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让孩子自己做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同课异构”一直以来是教学中常用的教研方式,通过同课的内容展示教师对于教材、学生、教学理念等不同维度的理解,以体现师生的课堂教与学的现状。不久前,学校组织了4名教师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的“统计”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研讨活动。听课后感触颇多,积极反思以求同行共鸣。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数学课堂 教学理念 教材理解
  一、背景
  不久前,学校组织了4名教师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的“统计”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研讨活动。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由于各位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差异,教学效果迥然不同。下面摘录教学过程中的部分片断,试析其中原因。
  甲教师的教学片断:
  教师先出示教材第98页的主题图(图略)。
  师:你知道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接着播放课件录音: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
  师:怎样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呢?
  接着又播放课件录音:我报名称,你们记下来。
  师:你们会记吗?怎样记录呢?
  继续播放课件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记录……
  观察效果发现多数出现了两种结果:一是按所报顺序画图记录,二是按图形的类别画图记录(图略)。只有极少数学生用符号记录。
  乙教师的教学片断:
  课一开始,教师先出示一个信封,告诉学生里面有一些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接着问学生:我想知道信封里面各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1:把它们先分一分,排一排,再数一数。
  生2:把它们一起倒出来数一数。
  ……
  任凭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启发,学生总是拘泥于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就是想不出用“记”的方法。无奈之下,教师只好再次启发:“看看你们桌子上,老师发给了你们一张白纸,有什么用吗?”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终于想到了用笔记录的方法。
  丙教师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件)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到妙妙的“妙妙厨房”看一看。
  播放课件录音:今天我请客,准备给每位客人发一块巧克力,你们愿意帮忙吗?看,这是做巧克力的模具(图略),你知道它能做出哪些形状的巧克力吗?
  继续播放妙妙的录音: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各需要多少块呢?
  师:是啊,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应准备多少块呢?妙妙决定打一个电话问问客人们。咱们一起来听妙妙打的电话,看看能不能帮助妙妙统计出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
  点击课件,播放电话录音。
  妙妙:你好!小妮,我是妙妙,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你喜欢哪种?
  小妮:我喜欢正方形的。
  妙妙:飞飞,你呢?
  飞飞:三角形的。
  师:其他客人呢?
  继续播放电话录音: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
  师:电话打完了,你们有没有帮助妙妙记住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
  师:为什么没有记住?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助妙妙记住?
  生:用笔记下来。
  师:你打算怎么记呢?
  生1:打一个电话,就把图形画下来。
  生2:按形状分开来记,三角形记在一起,圆形记在一起,正方形记在一起。
  生3:用数字记。
  生4:写字记。
  ……
  师: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的一张白纸,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好吗?
  展示学生的记录。
  二、思考
  之所以会出现同课不同上,效果几茫茫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教师存在教学理念的差异
  甲教师只是就知识“教”知识,只重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乙教师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方法,所以学生仍然“启而不发”,一筹莫展。丙教师通过编制妙妙请客打电话的故事,用“声音”呈现各种图形的形状,把学生顺利带入随机事件的教学情境中,启发学生寻找探究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实现了“跳一跳,摘桃子”。既注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注意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强烈地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情感上的满足。
  (二)教师存在教材理解的差异
  在这些事件里,统计的对象——“信息”——已经呈现,只是数据尚未收集,只要采用“分类——计数”的方法(即分一分、数一数)就能得到数据。而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是针对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的事件,或是事件里的信息还没有确定的。当乙教师出示放有各种图形的信封时,学生坚持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些图形都是具体的,只要把这些图形从信封里倒出来,用过去学过的“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就行了。
  显然乙教师没有真正发现和理解教材前后的联系和区别所在,所以他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不能把学生带入“随机”情境中,也就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寻找新的解决问题方案的热情。与之不同的是,由于丙教师准确地理解了教材意图,并且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感悟事件的随机性,同时利用所编故事有趣、生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再配上美丽的动画和动听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学生思维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其他文献
不久前,校刊要选用一批学生的作文,人人都想入选,但人数有限,谁也不能打击,怎么办呢?我顿时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做主,来一次小鬼当家,让学生自己评选呢?我决定利用这节作文课试试看。  首先我用一篇作文做范例,参看中考作文的要求,平时课堂经典文章分析,进行了作文批改的指导,内容包括:评改语句的符号,从语言、构思、立意方面的旁批和总评三个部分。  按照好中差搭配,把全班分成三个组,每组选出一个作文基础比
摘 要: 本文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基于人文素质学分制加强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的创新途径,主张构建大学生课外学分管理平台,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课外学分认定管理系统,全面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课外活动 分层分类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广大职业院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现
摘 要: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要依靠学生的能力理解、掌握、建构、创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尤为重要,因此用语言外化思维过程,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数学语言 表达能力 数学思维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陶行知先生说:“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
摘 要: 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是近年来民族器乐曲较成功的筝曲作品。本文从“诗,乐,情”三方面着手对该筝乐作品进行阐述,探讨和挖掘其在筝曲中的艺术感染力,分三部分讲述:筝曲中古典诗词的体现;筝曲《云裳诉》艺术特色和演奏技术;筝曲演奏技巧与情感的融合。  关键词: 《云裳诉》 陕西筝派 演奏技巧 情感表达  一、引言  筝是我国一件历史相当悠久的乐器,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的春秋时期,筝已出现。然而诗与
本次我有幸参加了拉萨市“115教育人才”赴江苏学习的活动。近两个月的学习考察,让我实实在在体验了全国教育高地——江苏省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看到了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大大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更引发了剧烈的思维碰撞。总的来说,本次感受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教育是一门有着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无比自豪。第二,“素质教育”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怎么做。第三,“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数学中考的热点问题,学生需要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通过逻辑推理并应用相关知识,找出数学模型的解,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对这一类型问题的练习,有助于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其他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或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边角之间的关系,利用锐角三角函数、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不断开展,为了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问题教学方法 培养能力  问题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基本以“灌输”形式授课,而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将“问题”作为一堂课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课堂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在被动接受,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久而久之影响综合学习质量,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十分必要。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众多
摘 要: 专业认知教育是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随着高校95后大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日趋明显,现有的常规认知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这在农科专业显得尤为明显。差异化教学方法研究从农科园林专业入手,分析大学生专业认知差异化产生的原因,消除大学生对农科认知的误区,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认知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稳固专业思想,确定奋斗目标,充实大学生活。  关键词:
摘 要: 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结合所教课程,探索在本科教学中改革课堂教学、开设综合性实验、举办学术讲座、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加强毕业论文指导,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本科课程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