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移民”通常指为了孩子的教育与未来的发展而选择的申请移民。本文是指:在国内,为了子女接受相对较好的教育,从城郊、乡镇农村向城市或是经济较落后城市向较发达、发达城市迁移。或者是因为务工或投资、经商常年在异地城市生活而子女被动在异地城市接受教育而产生的迁移。这有别于为了考录取而在高考前临时改变报考地的迁移。其主体是农民工,为表述方便,下文统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一、教育移民产生的原因
随着务工人口从农村的大量涌出,子女跟随父母在城市居住。目前农民工普遍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关注,以上海为例(数据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法律咨询中心林建永撰《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金来源分析》,2006年上海每100个农民工有71个子女,其中处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子女有54个,33个在上海,共有21万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土地、煤炭等资源价格和农民工工资的上涨,更多的非城市户口人有经济实力让孩子去城市接受更加规范的教育。
教育观念的提高,家长认为乡镇教育条件差,教学水平落后,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为了孩子将来成为有高学历的城市人,宁愿多出钱租房子、买房子,专门照料孩子的读书。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对子女入学户籍管理要求的放松,使得“移民”教育有了实现的可能。
教育的区域差异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直接触发了教育移民的爆发。主要体现为高考录取名额分配的不均衡,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了教育水平高低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越落后整体教育环境越差,教育水平越低,高考录取名额就越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农村教育要素单一和高分低能的缺陷日益明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沿海、发达城市与内地农村乡镇工资待遇差距的日益扩大,部分教师远走城市谋求更好的经济待遇,造成农村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
二、“教育移民”产生的矛盾
移民家庭到城市上学,致使农村(包括村、乡、镇、县)人口减少,土地荒置,农村经济萧条,房屋、校舍闲置。
城市迎来大批“教育移民”,直接导致房价、物价上涨,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生活水平降低。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吃紧。更为重要的是,在大量教育移民涌入城市的同时,城市并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师资跟不上,还有相关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些都使原来就投入严重不足的城市教育资源更加紧张,导致城市学生就读矛盾的加剧和学校均衡发展的难度扩大。
政策导向和实际操作实施的矛盾难以化解。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要真正落实这一政策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三、“教育移民”的应对
在新条件下出现的这种新型的“教育移民”,是一种有着深刻時代背景的复杂问题,必须积极应对。
第一,在认识上政府部门要改变观念。不要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重经济发展,轻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只看到搞企业有回报,而教育投入只是增加财政支出,没有认识到教育投入带来的回报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短视观念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小平同志说过,宁可把其他建设放慢一些,也要把教育搞上去。“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而人才只能靠教育。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每一个不和谐的地方都需要巨额的财政支援,资金永远都是紧缺的。教育的长期利益性决定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眼前看得见的利益和政绩肯定还会把有限资金投向“急需”的地方。只有观念真正得以转变,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经费不足问题的办法,“教育移民”也就可以化解了。
第二,国家政策继续全力关注“三农”问题。我们当前就要把提高农业效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行农民社会养老、医疗的保障机制。当城乡差异消失的时候,“教育移民”也就自然消失了。
第三,立即叫停为了抢夺优质生源的异地招生举措。避免人为制造非正常教育移民现象,以避免乡镇教育资源的浪费,增加城市教育资源的压力,破坏国家城市化发展成果,制造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第四,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就像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的:“各地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并缓解城市择校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薄弱学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而热点名校不堪重负的矛盾,缓解“教育移民”压力。◆(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王锋旗
一、教育移民产生的原因
随着务工人口从农村的大量涌出,子女跟随父母在城市居住。目前农民工普遍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关注,以上海为例(数据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法律咨询中心林建永撰《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金来源分析》,2006年上海每100个农民工有71个子女,其中处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子女有54个,33个在上海,共有21万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土地、煤炭等资源价格和农民工工资的上涨,更多的非城市户口人有经济实力让孩子去城市接受更加规范的教育。
教育观念的提高,家长认为乡镇教育条件差,教学水平落后,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为了孩子将来成为有高学历的城市人,宁愿多出钱租房子、买房子,专门照料孩子的读书。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对子女入学户籍管理要求的放松,使得“移民”教育有了实现的可能。
教育的区域差异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直接触发了教育移民的爆发。主要体现为高考录取名额分配的不均衡,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了教育水平高低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越落后整体教育环境越差,教育水平越低,高考录取名额就越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农村教育要素单一和高分低能的缺陷日益明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沿海、发达城市与内地农村乡镇工资待遇差距的日益扩大,部分教师远走城市谋求更好的经济待遇,造成农村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
二、“教育移民”产生的矛盾
移民家庭到城市上学,致使农村(包括村、乡、镇、县)人口减少,土地荒置,农村经济萧条,房屋、校舍闲置。
城市迎来大批“教育移民”,直接导致房价、物价上涨,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生活水平降低。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吃紧。更为重要的是,在大量教育移民涌入城市的同时,城市并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师资跟不上,还有相关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些都使原来就投入严重不足的城市教育资源更加紧张,导致城市学生就读矛盾的加剧和学校均衡发展的难度扩大。
政策导向和实际操作实施的矛盾难以化解。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要真正落实这一政策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三、“教育移民”的应对
在新条件下出现的这种新型的“教育移民”,是一种有着深刻時代背景的复杂问题,必须积极应对。
第一,在认识上政府部门要改变观念。不要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重经济发展,轻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只看到搞企业有回报,而教育投入只是增加财政支出,没有认识到教育投入带来的回报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短视观念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小平同志说过,宁可把其他建设放慢一些,也要把教育搞上去。“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而人才只能靠教育。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每一个不和谐的地方都需要巨额的财政支援,资金永远都是紧缺的。教育的长期利益性决定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眼前看得见的利益和政绩肯定还会把有限资金投向“急需”的地方。只有观念真正得以转变,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经费不足问题的办法,“教育移民”也就可以化解了。
第二,国家政策继续全力关注“三农”问题。我们当前就要把提高农业效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行农民社会养老、医疗的保障机制。当城乡差异消失的时候,“教育移民”也就自然消失了。
第三,立即叫停为了抢夺优质生源的异地招生举措。避免人为制造非正常教育移民现象,以避免乡镇教育资源的浪费,增加城市教育资源的压力,破坏国家城市化发展成果,制造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第四,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就像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的:“各地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并缓解城市择校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薄弱学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而热点名校不堪重负的矛盾,缓解“教育移民”压力。◆(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