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与现实主义挑战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文学的语境里,现实主义无疑是一个变化多端又莫衷一是的概念。从“革命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1980年代,不断涌现出“新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概念。随着新媒体在中国的普及,“现实主义”也被广泛借用到各个媒介中。近年来,网络文学领域也出现了呼唤“现实主义”的创作现象。有研究者称2018年为“现实题材写作转向年”,有学者呼唤网络文学的“现实向”。然而,对于网络文学而言,传统的现实主义及其理论是否可能在网络里“重生”?自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现实主义”已然形成一系列的概念与规范,如情节需要内在的逻辑性,艺术介入现实的批判性,反映现实题材的再现真实,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等。这些“现实主义”的标准有些看起来失效了,如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在“新写实”的语境里已然被拆解,但“新写实”也依然提倡“原生形态的还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对主要面向市场的网络文学而言,研究界要求其走向“现实主义”是否可能?网络文学提倡“现实主义”是对文学观念的深化还是新变,抑或只是粗浅地套用“现实主义”概念的外衣,骨子里依然是市场化、庸俗化的文学套路?进一步,“网络”是否只是一个发表工具,或是各种传统主义驰骋的场地,还是一个可能产生“新变”的平台? 
  从网络文学现有的研究成果上看,研究者提倡的“现实主义”实际上大多是传统现实主义的概念、标准,如作者主观意图、题材选择等。但这种“套用”,产生了两种不良后果:一为扼制了网络文学可能生成的活泼、积极的苗头,再则为解读的无力,如对传播很广的网络文学作品介入无力,对一些小众接受的文本阐释不周,对未来发展特别是网络虚拟带来的挑战应对不足。显然,“现实主义”应该是一种介入现实的积极手段与方法,而不是简单的题材是否“现实主义”。更进一步,我们要追问的是网络文学如何通过虚拟世界的“现实”经验对现有的文学样式产生刺激,以及提供一种新的介入现实生活手段。
  从现有被推举为“现实主义”的网络文学来看,各发表平台基本是从题材上肯定其“现实性”,如《材料帝国》《大国重工》等。2019年,《上海繁华》《中国铁路人》还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传统出版社的纸质出版确认了其“现实性”。然而由此产生的许多问题却未被重视。最突出的就是这些小说在传播中存在着严重的作者创作意图与读者接受之间的分裂。在接受理论看来,作者与读者相互影响;但对于传统纸质作品而言,创作与接受还是线性的、非实时的。然而在网络小说创作环境里,作者创作与读者接受基本同步,小说一旦在平台发表,马上就会被读者阅读并迅速用留言的方式影响作者接下来的创作。这就造成了作者的创作设想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的错位。比如工业题材的“现实主义”,它一方面为了吸引读者,往往以穿越的方式回到过去,以各种方式开设“金手指”,满足了读者“打怪升级”的阅读习惯;然而为了更贴近“现实”,作者又必须限制主人公的超能力,特别是要营造符合“历史现实”的生活细节。这种有意的限制使读者颇不满意,直指不够“爽”,而许多细节的“失真”更使他们直接“弃文”。为什么读者愿意接受荒诞的“穿越”,却不愿意接受生活细节的“失真”?可以发现,许多穿越回古代的小说也存在大量的细节“失真”,特别是如果作者缺少对古代文化与地理认知的知识储备,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硬伤,但读者往往或不关心或当成笑料放过。穿越文的阅读习惯已形成不再细究为什么人物能“穿越”这个大前提,而且也不再细究生活细节的可靠,唯一要求是要够“爽”。但转到现实主义题材时,读者却不由自主地对细节的真实提出疑问,特别是那些接近读者生活经验的细节,屡屡出现“作者毫无经济生活常识”等批评。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现实的帽子下,读者的阅读心理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承认整体穿越的“荒诞”,但对于细节失真已无法容忍。这反映了网络文学的阅读习惯与现实题材之间的对峙。倘若现实题材小说既不敢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又不能使细节真实落到实处,其兴起将只是昙花一现。
  读者的阅读习惯还塑造了另一种维度的“现实主义”,即网络的虚拟经验正在成为网络文学里普遍存在的认知而被接受,成为“现实”的一种。如为了解决读者普遍厌烦穿越者过度“超能”,作者开始设置穿越者自带一个可以升级的系统。然而实际上,这个“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可削弱主角光环又能帮助主角解决实际问题的“金手指”,“合理”地延宕了主角的成功。读者能普遍接受这种主角带荒诞“系统”的设定,而未见太多质疑,显然与其网络虚拟游戏有着很大关系。虽然游戏题材不同,但开发商的思路卻颇为一致,特别是RPG游戏,更是将主角自带“系统”的观念深植入读者经验中。网络文学里大受欢迎的《全职高手》及一些“网游小说”更是将这种游戏的“现实”与网络文学的“现实”相结合,将游戏写到文学里。然而这种反映游戏的文学还能算是“现实主义”文学吗?
  如果从“现实主义”的“再现”角度来看,这些网游小说符合文学“再现”现实这一标准。当然,反驳这种“现实主义”其实也很简单,毕竟这些网游小说反映的“现实”严格来说还是思维层面的。然而现实题材与游戏虚拟的结合形成巨大的市场效应,倘若没有理解游戏背后的思维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网络文学会有“网游小说”这样的创作分类。而且电子游戏还渗透到了语言与思想体系。如网络小说里常出现的“德鲁伊”“克苏鲁”等词汇。“德鲁伊”这个词反映了哪种文化、出自哪个神话体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这些问题在接受过网络游戏洗礼后的读者其实并不关心,他们熟悉并反复使用这些词汇及背后的神话体系。虚拟游戏里的词汇、体系正在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基础。这种“现实”是不是已然在挑战现有的文学成规?
  “介入现实”在网络虚拟环境里有了更丰富的含义。特别体现在作者与读者身份的随时调整,作者可以瞬间变成读者,而读者也可以转换成作者。这在小众的网络虚拟文化里体现得尤其明显。小众文学创作群体在网络中十分活跃,并“自由”地生活在网络虚拟空间里。2020年的疫情使这些小众文学群体受到更多的关注也引发许多争议,然而背后却提供了一种观察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联结的视点,同时也是对“现实主义”“介入现实”的另一种解释。如疫情早期“饭圈”女孩集结并捐助物资支援武汉,这些所谓的“饭圈”女孩就是一批创作共同类型文学的作者、读者群体,这种积极介入的姿势远比传统文学的“隔”一段时间“反映现实”来得迅速,同时更为具体。她们基于文学共识,能形成强大的现实力量,有着迅速介入现实的行动力。这对于重新理解网络虚拟与现实关系同样有帮助。   除了介入现实行动外,小众的文学创作有时也会产生现实冲击。如在小众文学创作里出现肖战的同人作品《下坠》,出于对“肖战”的人物形象塑造的不满,肖战的部分粉丝举报了作者发布该作品的网络平台“Archive of Our Own”,使得所有中国大陆用户无法使用此平台。因此,该网络平台的部分用户发起了对肖战粉丝的“反攻”,即以抵制肖战所代言产品、肖战参演的影视剧等方式抗议此次肖战粉丝举报平台事件。无论是肖战粉丝对网络平台的举报,还是平台用户对肖战的抵制,都与网络文学创作行为—明星同人小说的创作“实时”发生有关。虽然粉丝们的网络文学创作与相关行为均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但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已经深刻地介入现实。在上述论争过程中,网络文学创作环境受到损害,还出现了网络暴力、粉丝意图自杀等恶性事件。
  这次论战是作者的小众文化取向与大众的普遍认知发生了激烈冲突。举报“Archive of Our Own”的大量粉丝由几位“饭圈大粉”(即粉丝群体中网络影响力较大的粉丝)“集结”,而这些“大粉”则拥有肖战同人文学创作的作者与读者的双重身份,其对于《下坠》的攻擊不仅是从读者身份出发的文学鉴赏行为,更是“大粉”们身为作者,意图确立其自身文学创作模式的体现:只有一种或几种文学创作模式是被允许的,其他的则被斥为“异端”,应予毁灭。由此,举报平台的粉丝们也获得了自身行为的正义性与正当性。经过一系列论争,该群体内部的文学创作的“正统模式”也随之巩固,能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获得广泛认可的只有那些通过了筛选与训练的作者与读者。至此,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观点已作用到创作者本身,并由创作者再次巩固此观点,经由文学创作以及相关行为作用于现实世界。
  这种建立创作规范、确定正统标准的行为是小众文化中的作者与读者积极介入现实的一种方式。首先,此类正统标准的建立是出于现实的需要,有着使文学创作快速作用于现实的诉求。能够成为“大粉”的粉丝多与明星及明星工作室直接对接,负责引导粉丝群体中的文学创作活动向着有利于明星的现实发展的趋向发展,如肖战的粉丝攻击《下坠》,是意图维护肖战完美的公众形象,帮助其得到更多的娱乐圈资源。其次,此类正统标准的制定者多以“现实”来要求内部社群中的文学创作。这种“现实”是指文学创作要与现实中各方意欲塑造的明星的正面形象相一致。这并非切近传统现实主义所指的“现实”,而是着力于使“理想中的现实”通过文学创作巩固其“现实性”,“理想中的现实”又是完全为现实服务的,与现实密不可分。
  由此可见,此类小众社群中的文学创作由现实赋权,又实时对现实产生影响,社群成员以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实现了对现实的积极介入。此外,尽管小众文化中的文学创作也许并非意欲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产生联系,所谓的“现实”要求更多的是一种作者和读者争夺创作主权的话语策略,个人的创作内容可能与现实主义无涉。但从整体上看,某种文学创作模式确立为正统的过程无疑与现实息息相关,现实反馈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空前密切,贯穿于文学创作始终。上述“在论争中创作”的网络文学创作姿态的形成正是文学创作与现实反馈“实时捆绑”的结果。在互联网环境中,文学创作对于现实的反馈与现实对于文学创作的反馈都体现出极强的、全新的时效性,从而促使这种小众文化中的网络文学创作活动本身就成为一种颇具“现实主义”意味的景观。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报刊的电影副刊,是重写电影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同时,按照电影史学“实在论”的观点,电影从未与报纸期刊等“其他大众传播形式”分离,报刊是电影史研究必须在复杂性中了解的“生成(因果)机制”。“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在其复杂性中了解这些机制,而不仅仅是为某个特定事件剥离出一个单一的‘原因’。”[1]因此,电影报刊的专门研究也应当是重写电影史研究的路径之一。长期以来,电影史学术研究对于电影期刊的研究已经形成了
期刊
一、人类如何通过艺术面对历史  大地是人们的容身之所,灾难则是大地的流放状态,它具有摧毁和改变时间内一切事物的威力,也包括人的命运。从学会狩猎开始,人类就不得不面对接踵而至的种种灾难,在漫长的时间中一次次寻找自己的应许之地。在无数个世纪里,灾难的身影在大地上交替飞奔,既有旱涝、地震、台风、虫害等自然灾难,又有战争、疾病、屠杀等社会灾难,人类的历史因此不仅被写在石器、洞壁和疆土上,也被写在它们的废墟
期刊
随父母移民到江西修水后,我插班在当时的黄沙港中学读高一。有个周末,父亲带我去双井村的小叔家玩。我们坐班车到县城,穿过大街小巷,从黄土岭老街走到西摆。当时的西摆街颇具古风,绵延两三华里的石板道,两边有一家连着一家的木板铺门,还有那种供行人休息的长廊。栏杆外,一边是碧森森的高山幽谷,另一边的崖坎之下,是同样颜色深碧的修河。太阳黄黄亮亮照着,眼前的景物迷迷蒙蒙,过细一瞧又清晰得吓人。河水靠着我们这边流,
期刊
在纷繁璀璨的香港影坛,鲍起静是一个沉静的存在,却在不知不觉间,用表演点染着许多作品。从早期“演艺世家”与“左派影人”,到后来香港影坛“常青树”,以及香港亚视“港妈专业户”,多样的标签都被贴在鲍起静身上,而她也用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6次最佳女配角提名、亚视上千集电视剧作品的成绩,为香港影史留下一抹独特而不可忽视的光辉。  演艺世家与左派渊源  观众了解鲍起静,大都是从《天水围的日与夜》开始。但比起她
期刊
本期文艺家:李伯勇,生于1948年11月,江西上犹县人。曾任上犹县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已出版长篇小说《轮回》《寂寞欢爱》《恍惚远行》《旷野黄花》《父兮生我》《抵达昨日之河》,中短篇小说集《南方的温柔》,中篇小说集《恶之花》《孤烟·繁嚣》,短篇小说集《重叠的背影》,随笔散文集《瞬间苍茫》,文学评论集《灰与绿的交响》《文海观澜沉思录》,文化纪实散文集《昨天的地平线》,历史
期刊
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从来不是一个固化的存在。1926年,他在评论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的文章中提出纪录片这个概念并确立纪录片作为片种与故事片并置时便指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所谓“创造性处理”,显然是对立足于现实的纪录片创意的一种客观的、认同的、鼓励的表达。  创意是涉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敛思维、模糊思维、系统思维等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对资源进行挖掘、激活、组
期刊
一、灾难文学的心理学  如何把灾难变成艺术?这是朱利安·巴恩斯在《10章世界史》中提出的问题。但随后我们就发现此一小说家的设问—这个自我否决的丐词—的讽喻所在:仿佛灾难是可以变成艺术的,而人们只需从技术层面处理这一难题。它的具体展开步骤如下:灾难是否可以成为艺术?倘若它无法自为地“成为”,那么,也许艺术家们就应该施展手脚,考虑如何将它“变成”一种艺术。巴恩斯在此点明的,正是这种“变成”的无耻。中国
期刊
对于江西抚州女诗人吴素贞荣获“2019江西年度诗人奖”,文友们并不意外。就像年度诗人颁奖词里说的,素贞近年来的诗歌写作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女性诗歌的开阔、粗粝、丰富和跌宕起伏的气象。而这样的评价正是大多数读者的共同印象。  一个诗人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个性表达,找到自己独特而击中他人的诗句语感,找到自己往深处无限挖掘的矿井、地下河流……终将决定诗人的深度与坐标体系。     第一次见素贞是在赣西北一
期刊
后先锋文学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当然是相对于先锋文学而言。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先锋小说异军突起,形成了新时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等之后的又一重要创作思潮。作为先锋,它是以对前期已经定型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的反叛出现的。马原、莫言、残雪、刘索拉等作家的探索形成了一次爆发式的文学革命,之后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将这一新的尝试推向高峰。而“后先锋文学”,又是对先锋文学的一次反叛
期刊
一、“返乡”:表象和内在  对德国诗人、哲学家荷尔德林的哲学立场,中年之后的陈世旭抱有极大的认同,以至于在短篇小说《妖母娘娘》(2013年)中,陈世旭情不自禁地陷入到了一种类学理化的叙述—即使这种叙述难以避免地弱化了作品的文学性特征,他借主人公萧光明父亲的思索,用了近一页的篇幅,转述了荷尔德林的现代忧思。在这一大段描述中,荷尔德林思想的价值凸显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批判和反思现代社会技术、实用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