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育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从被动学习之“要我学”到主动学习之“我要学”的转化。数学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着手,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提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兴趣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探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激发;新课改
兴趣对于个人而言是持续参与某项活动的重要动力。小学数学课程是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人主观认知的重要阶段,从兴趣着手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尊重和满足小学生的需要,对于学生学好数学、理解数学并运用好数学有着长远的价值。在实用性和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兴趣激发教学,是践行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最好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适用性的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在激趣目标达成过程中需要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适用性原则,即是要求数学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当下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问题和知识点,明确学生前进的方向。例如,四年级有很多奥数题竞赛,但奥数题是否适用于全体学生是需要数学老师斟酌与考量的。不适用的激趣方式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滋生学生的抗拒心理,难以达成激发学习兴趣的目标。
第二,坚持发展性的原则。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坚持发展性的原则。设计的数学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繁琐,而是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践融合中解决稍具挑战性又有趣的任务,实现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设计合理的目标能让学生们学到知识,又能让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后期的学生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第三,坚持适度性的原则。构建情境或实现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坚持适度性的原则。兴趣的激发要以知识的传递和思维的拓展为基础,本末倒置的数学课堂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学科本身的注意力。坚持适度性的原则,是把控好课堂的节奏,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实现激趣教学,学生能从内心认可数学学科的价值,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在长远动力。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第一,在观察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四年级的小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抽象又难懂,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直观思维为主的成长阶段,容易将数学学科视作枯燥且乏味的学科。观察是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学会观察,学会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将具象事物作为抽象概念的载体,一方面能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融合。四年级的小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数学老师应从观察着手进行激趣,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用数字、表格和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向学生们提问:哪个身高范围的学生最多?学生根据问题观察三种不同的数据处理和表现形式,自然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直观性和便捷性,产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在直觀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关注。直观的数学教学是能留给学生深刻印象和直观体验的教学思路,学生能在感性和理性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三角形》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凭想象认知三角形这一平面图形,数学老师要直接向学生展示三角形的平面图形,用直观的视觉冲击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对边和角的理解基础上实现对三角形的认知。现代科学技术优化了直观教学的方式,数学老师可以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从传统的抽象讲解变为形象讲解的过程,促进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第三,在理论融合实际中激趣。数学老师要提升课堂授课的趣味性,就要实现数学课堂和生活实践的融合,提升数学课堂的生活化色彩。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融合生活化的元素,能让四年级的小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说家里的支架,有的同学说小区门口的伸缩门,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链接,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即其形状不稳定,受力易变形等特点。教学中,从生活常见的元素为出发点,符合四年级小学生们的认知特点。
第四,在实操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老师要提升学生们的实操能力,在动手实践中达到激趣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四年级《图形的运动》内容时,数学老师为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可以引导学生拿出纸张对折,再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而学生在多次的动手剪中发现,剪出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折痕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数学老师需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既是教给学生知识,也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总而言之,在应试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数学老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立足点,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四年级的小学生充满自主意识和探索世界的意识,数学老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从在观察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直观教学中吸引学生关注、在理论融合实际中激趣、在实操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着手,分析了在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贻禄.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8(8):78.
[2]徐风.怎样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98.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激发;新课改
兴趣对于个人而言是持续参与某项活动的重要动力。小学数学课程是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人主观认知的重要阶段,从兴趣着手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尊重和满足小学生的需要,对于学生学好数学、理解数学并运用好数学有着长远的价值。在实用性和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兴趣激发教学,是践行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最好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适用性的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在激趣目标达成过程中需要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适用性原则,即是要求数学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当下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问题和知识点,明确学生前进的方向。例如,四年级有很多奥数题竞赛,但奥数题是否适用于全体学生是需要数学老师斟酌与考量的。不适用的激趣方式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滋生学生的抗拒心理,难以达成激发学习兴趣的目标。
第二,坚持发展性的原则。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坚持发展性的原则。设计的数学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繁琐,而是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践融合中解决稍具挑战性又有趣的任务,实现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设计合理的目标能让学生们学到知识,又能让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后期的学生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第三,坚持适度性的原则。构建情境或实现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坚持适度性的原则。兴趣的激发要以知识的传递和思维的拓展为基础,本末倒置的数学课堂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学科本身的注意力。坚持适度性的原则,是把控好课堂的节奏,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实现激趣教学,学生能从内心认可数学学科的价值,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在长远动力。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第一,在观察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四年级的小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抽象又难懂,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直观思维为主的成长阶段,容易将数学学科视作枯燥且乏味的学科。观察是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学会观察,学会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将具象事物作为抽象概念的载体,一方面能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融合。四年级的小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数学老师应从观察着手进行激趣,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用数字、表格和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向学生们提问:哪个身高范围的学生最多?学生根据问题观察三种不同的数据处理和表现形式,自然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直观性和便捷性,产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在直觀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关注。直观的数学教学是能留给学生深刻印象和直观体验的教学思路,学生能在感性和理性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三角形》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凭想象认知三角形这一平面图形,数学老师要直接向学生展示三角形的平面图形,用直观的视觉冲击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对边和角的理解基础上实现对三角形的认知。现代科学技术优化了直观教学的方式,数学老师可以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从传统的抽象讲解变为形象讲解的过程,促进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第三,在理论融合实际中激趣。数学老师要提升课堂授课的趣味性,就要实现数学课堂和生活实践的融合,提升数学课堂的生活化色彩。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融合生活化的元素,能让四年级的小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说家里的支架,有的同学说小区门口的伸缩门,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链接,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即其形状不稳定,受力易变形等特点。教学中,从生活常见的元素为出发点,符合四年级小学生们的认知特点。
第四,在实操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老师要提升学生们的实操能力,在动手实践中达到激趣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四年级《图形的运动》内容时,数学老师为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可以引导学生拿出纸张对折,再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而学生在多次的动手剪中发现,剪出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折痕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数学老师需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既是教给学生知识,也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总而言之,在应试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数学老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立足点,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四年级的小学生充满自主意识和探索世界的意识,数学老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从在观察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直观教学中吸引学生关注、在理论融合实际中激趣、在实操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着手,分析了在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贻禄.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8(8):78.
[2]徐风.怎样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