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但是当前历史德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德育教学实效性不理想。本文试图找出其中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探索出一条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有用人才。
【主题词】中学历史 道德教学 实效性 问题及对策
道德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的全面发育时期,也是接受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成熟阶段、关键时期。
中学历史学科的道德教育是中学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后天的养成,是培养教育的结果。要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无疑学校是主阵地,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自然是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一、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学历史教学往往忽视道德规范向道德行为转化。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中学历史课程中注意弘扬优秀人物的优良美德和行为,在情感与价值观方面也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但是在实践当中却忽视了向道德行为的转变,不仅学生,学校也忽视道德教育的实践,没有实践去转化,道德规范就成了空中楼阁,也就难以深深地印在心里,而这恰恰是道德实效差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忽视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激励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热情和献身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但由于人们思想觉悟的差异性,所以就决定了德育工作要收到实效,必须根据人们思想的不同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各不相同,生活环境也差别较大,父母的文化素质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情况决定了德育个体的层次性,德育必须区别对待。长期以来,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忽视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往往将许多非普遍价值观作为基本道德价值的要求向青少年传授,导致历史德育实效差。
第三:中学历史教材对道德教育内容重视不够。目前,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所做的似乎仅仅是通过政治课不断地向学生讲授,而后再通过考试等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了我们教授给他们的“道德知识”,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是全面的,简单考政治课是远远是不够的。必须要靠各个学科,历史课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大舞台。忽视历史教材道德教育的直接结果是历史教材德育内容“假、大、空”;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虚而不实;一刀切,不分层次,不讲“序”;呆板、枯燥。再者德育内容泛政治化;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德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德育内容注重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
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的对策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建议众说纷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总结:
第一: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导代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学生,他们不再完全按照老师、教材给出的观点作出结论,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且喜欢模仿影视剧中的一些古惑仔形象。对于学生的这种认识,应当首先承认其真实性。不能简单批判或否定,而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引导,渲染气氛,以新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商鞅变法,不仅要叙述、分析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发掘其蕴涵的人格教育因素:或通过徙木赏金的典故,讲述这个过程,不要一开始就讲为人要诚信,而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前面几次无人相信,后来才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说明政府之前做事无诚信。在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到无任做人还是治国,都必须做到诚信。诚为信之基,信为事之本。做任何事言必行,行必果,方能取信为人,得到理解和支持。
第二:在中学历史德育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会“厌学”。所以在历史德育中要善于创造条件和氛围,引导学生对德育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他们的心理渴望,去探索和思考、去品尝他们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喜悦。同时,在培养学生德育知识兴趣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抓住每个厌学学生的闪光点,也就是特长。我们要在课堂上高调表扬,使学生的善行能得到肯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变成他们的成功体验而去总结,去品尝他们发展自我,获取成功的喜悦。
第三:中学历史德育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德育化为行动。实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寓学于行,只有不断的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实践性道德教育,实质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教育活动,他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特定的行为为内容,当然,他也是有一定的动机所激励和指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历史德育与实践严重脱节,为了拿出好成绩,学校没有实践课,连最基本的学雷锋节日都没有活动。如此教学怎么能培育出品德高尚的学生。
中学历史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细腻的工作,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所以德育教育仅靠上述方法是不够的。在这里我们要重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是主要的素质,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既符合历史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栋梁之才,使中国成为一个文明国家,礼仪之邦。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5
[2]戴克明.关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6)
[3]张静.历史教学中学生品德发展心理测评问题初探[J]历史教学,1993(2)
[4]袁义方.浅论如何抓好中学历史学科中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报,2004(3)
[5]王雄历史教学与学生品德发展的几点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0(5)
作者简介:张晓锋,男,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星子中学教师,中教一级,九江市历史学会理事。
【主题词】中学历史 道德教学 实效性 问题及对策
道德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的全面发育时期,也是接受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成熟阶段、关键时期。
中学历史学科的道德教育是中学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后天的养成,是培养教育的结果。要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无疑学校是主阵地,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自然是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一、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学历史教学往往忽视道德规范向道德行为转化。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中学历史课程中注意弘扬优秀人物的优良美德和行为,在情感与价值观方面也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但是在实践当中却忽视了向道德行为的转变,不仅学生,学校也忽视道德教育的实践,没有实践去转化,道德规范就成了空中楼阁,也就难以深深地印在心里,而这恰恰是道德实效差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忽视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激励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热情和献身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但由于人们思想觉悟的差异性,所以就决定了德育工作要收到实效,必须根据人们思想的不同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各不相同,生活环境也差别较大,父母的文化素质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情况决定了德育个体的层次性,德育必须区别对待。长期以来,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忽视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往往将许多非普遍价值观作为基本道德价值的要求向青少年传授,导致历史德育实效差。
第三:中学历史教材对道德教育内容重视不够。目前,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所做的似乎仅仅是通过政治课不断地向学生讲授,而后再通过考试等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了我们教授给他们的“道德知识”,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是全面的,简单考政治课是远远是不够的。必须要靠各个学科,历史课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大舞台。忽视历史教材道德教育的直接结果是历史教材德育内容“假、大、空”;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虚而不实;一刀切,不分层次,不讲“序”;呆板、枯燥。再者德育内容泛政治化;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德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德育内容注重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
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的对策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建议众说纷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总结:
第一: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导代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学生,他们不再完全按照老师、教材给出的观点作出结论,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且喜欢模仿影视剧中的一些古惑仔形象。对于学生的这种认识,应当首先承认其真实性。不能简单批判或否定,而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引导,渲染气氛,以新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商鞅变法,不仅要叙述、分析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发掘其蕴涵的人格教育因素:或通过徙木赏金的典故,讲述这个过程,不要一开始就讲为人要诚信,而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前面几次无人相信,后来才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说明政府之前做事无诚信。在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到无任做人还是治国,都必须做到诚信。诚为信之基,信为事之本。做任何事言必行,行必果,方能取信为人,得到理解和支持。
第二:在中学历史德育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会“厌学”。所以在历史德育中要善于创造条件和氛围,引导学生对德育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他们的心理渴望,去探索和思考、去品尝他们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喜悦。同时,在培养学生德育知识兴趣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抓住每个厌学学生的闪光点,也就是特长。我们要在课堂上高调表扬,使学生的善行能得到肯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变成他们的成功体验而去总结,去品尝他们发展自我,获取成功的喜悦。
第三:中学历史德育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德育化为行动。实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寓学于行,只有不断的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实践性道德教育,实质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教育活动,他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特定的行为为内容,当然,他也是有一定的动机所激励和指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历史德育与实践严重脱节,为了拿出好成绩,学校没有实践课,连最基本的学雷锋节日都没有活动。如此教学怎么能培育出品德高尚的学生。
中学历史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细腻的工作,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所以德育教育仅靠上述方法是不够的。在这里我们要重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是主要的素质,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既符合历史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栋梁之才,使中国成为一个文明国家,礼仪之邦。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5
[2]戴克明.关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6)
[3]张静.历史教学中学生品德发展心理测评问题初探[J]历史教学,1993(2)
[4]袁义方.浅论如何抓好中学历史学科中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报,2004(3)
[5]王雄历史教学与学生品德发展的几点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0(5)
作者简介:张晓锋,男,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星子中学教师,中教一级,九江市历史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