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优质汉语的创造者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导航】
  韩少功是当代中国一个很有特色的作家。《天涯》杂志2005年第二期上发表了他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稿《现代汉语再认识》,在文中,韩少功称“优质语言一是要有很强的解析能力,二是要有很强的形容能力。前者支持人的智性活动,后者支持人的感性活动”,并主张“创造优质的汉语”。韩少功所追求与探索的,其实一直是这种感觉能力与思想能力的强盛、博大与深刻,而非符合所谓“文学”的标准。因此,韩少功尤其强调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成就人格与品性,实践强化思想与感受能力。而唯有强大的个性精神存在,与丰富多样的感觉语言表达,才能造就真正的文学。所以韩少功从乡下到城市,从省城到湘西,又从湖南到海南,再从都市到隐居山野,他当过农民、编辑、公务员,去过世界各地,他在实践中不断修炼自己、升华自己。与他的经历实践相配套,他“我手写我心”,力图表达自己的多样与多面的思考与感受,不拘形式,不在乎是否“纯文学”。
  
  生 命
  韩少功
  
  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
  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
  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
  但它们长久地注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这一刻很快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感激和信任弥漫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情。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荫;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温暖,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你不再感到孤单和危险,甚至石块是你的血肉,树梢是你的肢体,而你的一声长啸或大笑其实来自大山那边的谷地。你早应该知道,科学的深入观测已经证明:植物其实有感情,也有喜爱和快乐的反应——当你为之除虫或授粉;也有恐惧和痛苦的反应——当你当面砍伐它们的同类。它们在特殊的“心电仪”和“脑电仪”里同样神绪万般,只是无法尖叫着拔腿而逃罢了。你还应该知道科学的反复试验还证明:大地同样是“活”物和“动”物,只要你给它们足够的高温,比方说给它们太阳表面的炽热,它们就会手舞足蹈,龙腾虎跃,倒海翻江,风驰电掣,同样会有大怒的裂爆或者大爱的聚合,其“活”其“动”之能耐,远非人类可及。它们眼下之所以看似没有生命地蛰伏,只不过是如同动物的冬眠和植物的冬枯——地球的常温对于它们来说过于寒冷,正是它们的冬天。
  你是人。其实人只是特定温度、特定重力、特定元素化合一类条件下的偶然。因此相对于大地来说,人不过是没有冬眠和冬枯的山;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人不过是穿戴了衣冠的禽兽,没有了尾巴却有了文字、职位、电脑以及偶尔寄生其中的铁壳子汽车。
  人是大地、植物、动物对某个衣冠者临时的身份客串,就像在化装舞会上有了一个假面。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驮马铃声在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那边,有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片金光,刹那间洒满了寂静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
  (选自《青年文摘·上半月》)
  
  赏读:
  这是一篇极富哲理色彩与人文精神的精短小品。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会不自觉地被作者迸溅的思想火花和直指心灵的毫无矫饰的语言灼痛。他那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那文字深处浓郁的理想烛照,那活泼的流动的忧患情思,让人每读一遍都会有一种崭新的愉悦和情难自抑的感动。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也极有特点,值得我们深深体悟。《生命》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的思想深度。大家知道,一篇好的散文,需要有一些深邃的思想去支撑它,去浸润它。散文没有思想,就如同人没有灵魂。在《生命》中,韩少功用他那几乎让人无法觉察的空空妙手,将后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的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价值评判、城市化进程、旅游与开发、沟通与和谐、平等与尊重等多个命题水乳交融在一起,并对之进行了一种直指内核的审视和思索。他认为,人和动物应该是平等的,人不能自视甚高,而必须“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在“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中逐渐融入“更大的一个家族”。作品撇开了个人的小烦恼、小感慨,把笔触一下子伸向了关注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正因了这个高度,《生命》才具有了空谷足音般的震撼力和穿透力。文字表述上的清新隽永也使《生命》格外摇曳多姿。“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不动声色的开头,不动声色的叙述,不动声色的传统语言,连声音都不曾高几声,却早已把那深沉的意味刻在你的心上了。这就是《生命》的个性,它挟带着作家韩少功深厚的悲悯,让我们心甘情愿地陷入阅读的沉醉与迷恋,而不想自拔。
其他文献
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王荔萱从苏北转学来到四川。这里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和在家时一样富足;学校也是一所不错的重点校,王荔萱的成绩属中上等,学习并不困难。只是,王荔萱从心里往外难受。为什么呀?  就因为口音!王荔萱说一口苏北味的普通话,同学们课下说的都是四川话。班里,就她一个外地学生,她觉得孤单。特别是同学们聊天时,王荔萱更难过。叽里呱啦的,大家都说四川话,虽说王荔萱也能听得差不多,但总觉得人家是在排斥自
期刊
Nowadays,when we walk through the street,we often see many boys and girls who,instead of spending their time on books,go wandering the street,start funny clubs and give parties. These boys and girls b
期刊
我们阅读时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笔墨粗疏、行文草率的文章往往让人难以下咽,而那些文笔细腻、行文精致的文章则极具感染力,它能使人进入宁静愉悦的审美心境,体会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让人爱不释手。  那么我们的作文如何使语言文字从粗疏走向细腻,从草率走向精致呢?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仔细观察描摹,巧用修饰妙展开。语言由粗疏走向细腻,其实就犹如泡木耳那样,泡前的木耳干而脆,泡过的木耳蓬松、滑润、厚
期刊
The Vienna(维也纳)years were the happiest of Mozart’s(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life. There he composed(作曲)the operas 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后宫诱拐》,The Marriage of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 There,too,he wrote his famous l
期刊
与抛物线有关点的存在性问题在中考中屡见不鲜. 这类问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解答它们的常见思路是先假设符合要求的点存在,然后把要满足的结论当做条件,由此出发,进行推理和判断.若能求出点的坐标,就存在;否则,就不存在. 现仅以2011年的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下.  例1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试题)如图,抛物线y=-x2+bx+3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4,0),与y轴交于点B.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和
期刊
美国一支雪山探险队准备公开选拔一批探险队员,消息传出去,雪山爱好者蜂拥而至。  探险队长马克对每一个前来面试的雪山爱好者进行了极为严格的体能测试,最后十五名雪山爱好者通过了测试。马克对他们说:“你们还要接受最后一项测试——心灵测试,只有心灵测试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雪山探险队员。”  马克让工作人员把十五个候选人分别单独带进一个房间,然后马克问道:“小伙子,现在假如在你面前的是珠穆朗玛峰,可是
期刊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有哪个作家肯独守书斋,花费21年写一套经得起推敲的历史作品?而48岁的汪衍振,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作家。他耗费21年心血,用平均每天130个字的速度,完成了《曾国藩发迹史》《李鸿章发迹史》 《左宗棠发迹史》三部历史小说,成为201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作家,并被媒体戏称为“中国最笨历史作家”。  汪衍振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从1989年开始,创作“晚清三大名臣发迹史”系列,第一部则是《曾国
期刊
9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是个骄傲的父亲——儿子韩胜利考上西安一所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坚信儿子将来会出人头地,前途一片光明,尽管要面对的是每年近1万元的学费和花销,这个贫穷的父亲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砸锅卖铁送儿子上大学。  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找亲戚东拼西借凑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然后,他和儿子一起到西安,成为一名农民。  儿子那个光明的未来,支撑着韩培印可以忍受很多事情:比如甩开膀子,用铁锨一
期刊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期刊
电影《初恋这件小事》,讲述了一个卑微小女生小水的漫长爱恋,其实是一个并不靠谱,甚至有点狗血的故事,却因为那些细节,电影一点点丰满起来,一点点深入和打动我们的心。  那年她初一,蘑菇头,肤色很黑,长相平凡得让人过目就忘,功课一般,体育也一般。那年他高一,篮球足球样样都行,喜欢挂着相机到处拍照,是学校里最优秀、最善良、也最帅气的男生。平凡的她偏偏喜欢上了不平凡的他,像傻瓜一样笨拙地暗恋着他:比如每天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