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中的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系统。
一、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回顾
综观邵阳县三十多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县域经济中以农业占绝大比重,第二三产业仅处于萌芽起步阶段。
2、1985-1992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县域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时期,此阶段改革的核心是进行农产品流动体制的改革,改革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县域经济发展开始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3、1992-1997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县域经济改革以市场为突破口,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该县经济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二、三产业已成为该县的经济主体。
4、1998年至今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成效,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关联日益增强,县域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县域经济已进入稳步增长的新时期。
二、邵阳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邵阳县的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与湖南省发达地区相比,当前该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财政收支极度困难,人们生活质量不高。
1、经济结构单一。该县县域经济由自然经济和农耕经济脱胎而来,又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多数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以小生产方式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2、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开放程度低。在该县各地区中,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处于落后局面。技术老化、设备落后,产品更新缓慢,忽视新产品研发等问题较为突出,产品缺乏竞争力;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处于落后状态;企业产权单一,集权控制,激励措施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
3、劳动力素质偏低。在该县许多企业中,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偏低,制约着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
4、发展环境制约。邵阳县无论是在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环境、人文居住环境,还是在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各方面,都不能与经济较发达的县城相提并论,这也使得资本、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发达地区外流,招商引资困难加大,许多大项目难以落户该县,导致该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三、推进邵阳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邵阳县经济发展的困难虽多,但其资源却十分丰富,发展潜力也很大。境内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农副产品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十分充足,具有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1、搞活民营经济。一是积极探索民间资金资本化、人力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发放力度,规范民间借贷融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人才、征地瓶颈问题,调动民间社会能人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二是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领域,就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充分展现。三是引导民营企业上档升级,按照规模化、品牌化思路,力促民营企业上规模,提档次,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规模,做优做强,提高知名度,提升竞争力。
2、扩大产业规模,树立企业品牌。世界工业发展历史证明: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发展产业集群,一要千方百计做大生产规模,产生集聚效应,扩大产业知名度;二要集中连片发展中小企业群,节约综合成本,提升产业效益;三要注重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四是注重树立区域性品牌,提升无形资产价值。
3、多渠道开发人才。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各地区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应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熟悉环境,经验丰富,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区可以构建有利于企业内部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平台,选拔具有较大潜力和较强可塑性的优秀员工通过岗位锻炼、专业培训、进修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成为企业的有用人才。
4、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第一、优化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提速机关行政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第二、优化诚信环境,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机关,倡导全民诚信,营造重合同、讲信誉、鄙欺诈的良好社会环境,降低企业非经营性成本。第三、优化法制环境,政府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执法公正,让客商投资有充分的安全感。第四、大力优化人文环境,把城市环境扮美、扮绿、扮靓,创造宜居温馨小城市,让客商安家置业安心舒心,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2009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吴殿廷. 区域经济学 .科学出版社,2003. 9.
[2]姚超维.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8
一、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回顾
综观邵阳县三十多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县域经济中以农业占绝大比重,第二三产业仅处于萌芽起步阶段。
2、1985-1992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县域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时期,此阶段改革的核心是进行农产品流动体制的改革,改革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县域经济发展开始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3、1992-1997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县域经济改革以市场为突破口,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该县经济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二、三产业已成为该县的经济主体。
4、1998年至今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成效,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关联日益增强,县域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县域经济已进入稳步增长的新时期。
二、邵阳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邵阳县的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与湖南省发达地区相比,当前该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财政收支极度困难,人们生活质量不高。
1、经济结构单一。该县县域经济由自然经济和农耕经济脱胎而来,又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多数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以小生产方式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2、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开放程度低。在该县各地区中,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处于落后局面。技术老化、设备落后,产品更新缓慢,忽视新产品研发等问题较为突出,产品缺乏竞争力;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处于落后状态;企业产权单一,集权控制,激励措施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
3、劳动力素质偏低。在该县许多企业中,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偏低,制约着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
4、发展环境制约。邵阳县无论是在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环境、人文居住环境,还是在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各方面,都不能与经济较发达的县城相提并论,这也使得资本、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发达地区外流,招商引资困难加大,许多大项目难以落户该县,导致该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三、推进邵阳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邵阳县经济发展的困难虽多,但其资源却十分丰富,发展潜力也很大。境内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农副产品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十分充足,具有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1、搞活民营经济。一是积极探索民间资金资本化、人力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发放力度,规范民间借贷融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人才、征地瓶颈问题,调动民间社会能人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二是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领域,就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充分展现。三是引导民营企业上档升级,按照规模化、品牌化思路,力促民营企业上规模,提档次,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规模,做优做强,提高知名度,提升竞争力。
2、扩大产业规模,树立企业品牌。世界工业发展历史证明: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发展产业集群,一要千方百计做大生产规模,产生集聚效应,扩大产业知名度;二要集中连片发展中小企业群,节约综合成本,提升产业效益;三要注重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四是注重树立区域性品牌,提升无形资产价值。
3、多渠道开发人才。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各地区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应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熟悉环境,经验丰富,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区可以构建有利于企业内部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平台,选拔具有较大潜力和较强可塑性的优秀员工通过岗位锻炼、专业培训、进修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成为企业的有用人才。
4、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第一、优化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提速机关行政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第二、优化诚信环境,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机关,倡导全民诚信,营造重合同、讲信誉、鄙欺诈的良好社会环境,降低企业非经营性成本。第三、优化法制环境,政府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执法公正,让客商投资有充分的安全感。第四、大力优化人文环境,把城市环境扮美、扮绿、扮靓,创造宜居温馨小城市,让客商安家置业安心舒心,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2009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吴殿廷. 区域经济学 .科学出版社,2003. 9.
[2]姚超维.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