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位普通的北京农村妇女,“拧老太太”是人们送给她的绰号。
拧,在北京方言中是剛强不屈、特别执著的意思。靠着这股拧劲,她不但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且还把“拧老太太”的绰号做成了北京乃至全国的著名品牌。在平谷,“拧老太太”这个名字无人不知,连她的丈夫、儿女及亲友也亲切地这样称呼她。
身无分文办工厂
“拧老太太”真名叫张书英。
张书英出生于1943年,家住平谷县山东庄村,由于家庭经济困难,14岁才走进学校读了两年半书。1963年,张书英由一名喜欢做梦的农家姑娘,变成了贫寒农家的媳妇。
张书英永远忘不了上世纪60年代那个寒冷的夜晚,她两个只有4岁、1岁的孩子出疹子,由于连续几天高烧,都“烧”得昏迷不醒,牙关都咬紧了。由于丈夫不在家,她一家家地敲门,最后才借来了几块钱。到镇上买会药,俩孩子咬紧的牙关无法撬开。她只好把药化成水,通过孩子的牙缝一点一点往里滋。
喂了半宿,俩孩子终于一个有了哼哼声、一个会哭了。张书英喉头猛地发哽,扑倒在床上大哭了起来:“这都是因为穷啊!如果家里有点钱,孩子的病哪能拖到现在……”
张书英的聪明能干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会理发,能接生,卖过服装,还在一家毛衣厂打过工。但限于当时的经济体制,她依然解决不了家中的温饱问题。
1987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44岁的张书英从弟弟那里得到了一条消息:北京石景山炼钢厂发明了一种机器,以废弃的钢渣为主要原料制成各种管道的保温材料。钢厂公开承诺,凡购买此机器者,炼钢厂免费送钢渣。
张书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她先把生产队的3间空猪圈租过来作场地,又借钱买来炼钢厂的机器,就把“燕兴保温材料厂”的牌子挂了起来。
小厂子终于投产了。但万万想不到的是,生产了5个多月,投入高达17000元(全是借贷而来),却愣是开不了张。然而,就在家里人坚决要求张书英罢手的时候,她却对两名技术人员下达了继续生产的死命令。之后,她每天早起晚归,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到处贴广告、找信息……
当年11月末,张书英终于迎来了办厂以来的第一位客户。尽管只要了600元的货,却让她信心大增。
1988年,正当厂子产品严重积压、无力周转之际,北京第二纺织小区看中了她的产品,一下子订了25000元的货。不料,结帐时张书英接过支票就哭了起来,说对方竟然拿张纸条糊弄一个农村老太太。二弟在电话中告诉她,支票和钱一样,她还是不信,非得让二弟拿这张支票买辆车让她看看。
车是由大儿子开回家的。途中,张书英几次问儿子:“这车真是咱家的了?可别睡一觉之后就没了啊!”
“拧”劲撼动大老板
1994年,张书英从城建部门领导那儿得知现大多保温板都不规范的信息后,立即高新聘任技术专家自主研制一种名为“石膏聚苯复合保温板”的新型材料。
但人们认识新产品需要时间,张书英眼看着库压严重却迟迟打不开销路。
一直到1995年,张书英时经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和北京一家大公司谈妥了一宗业务。但是,当对方老总一行前来实地考察后,当场就将这宗生意给撤销了,理由是:张书英厂子简陋,产品质量没有保障。.
煮熟的鸭子突然飞了,张书英两腿一软坐在了地上。
她哭了一阵,那股子拧劲儿又上来了:“好,你们不是注重外表吗,我立即把我的厂子变个样子给你看看!”张书英从地上爬起来,就直奔镇上的一家砖厂,一口气拉回了7万块砖。然后将旧厂房全部扒掉、重新建造。
仅仅过了4周,张书英又来到北辰公司找那位老总,要她到自己新盖的厂子里看看。经理连连摆手:“去去去,你这小作坊又来干什么?我可不上你的当了。”张书英连忙说:“经理,您别误会,我不是来定货的,我是告诉您,我把厂房和办公室盖好了,想请您再去看看。”经理说:“你别跟我开玩笑了,才一个月,你还能盖出‘花’来?”张书英说:“是没有盖出‘花’,我盖得是办公室、接待室、厂房和院墙。”经理依然不信,说:“不去,你再说也没用!”
张书英就说:“您不去,我明天还来。”
经理经不住张书英一连四次软缠硬磨,再次来到她的保温材料厂。经理指着一溜7间崭新的房子说:“您盖的?只用了4周时间?”张书英有些得意地说:“对呀,不行吗?”说着又带他参观车间和她的经理办公室。办公室铺着时尚地板,墙上挂着名人字画,桌上还摆放着价值近2万元的电脑。
经理一行3人在舒适的大沙发上坐了一个小时,张书英已经做好了一大桌农家菜。经理笑呵呵地说:“好家伙,老大姐您真是太能干了!”说完他便指使手下:“把我们给老大姐的合同签了吧。签了我们再吃她的农家饭。”
临走前,经理让随行的技术专家锯了一些保温管,话也说得直截了当:“我们接的是大工程,是很讲质量的,真怕您的产品出了纰漏啊!我们回去后要对你的产品认真化验。”
一周后,技术专家亲自登门,说张书英的产品在北京是最好的。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张书英的保温管进入了北京市场,现在北京有五六百家企业在用她的产品。
微妙之处抓商机
张书英特别注重寻找商机,一旦发现就不轻易放弃。
1991年,当燕兴保温材料厂的产品供不应求时,她毫不犹豫到河北大城等地求购,很轻易就赚到一笔差价,比自己生产还合算。就在这一年,张书英得到一个信息:现在好多大单位都不使用传统保温材料了,而是使用60年不腐、不变形的直埋管。于是,她便决定生产这种新产品,但一向求稳的丈夫坚决反对。
在大城购货期间,张书英意外得知大城某地就有生产直埋管的厂子,而他们前往购货单位时恰恰又经过那个厂,就要丈夫和她顺便到那里看一看。丈夫知道她“盘算好了的事情就要干到底、撞到南墙不回头”的拧脾气,在经过那个厂子时故意视而不见。张书英明白过来,就和丈夫抢方向盘,你捞过来、我扳过去,车在路上扭起了秧歌。张书英真急了:“你到底停不停车?再不停我就跳车了!”说着打开车门就要往下跳。丈夫见事已至此,苦笑着说,“拧老婆子,我服你了行不行”,乖乖地调转车头去了那家直埋管厂。
参观之后,张书英在这个厂学习了半个月,就到北京科学院等单位请专家,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把直埋管试验成功了。
如果说,张书英这次生产“变向”的大动作缘于一条稍纵即逝的信息,那么, 2002年北京燕兴隆饮料有限公司太极胜境分公司的建立,则缘于当地的一段顺口溜:喝了峨眉灵泉水,神清气爽飞毛腿;峨眉泉水喝个饱,百岁老人满街跑。
张书英把饮料公司建在了峨眉山下,让灵泉水经“绿色”管道直接流入生产车间。此系列饮料以“拧老太太”冠名,很快在北京及全国各地畅销。
“北京市峨眉山太极胜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则是缘于张书英的一个梦。那是2001年12月末的一个夜晚,张书英梦见一位白衣女子对她说:“张书英,峨眉山不要这么老荒着,你现在已经富裕了,要让它变得最美才是啊!”
张书英不信迷信,这个梦却猛地勾起了她许多想法:“是呀,峨眉山别看现在很荒凉,只要科学规划、大胆投资,就一定能把它变成人间仙境!”
就这样,张书英承包了峨眉山万余亩山地,投资1000多万元,重建了1942年被日寇烧毁的兴隆观,建造了生态性现代度假村,并把杂乱无序的山林、植被开辟整合成了具有观赏、经济双重价值的植物园。
德信为天见人品
张书英的“诚信”和“义气”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她经常对自己的员工讲:“经商如同做人。与人交往一定要实实在在,别耍心眼,先把自己的心亮出来,一开始让人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心;要处处多为对方着想,永不算计对方,永远把对方当朋友看待。自己做得正、做得好,自然就会有好人缘。”
1995年12月,北京电子彩管工地工程进入扫尾阶段,由于供货量小,其他供货商见没有利润可图,纷纷撤走。那时恰逢年底,工地急需直埋保温管,厂方领导试探着向张书英求援。当时张书英库里无存货,为了不耽误对方工期,她冒着大雪连夜跟车跑到640里以外的河北省大成县组织货源。第二天,当张书英准时将货物送到了工地时,对方领导感动得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随后,张书英一连为这家单位送了78趟货,保障了正常施工。对方为此为她送了一面“重德守信、雪中送炭”的锦旗。
张书英在创业上有拧劲,在坚守做人原则上有拧劲,在商德的坚持和发扬光大中也有一股令人敬佩的拧劲。
上世纪80年代末,南方普降暴雨,洪水泛滥成灾。当时,张书英因开发新产品负债累累,几乎天天都有债主上门追讨,可当她从电视上看到灾民们风餐露宿的画面时,就不顾自己的难处,硬着头皮四处借贷,不留姓名地向南方灾区捐赠了6000斤面粉和100床棉被,成为平谷区第一位自发捐款的人。
张书英富裕之后更加不忘反哺社会,短短几年时间既向社会捐助了1000多万元。
转眼20个春秋过去。张书英硬是拼着一股拧劲,让当年那个只有2名工人的小作坊发展为拥有10家子公司、拥有3800名职工、年产值达1.2亿元的集团公司。其中,她的新型墙体材料公司在北京300多家同行企业中稳坐头把交椅。
张书英先后荣获“中国经济女性杰出贡献人物”“爱国企业家”等200多项荣誉,还光荣地参加了首届世界华裔妇女大会。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我觉得这个精神就是人做事时所需要的那股子拧劲。只要一拧到底,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一拧到底,该开花的就一定会开花,该结果的就一定会结果。”谈起自己的成功,张书英这样说。