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李光羲的“高”见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我国的音乐界,已届耄耋之年的著名歌唱家李光羲,是舞台上最年长的,被誉为“歌坛上的常青树”。当问起他的“保养秘诀”时,李光羲说,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心态。他还说:“我一直提醒自己,‘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李光羲关于养生秘诀之“高”见,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高薪不如高寿”,体现的是“淡视名利如浮云,健康颐寿即是神”的超然境界。常言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羡慕高薪,并不意味着拒绝高薪。只是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靠本领、靠奋斗、靠拼搏、靠诚信,靠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光明正大赢得的高薪,是光荣的,是心安理得的,是令人敬佩的。笔者理解,对高薪可以追求,但不可苛求、强求。如果对金钱的期望值过高、超负荷,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导致亚健康、不健康,使人生的“1”大打折扣,又有什么用呢?倘若是以不正當手段,违法乱纪变相取得“高薪”,整日诚惶诚恐如惊弓之鸟,迟早必受法律制裁,落个鸡飞蛋打,还会损寿。
  如何才能达到长寿呢?除遗传基因、坚持锻炼、生活改善等因素外,仁者长寿。
  香港影视巨鳄、亿万富豪、最慷慨的慈善家兼养生达人邵逸夫,寿达107岁高龄。很多人乐于追踪邵逸夫的“回春术”,他生前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三不做”的:第一不赌博,第二不喝酒,第三不做不正常的事。此“三不”,深得唐朝百岁神医孙思邈之“能行不妄失者,则可延年益寿矣”的精髓。《礼记.中庸》云:“力行近乎仁。”邵逸夫努力行善,所以是非常“近乎仁”的。
  很多内地的孩子,开始知道邵逸夫的名字,都是从身边那一幢幢耸立的“逸夫楼”开始的。网友“丁道师”用百度地图搜索邵逸夫在全国各地捐助的相关教育和医疗单位,结果非常惊人:地图上以红色标记为代表的捐助项目遍布半个中国。据教育部消息,迄今,邵逸夫捐赠内地教科文卫事业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
  高寿不如高兴。从某种意义来说,长寿与快乐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纵观古今中外长寿老人,无不是虚怀若谷、心胸开朗、幽默风趣、笑对人生。生活中的李光羲是一位和蔼随和、性格直爽的老人。他喜欢说笑话,妙语连珠。他的切身体会是,当心态好的时候,免疫力就会增加;因此,他懂得排遣忧虑。
  为了证明快乐与长寿的关系,美国肯塔基大学大卫.斯诺登教授,以同一家修道院的修女为快乐的研究对象,通过跟踪研究发现:快乐能使人长寿。有两个修女,她们在阶段性自我总结的描述上采取了不同的视角。修女甲对过去的一年这样写道:“去年我在圣母修道院作为预备修女待了一年,而这一年对我来讲是非常幸福的。现在我急切地希望开始美好的新生活。”修女乙却是这样写下自己的感受:“我是家里的老大,全家共有5个女孩两个男孩。去年我在圣母修道院待了一年,主要是在教化学和二年级学生的拉丁语。”修女甲积极乐观,心里充满喜悦和期待;修女乙文字平淡,心态被动,没有收获的喜悦。两个修女的文字反映出不同的视角,以及通过这个视角所折射出来的内心世界。跟踪研究发现,乐观的修女终年98岁,相对悲观的修女终年69岁。
  通过这一典型研究事例,使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幸福很简单,往往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想到了什么;不在于看见了什么,而在于你怎么看;不在于你怎样获得,而在于你怎样接受。“仁者无忧”,“爱人者人恒爱之”,“乐易者常寿长”。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先贤名言,亦可为“仁、乐、寿”三者的辩证关系做出深入浅出的注脚。
其他文献
朋友本是豪饮之辈,肝肾问题告急之后,喝酒改为喝水。一个人枯坐在一群酒友之间,有如置身浴室,人皆坦诚相见,你衣冠整齐,不别扭吗?   朋友的见解独到:上半场,我是呆子,看你们起起落落,喝得尽兴;下半场,你们是疯子,众人皆醉我独醒,看我神清气爽。   “呆子”“疯子”,用词粗俗,却精准到位。转念一想,对应“呆子”的,该是一个什么“……子”?对应“疯子”的呢?搜肠刮肚,“子”虚乌有。   古时候,
期刊
一  小学故事课上,老师给我们说了个《父子骑驴》。他说有对父子,赶了条驴进城。路上有人笑话他们:这父子真笨,有驴子不骑?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背。很快又有人说了:这不孝儿子,居然自己骑驴,让父亲走路。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上驴背。之后还是有人说:这个父亲狠心,也不怕儿子累坏?父亲连忙让儿子也骑上驴背。心想这样一定所有人满意了,想不到仍然有人说话:两个人骑一头驴,还不把驴子压死?怎么办,父子两
期刊
我想秦始皇焚书是个历史偶然,他刚统治一个大中国,还没来得及了解品味儒家经典的妙处。秦始皇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把儒家的书捧为经典,官方的思想高度一致。  儒家书为什么受到官方如此器重?儒家的書对治国安民或“治民安国”有帮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足见官方态度明确。儒家的书中,充斥着驭民术,这便是“经典”的精妙所在。法家的书《韩非子》的驭民术远远高明于儒家,但封建统治者不推崇法家的书,原因是法家的书太露
期刊
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显然是要得罪烟民了,但考虑到吾等“屁民”身份,也就感到无所谓和无所畏了。   近几年来,随着雾霾的出现,就有了许多雾霾成因论,于是就有人开玩笑地说其中有屁的因素在里面。实际上,屁的因素有多大,无法证明,就如想去证明里面烟的因素有多大一样。   平时,作为一个有点修养,或者说有点羞耻感的人,一般都不会当众放屁,觉得当众放屁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所以就有一个笑话,说是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
期刊
《水浒传·第七回》:“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因此过房这高阿叔高三郎儿子做干儿子。”   文中“螟蛉之子”者,即俗语所谓的“干儿子”。《诗·小雅·小宛》有“螟蛉有子(幼虫),蜾蠃(guǒ luǒ)负(背)之”。螟蛉是桑叶上的小青虫,蜾蠃是一种细腰蜂。古人误以为蜾蠃有雄无雌,无
期刊
一说“文艺青年”,扑面而来的是网上的痛贬,那统统是“比较装,不接地气”的,在网络小说界“文青”更是个贬义词,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一些“思想”“哲理”之类的东西,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反商业性,故意不讨好读者……   总而言之,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似乎成了“文青”脱不掉的标签。   “文青”就这么不遭人待见,甚至很反感?我们“50后”“60后”作为“文青”,曾经很是自豪——记忆中的“文青”,曾经与文明、文
期刊
见必有反应,反应产生念想,念想成为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决定人生。因此,一个名不经传的人的一次经见易举,很可能成为他的定身之举。见义勇为的英雄,或见死不救的狗熊,这种身份或身价的定位,是非常时期的缘分现象,是可遇不可求的。也就是说一个有义举基因英雄情结的人,瞬间完成反应到行为的转变,成就英雄之举,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个胆小如鼠自私唯我的人,在瞅见危险的瞬间,逃躲成为他的第一选择,自然在众人心
期刊
作家史铁生在他的小说《伞若琴弦》中,描写了一对以弹三弦为业的师徒盲人。盲人师傅对盲人徒弟说:“琴盒里有一张能让眼睛复明的药方,但要等你耐心地弹断了1200根琴弦后取出。按方抓药才会有效。”其实,盲人师傅的师傅告诉盲人师傅的是弹断1000根琴弦就够了,但盲人师傅弹断1000根琴弦之后取出药方时,才发现所谓药方不过是一张白纸。为了让自己的徒弟不要因为发现药方是白纸而失望,盲人师傅有意将弹断琴弦的底数加
期刊
民间有种说法,说一个人最幸福的是三大件事:家里没人在牢房,没人在病房,不欠他人债。可见不欠人债,已与自由和健康相提并论。而作为一个搞文字的人,若欠下“文字债”,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南宋豪放派诗人刘克庄在《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四绝》中曰:“秀师罪我当犁舌,贺母嗔儿欲吐心。老去未償文字债,始知前世业缘深。”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五亦云:“镇日丹铅笑未遑,书生习气总荒唐。文魔字债轮番应,客到
期刊
当今时代,离婚已成平常事,据民政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十五年上升,有多达近十个省市的离婚率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最高的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离婚本是两个大人的事情,如果两个人确实无法再生活在一起,自愿地选择分开,别人无权指责和否定。但如果离婚双方已经有了孩子,那么离婚就不再那么简单,也就不再单纯是两个人的事情。  这个不简单、不单纯指的就是孩子。  当然,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我们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