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准确把握教材是组织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切学科教学活动的根基。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教材的脉络体系,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恰当地利用和拓展练习,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组织有效学习。
[关键词] 教材;有效学习;小学教学
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即阅读、理解教材,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的呈现特点。因此,准确把握教材是组织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和根本保障。无论教学理念如何前卫,教学技术如何先进,教学方法如何灵活,一旦对教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呈现的教学效果终将不尽如人意。笔者将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简要阐述如何准确把握教材,组织有效学习。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当今教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少学生通过课外辅导已提前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如果教师仍从零起点来设计教学,容易使教学浮于表面,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甚至会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认知积累和当下对课题的掌握程度,再基于这样的起点设计教学,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
以“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教材上呈现了平移和旋转两个板块,均以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进行引入,如用火车前行时车厢的移动、电梯的升降、国旗的移动来表示平移;风扇叶片的转动、飞机螺旋桨的转动、钟面指针的转动来表示旋转。通过对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归类,学生能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运用图画和文字叙述了三部分内容,形成了三个教学步骤:①回忆生活中的运动,初步把握教材意图,理解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差异;②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拓展,适当增加几个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如斜面上的平移(滑滑梯)和部分圆周运动(荡秋千),让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更加丰富;③进一步区分两种运动的特征,根据运动的特点,观察运动是沿直线运动还是沿曲线运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两种运动的特点。
二、研究教材的脉络体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两次“平移和旋转”的内容。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教材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够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移位图形并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第二次是在四年级下册,教材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水平或垂直平移简单的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深层次特点,如旋转的三要素:固定点、方向和角度。
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特点,我们得知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要从身边的实例出发,观察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物体平移或旋转时的画面,并能够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移位图形。教师只有对教材编排的脉络体系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才不会“超纲”,也可避免“不到位”。
针对这一课,教师通常会提出的困惑有:①要不要解释平移和旋转的定义?②要不要渗透旋转的三要素?对此,笔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或涉及了“超前”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如果学生没有提及这方面,教师就不要“超纲”。
例如,在教学“试一试”环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转盘,把指针从A点转向B点,并问学生能否把指针继续转到C点或D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同伴交流,能够发现:①指针可以从A点旋转到B点,也可以从A点旋转到D点,说明旋转是有方向的;②在旋转过程中,指针转动,转盘中间的点不动;③从A点旋转到B点,与从A点旋转分别经过B、C、D点,同样都是旋转,说明旋转包括完整的圆周运动和部分圆周运动。以上三点的交流体会其实蕴含了旋转的三要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就能初步理解,教师不必过早地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概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有学生主动强调了指针围绕“中心点”运动,那么教师就可以顺势指出:“这的确是有待继续研究的一项内容。”如无人提及,则可暂时不做要求。
可见,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是循序渐进、前后衔接的,教师应恰到好处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开展着实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内容看似简单,仅有几张图片和几段文字描述,但仔细推敲其背后的设计意图,我们能发现更深层次的含义:①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均来源于生活,学生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常见的运动轨迹中初步认识运动的特点;②理解抽象化运动的本质特征(沿直线运动、沿曲线运动)并能用手势表示;③掌握概念,在此基础上判断其他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还是旋转;④回归生活,延伸拓展,主动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旋转,促进认知迁移;⑤通过“试一试”,动手操作,学生能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运动放在一起,让学生懂得辨别、分类、表述。只有深入地分析、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和顺序,教师才会对有效实施教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恰当地利用和拓展练习
(一)安排发散性练习
教材“平移”部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把数学书放在桌面的左上角,接着把书本平移到右上角,再依次平移到右下角和左下角。
这个练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将数学书从左上角平移到右上角有这样几条路线:左上角—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左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右上角。通過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发现:①平移前后,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②平移的路线不同,在于平移方向的改变,说明平移是有方向的;③多次平移和一次平移的结果相同,都能平移到同一个位置。这些发现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的,如果练习实施得不到位,学生就无法收获这么多新的知识。可见,教材上的知识有时是通过练习来呈现的,恰当利用练习,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
(二)设计综合性练习
在本节课教学结束后,笔者还播放了《小猪佩奇之游乐场》动画片中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判断视频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同学们兴致很高,看得认真,观察得也仔细,甚至观察到了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如抡锤子、翻钱包盖的运动属于旋转,游戏机上金属点的移动、按钮的移动、动物的后退都是平移。笔者顺势提问:“动画中牛伯伯和羊爷爷谁更厉害,为什么?”(牛伯伯砸下锤子后,金属点平移到铃铛处;而羊爷爷只让金属点平移到一半,没到铃铛处)从而得出结论:看来平移是有距离的。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将这一度量表示为平移的距离,由此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引出教材中这一章节的“练习三”。
(三)整合勾连性练习
本节课的练习环节要求学生按规定方向,将一个点在方格纸上平移两次。这个练习其实有两个意图: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移的特点,把握平移的两个要素——距离和方向;②勾连教材前后知识点。通过画图,学生能用方格体现出点位置的前后变化,形成对平移距离的认识,并掌握用方格数表示平移距离的方法。这为后续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线与图形平移”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线和图形无非是点的集合,平移线和图形与平移点类似,只需在图形上找出特殊的点,进行平移即可。
教材中练习的设计是有层次的,教师应挖掘每一个练习背后的指向性,合理利用、整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让学生的课堂学习真实有效。
[作者简介] 赵丽芸(1982—
[关键词] 教材;有效学习;小学教学
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即阅读、理解教材,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的呈现特点。因此,准确把握教材是组织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和根本保障。无论教学理念如何前卫,教学技术如何先进,教学方法如何灵活,一旦对教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呈现的教学效果终将不尽如人意。笔者将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简要阐述如何准确把握教材,组织有效学习。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当今教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少学生通过课外辅导已提前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如果教师仍从零起点来设计教学,容易使教学浮于表面,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甚至会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认知积累和当下对课题的掌握程度,再基于这样的起点设计教学,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
以“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教材上呈现了平移和旋转两个板块,均以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进行引入,如用火车前行时车厢的移动、电梯的升降、国旗的移动来表示平移;风扇叶片的转动、飞机螺旋桨的转动、钟面指针的转动来表示旋转。通过对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归类,学生能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运用图画和文字叙述了三部分内容,形成了三个教学步骤:①回忆生活中的运动,初步把握教材意图,理解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差异;②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拓展,适当增加几个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如斜面上的平移(滑滑梯)和部分圆周运动(荡秋千),让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更加丰富;③进一步区分两种运动的特征,根据运动的特点,观察运动是沿直线运动还是沿曲线运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两种运动的特点。
二、研究教材的脉络体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两次“平移和旋转”的内容。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教材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够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移位图形并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第二次是在四年级下册,教材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水平或垂直平移简单的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深层次特点,如旋转的三要素:固定点、方向和角度。
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特点,我们得知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要从身边的实例出发,观察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物体平移或旋转时的画面,并能够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移位图形。教师只有对教材编排的脉络体系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才不会“超纲”,也可避免“不到位”。
针对这一课,教师通常会提出的困惑有:①要不要解释平移和旋转的定义?②要不要渗透旋转的三要素?对此,笔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或涉及了“超前”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如果学生没有提及这方面,教师就不要“超纲”。
例如,在教学“试一试”环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转盘,把指针从A点转向B点,并问学生能否把指针继续转到C点或D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同伴交流,能够发现:①指针可以从A点旋转到B点,也可以从A点旋转到D点,说明旋转是有方向的;②在旋转过程中,指针转动,转盘中间的点不动;③从A点旋转到B点,与从A点旋转分别经过B、C、D点,同样都是旋转,说明旋转包括完整的圆周运动和部分圆周运动。以上三点的交流体会其实蕴含了旋转的三要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就能初步理解,教师不必过早地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概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有学生主动强调了指针围绕“中心点”运动,那么教师就可以顺势指出:“这的确是有待继续研究的一项内容。”如无人提及,则可暂时不做要求。
可见,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是循序渐进、前后衔接的,教师应恰到好处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开展着实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内容看似简单,仅有几张图片和几段文字描述,但仔细推敲其背后的设计意图,我们能发现更深层次的含义:①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均来源于生活,学生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常见的运动轨迹中初步认识运动的特点;②理解抽象化运动的本质特征(沿直线运动、沿曲线运动)并能用手势表示;③掌握概念,在此基础上判断其他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还是旋转;④回归生活,延伸拓展,主动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旋转,促进认知迁移;⑤通过“试一试”,动手操作,学生能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运动放在一起,让学生懂得辨别、分类、表述。只有深入地分析、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和顺序,教师才会对有效实施教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恰当地利用和拓展练习
(一)安排发散性练习
教材“平移”部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把数学书放在桌面的左上角,接着把书本平移到右上角,再依次平移到右下角和左下角。
这个练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将数学书从左上角平移到右上角有这样几条路线:左上角—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左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右上角。通過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发现:①平移前后,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②平移的路线不同,在于平移方向的改变,说明平移是有方向的;③多次平移和一次平移的结果相同,都能平移到同一个位置。这些发现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的,如果练习实施得不到位,学生就无法收获这么多新的知识。可见,教材上的知识有时是通过练习来呈现的,恰当利用练习,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
(二)设计综合性练习
在本节课教学结束后,笔者还播放了《小猪佩奇之游乐场》动画片中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判断视频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同学们兴致很高,看得认真,观察得也仔细,甚至观察到了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如抡锤子、翻钱包盖的运动属于旋转,游戏机上金属点的移动、按钮的移动、动物的后退都是平移。笔者顺势提问:“动画中牛伯伯和羊爷爷谁更厉害,为什么?”(牛伯伯砸下锤子后,金属点平移到铃铛处;而羊爷爷只让金属点平移到一半,没到铃铛处)从而得出结论:看来平移是有距离的。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将这一度量表示为平移的距离,由此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引出教材中这一章节的“练习三”。
(三)整合勾连性练习
本节课的练习环节要求学生按规定方向,将一个点在方格纸上平移两次。这个练习其实有两个意图: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移的特点,把握平移的两个要素——距离和方向;②勾连教材前后知识点。通过画图,学生能用方格体现出点位置的前后变化,形成对平移距离的认识,并掌握用方格数表示平移距离的方法。这为后续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线与图形平移”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线和图形无非是点的集合,平移线和图形与平移点类似,只需在图形上找出特殊的点,进行平移即可。
教材中练习的设计是有层次的,教师应挖掘每一个练习背后的指向性,合理利用、整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让学生的课堂学习真实有效。
[作者简介] 赵丽芸(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