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再就业工作对百姓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总结当前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继续解决的各种难题,探寻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现状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就业;再就业;问题;原因;措施
就业再就业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也间接关系到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新劳动力增加速度较快、失业人员数量庞大等现实状况都增加了就业再就业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尽快解决阻碍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的各种潜在因素,最大限度的提高人们的就业再就业成功率。
一、总结当前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1.就业再就业人员结构失衡
就业再就业人员专业水平低和企业人才招聘标准之间的矛盾突出。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日俱增,成为就业再就业队伍中的主力军。许多就业再就业人员,尤其是失业人员等,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学习接受能力有限,对当前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较低,根本无法緊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逐渐被经济社会所淘汰,拉低了就业再就业成功率。
2.就业再就业质量普遍偏低
虽然许多求职人员通过短期工、临时工、季节工等方式实现了就业,但是这些已经就业的人们面临工作不稳定、工资待遇较低、无法保障社会权益等现状,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失业。此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农民工培训机构和培训机制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在人才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3.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比较陈旧落后
许多失业人员早已习惯原有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失业之后,希望找到一份比原先工作更轻松、工资更高的新工作,不仅对未来工作期望值过高,也对临时工、自主创业等存在歧视心理,这些都增加了失业人员成功再就业的难度。
4.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
国家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校教学规模和招生数量与日俱增,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受职业规划、就业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扎堆”就业的现象,不愿意从事比较辛苦的工作,也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
5.相关政府部门推出的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吸引力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推行再就业优惠政策,但是因不同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因各种因素导致这些政策推广缓慢,比如创业培训课程体系不科学、小额担保贷款难度较大等问题都打击了失业职工进行再就业和创业的积极性。
二、分析就业再就业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1.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
增加就业再就业工作岗位是解决就业再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当地招商力度不足和新增加公司数量有限等原因导致本地区现有工作岗位数量增长缓慢,无法为求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
2.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力度较弱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增加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淘汰无法紧跟时代发展节奏的员工。还有部分企业的员工长期培训机制不健全,很少甚至不会对员工进行任何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导致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速度逐渐落后该行业发展速度。相关政府部门因经费短缺、再就业技能培训机构监管难度较大、失业职工拒绝参加技能培训等原因导致失业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较差。
3.原有就业观念的消极影响
农村富余劳动力几乎没有掌握专业技能,大部分从事劳动力为主的工作,受恋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去离家较远但是工作机会更多的地区工作。部分高校毕业生具有一定优越感,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愿意从事比较辛苦的工作,希望找一个体面稳定、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从而出现许多大学毕业生争抢同一个工作岗位而有的工作岗位却无人问津的局面。
三、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措施
1.拓宽求职渠道,提高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就业再就业队伍中,不同人员的性别、工作标准、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更加全面化和多元化。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强大功能,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求职人员对就业再就业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并根据求职者基本信息对求职者进行类型划分,根据不同类型求职者的实际情况和就业优势来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技能培训方案,从而提高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与招聘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开辟专门的渠道和建设专门的招聘网站,有助于让求职人员获取招聘信息提供方便。
2.重视城乡就业培训
相关政府部门对失业人员进行更加实用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理想的有志青年进行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最终目的。对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以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作为调整和确定培训内容的依据,与招聘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展定向定量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考核合格的人员可以直接到指定单位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率。
3.发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指导的作用
相关部门要深入农民工中,了解农民工对于工作和未来的规划及想法,引导农名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于想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政策咨询,还应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加强对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强化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4.完善劳动力输出相关政策,提高劳务输出力度
城乡劳动力的内转外输符合我国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城乡就业压力,也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利益增长点。此外,对外输出人员还可以学习经济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自身技能,为以后回乡创业奠定基础。
5.加强对国家就业再就业相关政策的宣传范围和宣传频率
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前就业再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再就业相关的各项政策,促进国家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转变就业再就业宣传方向和宣传途径,增加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拓宽人们了解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途径。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政府部门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的增加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可以有效的增加就业岗位,为求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7.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平化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督,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对求职人员基本信息登记制度,加快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求职人员和招聘单位提供互相选择的平台。
四、小结
就业再就业难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政府部门、培训机构以及求职人员等的共同努力,在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就业再就业成功率,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包建鑫.用政策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淮安市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促进再就业的经验[J].2005,(02).
[2]周冲,吴玲,周思山.中部农业大省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战略思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54-55.
[3]于桂萍,王贵民.石景山区就业现状与潜力的研究与思考[C].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7:121-125.
[4]王山河.农民工回流对输出地区的影响研究——对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和太极乡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访谈[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65-68.
【关键词】就业;再就业;问题;原因;措施
就业再就业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也间接关系到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新劳动力增加速度较快、失业人员数量庞大等现实状况都增加了就业再就业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尽快解决阻碍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的各种潜在因素,最大限度的提高人们的就业再就业成功率。
一、总结当前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1.就业再就业人员结构失衡
就业再就业人员专业水平低和企业人才招聘标准之间的矛盾突出。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日俱增,成为就业再就业队伍中的主力军。许多就业再就业人员,尤其是失业人员等,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学习接受能力有限,对当前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较低,根本无法緊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逐渐被经济社会所淘汰,拉低了就业再就业成功率。
2.就业再就业质量普遍偏低
虽然许多求职人员通过短期工、临时工、季节工等方式实现了就业,但是这些已经就业的人们面临工作不稳定、工资待遇较低、无法保障社会权益等现状,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失业。此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农民工培训机构和培训机制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在人才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3.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比较陈旧落后
许多失业人员早已习惯原有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失业之后,希望找到一份比原先工作更轻松、工资更高的新工作,不仅对未来工作期望值过高,也对临时工、自主创业等存在歧视心理,这些都增加了失业人员成功再就业的难度。
4.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
国家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校教学规模和招生数量与日俱增,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受职业规划、就业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扎堆”就业的现象,不愿意从事比较辛苦的工作,也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
5.相关政府部门推出的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吸引力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推行再就业优惠政策,但是因不同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因各种因素导致这些政策推广缓慢,比如创业培训课程体系不科学、小额担保贷款难度较大等问题都打击了失业职工进行再就业和创业的积极性。
二、分析就业再就业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1.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
增加就业再就业工作岗位是解决就业再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当地招商力度不足和新增加公司数量有限等原因导致本地区现有工作岗位数量增长缓慢,无法为求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
2.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力度较弱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增加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淘汰无法紧跟时代发展节奏的员工。还有部分企业的员工长期培训机制不健全,很少甚至不会对员工进行任何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导致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速度逐渐落后该行业发展速度。相关政府部门因经费短缺、再就业技能培训机构监管难度较大、失业职工拒绝参加技能培训等原因导致失业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较差。
3.原有就业观念的消极影响
农村富余劳动力几乎没有掌握专业技能,大部分从事劳动力为主的工作,受恋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去离家较远但是工作机会更多的地区工作。部分高校毕业生具有一定优越感,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愿意从事比较辛苦的工作,希望找一个体面稳定、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从而出现许多大学毕业生争抢同一个工作岗位而有的工作岗位却无人问津的局面。
三、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措施
1.拓宽求职渠道,提高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就业再就业队伍中,不同人员的性别、工作标准、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更加全面化和多元化。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强大功能,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求职人员对就业再就业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并根据求职者基本信息对求职者进行类型划分,根据不同类型求职者的实际情况和就业优势来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技能培训方案,从而提高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与招聘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开辟专门的渠道和建设专门的招聘网站,有助于让求职人员获取招聘信息提供方便。
2.重视城乡就业培训
相关政府部门对失业人员进行更加实用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理想的有志青年进行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最终目的。对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以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作为调整和确定培训内容的依据,与招聘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展定向定量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考核合格的人员可以直接到指定单位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率。
3.发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指导的作用
相关部门要深入农民工中,了解农民工对于工作和未来的规划及想法,引导农名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于想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政策咨询,还应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加强对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强化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4.完善劳动力输出相关政策,提高劳务输出力度
城乡劳动力的内转外输符合我国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城乡就业压力,也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利益增长点。此外,对外输出人员还可以学习经济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自身技能,为以后回乡创业奠定基础。
5.加强对国家就业再就业相关政策的宣传范围和宣传频率
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前就业再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再就业相关的各项政策,促进国家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转变就业再就业宣传方向和宣传途径,增加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拓宽人们了解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途径。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政府部门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的增加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可以有效的增加就业岗位,为求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7.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平化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督,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对求职人员基本信息登记制度,加快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求职人员和招聘单位提供互相选择的平台。
四、小结
就业再就业难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政府部门、培训机构以及求职人员等的共同努力,在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就业再就业成功率,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包建鑫.用政策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淮安市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促进再就业的经验[J].2005,(02).
[2]周冲,吴玲,周思山.中部农业大省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战略思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54-55.
[3]于桂萍,王贵民.石景山区就业现状与潜力的研究与思考[C].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7:121-125.
[4]王山河.农民工回流对输出地区的影响研究——对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和太极乡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访谈[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