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灵活而有效的调控艺术形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堂调控艺术;表现形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我们可将这种技巧称为课堂调控艺术。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教育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教育经验的升华,它实质上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调控艺术, 是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日益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与综合性,老师所具备的知识面与知识深度不再是游刃有余。教师的课堂垄断地位受到了学生的挑战,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掌握者,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师生的地位趋于平等。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课堂调控艺术日益凸现其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课堂调控艺术。本文特将课堂调控艺术常见的展现形式做一归纳,以供同仁探讨。
1. 启发讨论,点拨纠偏,归纳补充 当学生的反馈信息带有普遍的意义,对于知识模式的建构具有一定价值时,可以适时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及时点拨纠偏、归纳补充。
例如:如图1所示,一根长L的轻质细杆,在中点和端点处,固定两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将杆拉至水平位置,松手后,由静止开始绕轴0摆下,求杆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大小?在解此题时,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在杆摆下的过程中,A、B两球只受重力作用做功,因而A、B两球的机械能各自守恒。其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一个学生提出用柔软的细线代替细杆,让其自由摆下的设想。按其实施,结果发现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并不像细杆那样平直,而是弯折如图2所示,表示两球的运动步调并不一致,即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通过新的观察,新的感受,学生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经过积极思考后,学生终于明白,那是因为杆的作用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所以我们就不能将机械能守恒单独运用于A球或B球。另外,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杆对A球或B球所做的功。由于实验提供了效果鲜明和令人信服的新的事实,这就使学生对“隔离法”和“整体法”的正确运用形成了新的认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将球踢给学生”通过启发与点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在深入的探讨中建构新的认知模式,符合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图1 图2
2. 架桥设坡,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当发现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坡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平抛运动》教学时,教师演示了小球沿弧形槽作平抛运动后,如果直接提出平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的问题,学生就会觉得问题太突然难以回答,教师应提出三个适度性的问题:①小球在离开槽的瞬间有无初速度?方向如何?②小球离开槽后在空中的运动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方向怎样?(空气阻力不计)③小球作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同于这三个问题起到了架桥设坡的作用,再提出原问题,学生稍加思索就可解决了。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扣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经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3. 创设情景,激活课堂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液体表面张力教学中,设疑:回形针、小硬币能否浮在水面上呢?大多数学生回答:不能,原因是回形针、小硬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放在水中会下沉。于是我做了下面的实验,将一玻璃水槽放在实物投影台上,在水槽中放一小烧杯,往烧杯中倒满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竟可高出烧杯口,学生由此产生好奇心理,这是以前他们没有注意到的现象,接着用一角硬币或回形针从杯口边沿一侧慢慢平放入,水面上竟可以放好几个一角硬币或回形针。引导学生猜想液面像什么能够托住轻小的物体,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液体表面如同弹性橡皮膜一样,液体表面存在分子张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探究发现——交流归纳——新情境下的迁移与循环往复参与中,动手、动脑、动口,重新创造和发现知识并产生积极情感。
4. 设陷置疑,加深记忆 学生在教学中常常会犯一些错误,教学中在知识易混点、盲点、不同点等方面有意识诱使学生充分暴露错误,指错、究错、纠错过程中,获得真知和技能,这样以来,就可使学生体验:“犯错误”的机会。要知道中,适当引导学生在关键地方犯错误或者先有意设置“陷阱”,再创设情境“排雷”,让学生走出误区,以训练思维的独创性,远比正面强化来得深刻有力。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初学者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往往存在错误的认识: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力停止作用,运动物体就会停下来,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以前教学中笔者都采用正面讲解,虽然在课堂上学生能接受正确的观点,但课后在遇到有关运动和力的实际问题时,又不知不觉中成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后来我改用课堂上直接暴露错误的做法,并且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空,效果很好。老师通过列举生活中实例概括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引出论题“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同意或否定教师的观点,并举例说明理由。老师“坚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并且用演示实验加以支持这一观点。学生则进一步用实例或设计实验进行反驳。老师承认被学生“驳倒”了,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即运动无需外力来维持,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教师同时指出,要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从而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
5. 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教学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仪器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6. 反诘寻因,探疑适度 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要澄清,或者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时,要善于反诘,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找出结果。如有少数学生坚持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外力来维持。反诘的问题是:在平路上骑自行车时,如果不用力蹬车,自行车会立即停下来吗?如果路面是非常光滑的,自行车将如何运动呢?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后学习中还要研究)或重点时,探疑要适度,可以婉转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小题大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7. 及时调整,减小影响 当教师讲解速度不适应学生思维速度时,或由于疏忽教师的讲解出现失误时,一经意识应立即做出这种反应,及时调整讲解速度,或对已经自我意识到的失误进行补救说明,不再传送含混信息,尤其是在基本概念初始课教学中更应如此,时刻注意与学生的思维速度保持同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调整。当然,我们应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差错,在备课时要仔细认真,考虑到各种复杂的情况,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防止不必要的错误。在物理课堂上,尤其是未经事先考虑的解答,出现一些疏忽舛误也是有的,当自己发现或经学生指出后应立即做出反应,及时调整减少负面影响。
总之,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和艺术两者的融合体。单一谈科学或艺术都是对教育的分割,只有真正实现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融合,才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所以,教师在了解课堂调控艺术的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性、情感及认知能力,迅速、准确、恰当地把握课堂节律,利用艺术的形式来传授科学,利用传授科学的同时来展示教育艺术的一面,进而实现教育的完整统一,使教育和学生的发展相得益彰。
收稿日期:2013-03-17
【关键词】课堂调控艺术;表现形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我们可将这种技巧称为课堂调控艺术。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教育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教育经验的升华,它实质上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调控艺术, 是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日益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与综合性,老师所具备的知识面与知识深度不再是游刃有余。教师的课堂垄断地位受到了学生的挑战,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掌握者,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师生的地位趋于平等。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课堂调控艺术日益凸现其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课堂调控艺术。本文特将课堂调控艺术常见的展现形式做一归纳,以供同仁探讨。
1. 启发讨论,点拨纠偏,归纳补充 当学生的反馈信息带有普遍的意义,对于知识模式的建构具有一定价值时,可以适时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及时点拨纠偏、归纳补充。
例如:如图1所示,一根长L的轻质细杆,在中点和端点处,固定两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将杆拉至水平位置,松手后,由静止开始绕轴0摆下,求杆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大小?在解此题时,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在杆摆下的过程中,A、B两球只受重力作用做功,因而A、B两球的机械能各自守恒。其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一个学生提出用柔软的细线代替细杆,让其自由摆下的设想。按其实施,结果发现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并不像细杆那样平直,而是弯折如图2所示,表示两球的运动步调并不一致,即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通过新的观察,新的感受,学生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经过积极思考后,学生终于明白,那是因为杆的作用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所以我们就不能将机械能守恒单独运用于A球或B球。另外,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杆对A球或B球所做的功。由于实验提供了效果鲜明和令人信服的新的事实,这就使学生对“隔离法”和“整体法”的正确运用形成了新的认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将球踢给学生”通过启发与点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在深入的探讨中建构新的认知模式,符合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图1 图2
2. 架桥设坡,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当发现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坡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平抛运动》教学时,教师演示了小球沿弧形槽作平抛运动后,如果直接提出平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的问题,学生就会觉得问题太突然难以回答,教师应提出三个适度性的问题:①小球在离开槽的瞬间有无初速度?方向如何?②小球离开槽后在空中的运动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方向怎样?(空气阻力不计)③小球作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同于这三个问题起到了架桥设坡的作用,再提出原问题,学生稍加思索就可解决了。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扣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经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3. 创设情景,激活课堂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液体表面张力教学中,设疑:回形针、小硬币能否浮在水面上呢?大多数学生回答:不能,原因是回形针、小硬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放在水中会下沉。于是我做了下面的实验,将一玻璃水槽放在实物投影台上,在水槽中放一小烧杯,往烧杯中倒满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竟可高出烧杯口,学生由此产生好奇心理,这是以前他们没有注意到的现象,接着用一角硬币或回形针从杯口边沿一侧慢慢平放入,水面上竟可以放好几个一角硬币或回形针。引导学生猜想液面像什么能够托住轻小的物体,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液体表面如同弹性橡皮膜一样,液体表面存在分子张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探究发现——交流归纳——新情境下的迁移与循环往复参与中,动手、动脑、动口,重新创造和发现知识并产生积极情感。
4. 设陷置疑,加深记忆 学生在教学中常常会犯一些错误,教学中在知识易混点、盲点、不同点等方面有意识诱使学生充分暴露错误,指错、究错、纠错过程中,获得真知和技能,这样以来,就可使学生体验:“犯错误”的机会。要知道中,适当引导学生在关键地方犯错误或者先有意设置“陷阱”,再创设情境“排雷”,让学生走出误区,以训练思维的独创性,远比正面强化来得深刻有力。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初学者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往往存在错误的认识: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力停止作用,运动物体就会停下来,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以前教学中笔者都采用正面讲解,虽然在课堂上学生能接受正确的观点,但课后在遇到有关运动和力的实际问题时,又不知不觉中成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后来我改用课堂上直接暴露错误的做法,并且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空,效果很好。老师通过列举生活中实例概括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引出论题“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同意或否定教师的观点,并举例说明理由。老师“坚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并且用演示实验加以支持这一观点。学生则进一步用实例或设计实验进行反驳。老师承认被学生“驳倒”了,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即运动无需外力来维持,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教师同时指出,要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从而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
5. 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教学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仪器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6. 反诘寻因,探疑适度 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要澄清,或者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时,要善于反诘,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找出结果。如有少数学生坚持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外力来维持。反诘的问题是:在平路上骑自行车时,如果不用力蹬车,自行车会立即停下来吗?如果路面是非常光滑的,自行车将如何运动呢?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后学习中还要研究)或重点时,探疑要适度,可以婉转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小题大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7. 及时调整,减小影响 当教师讲解速度不适应学生思维速度时,或由于疏忽教师的讲解出现失误时,一经意识应立即做出这种反应,及时调整讲解速度,或对已经自我意识到的失误进行补救说明,不再传送含混信息,尤其是在基本概念初始课教学中更应如此,时刻注意与学生的思维速度保持同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调整。当然,我们应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差错,在备课时要仔细认真,考虑到各种复杂的情况,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防止不必要的错误。在物理课堂上,尤其是未经事先考虑的解答,出现一些疏忽舛误也是有的,当自己发现或经学生指出后应立即做出反应,及时调整减少负面影响。
总之,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和艺术两者的融合体。单一谈科学或艺术都是对教育的分割,只有真正实现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融合,才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所以,教师在了解课堂调控艺术的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性、情感及认知能力,迅速、准确、恰当地把握课堂节律,利用艺术的形式来传授科学,利用传授科学的同时来展示教育艺术的一面,进而实现教育的完整统一,使教育和学生的发展相得益彰。
收稿日期:201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