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思聪的《思乡曲》,在音乐上就充分体现出中西结合的创作特点,并且,十分注重民间音乐的运用,他积极在创作时借鉴西方音乐文化的先进成果,同时重视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将西方音乐创作的理论和技法应用于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中,使其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与他在政治方向上坚持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及在艺术道路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的进步立场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马思聪;音乐创作
(一)刻意探索民族风格
马思聪的作品为什么会得到广泛的流传、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呢?我想我们从他的代表作《思乡曲》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作品来源于民族,具有民族的语言、具有民族的感情更具有民族的气质。马思聪是非常注重民族音乐的,所以他的作品既优美动听又通俗易懂。他曾说:“中国土地广阔,民谣极其丰富,我觉得新中国音乐的产生,必然来自直接吸收的中国民谣。”
马思聪少年时曾学过一些中国乐器的演奏, 会奏粤曲和广东音乐。在法国学习作曲时, 一边严格地学习传统技法, 一边从感性上直接受印象主意风格影响, 一边又非常欣赏拉威尔的” 法国风”,这是他音乐创作上民族倾向的萌芽。而且在那段时间里,仍然很盛行后浪漫主义风格的创作手法,所以采用民间流传的音乐素材和民歌来创作是很常用的手法。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只作为创作上的尝试, 他的民族特点可最早追溯到1935 年的《摇篮曲》, 这是选用他母亲所唱家乡( 海丰县) 民歌--《白字调》而作, 而且在和声上也具有初步的民族化的新的探索。而从1937 年的两部“绥远”起, 他“开始进入用民歌创作的新途”, 正式步入民族风格的行列。他说:“首先, 民歌以它的曲调, 风格特点, 地方色彩感动了我,我总是选那些有着突出的特性的民歌作我写作的动机。我有时采用一个、两个或三个曲调或甚至只不过一两小节的动机。这些民歌或动机, 在我决定采用它们之时, 已变成了我的一部分。”
马思聪的小提琴作品大多采用民族音调作为创作素材, 因此它们的旋律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就如<思乡曲>主题旋律来源于绥远地区的一首民歌: 《城墙上跑马》,如上例1.而且他还在和声、旋律、曲式方面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使其民族性更加浓郁。作品中把民歌展开乐思的随意即兴变奏改变为专业音乐的变奏手法, 从而使一首短小的民歌发展成了一首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器乐曲。这我们在上文中对他的民族化的具体手法进行了探讨。如在旋律方面马思聪通过旋律的自由伸缩和加花等手法发展民族性旋律音调,还通过转调、速度音区等的变化使民族性的旋律音调有了新的发展。在和声上, 马思聪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 广泛使用四、五度叠置的和弦结构, 并大胆引入偏音、通过同宫系统内调式交替来丰富民族性和声, 通过对民族化和声风格的种种探索, 使乐曲的民族色彩和韵味更加浓厚;在曲式结构方面, 以西方曲式结构为基础, 通过对民族曲式的传承和发展, 体现了不拘一格、贯穿中西的音乐思维。
(二)中西结合 洋为中用
马思聪中西结合的创作道路是可取的,更是成功的实践证明,这么多年来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也是沿着马思聪的思路发展的,也就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借用西方和声、曲式等手法来进行创作。他是第一个成功地将民族音乐素材运用到小提琴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中西合壁。
马思聪的《思乡曲》,在音乐上就充分体现出中西结合的创作特点,并且,十分注重民间音乐的运用,基本将这首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的音乐素材全部运用,这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种不同作家的作品之间美学上的影响是正常的,你也可以从德彪西的《雨中花园》中找到曾受拉威尔《水中嬉戏》音乐上的影响
马思聪毕生致力于发展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与艺术。我想他的成功决非是一种偶然,他创作大量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马思聪之所以在音乐创作上能取得巨大成就,我想一方面是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创作的路线和他的不懈努力。他积极在创作时借鉴西方音乐文化的先进成果,同时重视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将西方音乐创作的理论和技法应用于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中,使其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与他在政治方向上坚持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及在艺术道路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的进步立场是分不开的。
(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不是标签,不是理论宣言,也不是一纸红头文件说了算的。爱国主义是由爱家爱乡,到爱民族愛传统文化等具体体现的。中国的爱国表现是多样的,如大陆式、港澳式、台侨式等,凡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的,无论身在何时何地,他都是爱国的。作为作曲家的马思聪,他对乡音乡情乡景的偏爱,和他在作品中不一般的展示,就是最生动、最具象的爱国精神表现。
这一类作品,包括提琴曲、钢琴曲,室内乐、管弦乐、歌剧、舞剧等,各种题材形式都有,占据他作品的核心位置。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救亡时期创作的《思乡曲》,马思聪虽然没去过绥远,但他热爱和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凭着自己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来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并且深入挖掘民族音乐中蕴涵的民族情感, 因此才能使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洋溢着民族气息。还有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抗战后期创作的《F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则是以家乡的广东音乐为素材,在发展变化中表现作者对祖国必胜、敌人必败的期许。同期同类作品,还有《钢琴五重奏》( 1945 年) ,这是从粤东古老戏曲白字戏音乐中选材,表现作者远在异乡遥望故里、期盼国泰民安心情之作。抗战胜利,战火未熄。反独裁、反专制的反蒋斗争,演变为创建民主、自由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为了在演奏上“更生动地表达中国语言的韵味, 为了调式和旋法的需要, 他吸收中国弓弦乐器的演奏经验, 创造了不少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演奏法。”这些演奏法至今为演奏者们所使用, 演奏者们为这些演奏法的缘生而兴奋、而自豪、而哇叹、而感慨!—所谓“风格即人” , 马思聪作品中和演奏中的民族风格, 即是马思聪个人的祖国情之风格。
四、总结
马思聪先生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奋斗了一生,为发展祖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国小提琴音乐的一座里程碑,为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演奏和创作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中国音乐在世界乐坛上赢得了声誉。在音乐爱好者的心目中,他就是小提琴音乐的“代名词”。他的音乐抒情而纯净,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那种含蓄和谐的精神气质,始终保持着纯朴、自然、清新的风格,并较多的使用了民间音乐的语言,使作品达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境界。他大量地汲取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养料,并积极探索利用西洋的作曲技法加以处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在聆听马思聪不朽的音乐时,深深地为那些作品优美的旋律所感染,也为其丰富的音乐创作经验和卓越的音乐才华所折服。马思聪先生无愧是一位永远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参考文献:
[1]马思聪《中国新音乐的方向》,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P25,P29.
[2]转引苏夏《马思聪的演奏艺术和音乐创作》,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P248-P249.
[3]吴祖强《慰问与祝福》,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P230.
[4]罗旭. 论马思聪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J]. 新西部(下半月),2000,(3):P58-P59.
[5]马思聪《十年来的管弦乐曲和管弦乐队》.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P61-P62.
[6] 马思聪《青年的创作》.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P48.
【关键词】:马思聪;音乐创作
(一)刻意探索民族风格
马思聪的作品为什么会得到广泛的流传、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呢?我想我们从他的代表作《思乡曲》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作品来源于民族,具有民族的语言、具有民族的感情更具有民族的气质。马思聪是非常注重民族音乐的,所以他的作品既优美动听又通俗易懂。他曾说:“中国土地广阔,民谣极其丰富,我觉得新中国音乐的产生,必然来自直接吸收的中国民谣。”
马思聪少年时曾学过一些中国乐器的演奏, 会奏粤曲和广东音乐。在法国学习作曲时, 一边严格地学习传统技法, 一边从感性上直接受印象主意风格影响, 一边又非常欣赏拉威尔的” 法国风”,这是他音乐创作上民族倾向的萌芽。而且在那段时间里,仍然很盛行后浪漫主义风格的创作手法,所以采用民间流传的音乐素材和民歌来创作是很常用的手法。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只作为创作上的尝试, 他的民族特点可最早追溯到1935 年的《摇篮曲》, 这是选用他母亲所唱家乡( 海丰县) 民歌--《白字调》而作, 而且在和声上也具有初步的民族化的新的探索。而从1937 年的两部“绥远”起, 他“开始进入用民歌创作的新途”, 正式步入民族风格的行列。他说:“首先, 民歌以它的曲调, 风格特点, 地方色彩感动了我,我总是选那些有着突出的特性的民歌作我写作的动机。我有时采用一个、两个或三个曲调或甚至只不过一两小节的动机。这些民歌或动机, 在我决定采用它们之时, 已变成了我的一部分。”
马思聪的小提琴作品大多采用民族音调作为创作素材, 因此它们的旋律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就如<思乡曲>主题旋律来源于绥远地区的一首民歌: 《城墙上跑马》,如上例1.而且他还在和声、旋律、曲式方面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使其民族性更加浓郁。作品中把民歌展开乐思的随意即兴变奏改变为专业音乐的变奏手法, 从而使一首短小的民歌发展成了一首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器乐曲。这我们在上文中对他的民族化的具体手法进行了探讨。如在旋律方面马思聪通过旋律的自由伸缩和加花等手法发展民族性旋律音调,还通过转调、速度音区等的变化使民族性的旋律音调有了新的发展。在和声上, 马思聪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 广泛使用四、五度叠置的和弦结构, 并大胆引入偏音、通过同宫系统内调式交替来丰富民族性和声, 通过对民族化和声风格的种种探索, 使乐曲的民族色彩和韵味更加浓厚;在曲式结构方面, 以西方曲式结构为基础, 通过对民族曲式的传承和发展, 体现了不拘一格、贯穿中西的音乐思维。
(二)中西结合 洋为中用
马思聪中西结合的创作道路是可取的,更是成功的实践证明,这么多年来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也是沿着马思聪的思路发展的,也就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借用西方和声、曲式等手法来进行创作。他是第一个成功地将民族音乐素材运用到小提琴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中西合壁。
马思聪的《思乡曲》,在音乐上就充分体现出中西结合的创作特点,并且,十分注重民间音乐的运用,基本将这首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的音乐素材全部运用,这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种不同作家的作品之间美学上的影响是正常的,你也可以从德彪西的《雨中花园》中找到曾受拉威尔《水中嬉戏》音乐上的影响
马思聪毕生致力于发展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与艺术。我想他的成功决非是一种偶然,他创作大量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马思聪之所以在音乐创作上能取得巨大成就,我想一方面是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创作的路线和他的不懈努力。他积极在创作时借鉴西方音乐文化的先进成果,同时重视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将西方音乐创作的理论和技法应用于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中,使其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与他在政治方向上坚持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及在艺术道路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的进步立场是分不开的。
(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不是标签,不是理论宣言,也不是一纸红头文件说了算的。爱国主义是由爱家爱乡,到爱民族愛传统文化等具体体现的。中国的爱国表现是多样的,如大陆式、港澳式、台侨式等,凡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的,无论身在何时何地,他都是爱国的。作为作曲家的马思聪,他对乡音乡情乡景的偏爱,和他在作品中不一般的展示,就是最生动、最具象的爱国精神表现。
这一类作品,包括提琴曲、钢琴曲,室内乐、管弦乐、歌剧、舞剧等,各种题材形式都有,占据他作品的核心位置。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救亡时期创作的《思乡曲》,马思聪虽然没去过绥远,但他热爱和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凭着自己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来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并且深入挖掘民族音乐中蕴涵的民族情感, 因此才能使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洋溢着民族气息。还有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抗战后期创作的《F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则是以家乡的广东音乐为素材,在发展变化中表现作者对祖国必胜、敌人必败的期许。同期同类作品,还有《钢琴五重奏》( 1945 年) ,这是从粤东古老戏曲白字戏音乐中选材,表现作者远在异乡遥望故里、期盼国泰民安心情之作。抗战胜利,战火未熄。反独裁、反专制的反蒋斗争,演变为创建民主、自由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为了在演奏上“更生动地表达中国语言的韵味, 为了调式和旋法的需要, 他吸收中国弓弦乐器的演奏经验, 创造了不少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演奏法。”这些演奏法至今为演奏者们所使用, 演奏者们为这些演奏法的缘生而兴奋、而自豪、而哇叹、而感慨!—所谓“风格即人” , 马思聪作品中和演奏中的民族风格, 即是马思聪个人的祖国情之风格。
四、总结
马思聪先生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奋斗了一生,为发展祖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国小提琴音乐的一座里程碑,为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演奏和创作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中国音乐在世界乐坛上赢得了声誉。在音乐爱好者的心目中,他就是小提琴音乐的“代名词”。他的音乐抒情而纯净,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那种含蓄和谐的精神气质,始终保持着纯朴、自然、清新的风格,并较多的使用了民间音乐的语言,使作品达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境界。他大量地汲取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养料,并积极探索利用西洋的作曲技法加以处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在聆听马思聪不朽的音乐时,深深地为那些作品优美的旋律所感染,也为其丰富的音乐创作经验和卓越的音乐才华所折服。马思聪先生无愧是一位永远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参考文献:
[1]马思聪《中国新音乐的方向》,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P25,P29.
[2]转引苏夏《马思聪的演奏艺术和音乐创作》,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P248-P249.
[3]吴祖强《慰问与祝福》,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P230.
[4]罗旭. 论马思聪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J]. 新西部(下半月),2000,(3):P58-P59.
[5]马思聪《十年来的管弦乐曲和管弦乐队》.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P61-P62.
[6] 马思聪《青年的创作》. 载马思聪《居高声自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