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同课异构”一直以来是教学中常用的教研方式,通过同课的内容展示教师对于教材、学生、教学理念等不同维度的理解,以体现师生的课堂教与学的现状。不久前,学校组织了4名教师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的“统计”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研讨活动。听课后感触颇多,积极反思以求同行共鸣。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数学课堂 教学理念 教材理解
一、背景
不久前,学校组织了4名教师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的“统计”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研讨活动。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由于各位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差异,教学效果迥然不同。下面摘录教学过程中的部分片断,试析其中原因。
甲教师的教学片断:
教师先出示教材第98页的主题图(图略)。
师:你知道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接着播放课件录音: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
师:怎样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呢?
接着又播放课件录音:我报名称,你们记下来。
师:你们会记吗?怎样记录呢?
继续播放课件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记录……
观察效果发现多数出现了两种结果:一是按所报顺序画图记录,二是按图形的类别画图记录(图略)。只有极少数学生用符号记录。
乙教师的教学片断:
课一开始,教师先出示一个信封,告诉学生里面有一些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接着问学生:我想知道信封里面各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1:把它们先分一分,排一排,再数一数。
生2:把它们一起倒出来数一数。
……
任凭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启发,学生总是拘泥于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就是想不出用“记”的方法。无奈之下,教师只好再次启发:“看看你们桌子上,老师发给了你们一张白纸,有什么用吗?”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终于想到了用笔记录的方法。
丙教师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件)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到妙妙的“妙妙厨房”看一看。
播放课件录音:今天我请客,准备给每位客人发一块巧克力,你们愿意帮忙吗?看,这是做巧克力的模具(图略),你知道它能做出哪些形状的巧克力吗?
继续播放妙妙的录音: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各需要多少块呢?
师:是啊,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应准备多少块呢?妙妙决定打一个电话问问客人们。咱们一起来听妙妙打的电话,看看能不能帮助妙妙统计出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
点击课件,播放电话录音。
妙妙:你好!小妮,我是妙妙,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你喜欢哪种?
小妮:我喜欢正方形的。
妙妙:飞飞,你呢?
飞飞:三角形的。
师:其他客人呢?
继续播放电话录音: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
师:电话打完了,你们有没有帮助妙妙记住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
师:为什么没有记住?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助妙妙记住?
生:用笔记下来。
师:你打算怎么记呢?
生1:打一个电话,就把图形画下来。
生2:按形状分开来记,三角形记在一起,圆形记在一起,正方形记在一起。
生3:用数字记。
生4:写字记。
……
师: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的一张白纸,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好吗?
展示学生的记录。
二、思考
之所以会出现同课不同上,效果几茫茫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教师存在教学理念的差异
甲教师只是就知识“教”知识,只重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乙教师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方法,所以学生仍然“启而不发”,一筹莫展。丙教师通过编制妙妙请客打电话的故事,用“声音”呈现各种图形的形状,把学生顺利带入随机事件的教学情境中,启发学生寻找探究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实现了“跳一跳,摘桃子”。既注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注意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强烈地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情感上的满足。
(二)教师存在教材理解的差异
在这些事件里,统计的对象——“信息”——已经呈现,只是数据尚未收集,只要采用“分类——计数”的方法(即分一分、数一数)就能得到数据。而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是针对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的事件,或是事件里的信息还没有确定的。当乙教师出示放有各种图形的信封时,学生坚持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些图形都是具体的,只要把这些图形从信封里倒出来,用过去学过的“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就行了。
显然乙教师没有真正发现和理解教材前后的联系和区别所在,所以他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不能把学生带入“随机”情境中,也就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寻找新的解决问题方案的热情。与之不同的是,由于丙教师准确地理解了教材意图,并且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感悟事件的随机性,同时利用所编故事有趣、生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再配上美丽的动画和动听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学生思维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数学课堂 教学理念 教材理解
一、背景
不久前,学校组织了4名教师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的“统计”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研讨活动。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由于各位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差异,教学效果迥然不同。下面摘录教学过程中的部分片断,试析其中原因。
甲教师的教学片断:
教师先出示教材第98页的主题图(图略)。
师:你知道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接着播放课件录音: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
师:怎样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呢?
接着又播放课件录音:我报名称,你们记下来。
师:你们会记吗?怎样记录呢?
继续播放课件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记录……
观察效果发现多数出现了两种结果:一是按所报顺序画图记录,二是按图形的类别画图记录(图略)。只有极少数学生用符号记录。
乙教师的教学片断:
课一开始,教师先出示一个信封,告诉学生里面有一些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接着问学生:我想知道信封里面各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1:把它们先分一分,排一排,再数一数。
生2:把它们一起倒出来数一数。
……
任凭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启发,学生总是拘泥于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就是想不出用“记”的方法。无奈之下,教师只好再次启发:“看看你们桌子上,老师发给了你们一张白纸,有什么用吗?”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终于想到了用笔记录的方法。
丙教师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件)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到妙妙的“妙妙厨房”看一看。
播放课件录音:今天我请客,准备给每位客人发一块巧克力,你们愿意帮忙吗?看,这是做巧克力的模具(图略),你知道它能做出哪些形状的巧克力吗?
继续播放妙妙的录音: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各需要多少块呢?
师:是啊,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应准备多少块呢?妙妙决定打一个电话问问客人们。咱们一起来听妙妙打的电话,看看能不能帮助妙妙统计出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
点击课件,播放电话录音。
妙妙:你好!小妮,我是妙妙,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你喜欢哪种?
小妮:我喜欢正方形的。
妙妙:飞飞,你呢?
飞飞:三角形的。
师:其他客人呢?
继续播放电话录音: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
师:电话打完了,你们有没有帮助妙妙记住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
师:为什么没有记住?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助妙妙记住?
生:用笔记下来。
师:你打算怎么记呢?
生1:打一个电话,就把图形画下来。
生2:按形状分开来记,三角形记在一起,圆形记在一起,正方形记在一起。
生3:用数字记。
生4:写字记。
……
师: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的一张白纸,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好吗?
展示学生的记录。
二、思考
之所以会出现同课不同上,效果几茫茫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教师存在教学理念的差异
甲教师只是就知识“教”知识,只重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乙教师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方法,所以学生仍然“启而不发”,一筹莫展。丙教师通过编制妙妙请客打电话的故事,用“声音”呈现各种图形的形状,把学生顺利带入随机事件的教学情境中,启发学生寻找探究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实现了“跳一跳,摘桃子”。既注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注意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强烈地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情感上的满足。
(二)教师存在教材理解的差异
在这些事件里,统计的对象——“信息”——已经呈现,只是数据尚未收集,只要采用“分类——计数”的方法(即分一分、数一数)就能得到数据。而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是针对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的事件,或是事件里的信息还没有确定的。当乙教师出示放有各种图形的信封时,学生坚持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些图形都是具体的,只要把这些图形从信封里倒出来,用过去学过的“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就行了。
显然乙教师没有真正发现和理解教材前后的联系和区别所在,所以他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不能把学生带入“随机”情境中,也就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寻找新的解决问题方案的热情。与之不同的是,由于丙教师准确地理解了教材意图,并且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感悟事件的随机性,同时利用所编故事有趣、生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再配上美丽的动画和动听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学生思维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