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精神懈怠危险,之所以懈怠,核心的问题就是信仰缺失、信念动摇。因此,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理想信仰教育,在当下的中国显得犹为重要。在笔者看来,理想信仰教育其实就是“姓党”教育。
一、怎样理解“姓党”
“党”顾名思义就是指共产党,“姓”则有本义和延伸义之分。“姓”的本义是“生”。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由来颇多。不管怎么变化,中国人以“姓”为特定符号,自古养成了同姓聚居的习俗,同时达成了一种共识:把“姓”作为区分家族血缘关系的一种标志和符号。同一姓氏中的成員,因为同宗同源,心中会自然产生一种对家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这就是“姓”的延伸义。因此,“姓党”实质是要求对中国共产党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姓党”这个话题,他指出核心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此,笔者理解为三个层面:一要在思想上对党有认同感,做到知党,了解党的光辉历史,认知党的时代使命;二要在政治上对党有归属感,做到爱党,与党保持血肉之亲,鱼水之情,真心拥护党的领导;三要在行动上对党有责任感,做到兴党,通过努力推进兴党兴国、强党强国的宏伟事业。其中,知党是认识,爱党是情感,兴党是责任和意志,三者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知党才能爱党,爱党才会兴党。
二、为什么要“姓党”
据统计,截至今年底,我国将有共产党员8779万,财政供养人员6400多万。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我们党的形象代言人,但他们的岗位、阅历、年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甚至有一部分人因为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或自身信念不够坚定等原因,出现了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不一致的现象。
(一)不“姓党”的具体表现:
1.思想上表现为不知道、不清楚:
一些党员干部,虽然入了党,为党工作,却不知党情,不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比如任大炮事件。任志强作为一名拥有3700万粉丝的网络大V,一边自诩为“优秀共产党员”,一边又在微博上公开质疑习总书记党媒姓党的讲话,发表不符合我国国情、党情的言论,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2.政治上表现为不坚定、不拥护:
当一系列批评文章在网上铺天盖地、折射民意时,一名知名教授、党员竟然搬出《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撰文为“任大炮”进行公开辩解。然而我们发现,该位教授的辩解完全是在选择性地解读《准则》,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对此,只能说像该位教授一类的人,只强调党员的权利不提党员的义务,只谈自由不谈党的纪律,只突出民主不谈规矩,不是对党情党史不知道、不了解,而是没有原则、不讲政治,不“姓党”的表现。
3.行动上表现为不作为、乱作为:
不作为,直接表现为责任的层层递减、落实搞“击鼓传花”。乱作为,就是逾越规矩、逾越底线、踩踏红线。党员干部乱作为,就是不把权力当回事、不把人民群众当回事、不把法纪当回事,没有敬畏之心,胡作非为。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是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而加速国家灭亡的皇帝。当代社会苏联的前车之鉴也告诫我们,如果不作为、乱作为,就会丧失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必然走向衰败,改革发展成果必将付之东流,甚至政权被颠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无从谈起。
(二)教育党员干部“姓党”意义重大
1.是加强理想信念、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需要
习总书记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开展党员干部“姓党”教育,就是要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确立堅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底线,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2、是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但部分党员干部“不想”的思想自觉没有形成,还停留在“不敢”上,“主动适应”的行动自觉没有养成,还停留在“被动遵从”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姓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自觉意识,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是破解发展难题、勇担改革发展使命的需要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加强党员干部“姓党”教育,强化责任担当,促使他们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怎样落实“姓党”?
(一)知党:准确认识,思想统一
党员干部“姓党”,首先是要做到知党,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如何,对事物的判断就如何。生活中,我们常常将思想、认识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在笔者看来,思想的问题,就是认识的问题。只有时刻保持认识上的准确,不因环境、时间等因素出现偏差,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种认识,不仅包括对本身身份、岗位、职责的准确认知,也要包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把握。一些违纪违法者自我忏悔时,就表示学习不够、认识不清、头脑不明,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是学党史知党情。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一部中共党史既是我们党经受一次又一次风险、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新胜利的历史,又是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先进性的历史。学党史,就是要知其源、知其流,知得深、知得透,知道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深刻地知道我们党从哪里来,根扎在哪里,要走向哪里。二是学党章党规。党章明确规定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章党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依据,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的各项内容和规定,深刻领会党章党规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自觉按照党章党规的要求强化党性观念,牢记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使命意识、执政意识。 (二)爱党:坚定信仰,政治团结
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意思是:思想是以这个世界的事物为依据的,而信仰却是由内产生的满足内心的需要。对此,笔者理解为思想是理性的认识,而信仰则是感性的需要。曾记得,在一场车祸中,母亲徒手掀开汽车救出孩子的故事。由于母亲心中有强烈的救人愿望和信念,从而完成了平时不敢想也做不到的事情。可见,信仰、信念的力量是伟大的。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党员干部作为我们国家的基石,信仰就是要“姓”党,就是要坚持姓“马”姓“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是千千万万名党员干部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意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是基于對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高度热爱。因此,姓党即是信党,信党即是爱党。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明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正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党员干部姓党爱党,才能履行好政治责任、遵守好政治纪律,才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服从服务大局,才能把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和认识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一是要始终对党充满感情,始终忠诚如一,自觉地为党、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奉献自己,为党分忧解难、为党增光添彩。二是要党员意识和大局意识,不论何时何地,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三)兴党:行动一致,努力作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党之兴亡,党员有责。责任体现党性,责任反映品行,责任关乎事业。爱党绝不是嘴巴说說、心里想想而已,必须体现到行动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首先在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因此,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还要在行动上能满足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兴党。
一是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中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二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才能有效推进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三是切切实实躬行群众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党须在固本强基上下功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心系群众,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践行党的宗旨,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四是在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敬业奉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始终把自己看成一面旗帜,努力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奋发拼搏,为党和人民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不断推进兴党兴国、强党强国的宏伟事业,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美华章。
一、怎样理解“姓党”
“党”顾名思义就是指共产党,“姓”则有本义和延伸义之分。“姓”的本义是“生”。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由来颇多。不管怎么变化,中国人以“姓”为特定符号,自古养成了同姓聚居的习俗,同时达成了一种共识:把“姓”作为区分家族血缘关系的一种标志和符号。同一姓氏中的成員,因为同宗同源,心中会自然产生一种对家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这就是“姓”的延伸义。因此,“姓党”实质是要求对中国共产党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姓党”这个话题,他指出核心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此,笔者理解为三个层面:一要在思想上对党有认同感,做到知党,了解党的光辉历史,认知党的时代使命;二要在政治上对党有归属感,做到爱党,与党保持血肉之亲,鱼水之情,真心拥护党的领导;三要在行动上对党有责任感,做到兴党,通过努力推进兴党兴国、强党强国的宏伟事业。其中,知党是认识,爱党是情感,兴党是责任和意志,三者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知党才能爱党,爱党才会兴党。
二、为什么要“姓党”
据统计,截至今年底,我国将有共产党员8779万,财政供养人员6400多万。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我们党的形象代言人,但他们的岗位、阅历、年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甚至有一部分人因为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或自身信念不够坚定等原因,出现了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不一致的现象。
(一)不“姓党”的具体表现:
1.思想上表现为不知道、不清楚:
一些党员干部,虽然入了党,为党工作,却不知党情,不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比如任大炮事件。任志强作为一名拥有3700万粉丝的网络大V,一边自诩为“优秀共产党员”,一边又在微博上公开质疑习总书记党媒姓党的讲话,发表不符合我国国情、党情的言论,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2.政治上表现为不坚定、不拥护:
当一系列批评文章在网上铺天盖地、折射民意时,一名知名教授、党员竟然搬出《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撰文为“任大炮”进行公开辩解。然而我们发现,该位教授的辩解完全是在选择性地解读《准则》,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对此,只能说像该位教授一类的人,只强调党员的权利不提党员的义务,只谈自由不谈党的纪律,只突出民主不谈规矩,不是对党情党史不知道、不了解,而是没有原则、不讲政治,不“姓党”的表现。
3.行动上表现为不作为、乱作为:
不作为,直接表现为责任的层层递减、落实搞“击鼓传花”。乱作为,就是逾越规矩、逾越底线、踩踏红线。党员干部乱作为,就是不把权力当回事、不把人民群众当回事、不把法纪当回事,没有敬畏之心,胡作非为。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是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而加速国家灭亡的皇帝。当代社会苏联的前车之鉴也告诫我们,如果不作为、乱作为,就会丧失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必然走向衰败,改革发展成果必将付之东流,甚至政权被颠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无从谈起。
(二)教育党员干部“姓党”意义重大
1.是加强理想信念、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需要
习总书记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开展党员干部“姓党”教育,就是要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确立堅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底线,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2、是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但部分党员干部“不想”的思想自觉没有形成,还停留在“不敢”上,“主动适应”的行动自觉没有养成,还停留在“被动遵从”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姓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自觉意识,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是破解发展难题、勇担改革发展使命的需要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加强党员干部“姓党”教育,强化责任担当,促使他们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怎样落实“姓党”?
(一)知党:准确认识,思想统一
党员干部“姓党”,首先是要做到知党,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如何,对事物的判断就如何。生活中,我们常常将思想、认识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在笔者看来,思想的问题,就是认识的问题。只有时刻保持认识上的准确,不因环境、时间等因素出现偏差,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种认识,不仅包括对本身身份、岗位、职责的准确认知,也要包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把握。一些违纪违法者自我忏悔时,就表示学习不够、认识不清、头脑不明,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是学党史知党情。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一部中共党史既是我们党经受一次又一次风险、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新胜利的历史,又是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先进性的历史。学党史,就是要知其源、知其流,知得深、知得透,知道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深刻地知道我们党从哪里来,根扎在哪里,要走向哪里。二是学党章党规。党章明确规定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章党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依据,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的各项内容和规定,深刻领会党章党规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自觉按照党章党规的要求强化党性观念,牢记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使命意识、执政意识。 (二)爱党:坚定信仰,政治团结
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意思是:思想是以这个世界的事物为依据的,而信仰却是由内产生的满足内心的需要。对此,笔者理解为思想是理性的认识,而信仰则是感性的需要。曾记得,在一场车祸中,母亲徒手掀开汽车救出孩子的故事。由于母亲心中有强烈的救人愿望和信念,从而完成了平时不敢想也做不到的事情。可见,信仰、信念的力量是伟大的。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党员干部作为我们国家的基石,信仰就是要“姓”党,就是要坚持姓“马”姓“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是千千万万名党员干部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意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是基于對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高度热爱。因此,姓党即是信党,信党即是爱党。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明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正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党员干部姓党爱党,才能履行好政治责任、遵守好政治纪律,才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服从服务大局,才能把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和认识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一是要始终对党充满感情,始终忠诚如一,自觉地为党、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奉献自己,为党分忧解难、为党增光添彩。二是要党员意识和大局意识,不论何时何地,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三)兴党:行动一致,努力作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党之兴亡,党员有责。责任体现党性,责任反映品行,责任关乎事业。爱党绝不是嘴巴说說、心里想想而已,必须体现到行动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首先在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因此,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还要在行动上能满足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兴党。
一是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中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二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才能有效推进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三是切切实实躬行群众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党须在固本强基上下功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心系群众,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践行党的宗旨,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四是在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敬业奉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始终把自己看成一面旗帜,努力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奋发拼搏,为党和人民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不断推进兴党兴国、强党强国的宏伟事业,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