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个国家而言,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创新性人才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能,从而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学校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此教师教育创新的主阵地也是课堂,课堂教育的创新是一名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课堂教育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转化等等。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近二十年,深感教育创新之重要,下面谈一些个人的肤浅感触,一孔之见,肯请大家指正。
1.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前提
创新教育是一项教育改革,更是一项文化的进步,它以人们的思想观念变革为先导,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责备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时,我们可曾自问,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更新?如果没有,我们又怎能强求学生呢?从一般意义上讲,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缺憾,换句话说不是我们的学生比不上美国、日本的孩子,而是我们的教师不如他们,我们的教育理念落后。可见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教育,责任在教师。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但要学生勇于创新,而且还要用自己的创新去指导、激发学生创新,同时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吸收新的教育信息,认清时代发展的形势,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观、科学的人才观、全面的质量观、现代化的教育观和新型的师生观。
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构造“创新民族” 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清醒认识这一点,认识到素质全面的学生,不仅是德、智、体四平八稳发展的“听话”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挥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作为最高道德标准,才能使受教育者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有的老师,一提到素质教育,就以为多学一点音乐、美术之类的课程,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学校“发展全面”,到社会却无法适应的人大有人在,因此学校教师的作用,是使受教育者本身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这点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只有树立以创新教育为本的思想、理念,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育创新的基础
随着信息时代的繁荣、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逐渐淡化。各种信息媒体、信息渠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得很多知识,教师不再是帮助学生解惑的唯一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源头,是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基础。未来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形成“专与博”相统一的、多元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首先,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多元化,既做到知识的不断更新,又具有相关学科拓展能力,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精通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博学和统览相关学科,改变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科的相容性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工作,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其次,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心理健康、国防等方面的教育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再次,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教师要学会、并能适时、适度、适量、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师可将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的知识,如动点问题、最值问题等,通过现代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资料,使学生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是教育创新的关键
教育创新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把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自己教学活动的每一堂课、每一个设计、每一个环节中,给学生创新的气候和土壤。事实上,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的创新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创新学习的要求,满堂灌、填鸭式、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屡见不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桎梏。笔者在平时听课中也发现,传统的师生观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教师的博古通今、口若悬河却无法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了学生的佩服眼光和一片叫好声外,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误区。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一个不善于学习的老师,培养不出善于学习的学生。影响孩子命运的七种能力中,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最重要不过的。作为教师,要潜心研究利于学生学习各种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创新,就要有好的教法。說明白点,一个成熟的教师最大的成就就在于他掌握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学是一种艺术。不会发现自己的个性,挖掘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个性的教师最终也会丧失自己的魅力,“泯然于众人”,这是教师的最大悲哀。
比如,对一个问题多种解法的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有些老师在上课时,往往喜欢牵着学生的鼻子,沿着自己事先的设计走,一旦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事先的预想,就一棍子打死,这无疑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扼杀。又如,我们知道,课堂提问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认知;通过课堂提问也可以使教师及时掌握学情,从而调整教学节奏,教学策略。课堂提问要注意提问的难度、广度、密度、跨度、坡度、精度等,但有些教师喜欢那种没有价值的泛泛而问,甚至是没有思考的是否式、对错式的提问,看起来课堂很热闹,但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再如,课堂小结,应是提炼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方法,最好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修正,但有些老师往往忽视这个重要的环节,或者包办代替,或者流于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必须首先着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应具有发现并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改变自己教学低效率并取得稳定的高效率的能力;更应具有获取教育教学新知识、新方法的渴望及善于获取信息的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首先需要创新型的教师,有了创新型的教师,才可能有创新型的教育,学生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发挥,我们的教育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的教师!创新教育,大有可为,创新教育,必有大为。
收稿日期:2011-01-13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此教师教育创新的主阵地也是课堂,课堂教育的创新是一名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课堂教育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转化等等。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近二十年,深感教育创新之重要,下面谈一些个人的肤浅感触,一孔之见,肯请大家指正。
1.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前提
创新教育是一项教育改革,更是一项文化的进步,它以人们的思想观念变革为先导,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责备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时,我们可曾自问,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更新?如果没有,我们又怎能强求学生呢?从一般意义上讲,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缺憾,换句话说不是我们的学生比不上美国、日本的孩子,而是我们的教师不如他们,我们的教育理念落后。可见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教育,责任在教师。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但要学生勇于创新,而且还要用自己的创新去指导、激发学生创新,同时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吸收新的教育信息,认清时代发展的形势,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观、科学的人才观、全面的质量观、现代化的教育观和新型的师生观。
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构造“创新民族” 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清醒认识这一点,认识到素质全面的学生,不仅是德、智、体四平八稳发展的“听话”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挥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作为最高道德标准,才能使受教育者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有的老师,一提到素质教育,就以为多学一点音乐、美术之类的课程,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学校“发展全面”,到社会却无法适应的人大有人在,因此学校教师的作用,是使受教育者本身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这点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只有树立以创新教育为本的思想、理念,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育创新的基础
随着信息时代的繁荣、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逐渐淡化。各种信息媒体、信息渠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得很多知识,教师不再是帮助学生解惑的唯一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源头,是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基础。未来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形成“专与博”相统一的、多元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首先,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多元化,既做到知识的不断更新,又具有相关学科拓展能力,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精通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博学和统览相关学科,改变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科的相容性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工作,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其次,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心理健康、国防等方面的教育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再次,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教师要学会、并能适时、适度、适量、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师可将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的知识,如动点问题、最值问题等,通过现代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资料,使学生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是教育创新的关键
教育创新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把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自己教学活动的每一堂课、每一个设计、每一个环节中,给学生创新的气候和土壤。事实上,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的创新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创新学习的要求,满堂灌、填鸭式、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屡见不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桎梏。笔者在平时听课中也发现,传统的师生观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教师的博古通今、口若悬河却无法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了学生的佩服眼光和一片叫好声外,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误区。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一个不善于学习的老师,培养不出善于学习的学生。影响孩子命运的七种能力中,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最重要不过的。作为教师,要潜心研究利于学生学习各种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创新,就要有好的教法。說明白点,一个成熟的教师最大的成就就在于他掌握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学是一种艺术。不会发现自己的个性,挖掘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个性的教师最终也会丧失自己的魅力,“泯然于众人”,这是教师的最大悲哀。
比如,对一个问题多种解法的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有些老师在上课时,往往喜欢牵着学生的鼻子,沿着自己事先的设计走,一旦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事先的预想,就一棍子打死,这无疑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扼杀。又如,我们知道,课堂提问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认知;通过课堂提问也可以使教师及时掌握学情,从而调整教学节奏,教学策略。课堂提问要注意提问的难度、广度、密度、跨度、坡度、精度等,但有些教师喜欢那种没有价值的泛泛而问,甚至是没有思考的是否式、对错式的提问,看起来课堂很热闹,但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再如,课堂小结,应是提炼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方法,最好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修正,但有些老师往往忽视这个重要的环节,或者包办代替,或者流于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必须首先着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应具有发现并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改变自己教学低效率并取得稳定的高效率的能力;更应具有获取教育教学新知识、新方法的渴望及善于获取信息的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首先需要创新型的教师,有了创新型的教师,才可能有创新型的教育,学生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发挥,我们的教育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的教师!创新教育,大有可为,创新教育,必有大为。
收稿日期: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