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一直停留在浅层次实践中,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一般是谈论起来重要,身体力行的少。其实,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交叉和包容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保存和发展。语文教学据此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审美特质。
现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无论是语言、结构等形式美和形象、意境等内容美都是充实的。这些美的因素如何挖掘,才能让学生理解领悟、贯通融会?教师应该在熟练掌握好课文知识的同时,掌握好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规律,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整塑学生人格。
青少年的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如果用美的观念去引导、启发他们,就能使他们确立美的观念意识,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淀为理性的东西,指导其人生向美的方向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提供足以激起情感波澜的审美介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深化审美感受,把学生引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審美的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组成的感受体验。这样的心理结构,给语文审美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行性:审美对象的感知性,联想的随意性、跳跃性,情感的愉悦性、激发性,理解的深入性、完整性。
审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都是可以感知的。语文课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三峡》一文,对“素湍、绿潭、倒影、怪柏、悬泉、飞瀑”等的感知,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也可以听录音看录像。
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方式,能让学生有最直接有效的感受,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先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能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器”,思维被遏制。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知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大量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区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教《孔乙己》一课,就可以充分利用人物语言和故事情节的空白,调动学生的联想,训练学生感悟语境、准确表述语言的能力。文中写孔乙已最后一次来酒店,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这描写的是孔乙已想辩而不能辩的情景,可让学生根据语境补充未说的内容。
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美的认识,做出评价和判断。学习《皇帝的新装》,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揣摩作者的感情,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感的体验,然后再进行理性的探究。学习《背影》,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课本剧,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布置相应的“感实事、悟真情”的同步写作训练,如《沉甸甸的爱》《我眼中的父亲》《母亲的那双手》等。这样的审美教学,学生既有情绪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可走进作品中体验悲欢离合,又能站在作品之外进行客观评价。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情趣”、“意趣”、“理趣”等,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也就是说,美的感受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将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也将无法理解原作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习《梅岭三章》,在体会作品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诗中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的语言的分析。学《背影》、感受父子情深的时刻,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手法及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其作用不可低估。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无论是语言、结构等形式美和形象、意境等内容美都是充实的。这些美的因素如何挖掘,才能让学生理解领悟、贯通融会?教师应该在熟练掌握好课文知识的同时,掌握好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规律,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整塑学生人格。
青少年的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如果用美的观念去引导、启发他们,就能使他们确立美的观念意识,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淀为理性的东西,指导其人生向美的方向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提供足以激起情感波澜的审美介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深化审美感受,把学生引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審美的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组成的感受体验。这样的心理结构,给语文审美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行性:审美对象的感知性,联想的随意性、跳跃性,情感的愉悦性、激发性,理解的深入性、完整性。
审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都是可以感知的。语文课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三峡》一文,对“素湍、绿潭、倒影、怪柏、悬泉、飞瀑”等的感知,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也可以听录音看录像。
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方式,能让学生有最直接有效的感受,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先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能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器”,思维被遏制。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知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大量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区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教《孔乙己》一课,就可以充分利用人物语言和故事情节的空白,调动学生的联想,训练学生感悟语境、准确表述语言的能力。文中写孔乙已最后一次来酒店,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这描写的是孔乙已想辩而不能辩的情景,可让学生根据语境补充未说的内容。
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美的认识,做出评价和判断。学习《皇帝的新装》,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揣摩作者的感情,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感的体验,然后再进行理性的探究。学习《背影》,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课本剧,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布置相应的“感实事、悟真情”的同步写作训练,如《沉甸甸的爱》《我眼中的父亲》《母亲的那双手》等。这样的审美教学,学生既有情绪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可走进作品中体验悲欢离合,又能站在作品之外进行客观评价。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情趣”、“意趣”、“理趣”等,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也就是说,美的感受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将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也将无法理解原作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习《梅岭三章》,在体会作品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诗中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的语言的分析。学《背影》、感受父子情深的时刻,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手法及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其作用不可低估。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