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的鉴赏作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其能力层级为E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常把其中的两种题材(即写景诗、咏物诗)和四种表达技巧(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相混用。基于此,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分别谈谈他们的具体用法和区别。
一、借景抒情
这种表达技巧是古人常用的的一种技法,它又叫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这类诗叫写景诗。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类诗多描绘湖光山色、田园桑麻、草木山石等,诗人将要抒发的情感寄予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或者用景物描写寄托、暗示感情,或者通过渲染环境氛围来烘托情感等,有些景物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如晓风、残月、杨柳等,所以在鉴赏时一定要透过特定的环境去把握作者的情感。
例1:2005年全国语文高考题(卷I)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考题的第二问是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是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点拨: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一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的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例2:2005年全国语文高考题(辽宁卷)考的是两首宋诗的比较,分别是王安石的《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和方惟深的《舟下建溪》:“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应有去年痕。”考题的第一问是“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首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什么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点拨:“月黄昏”三个字为两首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黄昏时的月光中,暗淡蒙眬,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心绪。
二、借物抒情
这种表达手法是中国传统诗学“赋、比、兴”中的“兴”即“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这类诗是咏物诗,它通过对物的描写或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要求作者在创作时,把感情寄托在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所以在鉴赏时要找准事物的特点与作者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
例如: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点拨:诗人当时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而获罪下狱,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黑,不禁自伤老大,因想自己年少时,又何尝不是意气风发,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凄恻之情油然而生,而且此诗也采用了比兴的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借物抒情和借景抒情都是在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但它们一个用的是物,一个用的是景,这就相当于一棵树和一片森林之间的区别。
三、托物言志
这种手法又叫借物喻人,这类诗也是咏物诗。古人常说“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往往偏重抒情、言志,诗人借助某种事物的特点,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品格、精神等,一般分为喻己和喻他两类。
(一)借物喻己
例如:1994年高考题元稹的《菊花》和2000年春季高考题虞世南的《蝉》。《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点拨:这两首诗的用意决不是单纯的描摹物态,《菊花》借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质来表现诗人自己的高贵品行,而《蝉》运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借蝉的“垂緌饮清露”和“居高声自远”来表现自己的超凡脱俗,表明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凭借外界,自能声名远播,含有自况的意味。
(二)借物喻他
例如: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点拨:“橙黄橘绿”写的是初冬景象,岁寒见橘绿,挫折见节操,作者借“橙黄橘绿”赞颂刘景文的高风亮节。
总之,诗歌的表达技巧、手法是高考语文卷中频频出现的考点之一,而且它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复习备考中切不可忽视表达技巧的准确定位。以上是我对诗歌鉴赏的一些浅见,希望各位同仁指正,不吝赐教。
(作者单位:河北省容城中学)
一、借景抒情
这种表达技巧是古人常用的的一种技法,它又叫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这类诗叫写景诗。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类诗多描绘湖光山色、田园桑麻、草木山石等,诗人将要抒发的情感寄予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或者用景物描写寄托、暗示感情,或者通过渲染环境氛围来烘托情感等,有些景物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如晓风、残月、杨柳等,所以在鉴赏时一定要透过特定的环境去把握作者的情感。
例1:2005年全国语文高考题(卷I)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考题的第二问是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是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点拨: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一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的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例2:2005年全国语文高考题(辽宁卷)考的是两首宋诗的比较,分别是王安石的《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和方惟深的《舟下建溪》:“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应有去年痕。”考题的第一问是“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首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什么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点拨:“月黄昏”三个字为两首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黄昏时的月光中,暗淡蒙眬,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心绪。
二、借物抒情
这种表达手法是中国传统诗学“赋、比、兴”中的“兴”即“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这类诗是咏物诗,它通过对物的描写或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要求作者在创作时,把感情寄托在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所以在鉴赏时要找准事物的特点与作者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
例如: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点拨:诗人当时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而获罪下狱,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黑,不禁自伤老大,因想自己年少时,又何尝不是意气风发,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凄恻之情油然而生,而且此诗也采用了比兴的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借物抒情和借景抒情都是在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但它们一个用的是物,一个用的是景,这就相当于一棵树和一片森林之间的区别。
三、托物言志
这种手法又叫借物喻人,这类诗也是咏物诗。古人常说“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往往偏重抒情、言志,诗人借助某种事物的特点,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品格、精神等,一般分为喻己和喻他两类。
(一)借物喻己
例如:1994年高考题元稹的《菊花》和2000年春季高考题虞世南的《蝉》。《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点拨:这两首诗的用意决不是单纯的描摹物态,《菊花》借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质来表现诗人自己的高贵品行,而《蝉》运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借蝉的“垂緌饮清露”和“居高声自远”来表现自己的超凡脱俗,表明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凭借外界,自能声名远播,含有自况的意味。
(二)借物喻他
例如: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点拨:“橙黄橘绿”写的是初冬景象,岁寒见橘绿,挫折见节操,作者借“橙黄橘绿”赞颂刘景文的高风亮节。
总之,诗歌的表达技巧、手法是高考语文卷中频频出现的考点之一,而且它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复习备考中切不可忽视表达技巧的准确定位。以上是我对诗歌鉴赏的一些浅见,希望各位同仁指正,不吝赐教。
(作者单位:河北省容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