方程通过换元可以达到降次的目的,有些无理方程通过换元可以去掉或减少根号。证明条件等式时,使用换元容易发现已知条件和待证等式之间的联系。通过换元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总之换元变形法用处十分广泛,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在解题实践中灵活地、创造性地去运用。
  第三,映射法。学习了集合与映射后用映射来定义函数,而把反函数的概念建立在一一映射的基础上,而确定反函数y=f (x)的映射是一个从原函数值域集合到定义域集合上的一个一一映射。映射法是实现化归的一种重要方法,如由于建立了直角坐标系,使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曲线与方程建立了对应关系,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此外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向量也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把向量引进了代数,使复数的代表运算可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来进行。
  第四,恒等变形法。无论在代数还是三角教材中,恒等变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求解代数方程和三角方程时,利用恒等变形以实现未知向已知的化归,使我们能比较容易求得方程的解。
  第五,函数法。几何问题、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和某些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与其相关的函数问题,即用函数思想解答非函数问题。
  总之,熟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转化的基础;丰富的联想、机敏细微的观察、比较、类比是实现转化的桥梁;培养训练自己自觉的化归与转化意识需要对定理、公式、法则有本质上的深刻理解和对典型习题的总结和提炼,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去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抓基础,重转化”是学好中学数学的金钥匙。为了实施有效的化归,既可以变更问题的条件,也可以变更问题的结论,既可以变换问题的内部结构,又可以变换问题的外部形式,既可以从代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又可以从几何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要注意化归转化的原则及合理性,同一个问题往往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可以转化为不同类型的问题。
  第六,数形结合法。
  三、总结提炼
  第一,熟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化归与转化的基础;丰富的联想、机敏细微的观察、比较、类比是实现转化与化归的桥梁;培养训练自己自觉的化归与转化意识需要对定理、公式、法则有本质上的深刻理解和对典型习题的总结和提炼,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去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抓基础,重转化”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金钥匙。
  第二,为了实施有效的转化与化归,既可以变更问题的条件,也可以变更问题的结论,既可以变换问题的内部结构,又可以变换问题的外部形式,既可以从代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又可以从几何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强化化归与转化的意识,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文献
从小学数学过渡到七年级数学,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个转折与适应的过程,相对而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很多,也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觉得很好学,没有困难,容易在学习中掉以轻心,慢慢地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重视和解决,在进入八、九年级后,加上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就会出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势必投入更多的精力予以补课,效果反而不理想。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
期刊
教师基本功训练,是实现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因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要提高全民素质,关键在教育,而教育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应有的、稳定的素质,这就是教师素质。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呢?教师大练基本功是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青岛市开展的大练教师基本功实践活动已经作出了有力的证明。  第一,基本功训练提高了我们的理论认识
期刊
聊城第四中学坐落在景色秀丽的东昌湖畔,是一所以美术特长教育为主、以音乐和体育特长教育为辅的普通特色高中,艺术特长生在学生总数中占很大比重。例如高一年级,1200多名学生中学美术的就接近900人。艺术特长生普遍存在生源素质较低、文化课基础较差的问题,特别是很大一部分艺术特长生的数学水平连初中的水平都达不到,甚至很多学生在高考时数学只能得十几分、二十几分。针对这一现状,如何让艺术特长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每
期刊
一、自然角是走进科学的窗口  第一,自然角是幼儿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活动场所。  在那里,孩子们可以看到种子生长过程,孩子们为自己种下的种子发了芽而感到喜悦和骄傲;有时,则为管理不慎,花草枯黄而伤心。这一切为孩子们增添了童趣,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好奇心,同时通过管理,学到了简单的劳动技能,萌发了对植物的爱怜之心。  在我们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取材方便,品
期刊
当今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们正处于知识需求急剧增长,知识淘汰不断提高的“知识爆炸时代”。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可解一生之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成为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课堂教学最终结果是需要通过中考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要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课堂内外的指导和掌控,尽量促使学生将中考时间的利用率开发到最大化。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出来,希望能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学校正常教学一节课4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学生已习惯这种节奏,期中、期末考试和中考都没有休息中间那10分钟的休息时间,学生们在答题时就会感到很疲倦,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有失偏颇,同时计算能力也在下降。学
期刊
老师们怎样更加成功得上好科学课,并且如何让学生学得开心、认真、愉快,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结合教材特点和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果都镇杨家楼联办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尝试。现在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享。不当之处,请
期刊
剪纸课的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从教学上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来自各个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此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思维特点,研究剪纸课中教与学的问题。  一、剪纸创作的思维模式与数学思维模式的关系  剪纸与数学有关系吗,剪纸中有数学吗?从思维上讲,数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表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根据这一要求,语文老师都在千方百计地抓作文教学。然而,花的气力不少却收效甚微。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平淡单调、感受苍白,就是感情贫乏;或者装腔作势,无病呻吟。如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教学硬件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大量使用,使得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初中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把握好教材主旨的前提下,制作出一套质量过硬、完全契合教学实际的多媒体课件非常必要。本文针对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现状,结合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实际,简要地谈下自己这方面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科学性是多媒体课件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