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门子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dj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村南梢儿的苗婶儿腿脚轻快,屋里屋外的大小营生一弄出头绪,她在家里就待不住,总乐意洗洗脸梳梳头描描眉擦擦粉,“吱扭”一声出院掩门,有时慢悠悠,有时急匆匆地往邻居家里动身挪步。弄啥?闯门子呗!
  闯门子在乡下不稀奇,早春耕种夏锄管,秋来忙收冬日闲,哪个时序节点间都有闯门子的。城里人不,要闯门子得掂量来掂量去费不少脑筋,到头来还不一定能闯成。住楼高,离地远。楼上楼下,前楼后楼,甚至推门掩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对门两家,彼此不知道姓甚名谁的不少。
  闯门子,也称串门子,字音不相同,意思却一样,都是起身挪步上人家家里去。闯门子,一般没什么大事儿急事儿要紧事儿,都是庄户人,道个旧情,拉个闲呱,传个信息,热闹热闹,交流交流,近乎近乎而已。乡间,闯门子不分辈分,小辈可敲门进去长辈家,长辈也能到小辈屋里去。平辈之间闯门子没什么讲究,细声轻语,交头接耳,嘻嘻哈哈,说天文、道地理,庄里庄外,国内国外,敞开拉、使劲聊,只要没急事、不犯困、不害饿,闯门子就没有收場结束的兆头。
  庄户人早早晚晚跟土坷垃打交道,一年到头大小心思几乎都花在庄稼地里头,远地方去不了,家周边离不开,视野小,眼界窄,大事不知道,小事知道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闯门子时的拉呱话题。家长里短,门里院外,东家三把韭菜两棵葱,西家半个笸箩一盏灯,村南鸡毛蒜皮虾子腿,庄北猫拉狗尿鹅鸭叫,通通成了庄户人闯门子拉呱聊天中的话题。炕头上一盘腿,拉呱开了张,你言罢,他接腔,兴致所至,唾沫四溅,性急的一时手舞足蹈也不是没有可能。
  苗婶儿年过半百,乡间像她一样闯门子的人多。当然,大姑娘、小媳妇往往也是乐此不疲。年龄相仿,脾气相似,喜好相投,工夫凑付,闯门子一拍即合。“庄东崖杨伯家二嫚又怀上了。”“村后地老朱家大儿子西服一穿帅得晃眼哩!”话题一致,共鸣即起,叽叽喳喳,嘀嘀咕咕,一阵两厢咯咯笑,一阵彼此不作声,望来看去,意思却是你心知她肚明。村里女人大都如苗婶儿,屋里屋外转,地头坡上走,几十年外面的世界步不大挪,腿不大迈,但在村里却是日子广、历事长,姊妹们闯门子找上块儿凑起堆儿,话题总是源源不断,滔滔不绝。
  乡间,男人也闯门子。男人闯门子不像女人那样说闯就闯,推门进院,脱鞋上炕,说话拉呱,不疼不痒。男人闯门子得有事再闯,得大小弄个仪式之后再闯。“儿子,去后屋看看你二叔在家不?就说你老爹要去闯门子。”儿子得令,颠儿颠儿出门。信息互通,彼此知晓。后屋孩儿他二叔连忙添柴烧水,洗壶备茶,这厢孩儿他爹穿好衣裳正好冠,弹弹衣裤浮土,扫扫身上草屑,郑重其事捯饬一番才迈着四方步出院掩门,再迈着四方步敞门进院。
  不聊鸡毛蒜皮,不拉虚言假话,打墙盖屋,耕种管收,子女念书,晚辈求职,养家糊口,怎样多得钱与粮,如何伺候爹和娘,男人们闯门子拉的呱、议的题,字字接地气,句句有实情。一说一拉,一问一答,处事的原则,做人的道理,如乱麻中抽丝,越抽越清,越抽越明,直抽得彼此不再雾里云里,不再水中望月;直抽得两厢心中愁结散,脸上浮笑靥。牛羊归栏,月升南山,男人们的闯门子依然话语滔滔兴致满满。“媳妇,弄几个好菜,俺哥俩抿上一壶。”媳妇听话,转身刷锅起火,切韭菜磕鸡蛋,拍黄瓜捣蒜泥。勤快媳妇身手麻利,不大工夫,四道庄户菜肴端上炕来。老哥俩碰杯抿酒,举箸吃肴,闯门子的节奏便愈加慢了下来。“论持家,论拾掇庄稼,为弟我就是眼高手低冒冒失失呀!”“慢慢来,庄户日子得定好谱、远打算哟!”
  闯门子是乡间独特的风俗。来,不揣坏意;去,不失真诚。彼此之间手牵心通意真情浓,话语不藏着,心思不掖着,双方开诚布公、好孬分明。乡间,闯门子明道理、增友谊、强感情。糊涂事,闯个门子得来要领;迷茫路,闯个门子眼明心亮。昔年,乡间闯门子免不了嚼舌头咬耳根,好事不议论,孬话往外传,闯门子有时成了起事的导火索,抬杠的、吵嘴的,弄不利索骂爹骂娘动手抡掌的都有。如今,乡间闯门子扬人之长,避人之短,拉文明呱,说客气话,谈创富经,聊治家事,各自惬意舒畅,收获满满,眉开眼笑,喜气洋洋。
  乡间,闯门子是一首声声不息的好歌,是一帧意蕴丰富的美图。聆听着悦耳的歌声,欣赏着悦目的图景,心里常常会凝起缕缕乡愁。
  (梅之傲摘自《大众日报》2019年12月27日 图/槿喑)
其他文献
鄭板桥有一副自题书斋联:“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真是有味,尤其上联,可称警句。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记:“从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字文有所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衰。” 这个真不简单,少年时读到的几个字,就咬住了一辈子,也受用了一辈子。  我们也读书,甚至还读过不少书,但可曾咬住一句两句?比如孔孟老庄,我们都读过
儿时听各种鸟声,觉得那是很日常的事,后来离开故土,在异乡听到鸟声,就会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原来鸟声能勾起一个人的乡愁。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乡村广袤的天地有着鸟儿欢快的叫声,它会感染愉悦一个人的心情,何况是春光中的鸟声呢。春日回老家,当双脚踏进故土,首先迎接我的是鸟声。晚上,躺在老屋的床上,侧耳静听,能听见草丛里的虫鸣和夜莺的叫声。夜深了,乡村变得无比寂静。  天蒙蒙亮的时候,屋外就传来鸟儿
电影《芳华》中的男主角叫刘峰,这名字拖长了音节念,便是——“雷又锋”,而这个人恰恰是一个雷锋般的存在——大伙儿工具坏了找他修,脏活累活找他干,连猪跑了都找他去追……刘峰自己也一直都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螺丝钉精神”要求自己的。  我们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提倡这种“螺丝钉精神”。所谓螺丝钉精神,就是在社会这架“机器”上,只要需要,无论将你“装配”到什么位置,你都能无怨无悔,安居乐业,用一句
由守约看一个人  一个自尊、可信而成功之人,必定是严格守时、守约的,他们言简意赅、言则必负、谨言慎行,尊重别人其實是自珍自重。那种轻易以没办法为由而食言、毁约,惯于显摆、说大话、水话、拉关系,或者总是以客观原因而随便迟到和给别人带来不便的人,必定是不够自尊且无能成大事者。  拒绝  拒绝一个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尊敬他,并和他拉开距离。所谓敬而远之。  拒绝,是一种力量!  阻力与动力  记得蒙田说
小明年近而立,已有7年职场经历。由于未婚,如今偶尔还被称为“男孩子”。这七年间,小明跳来跳去,换过七八份工作,依然只是一名普通群众,被管理人员。不过比起职场菜鸟,他多了一些生存经验,比如进一家新公司,知道首先要摸排与自己相关人等的情况。在中国,做人永远比做事重要。  小明到新公司报到的第一周里,起码有5个同事提醒他留意真真,告诫他此人难缠。后来小明知道“真真”并非小名,也不是笔名,只是个外号。那位
我和她的对立从少女期就开始了,那时我十一二岁,已经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我不允许她进我的房间打扫卫生,不允许她动我书桌上的东西,我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拒绝来自她的关爱。晚上,我学习到很晚才休息,她收拾完家务,端一杯红糖水送到我房里。我冲她吼:“出去,我不喝!”她无奈地把水放在我的床头,悄悄地退了出去。  我事事和她作對,却又处处维护她。我七岁那年,有一天,她带我到奶奶家玩,伯伯正在看叔叔从部队寄来的信,
我喜欢回忆,回忆在我,是打捞幸福的别样方式。  想想,五六岁或者七八岁,不需要大人照顾了,自己又有了小小的思想,脚下像刮着风,既可以呼啦啦地到处疯跑疯玩,又没到该懂事该帮大人分担劳作的年龄。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买卖——钻沟爬崖下河,哪里刺激哪里让大人提心吊胆哪里就是小家伙们的主战场。只有在收麦时节,小家伙们才最最安静,变得异常听话。  ——温暖的麦秸,是他(她)们无法抵抗的诱惑!  在小家伙们的眼里,
乡是穷乡,村是僻壤,山是连着山,连河都少见。在湘南新民村附近的柳泉水库上面,山谷里却是泉声淙淙,十几口泥鳅池静卧在山谷里,一尾尾大小不一的泥鳅不时跃出水面,给寂静的山村平添一股股盎然生机……4月下旬,在郴州市苏仙区诚斌泥鳅养殖合作社的基地里,几名养殖技术人员正在培育临武县欧老板订的8000余万尾泥鳅种苗。“经过五年的技术攻关,目前基地培育的台湾泥鳅已具备向市场大面积供应的条件。”回乡创业者陈彬的喜
会不会时常想起这么一个人,你們交集不算多,但彼此都有着孤独的灵魂,并在某一刻温柔共振?  “你确定就这样碌碌一生吗?”大二那年,看着桌上的热饮渐渐冷却,面对岿然不动的阿黄,作为被辅导员委派前去奉劝他多花些心思在学业上的班长,我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春风化雨的耐心。  很难想象眼前颓丧的人,刚进大学时曾一度是风云人物。父亲早逝,寒门逆袭,高考成绩优秀,受爱心人士资助……随着系主任声情并茂的讲述不断深入,
与朋友下乡,行至途中,遇到一段正在翻修的路,新路与老路接合处,有一道明显的坎。习惯了城市道路的小车,因为底盘太低,试了几次也上不去。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想找个工具相助也难。正当无计可施之际,同行的吴君提出一个方案:把车头调过来,改为倒车而上。  按这个办法一试,果然,问题迎刃而解——因为车子后部底座偏高,改为倒车方式后,后轮可轻易上去,而此时前轮也把前方的底座顺势抬起来了,小车底盘也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