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一地理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一新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这部分内容普遍存在“老师上课讲的我都听懂了,可是课下作业根本没有思路……”,为此,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总结课后学生问的问题,从教材、教法、学法三个方面对障碍的形成因素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地球运动 教材 教法 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87-02
对许多高中生来说,刚进入高一,面临许多门学科的学习,与原本初中的学习节奏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再加上对高中分科制度的不了解,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出现了困惑。又由于高中地理学科体系的缘故,高一第一学期就进行地球运动的学习,而本部分内容抽象、多变,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于刚升入高中的新生、甚至对于高二、高三文科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头疼的知识模块。为什么这部分知识对于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存在普遍头疼的状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初中和高中教材梯度大
由于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教材,内含政治、历史、地理部分内容。可以说地理部分内容的系统性不强,尤其是地球运动部分知识只局限于通过地球仪认识地球的经纬线,了解地球的运动现象,教材的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体现出“浅、少、易”的特点。而浙江省基础教育高中阶段使用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版)的地理教材。该教材一开始就是宇宙中的地球,概念多、定义严格,信息量大,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具有较大难度。另外,教学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地理。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例如,笔者在教学黄赤交角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的记忆和了解黄赤交角的度数,但不能理解黄赤交角的实际意义,这实际上与教材在此部分内容表述上有关。
此外,浙江省对初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考核有着本质的差别:初中地理知识属于社会考查科目,不计入中考总分。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精力投入地理学习。而高中地理学科属于考试科目,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在上述情况的局限下,笔者发现在地球运动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很多同学连基础的经线、纬线、经度、纬度都不知道,这样对于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初中与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
通过在学生中的调查发现,有不少同学们反映地球运动知识能听懂但作业却不会做。还有一些学生很疑惑: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知识点都掌握了,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
顺着这个问题,笔者研究初中老师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发现初中教师大多受自身专业限制,非地理专业任教地理内容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课堂教学也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介绍知识,并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和阅读书本来获取知识的掌握。结果造成“重了解,轻理解”、“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良倾向。
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地理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导入和推理上下功夫,这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教学进度加快,课堂知识密度增加,课后习题类型多变,大量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后消化、理解。而此时一些学生还停留在原来已习惯了的被动接受方式中,自然对新的教学方法很不习惯,从而增加了学习难度。
三、初中与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在初中,主干学科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反复练习。考试时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由于初中学生认识的局限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概念和类型题。在初中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常在他们的学习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在学法上,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从某一方面看待问题的不足。
而到了高中,地理学习要求学生把感性知识转化成理性知识,解决问题时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的层面去看待问题,同时将初中的知识“点”过渡到高中知识层“ 面”,进而形成知识网。做到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构建地理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笔者在教学太阳日和恒星日周期比较时,学生往往通过机械记忆记住了太阳日长于恒星日。无法理解其原因。又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到底两个地点哪个在东哪个在西?如何区分? 又例如笔者用一节课时间教地方时计算,一节课教区时的计算。本来准备一节的内容却用了两节课。笔者布置了一个地方时和区时计算的题目:
1.132°E的地方时为9月22日15时,求48°E的地方时。
2.132°E的区时为9月22日15时,求48°E的区时。
要求:用①②③④等序号写出计算步骤(主要目的是看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如果只有结果是看不出来的)。
可是学生作业反馈出:有的学生不会求经度差,反映出学生对经纬线的知识掌握不具体,有得学生不会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反映出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地方时概念,有的学生地方时和区时也分不清,把地方时的计算当成区时的计算,把区时的计算当成地方时计算,反映出学生对概念的把握不准确。
四、学生缺乏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总能遇到学生不敢相信自己推导的结果和现象,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才能心理踏实。在笔者看来,这是长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教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必然结果,这样的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很难主动分析,自信解决的。而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这种课程要求的变化,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增强学生适应新课程的信心。在《地球运动》的知识模块中,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和区时;线速度和角速度;光照图和经纬网图的互相转换等知识点都需要我们探索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归纳能力的引导训练。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吕元喜《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全开放》,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2)
【关键词】地球运动 教材 教法 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87-02
对许多高中生来说,刚进入高一,面临许多门学科的学习,与原本初中的学习节奏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再加上对高中分科制度的不了解,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出现了困惑。又由于高中地理学科体系的缘故,高一第一学期就进行地球运动的学习,而本部分内容抽象、多变,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于刚升入高中的新生、甚至对于高二、高三文科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头疼的知识模块。为什么这部分知识对于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存在普遍头疼的状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初中和高中教材梯度大
由于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教材,内含政治、历史、地理部分内容。可以说地理部分内容的系统性不强,尤其是地球运动部分知识只局限于通过地球仪认识地球的经纬线,了解地球的运动现象,教材的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体现出“浅、少、易”的特点。而浙江省基础教育高中阶段使用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版)的地理教材。该教材一开始就是宇宙中的地球,概念多、定义严格,信息量大,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具有较大难度。另外,教学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地理。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例如,笔者在教学黄赤交角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的记忆和了解黄赤交角的度数,但不能理解黄赤交角的实际意义,这实际上与教材在此部分内容表述上有关。
此外,浙江省对初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考核有着本质的差别:初中地理知识属于社会考查科目,不计入中考总分。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精力投入地理学习。而高中地理学科属于考试科目,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在上述情况的局限下,笔者发现在地球运动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很多同学连基础的经线、纬线、经度、纬度都不知道,这样对于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初中与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
通过在学生中的调查发现,有不少同学们反映地球运动知识能听懂但作业却不会做。还有一些学生很疑惑: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知识点都掌握了,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
顺着这个问题,笔者研究初中老师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发现初中教师大多受自身专业限制,非地理专业任教地理内容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课堂教学也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介绍知识,并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和阅读书本来获取知识的掌握。结果造成“重了解,轻理解”、“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良倾向。
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地理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导入和推理上下功夫,这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教学进度加快,课堂知识密度增加,课后习题类型多变,大量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后消化、理解。而此时一些学生还停留在原来已习惯了的被动接受方式中,自然对新的教学方法很不习惯,从而增加了学习难度。
三、初中与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在初中,主干学科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反复练习。考试时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由于初中学生认识的局限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概念和类型题。在初中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常在他们的学习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在学法上,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从某一方面看待问题的不足。
而到了高中,地理学习要求学生把感性知识转化成理性知识,解决问题时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的层面去看待问题,同时将初中的知识“点”过渡到高中知识层“ 面”,进而形成知识网。做到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构建地理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笔者在教学太阳日和恒星日周期比较时,学生往往通过机械记忆记住了太阳日长于恒星日。无法理解其原因。又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到底两个地点哪个在东哪个在西?如何区分? 又例如笔者用一节课时间教地方时计算,一节课教区时的计算。本来准备一节的内容却用了两节课。笔者布置了一个地方时和区时计算的题目:
1.132°E的地方时为9月22日15时,求48°E的地方时。
2.132°E的区时为9月22日15时,求48°E的区时。
要求:用①②③④等序号写出计算步骤(主要目的是看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如果只有结果是看不出来的)。
可是学生作业反馈出:有的学生不会求经度差,反映出学生对经纬线的知识掌握不具体,有得学生不会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反映出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地方时概念,有的学生地方时和区时也分不清,把地方时的计算当成区时的计算,把区时的计算当成地方时计算,反映出学生对概念的把握不准确。
四、学生缺乏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总能遇到学生不敢相信自己推导的结果和现象,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才能心理踏实。在笔者看来,这是长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教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必然结果,这样的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很难主动分析,自信解决的。而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这种课程要求的变化,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增强学生适应新课程的信心。在《地球运动》的知识模块中,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和区时;线速度和角速度;光照图和经纬网图的互相转换等知识点都需要我们探索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归纳能力的引导训练。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吕元喜《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全开放》,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